配色: 字号:
【中医指南】中医就是用简单的东西去对付万病的!
2016-06-08 | 阅:  转:  |  分享 
  
【中医指南】学医不难,真正的中医就是用简单的东西去对付万病的!从“病”的性质来说,有阴证和阳证。何为阴证阳证?临证上,如果人体对疾病的抵抗产
生亢盛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阳证;如果人体对疾病产生虚衰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阴证。以感冒为例,我们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是看这个病人受
的是寒,还是受的是热,而是看这个病人身体本身对感冒的反应,自体气血充足的人,一般都发烦渴、怕热之类的阳证热症;自体气血虚少的人,一
般都发畏冷、寒泄之类的阴证寒症既然病的属性有阴阳之分,表、里、半表半里三个层面自然各有一组阴阳,于是便形成了“六经”。表病的阳证我
们称之为“太阳病”,阴证称之为“少阴病”;里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阳明病”,阴证称之为“太阴病”;半表半里的阳证我们称之为“少阳病”
;阴证称之为“厥阴病”。此所谓“六经”,是六经辨证之总纲。我们知道,后世中医多用五行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等。《黄帝内经》里提
到的辨证方式也是这些。为什么张仲景要在《黄帝内经》之外提出一套六经辨证呢?要破解张仲景的组方用药规律,就必须弄清这个问题。这个问题
要在药物上找答案。后世常说某个药入肝经入胆经入肾经,事实上药物不是智能的,不能定位。举例说明,黄芩这味药,大家都知道,苦寒药,后世
说它清肺火清胃火,也有说它清肝火清大肠火,说法不一。都对也都不对,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药物并不能单独走到某一个脏腑或某一个经络,药物
只能走层面。我们吃辣椒,一吃额头有汗后背有汗,说明辣椒这味药它走表。大黄这味药,一吃就腹泻,说明它走里走下。事实上药物只能走表里、
或半表半里,不能精确到只走肝经只走胆经只走胃经。张仲景在《黄帝内径》的学说之外提出一个六经辨证体系,就是为了指导用药物治病的。《黄
帝内径》里的辨证体系主要是指导针灸砭之类的疗法的,这些治疗是可以定位的,所以《黄帝内经》里很少出方子。很多人在争论《黄帝内经》里的
辨证体系正确,还是仲景的六经辨证体系正确,都正确,分工不一样。那六经辨证和脏腑经络辨证是不是矛盾的呢?据我的研究,它们并不矛盾。在
张仲景的理论体系里头,脏腑经络虽不能涵盖六经,六经却能涵盖脏腑经络,因为六经是大层面,大层面里面自然能包涵具体的脏腑经络层面。比方
说,“太阴”在六经里指“里”这个层面,自然也包含着这个层面相关的脏腑和经络,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其它经络脏腑看其归经的名称就可
知道,都可以分属在六经里头,不一一例举。现在出现一个新问题,既然肺经和脾经都络太阴,太阴又是里阴证,难道肺和脾就只是寒症就没有热症
吗?说明这个之前,先说一下什么是脏腑。“脏”指的是五脏:心、肝、脾、肺。肾。“腑”指的是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脏
主收藏,腑主传化。脏主阴,腑主阳。“脏”所连络的都是阴经;“腑”所连络的都是阳经。为什么?因为脏是不能受热的。比如说,我们吃过动物
的肝脏肾脏肺脏,下锅只要炒几下就熟了,可见“脏”不耐热,于是人体会将“脏”的热移于“腑”。因此脾没有热症,热会移于胃,胃是阳明。以
此类推,肝移热于胆;肾移热于膀胱;心移热于小肠;肺移热于大肠。下热利的脉象往往右尺不盛而右寸盛,寸盛主热在上在肺,为什么症状是下热
利呢?因为肺的热会通过大肠排出去,肺受热就麻烦了。这是脏腑之间的规律和协作。将经络脏腑观念引入六经辨证,在临证上有没有意义呢?是有
意义的。举个例子说明。胡希恕先生曾总结过,肾腹水用越婢汤有效果,而肝腹水用柴胡方才有效果,为什么?胡老说他解释不清楚。其实只要参考
经络脏腑就能解释:肾经既称足少阴肾经,少阴经在六经里是表经,说明肾经是络表的,自然可以从表论治,越婢汤是治表病的方子,自然治肾腹水
有用。肝经既称足厥阴肝经,厥阴经在六经是半表半里经,可以理解为肝经是络半表半里的,柴胡方是治半表半里的,所以治肝腹水有用。再举一个
药物的例子,在《伤寒》里常用炮附子温下寒,下焦主肾,于是后世说的炮附子温肾阳。当阴症的出汗不止时,张仲景是用炮附子来止汗的。为什么
所谓温肾阳的药能止汗呢?因为汗出是表证,而肾经是络表的。所以温下焦温肾的药也可以治阴症的出汗。这就是张仲景对于六经和脏腑经络的思考
