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附件1:京沈客专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监理细则(修订版)
2016-07-17 | 阅:  转:  |  分享 
  








京沈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核:

批准:





天津新亚太监理公司中外联合体

京沈客专辽宁段JL-5标监理站

2016年4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目的和依据……………………………………………………2

三、专业技术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3

四、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3

五、监理工作流程………………………………………………………5

六、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9

(一)、一般规定………………………………………………………9

(二)、CPⅠ、CPⅡ和线路水准基点复测及CPⅢ测设……………10

(三)、底座及限位凹槽施工监理工作要点…………………………12

(四)、伸缩缝填缝施工监理工作要点………………………………17

(五)、轨道基准点……………………………………………………17

(六)、隔离层及弹性垫层施工监理工作要点………………………18

(七)、轨道板铺设施工监理工作要点………………………………18

(八)、自密实混凝土施工监理工作要点……………………………18

(九)、监理工作目标…………………………………………………23

(十)、监理工作监控手段……………………………………………23

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24

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25

九、施工注意事项………………………………………………………26一、工程概况

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线路自北京铁路枢纽星火站引出,经北京市顺义区、怀柔区、密云县和河北省承德市、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等,沿既有沈山铁路引入沈阳枢纽,分别接入既有沈阳站、沈阳北站。正线全长698公里。辽宁省境内长406.8公里。辽宁省段新建牛河梁、喀左、奈林皋、朝阳北、北票东、乌兰木图、阜新北、黑山北、新民北、古城子等10个车站。

本监理(JSLNJL-5)标段,里程范围为DK502+328.55?DK574+414.21,全段线路(辽宁省境内)长度约71.101Km。分为TJ-8标段和TJ-9标段两个标段。

TJ-8标:里程范围DK502+328.55?DIK537+873.53,全长35.545。主要工程量为DK492+267.50?DK605+320.95段三电迁改工程;路基12.928km;桥梁12座20.997km,预制架设箱梁602孔;隧道2座1.62km;站场2个,乌兰木图站、阜新北站;无砟道床71.09km(含轨道精调),含乌兰木图站、阜新北站道岔铺设(不含道岔焊轨);不含轨道板预制、长轨铺设。含DK492+267.50?DK502+328.55(先期开工段)防护绿化等工程。

TJ-9标:里程范围DIK537+873.53?DK574+414.21,全长35.556。主要工程量为路基11.957km;桥梁13座18.579km,预制架设箱梁547孔;隧道4座6.02km;无砟道床73.112km(含轨道精调);不含轨道板预制、长轨铺设、铺岔。

编制目的和依据

(一)、编制目的

为确保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明确在不同工序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其质量标准,使监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特编制本监理实施细则。

(二)、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指导意见》

2、TJ/GW112-2013《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3、TJ/GW114-2013《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三元乙丙橡胶弹性缓冲垫层暂行技术条件》

4、TJ/GW113-2013《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隔离层用土工布暂行技术条件》

5、TJ/GW119-2013《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嵌缝材料暂行技术条件》

6、TB10601-2009《高速铁路测量规范》

7、京沈客专辽工程〔2015〕205号《京沈客专辽宁段CRTSⅢ型先张板式无砟轨道工艺性试验实施细则》

8、TB10754-2010《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9、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0、设计文件及批复的施工组织设计

三、专业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

(一)专业特点

JL-5标监理范围内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具有线路长,施工质量标准要求高,线下工程完成不同步,工期要求紧,所需工装设备、施工人员多,测量工作量大等特点。

(二)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2、正线数目:双线。

3、轨道结构形式:无砟轨道。

4、设计速度:350km/h。

5、线间距:5.0m。

(三)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

2、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其中有允许偏差的合格率大于80%,且最大偏差小于允许偏差的1.5倍。

3、施工质量满足设计文件及相关技术条件要求。

(四)无砟轨道施工条件

1、路基、隧道、桥涵工后沉降变形评估报告已通过;

2、CPⅠ、CPⅡ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已复测完成;

3、CPⅢ评估验收报告已通过;

4、路基、隧道、桥梁等相关接口质量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

四、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一)、监理工作范围

本细则监理工作范围包括DK502+328.55?DK574+414.21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

