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5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通过品种简介02
2016-06-21 | 阅:  转:  |  分享 
  
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八届四次会议审定品种简介赣农品审字〔2015〕10号各有关单位: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2月15-16日在
南昌召开了八届四次审定会议,会议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1个。现将品种简介进行为期7个工作日的公示,请各单位对所选育品种的品种简介内
容认真核对。如有打印错误或需更改之处,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省种子管理局反映。?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江西省种子管理局彭从胜(水
稻)、邓金根(油菜),邮编:330046,通讯地址:南昌市省政府大院东二路,电话:0791-86266464,传真:8620231
7,电子邮件:mailto:jxseedv@163.comjxseedv@163.com。附件: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八届四次
会议审定品种简介2015年12月17日附件: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八届四次会议审定品种简介水稻品种名称:株两优171选育单
位:中国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株1S×中恢171(中早39/中嘉早32)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09.5天,比对照
中早35早熟0.7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剑叶挺直,田间长相清秀,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数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8
8.5厘米,亩有效穗22.9万,穗长17.7厘米,每穗总粒数117.6粒,实粒数99.5粒,结实率84.6%,千粒重24.5克。出
糙率79.8%,精米率70.7%,整精米率60.9%,粒长5.9mm,粒型长宽比2.6,垩白粒率88%,垩白度24.7%,直链淀粉
24.7%,胶稠度3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3.3。产量表现:2014-201
5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14年平均亩产494.19公斤,比对照中早35增产5.40%,不显著;2015年平均亩产512.67公
斤,比对照中早35增产5.07%,显著。两年平均亩产503.43公斤,比对照中早35增产5.24%。适宜地区: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3月25日左右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2公斤。秧龄30天左右。栽插规格为5寸×6寸,每穴插3-4粒谷。亩施45%复合肥
30公斤、尿素5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亩追施尿素10公斤、氯化钾5公斤促分蘖,后期看苗补施穗粒肥。深水活蔸,浅水
勤灌,够苗晒田,干湿交替壮籽,后期不要断水过早。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
害。品种名称:仁两优26选育单位:江西省天仁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仁S×R26(嘉早312变异株)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107.7天,比对照中早35早熟2.5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剑叶挺直,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无色,穗粒数较多,结
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77.8厘米,亩有效穗23.2万,穗长18.1厘米,每穗总粒数104.8粒,实粒数86.7粒,结实率82.
7%,千粒重24.8克。出糙率82.2%,精米率72.6%,整精米率64.7%,粒长6.1mm,粒型长宽比2.7,垩白粒率66%,
垩白度19.3%,直链淀粉15.0%,胶稠度55mm。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4.0。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14年平均亩产482.55公斤,比对照中早35增产2.92%,不显著;201
5年平均亩产498.17公斤,比对照中早35增产2.10%,不显著。两年平均亩产490.36公斤,比对照中早35增产2.51%。适
宜地区: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3月中下旬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10-15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1.5公斤。育苗移栽秧龄2
5天左右或抛秧秧龄在20天以内。栽插规格为4寸×6寸或4寸×7寸。亩插基本苗12万。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亩施纯
氮11公斤、磷5公斤、钾6.5公斤。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寸水养花,干湿壮籽,后期不要断水过早。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
及时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品种名称:陵两优7947选育单位: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湘陵750S×H2947(ZR02//(嘉早312/H611)F4)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0.5天
,比对照中早35迟熟0.3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剑叶短直,长势繁茂,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无色,穗粒数较多,结实率高,熟
期转色好。株高86.9厘米,亩有效穗22.4万,穗长19.5厘米,每穗总粒数108.7粒,实粒数93.4粒,结实率85.9%,千粒
重26.3克。出糙率78.5%,精米率68.1%,整精米率52.8%,粒长6.1mm,粒型长宽比2.5,垩白粒率82%,垩白度16
.3%,直链淀粉24.4%,胶稠度3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1.8。产量表现:
2013-2014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13年平均亩产519.07公斤,比对照中早35增产0.05%,不显著;2014年平均亩
产492.95公斤,比对照中早35增产2.62%,不显著。两年平均亩产506.01公斤,比对照中早35增产1.34%。适宜地区:全
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软盘抛秧3月22日左右播种,湿润育秧3月底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12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2-2.5
公斤。软盘抛秧3.1-3.5叶抛栽,湿润育秧4.5叶左右移栽。栽插规格为5寸×6寸,每穴插2-3粒谷,或每平方米抛栽30蔸。亩施2
5%水稻专用复合肥40公斤作底肥,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亩追施尿素6-7公斤,幼穗分化初期亩追施氯化钾5-7公斤,后期看苗补施
穗粒肥。干湿相间促分蘖,够苗晒田,有水孕穗,浅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保持根系活力,后期不要断水过早。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
,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品种名称:欣荣优186选育单位: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欣荣A×R18
6(P433/T0463//P433/R402)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2.5天,比对照荣优463早熟1.6
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剑叶挺直,长势繁茂,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数多,结实率高,千粒重小,熟期转色好。株高85.8厘米,
亩有效穗22.4万,穗长19.3厘米,每穗总粒数129.2粒,实粒数108.1粒,结实率83.7%,千粒重23.3克。出糙率77.
