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北京十七座的古塔
2016-08-03 | 阅:  转:  |  分享 
  
/3710、慈寿寺塔慈寿寺塔又名永安万寿塔、八里庄塔、玲珑宝塔,建于1576年。慈寿寺塔为八角形密檐式砖塔,是仿照天宁寺塔修建的,
塔高十三层,近50米。须弥座上的金刚塑像非常精致。塔的两侧立有两块刻于明万历年间的石碑,均为李太后所画,左刻“九莲菩萨”像,
右刻鱼篮观音像及关圣帝像,碑上刻有王锡爵撰写的《瑞莲赋》。/37/3711、万佛堂花塔万佛堂花塔建于1070年,至
今已有946年的历史,是北京现存最早的花塔。这座塔高20多米,上部呈笋状,密布供佛像小龛,每龛下饰有伸头向外的砖雕兽首或象
头。因塔刹外形如一根竹笋,轮廓是弧线状,远望如花盛开,所以俗称为花塔。它是国内现存年代最早的花塔。/37/3712、
玉泉山玉峰塔玉峰塔也称“大塔”或“定光塔”,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一座八角形的楼阁式砖塔,塔高47.7米,全身浅杏黄色,上下共7
层。在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的金山寺见到了高大巍峨的慈寿塔,遂命人将塔绘成图,回北京后于玉泉山主峰上建起了这座玉峰塔。
/37/3713、白云观罗公塔白云观罗公塔,又称真人塔,位于白云观东北角塔院内,造型为八角形,三蹭砖石结构。原塔前还有
供奉罗公像的四块石碑,现仅存罗公塔。罗公为江西人,康熙年间来京,常住白云观,雍正五年(1727年)逝世,被雍正帝敕封为“恬淡
守一真人”。民间传说罗真人创造了剃头理发的工具和按摩术,传入皇宫后得到雍正帝的赞赏,旧时理发行业尊奉罗真人为祖师爷。/
37/3714、万松老人塔万松老人塔位于西城区砖塔胡同东口南侧塔院内,始建于元代,为青砖结构,呈平面八角形,高10余米
,密檐式,是城区仅存的一座砖塔。塔顶为八角尖式筒瓦顶,顶上为两层八角形刹座和宝珠,组成塔刹。此塔小巧玲珑,朴实无华,保持金、
元时期塔的风格。万松老人即万松行秀禅师,是金、元两朝的佛教大师,他圆寂后,遗体秘密藏在此塔中。/37/3715、
潭柘寺延寿塔延寿塔相传筑于明代,塔的形制为喇嘛塔式,高约17米,下部为方形须弥座,上建覆钵形塔身。上置十三重相轮的塔刹,塔刹
顶是铜制镏金的宝盖及仰月宝珠,此塔的整个塔形稳重秀丽,为明代喇嘛塔中的杰。/37/3716、北京镇江塔塔建于明代
(公元1396—1644年),石结构,通体使豆渣石料建筑而成,覆钵式,高约13米。塔座方形须弥座,束腰浮雕仰覆莲,覆钵南侧有
佛龛形门。塔顶为九重相轮,宝珠塔刹已毁。此塔造型,古朴清秀,现已被列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37/3717、十方诸佛
宝塔十方诸佛宝塔,塔高25.18米,塔座高3.2米,塔周长约24.9米,塔坐北朝南,拱券形门洞,洞高1.78米,门洞外的正上
方刻有楷书“十方诸佛宝塔”石匾,塔心呈圆锥形。塔前原有一座延寿寺。该塔由明代翠峰禅师修造。/37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h
ttp://www.52e-mail.com再见北京十七座的古塔背景音乐怀古王炳夫2016年3月25日制
作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资料来自网络)/37北京每一座古塔,不仅是一件独具匠心
的艺术珍品,更是一种文化的整合。它们历史悠久,造型精美,散发着令人不可抗拒的神秘感。北京现存的古塔,多为佛塔,它散发着独特的
魅力,吸引众多游人驻足观赏。/37/371、北海白塔北海白塔是一座藏式喇嘛塔,名为“永安寺白塔”,始建于1651年
,塔高35.9米,这座白塔全部用砖木石结构。整个塔身周围有三百零六个通风孔,塔内有一根通天柱,高近30米,柱顶放一金盒,内