TJ-8标:P5600轨道板9314块、P4856轨道板584块、4925轨道板2540块、P3710轨道板2块。

TJ-9标:P5600轨道板10376块、P4856轨道板478块、4925轨道板2372块、P3710轨道板2块。

(二)、监理工作重点

1、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底座板施工

2、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中间隔离层及弹性缓冲垫层施工

3、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的铺设

4、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五、监理工作流程

底座板施工监理工作流程











































轨道板铺设施工监理工作流程













































中间隔离层及弹性垫层施工监理工作流程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监理工作流程













































六、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一)、一般规定

1、轨道板应工厂化生产,其质量要求、检验标准、标识、存放、运输、装卸等应符合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要求的规定,监理工程师应对轨道板制造技术证明书进行检查确认。

2、混凝土底座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底座施工前,路基面、桥面、隧道仰拱回填层或底板的中线、标高、宽度、桥面和隧底预埋件的规格、材质、位置、数量、状态等应验收合格。

(2)模板应采用可调高式模板,满足混凝土底座高程控制要求。

(3)钢筋焊接网片应采用工厂化生产,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上垫下盖,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

3、轨道板应采用专用机械及机具进行铺设和精确调整。

4、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装备特点和环境条件等,制定严密的施工工艺。

(2)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前,应对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工艺的适应性进行现场灌揭板试验,验证和完善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工艺、施工装备以及施工组织。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

(3)拌制自密实混凝土前,应根据环境温度、湿度、天气情况以及原材料进料情况对砂、石含水率随时进行测定,并根据测试结果和理论配合比确定施工配合比。

(4)自密实混凝土正式生产时,应对自密实混凝土进行开盘鉴定。在充分考虑环境条件、混凝土运距以及混凝土灌注设备特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出机坍落扩展度、含气量、T500、泌水率和温度等指标。

(5)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入模前,应对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扩展度、T500、含气量、泌水率和温度等进行检测。只有拌和物性能满足相关要求后方可灌注。

(6)在低温条件下(当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保证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70%之前不得受冻。在环境温度高于35℃条件下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7)自密实混凝土带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3d。

(8)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冬季施工时,应对混凝土做好保温养护措施。

5、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轨道部件的防护,避免污染。

(二)、CPⅠ、CPⅡ和线路水准基点复测及CPⅢ测设

1、施工控制网一般规定

(1)CPI、CP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复测时,外业测量的网形与原测相同。

(2)CPI、CPⅡ级水准基点复测成果满足测规要求应采用原结果;不符合时,应进行二次复测,并采用同精度扩展法更新要求。

(3)CPⅡ控制点间距为400m~800m,不满足要求时按同精度进行加密。

(4)水准点间距为2km左右,不符合时,应采用同精度水准测量方法加密水准点。

(5)CPⅢ纵向间距为60m左右同一CPⅢ里程差不大于1m且设在桥梁固定支座端。

2、测量监理工程师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复测技术方案。

3、对采用的仪器设备精度、年检情况及测量人员资质进行检查。

4、监理工程师对CPI、CPII和线路水准基点复测采用的仪器、复测的方法、精度和平差方法进行见证检测。

5、复测成果应与原测量成果对照检查,当采用GPS复测CPI、CPII控制点时,复测坐标较差限差应同时满足下面两表要求。





6、水准点间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之较差应满足下表要求。



7、复测完成后,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提交的复测报告进行审核和确认。

8、对施工单位提交的CPⅢ控制网技术方案进行审核,确认。

9、测量监理工程师对轨道控制网CPⅢ测量标志的加工和安装精度是否满足设计文件及测规要求进行检查确认。

10、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CPⅢ点的预埋件是否埋设稳固,埋设位置是否符合测规要求进行抽检。

11、对CPⅢ控制网的标志、标识、编号进行检查和确认。

12、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CPⅢ控制网测量采用的仪器、测量方法、精度和平差方法是否满足设计文件及测规要求进行检查确认。

