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文化中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
2016-06-15 | 阅:  转:  |  分享 
  
中国文化中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



张岱年、程宜山/文据《中国文化论争》



在人类的封建时代,非宗教的具有浓厚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儒家文化占据着统治地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远远高出其他国家封建时代文化的突出标志。

中国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西周。这种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在理论形态上与西方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是相通的。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哲学和文化在17世纪传入欧洲后,受到了启蒙思想家的大力推崇,在启蒙运动中推波助澜,成为启蒙思想家们理性主义倾向思想先驱和他们“借以鞭笞旧欧洲的‘巨杖’”。

在德国,这种影响可以明确地追溯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莱布尼茨。他高度评价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他认为,在实践哲学方面,欧洲人实不如中国人,中国人的伦理更美满,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从而开启了以后启蒙思想家借重中国文明鞭笞旧欧洲传统的先河。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心目中,中国儒学乃“理性宗教”的楷模,而中国人“是在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对中国理性主义的赞扬,得到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共鸣。狄德罗特别称赞儒学,说它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以治国平天下。

这些评论都说明,中国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对西方近代的启蒙运动发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也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近现代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宗教负担最小的民族,这就是古代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的硕果。中华民族宗教负担很轻,这对于她今后的振兴和腾飞将具有深远意义。

献花(0)
+1
(本文系三诚堂主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