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e60e60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正确对待疾病症状
2016-07-21 | 阅:  转:  |  分享 
  
正确对待疾病症状



人体患病时会出现各种症状。疾病症状是疾病的信号,许多症状也是体内自愈力与疾病战斗的防御反应,要正确对待这些反应,使其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一、人体具有强大的自愈力

自愈力是人体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一种超乎寻常的袪病力量。自愈系统里面的自愈力包含了免疫力、解毒排毒力、排异力、修复力(愈合和再生能力)、内分泌调节力、应激力、协同力等等。可以这么说,任何有效的治疗都不过是为人体自愈创造了条件或者缓解了病情,为机体自愈争得了时间。疾病的痊愈归根结底依靠身体的自愈能力。

自愈力的发挥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断裂骨骼的接续、粘膜的自行修复或再生、皮肤和肌肉以及软组织损伤的自行愈合、通过免疫系统杀灭肿瘤细胞和侵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等。

我们必须认知人体自愈功能的存在,并能判别人体正在进行哪一些应变措施,以及它需要我们提供的是什么样的协助。

二、正确对待各类症状

许多症状都是机体的防御反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不应抑制;但如果反应过度则有损健康,要适当干预防止。例如:

1、咳嗽咳痰

咳嗽咳痰是一种身体的自我保护措施。咳嗽可以清理外界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并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提升呼吸道自愈能力。当出现咳嗽咳痰现象时,正确的解决方法是帮助消除病因,在愈合的过程中将废物排出呼吸道,让呼吸道的自我修复能力不断增强。

2.腹泻

腹泻,尤其排泄物有异臭时,往往是身体正在排出来自食物或其他方面的毒素。可能是因为吃了不洁的食物,或者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产生了毒性物质。因此,不要一有腹泻就用止泻药、消炎药、止疼药等等,化学药物会掩盖真实的症状。再说腹泻不一定就有炎症,也许等肠道把该排出的毒素排完,腹泻就自然痊愈了。

腹泻时要注意多喝水,补充丢失水分;减少食量和进餐次数,以免加重肠胃负担。总之,应采取因势利导法,帮助肠道尽快排完毒素才是上策。如果腹泻严重、便意频频、便量减少、排便带血、肛门部有痉挛性疼痛,或同时伴有腹痛、发烧、呕吐等症状时,应该立即就医。

3.呕吐

呕吐也是为了排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以减少毒素的吸收,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

如果暴饮暴食,或食用过杂、过冷、过热等有刺激性的食物,则可能会引起"单纯性呕吐"。此种呕吐是为了把有害食物排出体外,将其对胃的刺激减到最小,若此时采用化学药物止吐,会使有害物质滞留在体内,反而危害健康。

对待单纯性呕吐,首先应该适量增加饮水,以免水和电解质紊乱;如果肠胃也有不适,就要注意按摩胃部和腹部。一般在呕吐后不要进食,目的是给肠胃一个休息恢复的时间。可以稍加活动,然后再食用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但如果呕吐反复发作,或伴有腹痛、发烧等症状时,则应立即就医。

4、发烧

发烧不仅提示机体"生病了",还帮助机体抵御疾病,是免疫细胞的"助手"。体温升高可使免疫细胞的作战能力增强,血液中的铁离子浓度减少。铁离子是病原体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铁离子减少便可抑制病原体发育。

我们经常在发烧刚开始就急忙服用退烧药,这样很可能会加重病情。如果低烧持续不退,或者体温开始超过38.5℃,或伴有剧烈头痛、发疹、关节痛、痉挛等症状时,就应采取医疗措施。

三、消病因,调平衡

一般轻的症状有可能自愈,重的症状需医疗干预。

症状产生于疾病,医疗干预必须查明疾病的性质、程度和原因,进行相应治疗。最好能查明病因,消除病源,根治疾病;并调理修复平衡,恢复机体的稳态(稳态指体内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到整体水平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在神经和体液等因素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







献花(0)
+1
(本文系e60e6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