0%,精米率64.3%,整精米率54.1%,粒长6.1mm,粒型长宽比2.8,垩白粒率23%,垩白度3.6%,直链淀粉15.0%,
胶稠度88mm。米质达国优3级。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3.4。产量表现:2013-2
014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13年平均亩产517.91公斤,比对照荣优463增产0.92%,不显著;2014年平均亩产498.
52公斤,比对照荣优463增产2.25%,不显著。两年平均亩产508.22公斤,比对照荣优463增产1.59%。适宜地区:全省稻瘟
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3月23日左右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2公斤。秧龄30天左右。栽插规格为5寸×6寸,每穴插3-4粒谷。亩施
45%复合肥30公斤、尿素5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亩追施尿素10公斤、氯化钾5公斤促分蘖,后期看苗补施穗粒肥。深
水活蔸,浅水勤灌,够苗晒田,干湿交替壮籽,后期不要断水过早。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等病虫害。油菜品种名称:赣油杂1009选育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浙油RS08010A×RS08009B
杂交选配的杂交油菜组合。特征特性:属半冬性杂交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全生育期185.1天,比对照龙油668迟熟3.9天。该品种株高1
80.8厘米,有效分枝数6.3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41.0个,每角粒数21.1粒,千粒重3.98克。含油量41.40%,硫甙含量为
20.68μmol/g,芥酸含量为0.10%。田间调查菌核病平均发病株率5.3%,病指2.8,菌核病抗性好于对照。产量表现:201
3-2015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2014年平均亩产138.91公斤,比对照龙油668增产31.84%;平均亩产油量58.
08公斤,比对照增产37.85%。2015年平均亩产135.11公斤,比对照增产23.68%;平均亩产油量55.37公斤,比对照增
产19.33%。两年平均亩产量137.01公斤,平均亩产油量56.73公斤。适宜地区:江西省中、南部冬油菜产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
直播于10月中、下旬播种,亩播种量0.2-0.3公斤。直播密度每亩定苗2.0-2.5万株。亩施复合肥30公斤、尿素5公斤、磷肥15
公斤和硼肥1公斤作基肥。每亩施5公斤尿素作腊肥。亩施尿素3-5公斤、钾肥3-5公斤、硼肥0.1公斤作苔肥。苗期注意防治菜青虫、蚜虫
,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品种名称:赣油杂906选育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1C200×13898杂交选配的杂交油菜
组合。特征特性:属弱冬性杂交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平均182.4天,比对照龙油668迟熟1.2天。该品种株高160.3厘米,
有效分枝数6.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196.7个,每角粒数19.6粒,千粒重3.71克。含油量42.53%,硫甙含量为17.48μm
ol/g,芥酸含量为0.25%。田间调查菌核病平均发病株率6.6%,病指3.7,菌核病抗性好于对照。产量表现:2013-2015
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2014年平均亩产118.51公斤,比对照龙油668增产12.48%;平均亩产油量50.15公斤,比
对照增产19.04%。2015年平均亩产123.49公斤,比对照增产13.04%;平均亩产油量52.77公斤,比对照增产13.72
%。两年平均亩产121.00公斤,两年平均亩产油量51.46公斤。适宜地区:江西省中、南部冬油菜产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直播于10
月中、下旬播种,亩播种量0.4-0.5公斤。如遇干旱要先灌跑马水湿土,以利出苗,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定苗。直播密度每亩定苗2.5-3.