13、CPⅢ控制网测设完成后,施工单位应按规定提交CPⅢ测量成果资料,监理单位检查测量成果资料,并由建设单位组织评估。

(三)、底座及限位凹槽施工监理工作要点

1、对进场的原材料、施工机械设备、工装及人员进行检查和验收。

2、对工艺性试验和施工配合比设计进行确认。

3、对测量放样成果进行复核和确认。

4、对桥面、基床混凝土及隧道基底表面凿毛、清理及连接钢筋的整修情况进行检查和验收。

5、模板的加工与安装

(1)检查模板及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材料质量及结构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2)检查模板及支架安装是否稳固牢靠,接缝是否严密,不得漏浆。检查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是否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是否清理干净。

(3)混凝土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数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混凝土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数量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数量 1 施工控制高程 0,-5 每5m检查1处 2 宽度 ±5 每5m检查3处 3 中线位置 2 每5m检查3处 4 伸缩缝位置 5 每条伸缩缝检查1次 5 伸缩缝宽度 ±2 每条伸缩缝检查1次

(4)限位凹槽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限位凹槽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中线位置 2 尺量 2 顶面高程 ±3 水准仪 3 长度和宽度 ±3 尺量 4 相邻凹槽中心间距 ±5 尺量 (5)模板拆除应确保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6、钢筋及钢筋网片的加工与安装

(1)钢筋焊接网原材料性能指标检验应符合设计文件及《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14)第3.1节,钢筋原材料性能指标检验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的规定。

(2)钢筋焊接网片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下表规定。

钢筋焊接网片几何尺寸及开焊点要求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重量 ±4%理论重量 2 开焊点数量 1%,并且任一根钢筋上开焊点不得超过该支钢筋上交叉点总数的50%,最外边钢筋上的交叉点无开焊 3 长度和宽度 ±15mm 4 钢筋间距 ±10mm 5 伸出长度 不小于25mm 6 对角线差 ±1%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批(不超过30t)抽检一次,每批抽检5%(不少于3片),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抽检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查看出厂证书、称重、观察和尺量。

(3)钢筋焊接网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钢筋网片之间采用平搭法,搭接长度450mm。

②当底座长度发生变化时,可通过适当增加或减少网片搭接长度的方式以适应底座长度,网片搭接长度允许偏差±50mm,监理人员全部检查。

(4)钢筋加工应符合设计文件及《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的规定。

(5)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设计文件及《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的规定。

(6)钢筋骨架的绑扎应稳固,缺扣、松扣的数量不得超过绑扎扣数的5%。

(7)钢筋的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钢筋间距 ±20 2 钢筋保护层厚度 +10

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施工段至少抽检10处。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7、底座混凝土浇筑施工监理工作要点

(1)试验监理见证配合比试验过程,检查计算单,确认配合比选定报告。

(2)混凝土原材料(砂、石、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等)按验标要求的频率进行见证或平行检验,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3)开盘前应对砂、石含水量进行测定,根据结果和理论配合比确定施工配合比。

(4)每盘原材料称量偏差。粗骨料±2%,胶凝材料、外加剂及水±1%

(5)混凝土的运输、浇筑、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6)底座混凝土浇筑现场监理工作注意事项:

①检查施工人员、施工机具是否满足现场需要;

②对运至现场的混凝土进行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进行检查,满足要求后方可浇筑;

③根据验标要求组数制取混凝土强度试件;

④对混凝土浇筑顺序、振捣工艺以及收面效果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⑤对底座混凝土养护方式、养护时间、拆模强度进行监控。

(7)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混凝土结构表面是否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

(8)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每块混凝土底座的外形尺寸,混凝土底座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底座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顶面高程 0,-10 2 宽度 ±10 3 中线位置 3 4 平整度 10/3m 5 伸缩缝位置 10 6 伸缩缝宽度 ±5 7 底座外侧排水坡 1% (9)限位凹槽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限位凹槽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1 中线位置 3 2 深度 ±5 3 平整度 2/0.5m 4 长度和宽度 ±5 5 相邻凹槽中心间距 ±10 (四)、伸缩缝填缝施工监理工作要点

1、监理工程师检查伸缩缝填缝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混凝土底座养护期满后,缝槽应及时封闭。

