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的关键三寒、两倒、七分饱健康养生2016-05-20想要养生,建议大家好好记住中医推崇的一句顺口溜“三寒两倒七分饱”。所谓“三寒 ”,指的是倒春寒、五月寒和秋寒,在三寒季节里要注意增减衣裳。“两倒”指的是每天要睡好子午觉。“七分饱”就是吃饭时只吃七分饱足。有健 康专家表示,“三寒”时节由于气候反常,人们很容易因为没来得及察觉而受寒!这好比在平路上走着,突然出现一个小坑,因为没有心理准备很容 易掉下去一样。所以在养生之道中历来强调三寒的调养,要随时关注气温变化,增加衣服。倒春寒是指初春(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 4月或5月)气温反而偏低的天气现象。这种前暖后冷天气,气象学中就称作倒春寒。倒春寒时可能有农作物冻害,并可能引发流感、气管炎等疾病 。五月寒是指早稻孕穗扬花期间遇到的低温冷害,多出现在小满到芒种的梅雨季节故又称梅雨寒。因受冷空气南下影响,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的低 温、阴雨、少日照的天气过程,导致稻谷空壳率增加,使产量减少。亦会引起感冒、呼吸器官感染等疾病。寒露过后,秋寒渐浓。由于寒气增长,万 物逐渐萧落,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民间有“白露白花花,寒露把衣加”之说。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秋天对应的脏器是肺,应多食酸,少食辛。如西红柿、茄子、山药、马铃薯、葡葡、梨子等食物应该多吃。少吃油腻肉食,少吃辣椒、葱、姜、蒜 等辛辣食品。“两倒”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明代医书《景岳全书》中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意思是说如果 想保护你的阳气,就要在阴气转化过程中从阴中求阳,反之亦然!午时是阳气最盛的时候,之后开始向阴转化;而子时阴盛到极点,其后就由阴向阳 转化了。古人睡子午觉,就是为了保护人体的阴阳顺利交接。中午属于心经,睡午觉能使心脏得到很好的保养。养生大家南怀瑾,因事务繁忙几十年 如一日,每天只是子时(23:00~1:00)与午时(11:00~13:00)分别睡两个小时的觉,95岁去世时头脑仍然非常敏锐。对于 上班族而言,在赶工作进度迫不得已时,也不妨参考一下这种休息方式。古人云:吃饭“七分饱”健康活到老。《黄帝内经》中说“饮食有节”、“ 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意思就是如果饮食不节制,就会损伤脾胃。所以中医自古以来,就主张吃饭不要过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 的刘大铭医师表示,脾胃为后天之本,通过胃的受纳和脾的运化,使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得到水谷精气的充养。如果经常吃得过饱,加重脾胃的负 担,日久脾胃就容易受到损伤。如果脾胃出问题了,其他脏腑也就容易出问题,而且很难恢复。因此建议吃饭时感觉还能再吃几口时,最好就愉快的 离开餐桌。记住了,健康长寿的关键,就是做好“三寒两倒七分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