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切金断玉、削铁如泥,这样的宝刀现实中真的存在吗?
2016-07-19 | 阅:  转:  |  分享 
  
切金断玉、削铁如泥,这样的宝刀真实存在吗?

(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说起什么是好刀,人们自然会想到“切金断玉、削铁如泥”,看到韦小宝把刀戳进地板,牛二一刀把铜钱劈成两半,我们认为,这就是绝世宝刀。

其实,现在几乎所有生产的刀具,在古代来说都是绝世宝刀,并且现在大部分刀子都能切金断玉、削铁如泥。

大伙儿都知道古代有干将莫邪,有鱼肠,有越王勾践剑,干将莫邪和鱼肠我没有见过,考古发掘也没有出土,但越王勾践剑我在博物馆隔着玻璃罩看过好久。越王勾践的剑其实不长,应该只有60CM不到,据说出土的时候几乎没有锈迹,锋利依然,这是个迷,这也是古代冶炼技术的神秘之处。

但是,假如现在拿这把带有神秘色彩的剑和一支路边切西瓜的刀对砍,那么损失最大的肯定是越王勾践的剑。



其实这样比喻很傻、很没有道理,我只是想说,古代的冶炼技术即使再先进,跟现代这种冶炼技术也是无法比拟的,何况越王勾践剑是青铜的,而西瓜刀是全钢的。

但这个傻瓜比喻不是要说明古代冶炼技术一无是处,它的很多技术对现在来说还是个迷。但毕竟时代不同,那时候的铸造技术,是无法跟现在的在精密仪器控制下的冶炼锻造技术相提并论的。那时候基本凭的是经验,而现今凭的是科技。

关于古代的钢材质量,曾看到徐州狮子山楚王陵(西汉早期)出土的兵器的鉴定结果,其中含有大量的夹杂物,元素偏析严重,自然冷却时会产生魏氏组织。这些都会极大的降低钢材的韧性,使兵器很容易折断。

那时候,光是找块好材料就很难,现在呢,想找块好钢?容易啊,直接去买一块来就好了。所以说这一阶段的兵器跟我们的菜刀基本不具有可比性。

而现代刀具的最大优势,是在于冶炼出的钢材的纯度,远比古代的杂质少。锻造和热处理工艺也更规范化,使得刀具的化学性能远远好于古代。

这么讲估计您应该明白了,不要再幻想什么绝世宝刀了,您家菜刀要放古代都是传世的佳作,够得上皇帝顶礼膜拜的。

现在再说说切金断玉、削铁如泥的问题。

切金真不是太难的事儿,金子很软的,足金的摩氏硬度为2~3,而人的指甲的硬度就差不多就2.5了,用大头针在金子上划一下,真金都会留下明显的刻痕。

断玉?更简单了,要不说古人有文化呢,他不说切玉,他说断玉,其实根本不需要用刀,用棍子轮圆了也能断了玉,一家伙砍下去就是了。



削铁如泥?我真是佩服死了古人啊!他们的智慧可比日月,古人说的是铁,您用的是钢刀,铁即使再硬,也没有热处理后的钢硬啊!而且铁里面还分生铁、熟铁,用削简直太简单。

最后,我们说说刀具的暴力测试。

我相信很多刀友都看过冷钢的那个测试视频,一刀过饮水桶、拦腰切断猪身,甚至用中国剑插冰箱门,还做90度侧弯试验,等等,总之很HI很暴力。

我承认,当初我玩刀的时候,也克制不了那种测试的冲动,总想找点什么去砍去试,刀友都会经历这个过程,但我希望玩刀的朋友能尽快的把这个历程的时间缩短。可以去砍、去试,但不可沉沦而不自拔。



中国人的骨子里都有种江湖情节,都有当大侠的心里期望,而刀,就是这种期望的一个诉求渠道,一旦我们有机会拿到一把超级喜欢的刀子,在潜意识中,就认为它是无坚不催的宝刀,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想,我们就很希望通过实践来证实,这就有了测试的行为。

我朋友说他收到一把1217后非常爽,很满意,于是乎就觉得这刀是绝世宝刀了。他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便开始了测试之旅,切纸、割电线、削铝合金窗框,最后去砍铁轨。

前面都没事,砍铁轨的时候,说是刀子卷刃了,于是他提出了疑问,意思就是,这不是绝世宝刀啊,绝世宝刀应该削铁如泥啊。

我听完就乐了,但也表示无奈:玩刀不是这么玩的,如果刀子什么活儿都能干,还要其它工具干吗,斧子、锤子、电锯都可以歇着了。

不管是切金断玉还是削铁如泥,这都是对刀具的暴力破坏性测试,请朋友们不要总是沉湎于摧毁测试中无法自拔。

刀具很危险,要善于对待它,合理使用它,不要做无谓的测试,测试只是发烧级刀友和厂家品质管理人员要做的事儿。



(匠人工坊手工刀匠大熊微信:dmsg88)

献花(0)
+1
(本文系侠女薛芙蓉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