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3子路篇
2016-06-24 | 阅:  转:  |  分享 
  
13子路篇



【1】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子路询问政务,孔子说:“领导人要以身作则,吃苦耐劳。”子路请求再增加一点内容。孔子说:“不要懈怠。”



先之:走在前面,起表率作用。

劳之:吃苦耐劳。

益:增加。

倦:倦怠,懈怠。



【2】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仲弓担任季氏的家臣,向孔子请教处理政事的方法。孔子说:“先给下属官吏做榜样,赦免他们的小过失,推举贤良人才。”仲弓说:“怎能知道谁是贤才而选拔他们呢?”孔子说:“首先选拔你所了解的能人,那么,你所不了解的能人,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吗?”



先有司:先给下属官吏做榜样。有司:指管事人。

过:过失。

焉知:怎么知道。

人其舍诸:别人难道会舍弃他们吗?其:副词,同“岂”,难道。舍:舍弃。诸:“之乎”的合音词。



【3】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子路问:“卫君等待老师去治理国家政务,您会先做什么?”孔子说:“那一定是端正名分了。”子路说:“有这个必要吗?您太迂腐了,何必去端正名分呢?”孔子说:“仲由啊,你太卤莽了。君子对于他所不了解的事,大多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端正,说话就不可能做到顺理成章;说话不顺理成章,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教化就无法推行;礼乐教化无法推行,刑罚也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民众就无所适从。所以,(xī)【4】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请教如何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教如何学种疏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走出去了。孔子说:“樊迟真是个见识短浅的人!在上位者喜好礼仪规矩,民众没有一个敢不恭敬的;在上位者喜好道义,民众没有一个敢不服从的;在上位者喜好守信,民众没有一个敢不说出真情实况的。如果做到这样,四方的民众就会背负着他们的小孩前来投奔,从政者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稼(jià):种田,种庄稼。

圃(pǔ)(qiǎng)襁:背婴儿的背带、布兜。



【5】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孔子说:“读熟了三百篇《诗》,把政务交给他,却不能完成;派他出使别国,却不能独立地谈判交涉;书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诗《三百》:《诗经》共305篇,“三百”取其整数。

授:交给。

不达:办不好。

使:出使。

专对:独立,应对,即遇到问题,独立地谈判交涉。

奚:什么。以:用。为: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人民也会遵照着去做;要是他本身行为不正当,虽然发布强制性命令,也不会服从。”



正:正派,正直。

令:命令。



【7】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

孔子说:“鲁国和卫国的政治,像兄弟般相似。”



鲁卫:鲁国和卫国。

兄弟:指相差很少。



【8】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说他善于管理家业。开始有点家业,就说:‘差不多够了。’;稍多一些,就说‘确实够用了。’;富有时,便说:‘几乎完美了。’”。



卫公子荆:卫献公的儿子,字南楚。善居室:善于治家。

始有:刚有一点财产。

苟合:差不多够用。合:用。

美:完善。



【9】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多啊!”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说:“已经富裕起来了,下一步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育他们。”



适:到,往,去。

仆:赶车,驾车。

庶(shù)【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孔子说:“如果有人起用我主持政事,一年就可有所作为,三年就会有成就。”

苟:如果。

期(jī)月:指一年。

【11】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孔子说:“‘德行美好的人连续治理国家一百年,也就可以克服残暴,免除刑杀了。’这句话说得真对啊!”



为邦:治理国家。

胜:克服。去:免除,去掉。

诚哉:确实。



【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孔子说:“如果有圣王在位,必须执政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



王者:称王天下,指圣明的君主。

世: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世,泛指“一代人”



【13】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孔子说:“假如国君端正了自身的言行,对于治理国家还有什么困难?如果国君不能端正自身的言行,又怎样去端正别人呢?”