(1)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封闭前是否保持缝内清洁、干燥;

(2)密封材料与缝壁粘结是否牢固、密实、饱满;

(3)嵌填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表面宽度不小于缝宽,最宽不得超过缝宽+15mm

(4)填塞高度是否与底座顶面平齐。

(五)、轨道基准点

1、测量监理工程师检查测量资料,检查轨道基准点是否位于轨道中线,设于混凝土底座上。

2、测量监理工程师应检查轨道基准点测量方法、仪器、精度是否符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的规定。

3、测量监理工程师应抽查轨道基准钉的材质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的要求。

4、测量监理工程师应抽查轨道基准钉的对中凹槽是否与精调用三角架对中杆配套。

5、测量监理工程师应抽查轨道基准钉是否铅垂埋设牢固。

(六)、隔离层及弹性垫层施工监理工作要点

1、监理人员应检查隔离层和弹性垫层基底是否清洁、干燥。

2、监理工程师检查隔离层所用材料的规格、材质、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10%进行平行检验,且不少于1卷。

3、监理工程师检查弹性垫层所用材料的规格、材质、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全部进行平行检验。

4、监理人员应检查隔离层是否铺贴平整,无破损,不得搭接、缝接,边沿无翘起、空鼓、皱褶等缺陷。

5、监理人员应检查弹性垫层与限位凹槽侧面是否粘贴牢固,顶面与底座表面是否平齐,周边无翘起、空鼓、封口不严等缺陷。

(七)、自密实混凝土、凹槽钢筋的安装及轨道板铺设

1、自密实混凝土及凹槽钢筋的安装监理工作要点

同前“钢筋及钢筋网片的加工与安装”

2、轨道板的铺设

(1)监理工程师应对出厂的轨道板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检查。

(2)应对轨道板存放条件进行检查,应采取措施避免污染、外力影响,防止轨道板变形和损坏,翘曲小于1mm。

(3)应对照布板图,现场核查轨道板编号(左/右及序号),检查曲线地段轨道板是否根据设计给定的位置进行铺设。

(4)监理工程师应检查轨道板精调后是否安装足够数量的固定装置,确保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轨道板不出现上浮和偏移。

(5)监理工程师抽查轨道板铺设时,隔离层、弹性垫层表面是否残留杂物和积水。

(6)轨道板粗铺时的位置偏差:纵向不应大于10mm,横向不应大于精调支架横向调程的1/2。

(7)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后轨道板精调定位允许偏差是否符合下表的规定。

轨道板铺设精调定位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1 高程 ±0.5 2 中线 0.5 3 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相对高差 0.5 4 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平面位置 0.5 5 轨道板纵向位置 曲线地段 2 直线地段 5

(八)、自密实混凝土施工监理工作要点

1、模板加工与安装

(1)检查模板及支架是否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材料质量及结构是否符合工艺性试验报告的要求。

(2)检查模板及支架安装是否稳固牢靠,接缝是否严密且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是否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3)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模板接缝处是否平整且错台不得大于1mm。

(4)监理工程师应检查侧模是否与轨道板密贴。

(5)监理工程师检查压紧装置、防侧移装置的安装数量、安装质量及防雨水措施是否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2、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1)首次浇筑自密实混凝土,监理工程师应检查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否经监理单位确认,并报建设单位。

(2)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指标及检验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要求的规定,监理单位进行见证检验或平行检验。

(3)监理人员见证检查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允许最大偏差是否符合下表规定。

原材料每盘称量允许偏差

序号 原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1 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和料等) ±1 2 粗、细骨料 ±2 3 外加剂、拌合用水 ±1 (4)自密实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和理论配合比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监理人员见证检验,并确认施工配合比。

(5)自密实混凝土拌制时,监理人员应对投料顺序及拌制时间进行检查,投料顺序为粗骨料、细骨料、胶凝材料,搅拌均匀后在加入水和外加剂。搅拌时间每一阶段为30s,总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

(6)冬期施工时,监理人员根据热工计算检查拌和用水和骨料预热温度,以保证自密实入模温度不低于5℃。

(7)监理工程师应见证检验首盘和每罐车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是否符合以下要求,坍落扩展度≤680mm、扩展时间T5003~7s、不得泌水、含气量3%~6%。

