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自己中庸感悟1
2016-08-24 | 阅:  转:  |  分享 
  
qq、微信、360云盘、360doc个人图书馆、百度文库、百度云盘联系在一起。自己不要喜怒哀乐都憋着、不行于色,这样会伤身劳神。不如中节的、
适度的发出来,才自然合情合理。不思虑和思虑太过都不行?。思虑适可而止、刚刚好、恰到好处就行,把握一个度。一切都不长久,一切都会过
去。所以自己不必执着计较,不要不及也不要太过,中庸中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时中,出自《周易》,“中”就是
孔子讲的中庸之道,指的是在天地自然之道的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无不及。而“时”则是指与时势一致。“中”就是孔子讲的中庸之道,指的是
在天地自然之道的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无不及。而“时”则是指与时势一致。中国最古老的中庸之道其实讲究的就是“合适”,就是“刚刚好
”。?……品格可以列成三等,各类中的第一类和末一等都是极端和缺德,居中的才是道德或优越性。所以,居于怯懦与鲁莽之间才是奋勇有为;吝
啬与奢侈之间才是慷慨大方;怠惰与贪婪之间是意气风发;卑屈与骄傲之间是谦虚谨慎;秘密与多嘴之间是说一不二;乖僻与滑稽之间风趣幽默;寻
衅与谄媚之间是友善可亲;在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与堂·吉诃德的冲动任性之间是自我克制(《伦理学》,第1卷,第7节。——原文注)。于是,
伦理或行为的“恰当”与数学或工程学上的“恰当”没有什么不同;它的意思是正确、适合,最有效地达到最好的结果。?然而,中庸并非像数学的
中项恰恰是精确可计的两端的平均数;它随着环境中左右各种情况的变更而变更,并且只对成熟而有灵活性的理性才显露自身。卓越是靠训练有素而
得来的一种艺术修养,我们并不是因为有了道德或卓越才行为举止正确合理我们才拥有这些的;“人形成这些美德是由于人采取了这样的行动”(《
伦理学》,第2卷,第4节。——原文注);我们反复而行,就形成目前这个样子。因此,卓越并非一种行动举止,而是一种习惯:“人的善行是灵
魂在实现圆满生命中卓越方面的一种作用;……正如一只飞燕或晴朗的一天就能形成春天一样,一朝一夕或昙花一现的一瞬间也是不能便人幸运得福
的。”(《伦理学》,第1卷,第7节。——原文注)?青年是走极端的年龄:“要是青年犯错误,那总是由于过分或夸张了。”青年(以及许多比
他们年龄大的人)很难做到的是从一极端中摆脱出来而不落入与之对立的另一极端。因为一个极端很容易落入另一个极端,否认是由于“矫枉过正”
也罢:伪善总是作过多的表白,谦卑则又翱翔于自负的边缘。(柏拉图说:“犬儒学派安提西尼的虚荣心通过他外表的破孔在向外张望呢!——原文
注)那些意识到偏于极端的人不会把道德的美名赋于中庸,却会赐予那个相反的一端。有时候,这也是好的;因为如果我们清楚自已错误地陷入了极
端,“我们就该指望另一端,……犹如人们把弯曲不平的木材直过来时所干的那样。”(《伦理学》,第2卷,第9节。——原文注)但是不自觉的
极端主义者将中庸看作是罪大恶极;他们“彼此将持中间立场的人推来推去;勇敢的人被怯懦的人说成鲁莽,鲁莽的人又说成怯懦,其他的情况也是
这样;(《伦理学》,第2卷,第8节。——原文注)就这样,在现代政治中“自由分子”被激进分子说成是“保守分子”,被“保守分子”说成“
激进分子”。?日常生活中的“中庸之道”?日常生活里,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份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是一毛不拔
,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要
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里实践「中庸之道」,有四点意见:?第一、做事不要太苦:人生不能没有工作,因此每个人都不
能不做事。做事当然要勤劳,但是也不能太辛苦;太辛苦了,以后做事就畏难、畏苦,就不能长久,不能持之以恒。所以,现在的公司行号大都制定
八小时上班制,每天工作时间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有一个时间性;甚至每个星期不但有休假日,现在还实施「周休二日」,这就是要我们不要太
辛苦。?第二、享欲不要太乐:人不能没有物质生活,适度的物质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有的人享用过度,过份的放纵五欲之乐,例如,
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绫罗绸缎、住要高楼大厦,出门要开高级轿车等。过份的追求物欲之乐,甚至浪费无度,则如银行里的存款,用得太多,总有一
天会负债,所以福德因缘还是要慢慢的享受,不能透支。?第三、待人不要太苛:人与人相处,要懂得待人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待人要厚道,要替
人设想。尤其身为主管者,要「待人如己」,甚至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如果待人严苛,或者是过份放任,都不是处人之道。?第四、用物不
要太荣:对于日常用物,有的人好买,平常没事就喜欢逛街购物,并且乐此不疲,有的人则非名牌不用。其实东西能用、够用就好,不要太过豪华、
奢侈,物质太多,不一定很好,所谓「人为物役」,物质太丰,有时也是一种负担。?中庸之道其实就是佛道,佛道就是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里,
凡事不要太左也不要太右,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能够不偏不倚即为「中」。所以,什么是中庸之道?有四点:?第一、做事不要太苦,?第二、享
欲不要太乐,?第三、待人不要太苛,?第四、用物不要太荣。自己做事做人中道。自己做人做事差不多,有一定的弹性。我们不赞成什么事情,
也不反对什么。孔子读易经以后,提出无可无不可的主张,和系辞下传所说的“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相呼应。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不仅修行
要合于中道,做任何事情,过与不及都不好。譬如日常生活中,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份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一毛不
拔,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要
不偏不倚,这就是中道。阿弥陀佛!佛法当中所说的“中道”并非世间人所以为的,不偏左,不偏右,就是中道.佛法当中所说的中道了义,是指破
除一边对立和执着,是指不执着任何一边,远离一切常断、有无等等,甚至也不执着一个“中”的观念.因为“中”的观念还是对立,因对立而显现
出中的观念.若无边义,中义何显?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自己介于有与无之中。事物对立两面的中间。自己的心介于有无
之间。自己的心住于非有非无、不爱不恨、不取不舍之间。自己的心处于非一切事物非一切空、无之间。自己的心住于非爱非恨、非看非不看、非有
欲非无欲、非有言非无言、非对非错、非善非恶之间。一切都不放在心上,连空心也不放在心上。自己心介于空空荡荡和不空空荡荡之间,永远处于
一切对立物之间。自己的心介于生与死之间、哭与笑之间。不论外物如何变化,自己的心介于外物与无物之间。不论做事、外界如何变化,自己的心
始终介于一切之间。万事万物之间就是本心本性。不论自己做事如何变化,自己的本心总是介于一切事物之间。这就是没有污染的本心。自己的心介
于想和不想之间,这中间地带,很轻松自在。自己的心介于轻松劳累之间。介于争执和不争之间。介于得与失之间。介于一切对立的事物之间,就是
本心。一切对立的事物之间有一个中心轴,跟谁也不对立,是一个互不对立的地方,这个就是道就是本心。心住于这个地方这个,心就不会劳累了。不论自己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荣辱得失八风,自己的心始终处于不得不失、无风无静的地方,永远不会跟着外物跑,也不会逃避外物。不对立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本心和自己的栖息地。自己不要走极端。
献花(0)
+1
(本文系vdva41641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