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邮票图说《中秋节》(一)
2016-06-15 | 阅:  转:  |  分享 
  
邮说中国—民俗系列邮票图说《中秋节》(一)悠然雅士2016年《团圆》极限片—中秋节《花好月圆》小版张—“中秋节”嫦娥
、玉兔金蟾、月桂拜月、赏月望月、团圆《农历辛卯年》邮资片—中秋节《中秋祝福》邮资封—中秋节《花好月圆》小版张邮票—
“拜月”1、源于古代祭祀。《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拜月亮。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
制。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中秋节》邮戳—“祈求五谷丰登”2
、源于秋收庆祝。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
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
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花开富贵》—“月饼”台湾1962《故宫古画》“唐太宗李世
民”—唐初记载“中秋节”《中秋节》邮戳—北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小版张—“中秋节”祭月、赏月、观灯、团圆等《
中秋节》“团圆”极限片—吃月饼、点灯笼、大团圆《中秋节》首日封—赏月、饮酒、团圆《月圆人团圆》小版张邮票—中秋节“阖家团
圆”香港2012《香港节日》“中秋节”小型张—吃月饼、赏花灯香港1994《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邮票和“中秋节”邮戳
—赏圆月、玩花灯、吃月饼越南1958《中秋节》实寄封—女孩手举灯笼上街赏月,世界上第一套中秋节邮票萨摩亚1996《北京亚
洲国际邮展》“中国中秋节”小型张—玉兔捣药、花灯、月饼、狮子、敬老《中秋节》邮戳—2008年“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4、法定中
秋节。2008年开始,国务院将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期,如当天与周六周日重合,则在下周一补休一天。《中秋祝福》邮资封邮票图案—“中
秋节”台湾2012《传统节庆》“中秋舞月”极限片图案—“中秋节”又称“八月十五”《团圆》个性化邮票—“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极限片—盘古右眼变成月亮《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盘古死后右眼变成月亮台湾《嫦娥奔月》
小版张《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邮资邮简—嫦娥奔月《中国古代神话》首日封—“嫦娥奔月”《中国古代神话》邮资片、极限片—“嫦
娥奔月”台湾《嫦娥奔月》小版张邮票“王母赐药”—西王母给后羿不死之药2、王母赐药。后羿射日后,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西王母求得
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后羿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台湾《嫦娥奔月》首日封—“王母赐药”台湾《嫦娥奔月》小版
张邮票—嫦娥“吞不死药”3、吞不死药。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百宝匣里,不料被后羿徒弟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
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危急之时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台湾《嫦娥奔月》小版张邮票—
嫦娥“奔向月亮”4、奔向月亮。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
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哇哇大叫。台湾《嫦娥奔月》
小版张“嫦娥奔月”—嫦娥奔向月亮台湾1966《民俗》邮票—“嫦娥奔月”香港1994《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邮票极限片—嫦娥
奔月《中国古代神话》“嫦娥奔月”邮票—嫦娥变成蟾蜍《中国古代神话》“嫦娥奔月”极限片—嫦娥变成蟾蜍《汉画像石》“嫦娥奔月
”邮票—嫦娥奔月后变成蟾蜍《汉画像石》“嫦娥奔月”极限片—嫦娥奔月后变成蟾蜍《马王堆汉墓帛画》“天上”—嫦娥奔月后变成蟾蜍(左
上角)《花好月圆》小版张邮票“金蟾”—嫦娥奔月后变成蟾蜍《辛卯年》—蓝月亮中的“玉兔”《乙卯年》邮票“玉兔为月”—玉兔是
月亮的代称《丁卯年》小本票邮票—兔为“明月之精”《中国古代神话》“嫦娥奔月”极限片—嫦娥带玉兔奔月《丁卯年》首日封—蓝月
亮中的“玉兔”《花好月圆》小版张邮票“玉兔”—玉兔是嫦娥或后羿化身3、嫦娥化身。嫦娥奔月触犯了玉帝的旨意,于是将嫦娥变成玉兔,
并罚她在月宫里为天神捣药。4、后羿化身。嫦娥奔月后思念后羿,后羿为了和嫦娥在一起,情愿变成了她最爱的小动物—玉兔,可惜嫦娥始终不
知玉兔就是后羿。《丁卯年贺年片》邮资图—月宫中三只奔跑的“玉兔”《辛卯年》极限片—佛陀投生为玉兔《辛卯年》首日封—人间雌兔