0万株。亩施氮磷钾复合肥30公斤、尿素5公斤、磷肥15公斤和硼肥1公斤作基肥。越冬前,每亩施5-7公斤尿素作腊肥。酌情施苔肥,每亩
追施尿素5公斤、钾肥3-5公斤;重视增施硼肥,苔期每亩叶面喷施硼砂0.1公斤。苗期注意防治菜青虫、蚜虫,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适期收
获。品种名称:赣油杂926选育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1C763×13898杂交选配的杂交油菜组合。特征特性:属
弱冬性杂交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平均185.5天,比对照龙油668迟熟4.3天。该品种株高164.5厘米,有效分枝数5.5个
,单株有效角果数191.2个,每角粒数20.6粒,千粒重3.59克。含油量42.14%,硫甙含量为16.65μmol/g,芥酸含量
为0.23%。田间调查菌核病平均发病株率9.3%,病指4.3,菌核病抗性好于对照。产量表现:2013-2015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品
种区域试验,2014年平均亩产139.33公斤,比对照龙油668增产32.25%;平均亩产油量57.98公斤,比对照增产37.61
%。2015年平均亩产125.42公斤,比对照增产14.81%;平均亩产油量53.51公斤,比对照增产15.31%。两年平均亩产1
32.38公斤,两年平均亩产油量55.75公斤。适宜地区:江西省中、南部冬油菜产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直播于10月中、下旬播种,亩
播种量0.4-0.5公斤。如遇干旱要先灌跑马水湿土,以利出苗,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定苗。直播密度每亩定苗2.5-3.0万株。亩施氮磷钾
复合肥30公斤、尿素5公斤、磷肥15公斤和硼肥1公斤作基肥。越冬前,每亩施5-7公斤尿素作腊肥。酌情施苔肥,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钾
肥3-5公斤;重视增施硼肥,苔期每亩叶面喷施硼砂0.1公斤。苗期注意防治菜青虫、蚜虫,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适期收获。品种名称:秀油
杂610选育单位: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6S×C10杂交选配的杂交油菜组合。特征特性:属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两系杂交品
种。全生育期平均179.1天,比对照龙油668早熟2.1天。该品种株高163.2厘米,有效分枝数5.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10.7
个,每角粒数18.3粒,千粒重4.23克。含油量41.63%,硫甙含量为14.43μmol/g,芥酸含量为0.00%。田间调查菌核
病平均发病株率6.1%,病指3.4,菌核病抗性好于对照。产量表现:2013-2015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2014年平均
亩产129.29公斤,比对照龙油668增产22.71%;平均亩产油量53.30公斤,比对照增产26.50%。2015年平均亩产13
0.67公斤,比对照增产19.61%;平均亩产油量54.93公斤,比对照增产18.39%。两年平均亩产129.98公斤,两年平均亩
产油量54.11公斤。适宜地区:江西省中、南部冬油菜产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育苗移栽于9月中、下旬播种,亩用种量0.1公斤,苗龄3
0-35天;直播于10月中、下旬播种,亩播种量0.3公斤。移栽密度每亩1.0-1.2万株;直播密度每亩定苗2.0-2.5万株。施足
底肥(亩施复合肥35公斤、磷肥15公斤和硼肥1公斤);早施苗肥(定苗后每亩追施尿素4-6公斤);稳施苔肥(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
钾肥3-5公斤、硼肥0.1公斤,其中硼肥兑水叶面喷施)。冬前注意防治菜青虫、蚜虫,春后注意清沟排水,防治菌核病。品种名称:德泽油9
号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种来源:A2×中双10号杂交选配的杂交油菜组合。特征特性:属半冬性杂交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全
生育期203.0天,比对照中油杂12号迟熟1.3天。该品种株高174.7厘米,有效分枝数6.4个,单株有效角果数193.0个,每角
粒数19.0粒,千粒重4.56克。含油量42.87%,硫甙含量8.97μmol/g,芥酸含量0.55%。田间调查:菌核病平均发病株