装“舍利”两粒。据说北海白塔内有很大的空间,里面还建有佛龛,以银盒奉舍利子,地下有藏井,藏有旱船、喇嘛经文、衣钵和佛教法物以
及织品、五谷、药材、茶果等贡物。/37/372、玉泉山妙高塔早在12世纪,妙高塔曾是金代皇帝的行宫。它建于1771
年,塔高约17米,造型精巧,属于砖石结构的金刚宝座塔。塔身由三部分组成:下部坚石堆砌为基;中部为塔身,分上下双层,下层四面设
门,上层四面设孔;上部塔顶立有五塔,中央一座主塔,四角各立一小塔。五塔均为圆柱形,细长而上尖,远远望去,形如锥子,刺向天空,
被人们称为锥子塔。/37/373、天宁寺塔天宁寺塔位于广安门外滨河路的天宁寺塔,通高57.8米,它建于1119年至
1120年,后经多次修复,饱经沧桑,它是北京最高的密檐式佛塔,也是北京城区最古老的建筑遗存。相传塔秘藏佛舍利,因此,天宁寺
塔下是否有安放佛舍利的地宫,便成为天宁寺头号之谜。/37/374、良乡昊天塔良乡昊天塔是京城最有代表性的、最大的楼
阁式塔宝塔,又称多宝佛塔,俗称良乡塔,始建于辽代,通高47米,平面呈八角形。每层塔身东西南北有券门,塔内有回廊,自一层有阶梯
绕塔心直通塔顶,并可绕塔内环行。每层回廊内都有向外的瞭望孔。登塔可北望都城,南眺涿县,数十里内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37
/375、妙应寺白塔阜成门内的妙应寺白塔,建于1271年,高50.9米,是当时大都城内罕见的体型高大的单体建筑。在当时
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历经八年才建成,并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是京城最早的藏式喇嘛塔。清代中后期,僧人们将配殿和
空地出租,并逐渐演变为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民间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37/376、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建造于1473年,总高17米。因其形式是在一个高台上建有五座小型石塔,俗称五塔寺塔,又称为金刚宝座式塔。在塔
顶上的塔刹部分,为一小型覆钵式塔刹。中间大塔的塔刹为铜制,其他四座塔的塔刹为石制。其造型最为精美,独特而别致。金刚宝座及塔
身上遍饰雕刻,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大型雕刻艺术品。/37/377、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金刚宝座塔建于1747年。它通高34
.7米,古塔采用汉白玉建成,宽大的塔座之上建有五座方形密檐塔和两座覆钵塔,塔顶方亭四隅个建有一座小型覆钵塔,五座方形密檐塔
均为十三层,中间主塔高大,四角小塔略矮。是北京现存最高、最大的宝塔!/37/378、清净化城塔清净化城塔又名西黄
寺塔,俗称“六世班禅塔”,建于1782年。塔身用精美白石砌成,为金刚宝座式,建于3米高的石座上,共五座,最高为15米。塔身洁
白清净。上为塔顶,由华盖宝瓶、法轮组成,顶端是个金葫芦,金光闪闪。主塔的四角,各有一座经幢式密檐塔,高约为8米,塔的四面都雕
刻着阴文经咒。此塔是清代佛塔建筑艺术上的力作。/37/379、燃灯佛舍利塔燃灯佛舍利塔简称燃灯塔,俗称通州塔。始建
于南北朝北周宇文时期,1679年因大地霞损坏,1696年重修,塔身砖石结构,平面八角形,高约56米,十三檐,密檐式实心塔。塔下部为高大的须弥座式基座,束腰部分雕刻精细每层每檐每角都2224个,成为国内古塔中悬挂风铃最多的一座,塔顶还有铜镜,也是至今古塔中发现最大者。/37
献花(0)
+1
(本文系英涛图书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