仰望“月中雄兔”而受孕澳属圣诞岛2011《兔年》小型张—善良兔子升入月宫成玉兔6、投火献身。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
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兔子没有食物可以拿出来给老人,便纵身跳进燃烧的火中,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奉献给老人的食
物。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成了玉兔。台湾《嫦娥奔月》小版张边纸—“玉兔捣药”《中秋节》纪念封图案—月宫玉兔在捣药《
辛卯年》邮戳图案清代木版年画广寒宫汉画像石—玉兔捣药澳大利亚1999《兔年》小型张—玉兔捣药台湾《嫦娥奔月》小版张边纸
—吴刚伐桂《北京1995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小型张背景“嫦娥奔月”—月宫桂树《花好月圆》小版张邮票“月桂”—月宫桂树《诗词
歌赋》“居易醉歌”—唐玄宗游月宫听仙乐作“霓裳羽衣曲”《诗词歌赋》“居易醉歌”—唐玄宗游月宫作“霓裳羽衣曲”香港2015《
天文现象》“月食”极限片—天狗吞月《黄山》邮戳—天狗望月香港2012《中秋节》小型张邮票—月饼台湾2012《传统节庆》
“中秋·舞月”极限片—祭月《中秋节》“赏月”极限片图案—杨柳青年画《果仙敬月图》《花好月圆》小版张邮票“拜月”—中秋祭月《
老北京风情》纪念封图案—“中秋祭月”台湾2012《传统节庆》“中秋·舞月”—祭月《月坛》邮戳—皇家祭月建筑《中秋节》邮戳—浙
江台州“望月楼”《老北京风情》纪念封图案—月光纸《老北京风情》纪念封“卖月光码儿的”图案—祭月供奉“月光纸”,焚香拜祭后焚
烧4、舞龙祭月。传说香港风灾后,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把它击毙次日不翼而飞,接着发生瘟疫。受菩萨指点,中秋节舞火龙祭月驱除了瘟
疫,中秋舞火龙习俗流传至今。《西双版纳风光》“版纳月色”极限片—傣族跳舞拜月《美术信封》图案—“貂蝉拜月”台湾2012
《传统节庆》“中秋·舞月”极限片—中秋拜月《辛卯年》极限片图案—兔爷儿由祭月用品变为儿童玩具邮票图说《中秋节》
未完见(二)悠然雅士2016年(九)起义月饼元朝末年,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
困难。军师刘伯温设计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送到各地起义军中,起义成功了。朱元璋将月饼作为中秋节令糕点
赏赐群臣。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了。三、习俗文化(一)中秋祭月1、祭月演变。祭月是我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后来逐渐
变成了民俗活动,祭月的日子由秋分移到中秋。宋代起祭月习俗开始成为求月神赐福,男人求功名利禄,女人求貌美如仙。祭品主要有月饼、桂花酒
、月光纸、水果等。2、祭月建筑。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北京月坛又名夕月坛,是明嘉靖年间
为皇家祭月修造的。如今,祭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3、焚月光纸。早期月神是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明清
时变为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图景。月光纸,也叫月光码儿。《燕京岁时记》载:“月光码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
捣药之兔。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香港2004《乐在此,爱在此》小型张极限片—中秋舞火龙祭月5、
傣族拜月。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率领傣族人民打败敌人,死后变成了月亮。傣族在中秋之夜,全家围坐在方桌旁,点燃
冷香,对空鸣枪,品尝食物,拜祭月亮。6、貂蝉拜月。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一块浮云将明月遮住。正好被司徒王允瞧见,王允逢人就说“我的
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成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7、后羿拜月。嫦
娥因蓬蒙觊觎吞吃不死药奔月以后,后羿悲痛欲绝,摆上香案,放上蜜食鲜果,遥祭爱妻。百姓们闻知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为嫦娥祈求吉祥平
安。这就是中秋拜月的传说来历。(三)月宫蟾蜍李善注引《周易归藏》载“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东汉张衡《灵
宪》载“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奔月后,自身变为蟾蜍,成为月之精灵。蟾蜍为蛙,竖立形状似人,生殖能力强,喻为生殖崇拜。
嫦娥舍身变蟾蜍拯救月亮。张衡《灵宪》说:嫦娥奔月时,天上已没有了月光,嫦娥变成蟾蜍后,拯救了月亮,迎来了新月的诞生。所以,月亮又叫
蟾宫或蟾蜍。(四)月宫玉兔玉兔又称月兔,是神话传说中居住在月球上的兔子。《典略》载“兔者,明月之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宇宙