正:端正。

何有:“有何”的倒装。

如……何: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



【1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冉有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么回来的这么晚呀?”冉有回答说:“有政务。”孔子说:“那只是家事吧!如果是国家政务,即使国君不任用我,我也会知道的。”



晏(yàn)【15】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

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振兴国家,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话不可以讲得像这样肯定,但有与这接近的话不可以讲得像这样肯定,但有与这接近的是“莫违予”的倒装。



【16】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叶公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说:“境内的人心悦诚服;境外的人纷纷前来归附,接受安置。”



叶公:楚国的贤大夫。

说:同“悦”。

远者来:境外的老百姓前来归附。来:同“徕”,招徕,归附。



【17】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子夏做了莒父的县长,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说:“不要图快,不要只顾小利。一味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莒(jǔ)【18】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家乡有个行事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羊,做儿子的告发他。”孔子说:“我们家乡的正直者与此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体现在其中了。”



语:告诉。

吾党:我们的家乡。直躬:行事正直。

攘(rǎng)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樊迟问什么是仁爱的品德。孔子说:“平日在家能恭敬规矩,工作能认真谨慎,对人能忠实诚恳。虽然到了夷狄,这三种德行也是不可放弃的。”



居处:指平日在家里。居:平时。

执事:工作,做事。敬:严肃认真。

与人:待人,交友。

之:动词。到,去,往。夷狄:指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



【20】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算作士人呢?”孔子说:“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有羞耻之心,出使别国,不辱没君主的使命,可以算作士了。”子贡又问:“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同宗族的人都称赞他孝顺,乡亲们都称赞他敬爱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话一定算数,办事一定坚决果敢,尽管是一个浅薄固执的小人物,但也可算作更次一等的士了。”子贡又问:“当今那些掌权的人怎么样?”孔子说:“唉!鼠目寸光的人,算得了什么!”



士:读书人。一般指知识分子。

行已:自己的言行。

使:出使。四方:各国,各地。

不辱君命:不辱没(使蒙羞受辱)君主交给的使命,指很好地完成任务。次:下一等。

宗族:同一祖先的血缘家族。

乡党:家乡。弟:同“悌”。敬爱兄长。

果:果敢,果断。

硁硁(kēngkēng)(yì)(shāo)【21】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孔子说:“不能和言行合乎中庸之道的人交往,那就求其次,同激进正派和守节不移的人交往了。狂者有进取心,狷者绝不肯做坏事。”



中行:合乎中庸之道的言行。与:相与,交往。

狂:敢做敢为,大所有为(juàn)清高自守,有所不为不为:指不做坏事。



【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没有恒心,不可以当巫医。’这话真好啊!《易经.恒卦》上也说:‘如果不能有恒心地保持自己的德行,免不了承受羞辱。’”孔子又说:“这是不必占卜的。”



巫医:古代的巫(占卜的巫师)和医往往合于一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语见《易?恒》的爻辞。意思是不能长久保持仁德,总要招致羞辱。

占:占卜,算卜。孔子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没有恒心的人,用不着再去占卜了。因为他们只能有凶,不会有吉,占卦也没有作用。



【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声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和谐。”



和:和谐。各种事物相互配合、均衡,从而达到和谐和统一。别人的意见有错误,能提出纠正、补充、使其恰到好处,也叫“和”。

同:苟同,同声附和。对别人的意见不管正确与否,只是赞同。



【24】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子贡问道:“全乡的人都称赞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子贡又问:“全乡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行。不如全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



好(hào)(wù)【25】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孔子说:“给君子做事容易,却难以讨他的喜欢。不以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喜欢的。而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对人还是要量才录用。给小人做事很困难,却容易讨他的喜欢。虽然不以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也会喜欢的。而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对人就求全责备了。”



易事:易与共事,给他做事容易。说:同“悦”。高兴,喜欢。

使人:用人。器:器皿派不同用场,比喻根据才德加以任用。

求备:求全责备。



【26】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安详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安详。”



泰:安详舒泰。



【27】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孔子说:“刚强,果决,质朴,言语谨慎,具有这四种品德的人接近于仁。”



毅:果决,志向坚定而不动摇(nè)【28】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子路问道:“怎样才配称为‘士’呢?”孔子说:“互相勉励督促,待人亲切和气,能够称为士了。朋友之间互相勉励督促,兄弟之间亲切和气。”



切切偲偲(sīsī)(yíyí)和顺貌;安适自得貌。特指兄弟和睦的样子。

孔子说:“好的领导人教导百姓七年,也就可以作战了。”



善人:亦称之为善者,指善于为政者,又指道德高尚的人。七年:不是实指,而是虚指,指时间长久。

即戎(róng):作战。即:就,前往,参与。



【30】子曰:“以不教(之)民戰,是謂棄之。”

孔子说:“用不经过教育、训练的人去作战,这叫做抛弃他们。”



以:用,拿。不教民:三个字组成一个词,即“不教之民”,指未经培养、训练的民众。

弃之:抛弃他们。之:取代“不教民”。

























献花(0)
+1
(本文系chenliwei8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