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二體)
一名《陽春曲》。
陽春雙調一百四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後段八句五仄韻楊無咎
蕙風輕,鶯語巧,應喜乍離幽谷。飛過北窗前,迎清曉、麗日明透翠幃谷。篆臺芬馥。初睡起、橫斜簪玉。因甚自覺腰肢瘦,新來又寬裙幅。
●○○○◎●○●●○○●○●●○○○○●●●○●●○●●○○●○●●⊙○○●○●●●○○●○○●○○●
對青鏡無心、忺梳裹,誰問著、餘酲帶宿。尋思前歡往事,似驚回、好夢難續。花亭遍倚檻曲。厭滿眼、爭春凡木。盡憔悴、過了清明候,愁紅慘綠。
●○●○○○○●○●●○○●●○○○○●●●○○●●○●○○●●●●●●●○○○●●○●●●○○●○○●●
此調宋人填者甚少,其可平可仄,惟史達祖一詞可校。
陽春雙調一百四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後段八句五仄韻史達祖
杏花煙,梨花月,誰與暈開春色。坊巷曉愔愔,東風斷、舊火銷處近寒食。少年蹤跡。愁暗隔、水南山北。還是寶絡雕鞍,被鶯聲、喚來香陌。
●○○○○●○●●○○●○●●○○○○●●●○●●○●●○○●○●●●○○●○●●●○○●○○●○○●
記飛蓋西園、寒猶凝,驚醉耳、誰家夜笛。燈前重簾不掛,殢華裾、粉淚曾拭。如今故里資訊。賴海燕、年時相識。奈芳草、正鎖江南夢,春衫怨碧。
●○●○○○○●○●●○○●●○○○○●●●○○●●○●○○●●●●●●●○○○●●○●●●○○●○○●●
此與楊詞同,惟前段第八句六字、第九句七字異。
陽春曲6
陽春4
陽春曲
陽春曲/陽春(宋?史達祖)
杏花烟,梨花月,誰與暈開春色。
坊巷曉愔愔,東風斷、舊火銷處近寒食。
少年踪迹。
愁暗隔、水南山北。
還是寶絡雕鞍,被鶯聲、喚來香陌。
記飛蓋西園,寒猶凝結。
驚醉耳、誰家夜笛。
燈前重簾不挂,殢華裾、粉泪曾拭。
如今故里信息。
賴海燕、年時相識。
奈芳草、正鎖江南,夢春衫怨碧。
陽春曲憶梅西崦(淸?鄭文焯)
晚來風,朝來雨,心事問春誰託。
一塢雪垂垂,西崦路、夢地經慣被花覺。
暝寒猶惡。
看未足、野橋疏萼。
須信舊識青山,勝傷春、等閒籬落。
記歌繞珍叢,行雲暮。
曾倚竹、空憐翠薄。
而今遺芳獨坐,怨書期、訴與遼鶴。
扁舟奈有素約。
怕笛裏、江城蕭索。
待扶醉、滿把東風影,沈沈夜酌。
陽春曲春江題夢(淸?鄭文焯)
綺羅叢,芳菲節,春到夢中鄉國。
凝澹畫樓人,行雲斷、翠袖重倚暮寒惻。
幾年相憶、曾醉蹋、鳳城燈夕。
誰念繋月粘花,仗東風、總愁無力。
悵流水鈿車,繁華地。
空冷落、珠塵綺席。
天涯傷春不見,翦梅枝、怨寄遙驛。
憑闌對此嘆息。
更淚盡、離亭殘笛。
看歸雁、更帶冥冥雨,西山自碧。
陽春曲(淸末民國初?朱祖謀)
去年愁,今年事,依舊望春淒絕。
簾戶好東風,黃昏近、燕子歸傍畫梁說。
放鐙時節。
驚故國、墮梅如雪。
才信粉坼紅黏醉,醒中易成消歇。
倦遊宴東園、湔裙路。
誰誤約、書花寫葉。
而今歌塵綠遍,濺回波、卷泪雙叠。
新聲但有暮鴂。
更惱亂、玉龍吹徹。
看門外、逝水漂花去,江南夢闊。
陽春曲三月初一日夜歸,遇舊曲,悵然成咏(近現代?汪東)
雨絲絲,烟羃羃,鐙影漸迷坊曲。
殘夜走輕雷,車輪轉,夢裏還過舊家宿。
麝熏鴛褥。
渾未减、那時芳馥。
誰道兩睫瞢騰,醉眠醒、自驚幽獨。
