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不生病的医学是最好的医学
一、医学
医学是研究人体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健康与疾病”这一对特殊矛盾就是医学科学研究的对象。
二、医学的基本任务
环绕“健康与疾病”这一对矛盾,医学科学研究有以下两个基本任务:
1、保护健康,防止健康向疾病转化。就是要研究健康在什么条件下会向疾病转化,如何控制这些条件,防止健康向疾病转化;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2、治疗疾病,促使疾病向健康转化。就是要研究疾病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向健康转化,如何控制这些条件,促使疾病向健康转化,并采取有效措施使病人恢复健康。
三、现代医学的分类
现代医学分为以下4个医学类型。
1、临床医学。它的重点是治疗疾病,对疾病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创设条件促使疾病向健康转化,使病人恢复健康。
2、预防医学。它的重点是未病防病,采取疫苗接种等相关防御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3、康复医学。它的重点是病后康复,处理疾病造成的“后遗症”,促使机体恢复正常平衡。
4、保健医学。它的重点是强身、健体、抗衰老,增强人体的体质、体能,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四、最好的医学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
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有过一次医学问题大讨论,其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维护健康最重要的事情是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不是治疗疾病。当然,治病的医学也是需要的。如人在患病的时候,就需要临床医学进行治疗。但最好是不生病。
1、上工治未病
《黄帝内经》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又指出:“上工治未病”。“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
2、“预防为主”
现代医学也提出要“预防为主”。强调要进行科学的健康管理和注射防病疫苗。
前卫生部部长陈竺曾指出:“对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群众的健康问题不能光靠打针吃药来解决,必须强调预防为主。”
五、免疫力是健康的保护神
免疫力是人体抗击致病因子的防卫能力,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护神”。
免疫力,既有生理免疫力,也有心理免疫力。生理免疫力可以抗击细菌、病毒、肿瘤等内外致病因子对机体的伤害;心理免疫力可以抗击不良精神刺激对人体精神的伤害。
1、生理免疫力
生理免疫力分特异性免疫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两大类。
特异性免疫力指针对某一种致病微生物的专项免疫力;非特异性免疫力指针对所有病菌和致病物质的抵抗力。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生理免疫力是生物体在生存进化过程中,在与病原体和其他致病因子作斗争时获得的。这种反应是由识别异物和排斥异物两方面所组成。免疫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免疫防护:正常人体有防御病原生物或寄生虫侵害的能力;
(2)免疫监视: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有关细胞可察觉和不断杀伤或消毁人体内出现的少数异常细胞;
(3)自身稳定:免疫系统可消除人体内不断出现的一些已损伤或衰老的细胞,从而使人体保持生理平衡。
2、心理免疫力
躯体生理的免疫系统主要是先天建立的,是物质形态的结构;心理的免疫系统主要是后天获得的,是知识经验形态的结构。
心理免疫力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不良精神刺激的抵抗力;
2、对不良精神刺激的承受力;
3、对不良精神刺激的化解力;
4、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力〔自控力〕。
生理免疫力重要,心理免疫力更重要,因为心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统帅和调节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