(8)监理工程师应对自密实混凝土运输车辆保温隔热措施及灌注前高速旋转时间(20s~30s)进行监控。

(9)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前监理工作要点:

①检查轨道板四周模板的密封和排浆孔的设置情况;

②对轨道板的标高、轴向平顺性、千斤顶受力状态进行检查确认;

③对板腔内是否有积水进行检查确认且雨天不得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

④自密实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控制在5℃~30℃,监理人员测温不少于1次。

⑤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入模前模板和模腔的温度应为5℃~40℃,监理人员测温不少于1次。

(10)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监理工作要点:

①自密实混凝土从搅拌开始到灌注结束的持续时间不应超过2h;

②每块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应一次灌注完成,当排出的混凝土与本体混凝土一致时方可停止灌注;

③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结束后3小时内不得移除下料管和防溢管;

④监理人员检查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制作情况,每班或每拌制100m3取样制作试件,检查抗压强度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1)拆模与养护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①自密实混凝土带模养护时间不少于3d,拆模后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②养护用水与混凝土表面温差不得大于15℃;

③压紧装置和防侧移装置待混凝土终凝后方可拆除,四周模板待混凝土达到10Mpa时方可拆除,拆除顺序按立模逆向而行;

④冬期灌注的自密实混凝土临界抗冻强度不低于设计值的70%;

⑤自密实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载荷。

(12)监理人员检查灌注及观察孔的封闭混凝土表面是否与轨道板表面平齐,有无裂缝、离缝。

(13)监理人员检查自密实混凝土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是否符合下表的规定:

自密实混凝土尺寸误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误差 检查方法 1 厚度 0,+20mm 尺量 (14)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完成后轨道板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九)、监理工作目标

1、质量控制目标:

符合国家和铁总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工程中的检验批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2、安全控制目标:

本分部工程实施期间达到“四无一控制”:无责任因公死亡和重大伤亡事故;无机械设备大事故;无坠物打击、高空坠落事故;重伤率和轻伤率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十)、监理工作监控手段

重点对施工单位的安全质量机构、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给予检查,对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大型机械设备定期检查。

①依据设计文件、验收标准及相关规范对方案的审查与批准。

②过程检查与控制(施工中可能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③关键部位及工序旁站(砼浇筑施工过程)。

④巡视、见证、平行检验、测量。

⑤监理通知、安全质量检查记录、工程暂停令等。

⑥计量支付的控制。

七、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

①主动控制和事前控制

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各种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熟练掌握设计文件及验收标准,对所有进场的材料质量通过见证试验、平行试验给予验收,凡抽检不合格者,均不得使用。加强巡检力度,有目标、有重点的检查无砟轨道各工序的施工工艺,随时掌握施工情况,保证施工质量受控,根据无砟轨道的工程特点,关注其质量通病。

②过程控制,事中控制

通过巡视检查,见证、平行试验,测量,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旁站监理,督促施工单位完善其自检、自控体系,把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纳入常态化管理,监理工程师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深入施工现场,对存在问题及时发现,早期处理,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

③事后控制

按高速铁路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检验方法,对完成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验收,对不合格验标要求的项目,要求施工单位拟出处理报告,在征得相关部门同意后,进行处理。处理过程监理人员应全方位监控。

八、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1、依据监理规范和验标要求结合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安全质量控制重点,须对以下项目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旁站监理。

①砼配合比配制过程。

②工艺性试验施工过程。

③底座板混凝土浇筑。(旁站记录见附表1)

④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旁站记录见附表2)

2、旁站监理人员的主要检查要点

①投入的人力、材料、设备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②当日机械设备是否运转正常,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③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质检人员是否在岗。

④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⑤所用各种原材料是否检验合格。

⑥施工方法是否与批准的施工方案一致。

⑦见证和检查施工人员试样制作和控制参数测定记录。

3、对旁站监理人员的要求

①旁站人员按监理规范要求,对旁站部位、工序、施工情况、监理检查情况、发现问题及处理意见详细具体记录。

②旁站过程中发现质量、安全问题,要及时向监理组长或总监汇报,以便得到及时处理。并将情况记录于监理日记中,存档备查。

③旁站人员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旁站检查,不得脱岗,有权拒签达不到验标要求的有关资料和凭证。