方法,他虽然没有在书中明确解释,却是可以通过他的组方用药规律和临证的效果反推出来的。我所研究的仲景六经辨证体系,就是这样一套以六经
统脏腑经络的辨证体系,如此一打通,在临证上会有无穷的妙用,也便于在一个统一可靠的辨证体系里头理解和归纳后世的时方,具体的思辨方式以
后再在条文里细讲。,《伤寒》是以六经为辨证体系治病的。我们看每一个病事实上就是用六经这个定位系统在操作。六经既明,我们开始正是进入
《伤寒》正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太阳病的总纲,所谓总纲就是太阳病典型的证。我们上面说过,中医不是治病灶的
,所以不管是什么病毒感冒非病毒感冒,也不管什么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我们看的是人体对这个病的反应,通过这种自体反应来分析人体,以此为
依据来组方恢复人体秩序,让人体自己去治病。所以作为太阳病的总纲是一些人体的反应,而不是病毒本身。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医不分科,好的中医
大夫个人就是一所医院,可以治一切的病。只要发生同样的证,不管是外感病和内伤病,用同样的方子都能治好。后世说《伤寒论》适合治外感病而
不适合治内伤病,说这话的人这是没有学透《伤寒论》,运用不当,然后归咎于《伤寒论》。现在一个一个的证来分析。何为“脉浮”,当体表感受
到外界的邪气的时候,气血会本能的往体表走,去驱赶这个邪气。而脉象和人体气血是相应的,于是脉浮于表,手指轻取就能摸到。我们人每时每刻
都在感受外界的邪气。比如,走到外头风一吹,一个激灵,我们就已经感冒了。多数情况下,人体的气血功能可以将这个邪气驱赶出去,所以不会发
生感冒的症状。在自体功能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气血和邪气在体表僵持住了,于是就发生了太阳病。“头项强痛”,气血不能驱邪外出,就要源源不
断的增加兵力,多余的气血上冲于头就会发生头痛。气血往体表走,脖子里的筋受到的滋养不够了,就会僵硬,发生项强。“恶寒”,当体表的气血
有余,体表温度就会升高形成发烧,这就与外界有一个温差,所以会觉得怕冷些。一般来讲,当体表气血充实,人应该不怕冷才对,可是,如果因为
体表汇聚了过多气血,体内因此而空虚了的话,表热内寒,这个人还是会怕冷的。如果发烧还怕热的话,就是温病了。治病求其理,我们不能只大概
其理解,一定要把为什么出现这个症状,人体的规律是什么弄清楚。以后还要把人体和药物的关系完全弄清楚,不能模糊,不能大概其,这才叫学医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有三个证型,一为中风,二为伤寒,三为温病。中风和伤寒是气血功能偏向于不足
的(未至虚衰,虚衰为阴症。);温病是气血功能偏向于亢盛的。这一条说的是中风。“发热”,说到发烧,现在大家对这个很恐惧,只要一发烧,
迫不及待的用抗生素或者物理降温。这个观念不对。上帝造人为什么要造出疾病这个模式?说到底这是一个应激模式,自保模式。可以这样说,如果
没有疾病,我们一刻都活不下去。比如,如果没有发烧这个模式,一旦感受了寒气,怎么能排出体外?体表的寒气驱除出去,人体自然会退烧,强行
退烧反而容易演变成肺炎或慢性低烧,因为邪气没有驱除,人体不会解除发烧这个模式。西医是对抗思路,所以经常把急性病治成慢性病。道家中医
要顺应人体来想问题,所以道家中医不会把疾病看成敌人,而是看成朋友。我们要与人体和解,让疾病自退,对抗疾病的结果常常是病治不好,人体
的局面还更混乱了,一个病治成了多个病,并发症后遗症转移什么的都来了。“汗出”。人体有三个途径将邪气赶出体外:汗、吐、下。就是发汗、
呕吐和大小便。如今汗出而病未解,毛孔打开了,津液丧失了,肌表空虚,邪气往往就更深入了。为什么会有“恶风”呢?一旦毛孔打开了,人当然
会怕风;恶风也是一种虚怯的反应,津血虚的人往往会怕风,所谓弱不禁风就是这个意思。“脉缓”。感冒了,气血往体表汇聚形成脉浮;如果不能
发汗,气血被束缚,便会形成“脉紧”,就是像绳子一样绷得紧紧的;一旦汗出了,脉便迟缓松懈了。这就是脉缓的道理。3、太阳病,或已发
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之前说过,不管有没有发热,气血往体表汇集,里面空虚了,人都会感到“恶寒”
。如果人体不能发汗,气血郁于肌体之内不得出,就会感到“体痛”。“呕逆”的原因有二:一是气血的运行是要先往上走才能往表走,这种往上的
运行会带动胃有一种上逆的反应,此为“逆”;二是当气血大量往体表走的时候,胃所获得的气血会相应减少,运化食物的能力减弱,胃就会产生一
种本能的呕吐反应,将不能接纳的食物呕吐出去,此为“呕”。“脉阴阳俱紧”,脉的阴阳有三:越偏寸越主阳,越偏尺越主阴;左手偏血偏阴,右
