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鼓浪屿(4)鼓浪屿的音乐魅力
2016-08-11 | 阅:  转:  |  分享 
  
鼓浪屿校区环境优雅,坐落在绿树碧草环抱的庭院里……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五缘湾校区没有主持人,没有领
导发言,只有钢琴声在流淌述说,舞台上LED大屏幕放映的一幕幕画面仿佛昨日重现,熟悉的情景历历在目,让人感慨万千又心怀激动。这是鼓浪
屿钢琴学校五周年校庆汇报音乐会的现场。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展
出的钢琴



鼓浪屿风琴博物馆中国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鼓浪屿风琴博物馆
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在鼓浪屿八卦楼的风琴博物馆。该博物馆是在2004年开始筹建的,现在馆内一共收藏了不同类型的风琴一共有6
0多架,特别是在一楼的圆形大厅的正中央的位置矗立着一个5米高、3米宽的管风琴。这个大型管风琴一共有1350根音管,是来自英国“诺曼
·比尔德”的管风琴。这架管风琴最早是在1909年出厂的,最早放在一家英国的教堂里面,当时因为教堂的地方有限,所以当时的人们只能欣赏
到管风琴的正面,自从它进入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后,人们不但能够观赏到正面,更是可以更多的看到它的前后左右,全方位都可以进行观看。如果你
愿意的话,也可以到二楼俯瞰这座巨型的管风琴。这架管风琴的部件多达几千个,而且管风琴的风箱皮革需要全部更换,就算是人手充足,把所有零
部件组装起来,也需要一年时间。这座管风琴不仅仅体积庞大,而且在这个高达10米的中央大厅里,更是能够让演奏时乐声响彻整栋建筑的每个角
落,当然这样浪漫的声音,是耗时两年才完成调试及组装的,声音格外庄严优美。在鼓浪屿风琴博物馆里的管风琴藏品绝大部分都来自英国、德国、
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等国。可谓是看遍世界各角落的风琴制品。5米高、3米宽的管风琴海上花园-鼓浪屿(4)
—鼓浪屿的音乐魅力图文资料:选自网络幻灯制作:XMZPSHA马晓梅:鼓浪屿之歌2015-09-16E-mail
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
校是厦门市人民政府和中央音乐学院合办的全国仅有的一所财政全额拨款钢琴专业公立学校,正式创建于2006年。学校具备“起点高、专业强、
模式新、前景好”四大优势,以培养国内优秀的青少年钢琴人才为目标,努力打造成为中国少年钢琴艺术的窗口和世界一流少年钢琴家的教育基地。
中央音乐学院是目前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一所国家重点高校和“211工程”建设学校。50多年来,这所闻名海内外的中国音乐教育最高学府为
国家培养了一批批高水平的音乐人才,在国际上获得了较高的声誉。同时,学院也在培养音乐人才的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校园鼓浪屿校区环境优雅,坐落在绿树碧草环抱的庭院里学校音乐厅400多平
方米,厅内标准座位168个,演出使用9尺斯坦威钢琴教学使用7尺斯坦威钢琴或7尺贝森多夫钢琴,练琴全部采用进口三角钢琴,
由现代化琴房监控室管理。(五缘湾校区)五缘湾与金门岛隔海相望,是未来“厦门最漂亮的客厅”鼓浪屿音乐厅
鼓浪屿音乐厅鼓浪屿音乐厅环境优
雅,建筑风格独特采用全自然声的音响效果鼓浪屿音乐厅环境优雅,建筑风格独特,其建筑主要
由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构成。主体建筑主要包括:前厅、演出大厅(舞台、观众厅)、贵宾室、化妆室、钢琴室及声光控制室;附属设施主要包括:
琴房楼、中央空调机房、配电室等。演出大厅可容纳571位观众,厅内以木质材料装修为主,采用全自然声的音响效果,在改造前其声学效果曾得
到多位著名音乐家的好评。1992年上海交响乐团来此演出时,著名指挥家陈燮阳在留言簿上写道:“鼓浪屿音乐厅的音响是我们中国音乐家最最
向往的,我们为此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改造后,经测试场内声场效果在原有较好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更获得诸多著名音乐家的赞誉。除此之外
,鼓浪屿音乐厅还备有较先进的声光调控、现场录音等设备;拥有壹架七尺德国“斯坦威和壹架九尺意大利“斐芝欧尼”三角钢琴。琴房楼共设有近
10间练琴房,每间均配有钢琴及空调,可组织音乐等培训活动。德国新莱比锡钢琴三重奏与旅德歌唱家毕宝仪室内音乐会举行,当天上
座率颇高环岛路上的鼓浪屿之歌雕像1998年9月,《鼓浪屿之波》的乐谱被镌
刻在厦门国际马拉松的赛道环岛路上,成为厦门著名的音乐雕塑,亦称为“鼓浪屿之波”。由李辉解设计,厦门路桥工程公司施工完成。音乐雕塑“