④在专业监理工程师指导下进行现场监理工作,对工程计量有关数据、原始凭证进行复核查验并确认。

九、施工注意事项:

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京沈客专辽宁公司关于发布《CRTSⅢ型板式无砟道床施工要点》的通知”的要求。

一、无砟道床施工“二十必须”

1.必须强化项目经理部全面管理协调与资源统一调配;必须实行专业架子队管理。

2.无砟轨道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3.无砟轨道(混凝土底座)施工前,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

必须由监理单位组织对线下工程进行评估,接口工程验收,基底(砼基床、梁面、隧道铺底)顶面高程、平整度及预埋套筒验收,确认满足要求后方可转序施工(形成转序检查记录见附件)。

4.底座板施工前必须采集路基基床混凝土变形缝、桥梁梁

缝等坐标,必须采用CPⅢ控制网及布板软件进行放样;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检查基底连接钢筋高度、钢筋整体位置、垫块规格等(结合基底测量情况适当调整),连接钢筋拧紧力矩应符合要求,监理单位留存影像资料。

5.伸缩缝嵌缝施工必须由固定的专人负责,经工艺试验确

认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6.底座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设固定的专人收光压面,及时采

用土工布包裹、养护膜全断面覆盖保湿养护。

7.隔离层土工布铺设前,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必须由

监理单位组织对底座板(标高、排水坡、平面)进行验收,确认满足要求后方可转序施工(形成转序检查记录见附件)。

8.自密实混凝土内钢筋网片必须设置上、下保护层垫块。

9.雨季施工轨道板粗铺完成后,必须采取有效防雨防水覆

盖措施,防止雨水进入板腔。

10.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工艺性揭板试验,验

证和完善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工艺、施工设备以及施工组织,并通过验收;正式生产前,必须进行开盘鉴定。

11.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料源应固定,必须专仓专储,防雨、

水、晒、污染。

12.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前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必须由

监理组织对轨道板精调、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安装等进行验收,满足要求后方可转序(形成转序检查记录)。

13.必须使用百分表,对灌注过程中轨道板的上浮、偏移情

况进行监控。

14.自密实混凝土入模前必须检测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的温

度、坍落扩展度、扩展时间T50、含气量和泌水情况等拌和物性能,满足要求时方可灌注;灌注必须采取挡风、防风(风速较大)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

15.必须随模板拆除及时检查自密实混凝土质量;必须及时

采取养护措施。

16.环境温度高于35℃灌注自密实砼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冬季施工自密实砼抗压强度达到15MPa之前不得受冻。

17.轨道板铺设后必须及时(不得滞后铺板面5天或200块)

进行平面及高程复测,经铺板精度评估后,超标的轨道板必须及时揭板处理。

18.轨道板、底座板及自密实混凝土修补,必须编制专项施

工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经工艺性试验确认后,由固定的专业人员组织实施。

19.自密实混凝土离缝必须揭板;已经铺设轨道板挡肩表面

破损必须揭板。

20.施工、监理单位测量仪器、检测工具配备必须满足现场

需求,按照《京沈客专辽宁公司关于推广应用CTRRSⅢ型无砟轨道标准化工艺、模板、工装的通知》(京沈客专辽工程[2015]211)配备模板、工装。

二、无砟道床施工“六严禁”

1.严禁底座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前通行车辆。

2.严禁拌合物性能不满足要求,强行灌注施工;严禁自密

实混凝土出机后加水。

3.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土工布、弹性缓冲垫层、嵌缝材料。

4.严禁雨天,土工布和凹槽积水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

工。

5.严禁精调后及灌注过程中扰动轨道板。

6.严禁底座板占压混凝土基床伸缩缝;严禁轨道板占压底

座板伸缩缝;严禁伸缩缝施做“假缝”、“二道缝”。



本细则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完善和修改。

附表1

TB2旁站监理记录表



工程项目名称:京沈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施工合同段:TJ-标编号:

