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冬病夏治是什么意思
2016-06-24 | 阅:  转:  |  分享 
  
到底什么才是“冬病夏治”?不少人其实并不了解“冬病夏治”的本质含义。最早引入冬病夏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皇帝内经》中有语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所谓“冬病夏治”,是指一些冬季容易因感受寒冷而导致病情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调治和补养的方法,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乃至根治为目的的一种反季节的自然疗法。



按照中医的养身理论春养肝、夏疗心、秋补肺、冬固肾。



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自然界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病,多发病于冬季。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较为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中医理论讲的是阴阳五行,“天人一体”。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赢虚,消息皆通于大地”,也就是说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的是阴阳的对立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冬病夏治疗法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选择冬天易发或加重的病症,在夏令三伏天进行调治。因寒冷刺激而诱发或加重的病症,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中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上述由伤寒引起的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不仅仅就是贴膏药,该法还应该包括运用具有补益调养作用的中药内服(汤剂、中成药、膏方等)、食疗药膳、艾灸药浴等等。”找准病因才能对症施治。



“夏治”调养大有讲究



到底怎么进行“夏治”、“夏养”呢?尚医堂中医院专家认为:正确合理的"夏养"应该是选择夏令“三伏”天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之时,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去除寒气的有利时机。此时予以积极调养,培本以扶助正气,使患者的阳气充实,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根治不发了。



夏治调养的主要方法由中药外治调养(包括穴位敷贴、艾灸按摩等)、中药内服调养(包括食疗药膳、调补中药内服、中药膏方调养等)。比如针对冬季易发的哮喘、老慢支、鼻炎等可以选用温散风寒药粉(比如细辛、桂枝、白芥子等)敷贴、药浴足浴(巴戟天、制附子、艾叶等煎汤),同时选服温补阳气的食品如羊肉、鹌鹑、海参、牛尾汤等,温补肺肾类中药汤剂、或制作成膏剂、或服用成品如金匮肾气丸玉屏风胶囊等,调养一个夏季,就会增进肺肾功能、提高免疫防寒能力,预防冬季发作。当然,诸如冬季多见的冻疮、怕冷症、腰腿疼等症,应该在夏季采取补养温通的调养方法,就能达到寒冷的冬天不致发生上述病变了。而对于寒性胃病、寒性腹泻、因寒心痛等症,则应选择温阳祛寒、健脾温胃、养心温通的调养方法,就可能达到预防冬天发作的效果。



“冬病夏治”并非人人皆宜



“不少患者一提起冬病夏治,都觉得就是到医院贴膏药。事实上这样是盲目跟风,甚者不排除是在‘赶时髦’。”再次强调,冬病夏治对一些慢性病虽然疗效较好,但不是人人皆宜,特别是一些老人更要注意,以免弄巧成拙。



一般来说,老人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在春夏治疗比其他季节治疗效果好,但对恶性肿瘤、强过敏体质、糖尿病等疾病患者就不适合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一项严谨的中医疗法,如果没有相关的医学经验和知识,擅自买药敷贴的话,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献花(0)
+1
(本文系中医百科全...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