鼓浪屿之波”,由两张高约3.5米、宽约4米多的花岗岩曲谱和长长的五线谱组成的,共有247.59米长,铺在环岛路上的绿色隔离带上,是
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五线谱音乐雕塑”,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是厦门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鼓浪屿之波”与“鼓浪屿之歌”《鼓浪屿之波》的旋律与厦门的海滨风光非常贴近,歌词(“反映的是
台湾同胞站在鼓浪屿日光岩眺望家乡基隆的思乡情意”--郑小瑛)把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的骨肉之情“溶化”在美丽的景色当中,听起来特别感人
。《鼓浪屿之波》曲调优美,歌词朗朗上口,厦门人基本上都会唱这首歌;人们一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曲子,也会想到美丽的厦门。从某种意义上讲
,《鼓浪屿之波》就是厦门的代表音乐。但《鼓浪屿之波》这首歌曲的歌词并不完全符合厦门市歌的要求,如果要定为市歌,歌词必须进行适当修改
。诗人毛翰先生,陈祖灏先生以他们的聪敏的才情,以《鼓浪屿之波》优美曲调填词,歌名改为《鼓浪屿之歌》,本制作者认为,值得称赞。谁的《
鼓浪屿之歌》会定为市歌,历史会做出回答。鼓浪屿白鹭飞翔,浪漫写在天上。鼓浪屿鼓动青春来,青春啊一路歌唱。日光岩上眺望,长虹飞
跨海浪。天有情,海有爱,我们拥有你美丽的厦门港。母亲城碧波荡漾,海岸几度沧桑。母亲城广厦千万间,凤凰花门前开放。皓月园中
徜徉,两岸华灯初上。天有情,海有爱,我们拥有你美丽的厦门港。鼓浪屿琴声悠扬,日夜在海天回荡。有多少人间失落的梦,都在这里珍
藏。珍藏点点星光,珍藏鸟语花香。天有情,海有爱,我们拥有你美丽的厦门港。鼓浪屿之歌(毛翰填词原载《
歌曲》2010.8)感受鼓浪屿的音乐魅力在鼓浪屿这座充满着浪漫气氛的美丽小岛上,听一场
音乐会那将是旅途中最美的享受。鼓浪屿音乐厅自1987年建成投入使用后先后接待了美国、罗马尼亚、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的艺术团体
,还有香港圣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国内优秀音乐团体的演出。音乐厅采用木质材料为装修的主材料,其全自然声的音效效果获得多
名著名音乐家的赞赏,是中国音乐家最向往的优秀音乐厅,在这样著名的音乐厅中感受鼓浪屿的音乐魅力真是旅途中最大的收获了。鼓浪屿就是这样
一座与音乐难以割舍的地方。岛上不仅有鼓浪屿音乐厅这样让音乐尽情流淌的地方,还有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收藏着各色名贵的钢琴
。博物馆中的钢琴都是爱国华侨胡友义收藏的。其中的镏金钢琴最为稀有珍贵,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以及手摇钢琴也是博物馆
中的藏品。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所展出的钢琴代表了钢琴200多年的发展演变史,任何人身处在博物馆中都会被馆内浓郁的音乐气氛
所吸引,然后不可自拔的深深陶醉于其中。澳大利亚著名钢琴演奏家杰佛利﹒托萨是胡友义先生的莫逆之交,他说,"我以我的朋友
为荣,他把一份最特殊的礼物献给了中国。"为庆祝开馆,杰佛利﹒托萨还在鼓浪屿音乐厅举办了专场演奏会。法国钢琴大师米歇尔﹒
布尔敦克勒参观了博物馆后说: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在此举办一个国际性的钢琴艺术节。我国著名指挥家韩中杰、郑小瑛,旅美钢琴家殷承宗等也深深
被钢琴博物馆的音乐魅力所折服。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陈列了从澳大
利亚运回鼓浪屿的胡友义先生收藏的70多架古钢琴。这里的钢琴不仅历史悠久、种类多样,而且奇特。克莱门蒂19世纪初制造四角钢琴身为世界
最大,音响最为洪亮;钢琴制造大师舒楠1906年制作的双键盘的古钢琴有4套琴弦,8个踏板,两层琴键,且黑白琴键颠倒,另外,博物馆里还
有琴内镶有三个皇冠的皇室御用钢琴;勃德制于1878年,琴腿为「S」形的钢琴;街头艺人卖艺的手摇街头钢琴以及世界上零件最复杂的风琴。
许多钢琴经历两次大战岁月,作为装饰物的烛台灯饰也有百年以上历史,参观一次钢琴博物馆,等于浏览了一遍世界钢琴发展史。一台1928年美
国制造、价值昂贵的全自动「海那斯」名琴,用一卷卷打孔的古琴谱逼真地弹奏出贝多芬、肖邦、勃拉姆斯的作品,成为博物馆的背景音乐,与鼓浪屿的拍岸涛声相伴。其中还有一台钢琴,曾被大火烧成两截,又被衔接起来,成了钢琴博物馆中唯一一台不能弹奏的钢琴。2003年10月31日,鼓浪屿迎来了第一台管风琴。这台1872年的巨型管风琴共有80个音栓、近3000根音管、4层键,全部组件竟需四个货柜才能运完。这台管风琴的安装工程巨大,要使每一个音管都发出美妙的音乐竟要一年半之久。现在我们也可以到鼓浪屿倾听那美妙的琴声。鼓浪屿钢琴博物馆
献花(0)
+1
(本文系英涛图书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