观中,兔被作为明月之精,与太阳之精金鸟相对应。玉兔来历传说颇多,主要有六种:1、王母玉兔。远古传说,玉兔为西王母的三宝之一,常年
累月为西王母制造长生不老药,表现最勤劳,便被送上了月宫。2、嫦娥携带。嫦娥奔月时,怀抱家中宠物兔子一同飞上了月宫。5、佛陀投生
。在太子悉达多冲破一切执著成为佛陀之前,也曾经在这个沉闷的世界上经历漫长的转世。他一度投生成兔子,成为这个物种的国王。兔王为了救助
一只误中猎人捕兽夹的同类,牺牲了自己。为了纪念这位慈悲的兔王,它被护法神送入月亮供奉,成为“月中雄兔”,世间雌兔可“望月而孕”。
(五)玉兔捣药晋代傅玄《拟天问》载“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月中有什么?玉兔在捣药。由兔神话演绎为兔仙话的“玉兔捣药”,最早见于
《汉乐府?董逃行》。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制成蛤蟆丸,服用后可长生成仙。(
六)吴刚伐桂吴刚是河西人氏,因学习仙术时违反道规,被天帝责罚砍伐月宫桂树。月宫桂树高有500丈,吴刚不停地砍桂树,桂树却随砍随合
,这棵树怎么也砍伐不倒。(七)玄宗游月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
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此时,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唐玄宗默记心中,日后谱曲编舞,作成“
霓裳羽衣曲”。(八)天狗吞月传说古代目连目连之母想用360只狗肉馒头作弄寺院和尚开荤,目连提前通知方丈化解了危机。玉帝因此将目
连之母打入地狱,变成恶狗,永世不得超生。目连修炼成地藏菩萨救出母亲。天狗逃出地狱,找不到玉帝,就去吞吃太阳或月亮,形成日蚀、月蚀。
人们敲锣鼓、放爆竹,吓得恶狗吐出吞下的太阳、月亮。(九)天狗望月“二郎神”带着天狗到黄山上欣赏人间美景,立驻黄山,被壮丽云海所
吸引,久久不舍。突现一道佛光,二郎神即刻起身到月宫参加嫦娥生日晚会,没有顾上带狗,急急忙忙一个人飞到月球上去。狗的道行不深,离开主
人无法上天,就一直看着月亮,等待主人。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也称为八月节、月夕、秋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是中国重要的
传统节日。中秋节起源于远古,唐朝初年成为固定节日,宋朝开始盛行,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2008年,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节日期间
,人们赏月亮、看花灯、吃月饼,合家团聚,万民同庆,其乐融融。图解:图解:一、起源演变《图书艺术》“宋
刻本《周礼》”极限片(一)中秋节起源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中秋节粥饮食。”
3、源于发明月饼。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
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二)中秋节演变月1、记载中秋节。中秋节赏月风俗,最初由宫廷文人兴起,
然后扩散到民间。魏晋乐府《子夜四时歌》中《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
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2、确定中秋节。北宋,正式定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3、欢度中秋节。明清时期,中秋
节成为与春节齐名的重要节日,节日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
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
圆之义”。5、别称中秋节。根据中国历法,农历八月为秋季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在“仲秋”之中,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
: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围绕“月”进行,所以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又叫“团圆节”。二、神话传说(一)盘古化月盘古是中国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三国时期吴国徐整著《三五历纪》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五运历年记》载“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盘古死后左眼变成日,右眼变成月。(二)嫦娥奔月1、历史记载。《淮南子?览冥训》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白话文为:后羿向西王母求到了不死之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吃后飞上了月宫,后羿非常惆怅,若有所失,因为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办法得到这样的不死之药了。
献花(0)
+1
(本文系悠然雅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