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志同道合——天地人和——2016年8月23日——丙申年七月二十一日——处暑
2016-08-23 | 阅:  转:  |  分享 
  
志同道合——天地人和









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成语,作谓语,定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

宋代陈亮的《与吕伯恭正字书》之二中说:“天下事常出于人意料之外,志同道合,便能引其类。”

可见,志同道合,原本是一件好事:人们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不讲强弱,大家怀着共同的理想,为了共同的事业,朝着共同的目标,携手并肩,以期获得成功,有所成就。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志同道合。

外文名称:Cherishthesameidealsandfollowthesamepath。

拼音:zhìtóngdàohé。

词性: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和定语。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目录 1基本释义

2详细释义

3成语出处 4成语示例

5成语故事

6例句 7其他相关







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

基本释义

【拼音】:zhìtóngdàohé。

【解释】:志:兴趣。同:相同,一样。道:途径,引申为“意见”“思想”“信念”或是“目标”。合:一致。兴趣相同,意见一致。

志同道合

详细释义

志同道合,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

宋代陈亮的《与吕伯恭正字书》之二中说:“天下事常出于人意料之外,志同道合,便能引其类。”

可见,志同道合,原本是一件好事:人们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不讲强弱,大家怀着共同的理想,为了共同的事业,朝着共同的目标,携手并肩,以期获得成功,有所成就。









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志同道合

成语示例

1.两人起先虽觉得志同道合,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

——闻一多《杜甫》。

2.这句话正是个伤心蒿目之词,不是个志同道合之语。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









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对曹植一直心存疑忌,寻找各种机会加以陷害,由于母后的干预,曹丕才没有把弟弟置于死地。

曹植苦于无用武之地,他上书说伊尹是陪嫁的小臣、吕尚当屠夫钓叟,他们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商汤和周文王,辅佐他们成大业。

志同道合

例句

在对抗不公正的斗争中我们志同道合。

Weareallbrothersinthefightagainstinjustice。

希望能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进步!

Hopetomakesomelike-mindedfriendscommonprogress!

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在一起。

Peopleofthesameinterestmaynotnecessarilystaytogetherforaye。

那是他仅有的志同道合者了。

Theywereallthecomradeslefttohim。

该组织成员间产生了志同道合的凝聚力。

Abondofsympathydevelopedbetweenmembersofthegroup。









志同道合——天地人和

志同道合——其他相关用法

【词性】:褒义词。

【近义词】: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莫逆之交,同舟共济。

【反义词】:分道扬镳,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同韵词】:兔子不吃窝边草,因难见巧,逞工炫巧,村夫野老,世事纷扰,疾风彰劲草,使乖弄巧,

缩头缩脚,鱼大水小,不见圭角。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献花(0)
+1
(本文系知行合一6oa...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