日期 气候 工程地点 桥、隧道、号路基 旁站监理部位或工序 DK+~DK+无砟轨道底座砼浇筑(左线/右线) 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施工情况:

1、施工人员:技术员,试验员,投入劳力人;

2、施工工艺:混凝土在梁场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送运,泵送入模。

3、施工机械:混凝土泵机台,混凝土运输车台,插入式振捣器台;

4、砼和钢筋各种原材料已检验合格。

5、底座板采用CPIII控制点放样,满足高铁测规要求。 监理情况:

检查验收

基底凿毛,连接钢筋数量及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2、底座钢筋整体位置、垫块规格及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3、模板工装、安装质量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底座伸缩缝与基床伸缩缝相对位置符合要求;

见证试验

1、砼坍落度测试次:、、、、、、;

2、砼含气量测试次:%、%、%、%、%、%、%;

监理平检

1、测试入模温度次:5~30℃、℃;

2、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组;

混凝土浇注过程连续/不连续进行,无/有异常,混凝土和易性好/不好,无/有泌水。砼浇筑工艺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发现问题:

处理意见:

备注:



旁站监理人员(签字)

日期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3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单位1份

附表2

TB2旁站监理记录表



工程项目名称:京沈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施工合同段:TJ-标编号:

日期 气候 工程地点 桥、隧道、号路基 旁站监理部位或工序 DK+~DK+自密实砼灌筑(左线/右线) 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施工情况:

1、施工人员:技术员,试验员,投入劳力人;

2、施工工艺: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送运,漏斗入模。

3、施工机械:混凝土运输车台,汽车吊台;灌注工装个。

4、砼和钢筋各种原材料已检验合格。

5、底座采用CPIII控制点放样,满足高铁测规要求。 监理情况:

检查验收

1、自密实砼钢筋整体位置、垫块规格及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模板工装、安装质量符合工艺试验要求,底座伸缩缝与轨道板位置符合要求;

见证试验

1、自密实砼坍落扩展度:≤68、、、、、、;

2、自密实砼含气量:3-6%、%、%。

3、自密实砼扩展时间T500:s、s、s、s、s、s、s;

4、自密实砼泌水率:、、、、、;

5、自密实砼入模温度:5~30℃、℃;模腔温度:5~40℃、℃、℃、℃。自密实混凝土浇注过程连续/不连续进行,无/有异常,砼浇筑工艺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6、自密实砼强度标养试件:组;弹模试件组。 发现问题:

处理意见:

备注:



旁站监理人员(签字)

日期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3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单位1份

















22



















审核施工方案;批准施工配合比设计;原材料进场验收;机械设备进场验收;准备工作检查;批准开工



施工准备



基层面验收





桥面、基床混凝土顶面凿毛及清理,整修连接钢筋



现场检查、复核,确认





测量放样



钢筋安装质量检查,检查验收



钢筋加工及连接



模板安装质量检查验收



底座及凹槽模板安装



开盘检查、过程旁站



混凝土浇筑



巡视检查



混凝土养护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伸缩缝填充



底座板及凹槽质量验收



质量检查



审核施工方案;机械设备进场验收;检查隔离层及缓冲层铺设质量;准备工作检查



施工准备



钢筋网片安装质量检查







钢筋网片安装



轨道板质量检查







轨道板的运输、吊装



轨道板粗铺





轨道板精调及压紧装置





对底座及凹槽质量进行验收



施工准备



检查清理质量





对底座及凹槽进行清理



检查铺设质量





铺设底座及凹槽底部土工布



检查弹性垫层的安装质量





凹槽弹性垫层的安装



验收合格进入下道工序





质量检查



审核施工方案;工艺性试验验收;批准施工配合比设计;原材料进场验收;机械设备进场验收;现场准备工作检查



施工准备



现场检查、复核,确认





轨道板复测



模板安装质量检查验收





模板安装



开盘检查,混凝土性能检测见证





混凝土性能检测





过程旁站





混凝土灌注





检查封闭质量



灌注口、观察孔封闭



混凝土养护



拆除模板



质量检查



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质量验收







献花(0)
+1
(本文系铁路监理知...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