率5.8%,病指2.5,菌核病抗性与对照相当。产量表现:2013-2015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2014年平均亩产157
.51公斤,比对照中油杂12号增产5.34%;平均亩产油量70.70公斤,比对照增产13.76%。2015年平均亩产168.79公
斤,比对照增产7.00%;平均亩产油量68.93公斤,比对照增产2.79%。两年平均亩产163.15公斤,两年平均亩产油量69.8
2公斤。适宜地区:江西省冬油菜产区均可种植。栽培技术要点:育苗移栽于9月中、下旬播种,苗床播种量每亩0.4公斤,苗龄30-35天;
直播于10月上、中旬播种,大田播种量每亩0.2-0.3公斤。移栽密度每亩0.8-1.2万株;直播密度每亩定苗1.5-2.5万株。亩
施复合肥35公斤、磷肥15公斤和硼肥1公斤作基肥。每亩施5公斤尿素作腊肥。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钾肥3-5公斤、硼肥0.1公斤作
苔肥。苗期注意防治蚜虫、菜青虫,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品种名称:绵邦油3号选育单位:绵阳友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品种来源:1293AB-
9×NR9636-1杂交选配的杂交油菜组合。特征特性:属半冬性杂交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平均183.0天,比对照龙油668迟
熟1.8天。该品种株高159.0厘米,有效分枝数5.1个,单株有效角果数174.7个,每角粒数19.3粒,千粒重4.35克。含油量
40.89%,硫甙含量为12.56μmol/g,芥酸含量为0.05%。田间调查菌核病平均发病株率7.7%,病指3.7,菌核病抗性好
于对照。产量表现:2013-2015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2014年平均亩产128.87公斤,比对照龙油668增产22.
31%;平均亩产油量52.24公斤,比对照增产24.00%。2015年平均亩产122.58公斤,比对照增产12.21%;平均亩产油
量50.55公斤,比对照增产8.95%。两年平均亩产125.73公斤,两年平均亩产油量51.40公斤。适宜地区:江西省中、南部冬油
菜产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直播于10月中、下旬播种,亩播种量0.2-0.3公斤。直播密度每亩定苗2.0-2.5万株。亩施氮磷钾复合
肥30公斤、尿素5公斤、磷肥15公斤和硼肥1公斤作基肥。每亩施5-7公斤尿素作腊肥。亩施尿素3-5公斤、钾肥3-5公斤、硼肥0.1
公斤作苔肥。苗期注意防治菜青虫、蚜虫,初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品种名称:景油190选育单位:常德市丰景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品种来源:
3A×恢190杂交选配的杂交油菜组合。特征特性:属半冬性杂交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平均180.4天,比对照龙油668早熟0.
8天。该品种株高153.6厘米,有效分枝数5.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198.8个,每角粒数19.7粒,千粒重3.73克。含油量40.54%,硫甙含量为18.09μmol/g,芥酸含量为0.11%。田间调查菌核病平均发病株率6.0%,病指3.4,菌核病抗性好于对照。产量表现:2013-2015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2014年平均亩产128.58公斤,比对照龙油668增产22.04%;平均亩产油量52.21公斤,比对照增产23.94%。2015年平均亩产133.56公斤,比对照增产22.26%;平均亩产油量54.04公斤,比对照增产16.46%。两年平均亩产131.07公斤,两年平均亩产油量53.13公斤。适宜地区:江西省中、南部冬油菜产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直播于10月中、下旬播种,亩播种量0.2-0.3公斤。直播密度每亩定苗2.5-3.0万株。亩施氮磷钾复合肥35公斤、磷肥15公斤和硼肥1公斤作基肥。每亩施5-7公斤尿素作腊肥。亩施尿素3-5公斤、钾肥3-5公斤、硼肥0.1公斤作苔肥。苗期注意防治菜青虫、蚜虫,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献花(0)
+1
(本文系金秋种业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