手偏气偏阳;越沉越主阴,越浮越主阳。因为不能汗出,气血郁于体表,于是脉紧。区别伤寒和中风最直接的鉴别方法就是有没有汗出,汗出的为中
风,不汗的为伤寒。但这不是最本质的鉴别方法,本质的鉴别方法津液的盛衰。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躁,脉
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这里讲的是一个传经的道理,“颇欲吐”传的是少阳,这是少阳病的证。“烦躁”
传的是阳明,这是阳明病的证。少阳和阳明以后会专门讲到。感冒是个急剧变化的病,如果两三天不传也就不会传了,因为正常来讲,三四天也就好
了。5、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
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这一条讲温病。我们
之前说过,伤寒和中风是气血功能呈不足反应的证型,温病是气血功能呈亢盛反应的证型。伤寒和中风的区别在于汗与不汗。温病分普通温病和风温
,区别也是汗与不汗。其实汗只是个现象,它的本质是看津液有没有丧失。仲景的整个辨证体系就是以津血的盛衰来作为阴阳判断标准并组方用药的
。温病的纲领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渴”是内有热的渴;“不恶寒”说明气血虽往体表走,里面却并不空虚,所以发热而不恶寒。既然是温
病,为什么不直接说怕热呢?这就要说一下温病的原理了:我们如果平时吃多了饮食,身体消耗不掉,人体就要烧掉这些多余的能量,如果一时不能
完全代解,这就产生了有热上火的反应,就是温病。温病不一定要有外邪诱发,自体也会发病。如果再感受外邪,毛孔一闭塞,温病就会加重,这就
是“热伤风”的道理。如果汗出而解了,也就没有温病了,所以温病往往是里面热,体表感觉并不一定热,如果热烧不出来,一般只是不恶寒;当然
,严重的温病是表里俱热的;轻微的温病,病人甚至有怕冷的现象,只是这种怕冷并不感觉需要多穿衣服。“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温病
若出汗,说明里面的能量从体表排出来了,体表自然会感觉到灼热。一般情形况下,汗出了病也就好了,如果身体持续灼热,说明热邪还没有排除完
。外汗耗散了津液,加上里热也烧灼津液,便产生了津液不足的现象,这就叫风温。中风和风温,只要带个风字的,都有津液不足。风温的症状是“
脉阴阳俱浮”,说明病在表,所以“自汗出”;因为要不断自汗出,肌肉里会积累过多津液,所以“身重”。“多眠睡”也是温病的表现,因为热往
大脑走,人就昏昏欲睡,春夏天人爱犯困,一坐有暖风的车人就犯困,也是这个道理。当身体里有过多的热,呼吸自然要加重以帮助排出热能,所以
“鼻息必鼾”。这一条在儿科很有用,幼儿不能摸脉,也不能问证,感冒了怎么辨别是热证是寒证呢?一般来讲,呼吸粗重,大便臭,打屁多,面色
赤红,鼻孔干的是热证。幼儿的阳气是最旺的时候,加之家长生怕饿着了,不停的喂食,肠胃容易囤积,多发热证。现在很多家长一见孩子感冒,不
分寒热就急着添衣服捂被子,于是造成高烧肺炎进医院。下面讲的都是典型的津液虚的反应“语言难出”,当人体津液虚的时候,首先就是筋膜结缔
组织缺少滋养了,因为这里面的血管少,容易缺少津液,舌头里面主要是筋,所以就不灵活了,说不出话了。若医生再误治,下泻药,更伤津液,于
是便产生“小便不利”,已无尿可下。再严重则“直视失溲”,眼睛直了,眼睛里的筋络失去滋养;膀胱也是结缔组织,膀胱失去滋养,约束力丧失
了,便“失溲”,也就是小便失禁。“若被火者”,若用火熏蒸之类的方法误治,热蒸郁于肌肉,便“微发黄色”,也就是发黄疸。津液再严重丧失
,便“如惊痫,时瘛疭”,也就是相关大脑的惊厥惊恐反应。为什么大脑会发生这样的反应呢?这个需要顺应人体来理解,人体让哪个地方兴奋起来,就是往哪个地方调集津液,这是人体的基本模式,惊恐说明大脑缺津液了。后世治疗这种证一般用定惊止痉的药,什么蝎子蜈蚣川芎的,全部是些通窜化瘀药,这就是不顺应人体想问题,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伤寒》里是用白虎汤下热救津。到了这个阶段就已经很严重了,因为人体的自保模式一定是先保护大脑,大脑出问题了,一定是极期反应,若再用“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一次逆治可能还能支撑些日子;再次逆治,病人很快就会死亡。我们说,治病分六经,六经之一的太阳经的三个证型,中风、伤寒和温病,其原理至此都讲完了。可见学医不难,真正的中医就是用简单的东西去对付万病的。
献花(0)
+1
(本文系长庚书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