嘆春半、雕蘦鶯雛老,怊悵極、清狂杜牧。
秦樓簫聲已斷,竟床空枕簟斑竹。
芸箋更展數幅。
待手把、花容描貌(入聲)。
恨桃李、未了湔裙候,愔愔暗綠。
陽春曲熏籠(近現代?趙熙)
織香筠,煨宿火,椒眼巧於珠絡。
消受十分春,銀荷外,鎮日相守翠雲幕。
不成孤酌。
新上臉桃花濃萼。
同是一片冰心,者溫存小紅方覺。
坐淸漏南宮,羅巾單薄。
誰化得春冰淚落。
窗前餘灰撥處,印鞋尖緩步妝閣。
猧兒解伴寂寞。
甚暗裏鑽人裙角。
秪深夜撇了冬郎抱,怎生睡著(梅溪集依王氏校,汲古閣本小异)。
案:史達祖《陽春曲》王氏四印齋本下片第二句作「寒猶凝結」,葉韵,此本之。汲古閣本脫「結」字。
陽春(宋?楊無咎)
蕙風輕,鶯語巧,應喜乍離幽谷。
飛過北窗前,遞晴曉,麗日明透翠幃縠。
篆台芬馥。
初睡起、橫斜簪玉。
因甚自覺腰肢瘦,新來又寬裙幅。
對清鏡、無心忺梳裹,誰問著、餘酲帶宿。
尋思前歡往事,似驚回、好夢難續。
花亭遍倚檻曲。
厭滿眼、爭春凡木。
盡憔悴、過了清明候,愁紅慘綠。
陽春[清]盛楓
玉欄干,珠絡索。碎影漸搖簾箔。柳外卷游絲,雛鶯老、冷艶千點護雲幄。垂垂枝弱。見呈底、繁英斜壓。春意暗惱回腸聚,年時舊愁相讬。
向十裏紫絲,困餘酲、幽夢初覺。東風竟日作惡。做弄得、香埋殘萼。怨芳草、碧襯氍毹滿,沉沉密約。
陽春新年和天琴,用梅溪韵(淸末民國初?沈曾植)
畫屏山,爐香字,賺得新年春色。
春思只如秋,挑茶瓣,飣座還進過中食。
萍蓬踪迹。
都不問香南雪北。
步屐緩趁東風喜,相逢度阡越陌。
驀重憶金明,題詩處,詩夢冷,僧灰鄰笛。
鬢絲蕭條海客,把吟箋,研譜重拭。
梁閑燕子嘆息。
問崔九江南誰識。
總??與一醉千愁了,暮雲凝碧。
陽春(淸末民國初?陳洵)
語烟消,文紗靜,茵麝暗熏晴燠。
枝上好鶯聲,來相喚、亂拂窗綉傍蛾綠。
艶游差足。
先試著、摺花裙幅。
何似永日閑門,任風光笑人幽獨。
待憑遍危欄、平蕪盡,青障起、高樓更矗。
斜陽匆匆不管。
近黃昏、斷恨仍續。
傷心正著倦目。
問社燕、新來誰宿。
奈忙裏、又理浮生話,嬉春院燭。
陽春(近現代?周岸登)
山陰傅逸塵求題其先人蘭泉夢琴樓圖。倚逃禪舊譜,作此兩曲。逸塵述其先人官滇時,夜宿五華山寺,夢羽士抱琴貽之,幷授以指法,視龍池下有篆曰:施平斲理。次日農人以古琴求售,則山下掘地所得也。惟髹漆剝蝕太甚,篆文隱約可辨而已,理弦試鼓不成聲,追憶羽士所授,一彈再鼓,音乃絕倫。及尉丘北,此琴君弦忽斷,遂奉諱歸裏築夢琴樓以居。一日君弦又斷,亟召家人敕後事,語終坐化。蘭泉名訓,嘗聚五知齋、自遠堂、天聞閣,各家琴譜,加以校正,爲夢琴樓琴譜十二卷,將爲刊行雲
五華高,滇池遠,山水韵調哀玉。
瀟灑古仙人,羹墻夢、宛接幽袍貺瓊櫝。
篆銘堪讀。
施氏斫、嗣踪雷蜀。
應是自惜沉埋久,知音夢中相屬。
會心在、成連移情後,凝望渺、驂鸞駕鹿。
朝來金徽到手,契蘭言、響應空穀。
調弦更授古曲。
似海上、蒼茫雲木。
漫遺恨、兩度君弦斷,仙期待續。
陽春·冬月初一荒堂(2010)
艶陽天,林蔭道,徐步一程三歇。
終日忍淹留,思公幹、每礙行路怨腰脫。
病中風月,空輾轉、幾多悲切?
窗外冷韵千般好,今番也成虛設。
奈慵對菱花、傷流景,憔悴損、寒生鬢雪。
思量蹉跎夢老,出柴門、踉蹌盤涉。
應憐朗抱涸竭,瞬忽剩、桑榆衰骨。
望津渡、獨釣扁舟影,誰賒快愜。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