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耄耋老人的南极之旅1
2016-08-27 | 阅:  转:  |  分享 
  
邮轮经理在大剧场给团员们讲解船上生活和介绍主要服务人员。旅行社随团的邮轮部经理带领9个分团的领队登台与大家见面。
19:00,所有团员在听到7声短1声长的警报鸣笛之后,按要求穿上船上发放的救生衣,再次到大剧场集合实施救生艇演习。
19:30,我们到露天甲板上观看《南冠号》在晚霞中,告别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迎风破浪起航。邮轮还没有进入德雷克海峡,航
行十分平稳。游客在甲板上观赏海景、拍照留念。我们自拍了即景照片,向南极告白:我们来看你了!南极旅游事项
关于南极旅游,我们先走了一步,可以给想去的朋友们提供一点参考意见。我们是2月4日上午8:30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集合,11:30
起飞,至2月20日9:10飞机落地首都机场。总共经历17天的时间。其中在邮轮上度过10个夜晚,往返总共飞行46000多公里,海上航
行大约1600公里。全程下来,所需费用(包含所有的签证费、机票、船票、中间过夜的酒店房费、接送机场,顺路游览、在外用餐、导游与邮轮
的小费等)按我们定的中挡的邮轮房间,每人合计将近人民币十万元。好多旅行社都有组团游南极,网查可以得到相关信息。我们这次是随凯撒旅行
社组织的近200人包船的《穿越南极圈极地迎春之旅》。去南极旅游需要哪些必备的条件?1、要有一个比较健康的身体,以
适应连续飞行(包含转机时间在内)30小时以上的长途旅行和较为恶劣的邮轮航行及下船登陆乘坐冲锋艇的环境,需要不晕机、不晕船、抗折腾。
2、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不惧怕艰苦,有信心应对出现的困难,乐观、能很快融入旅行团队之中。3、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按目前水平,去一
次南极每人大约需要人民币十万元左右。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http://www.52e-mail.comE-mail文化传
播网www.52e-mail.com耄耋老人的南极之旅1选自董蕴琦,张凤鸣作品“图文简记穿越南极圈极地之旅”&“南极行随
笔”音乐:讴洋演唱“南极”幻灯片制作:李树山手动翻页董蕴琦(79岁)、张凤鸣(78岁)两位耄耋老人201
6年2月4日踏上了穿越南极圈极地迎春之旅,2月20日平安归来。他们在南极展示国旗。一、南极洲、南极圈在哪里?
南极洲(Antarctica),亦称“第七大陆”,围绕南极的大陆。位于地球南端,四周为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边缘有别林斯高
晋海、罗斯海和阿蒙森海等。包括大陆、陆缘冰和岛屿,总面积1405.1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全境为平均海拔235
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占全球现代冰被面积的80%以上。大陆冰川从中央延伸到海上,形成巨大的
罗斯冰障,周围海上漂浮着冰山。整个大陆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动植物能够生存。气候酷寒,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
.2℃。风速一般达每秒17~18米,最大达每秒90米以上,为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极点附
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在南极圈内暖季有连续的极昼,寒季则有连续的极夜,并有绚丽的弧形极光出现。
全洲无定居居民,只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南极大陆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1911年12月挪威阿蒙森探险队首
次到达南极极点。1959年12月,12个国家签订《南极条约》并于1961年生效。迄今各国在南极洲已建有60多个观测站和100多个考
察基地。南极洲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因此,去南极旅行只能在暖季中进行。一般来说,进
入南纬60°,就算到达南极洲了,只有过了南纬66°33′44〃,才算穿越南极圈。根据《南极条约议定书》,为保护南极的自然生态,限定
其他洲的居民每年穿越南极圈、登上南极大陆的数量不超过2000人。因此除特别被准予外,大部分去南极旅游者是不穿越南极圈的。而我们则有
幸完成了穿越南极圈之旅。北京至南极行程路线示意图(董蕴琦制作)当地时间2月5日早晨抵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当地的气温高达摄氏34度,我们已经改穿短袖衫了。2月4日晚到达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二、我们是怎么想起去南极的?
我们认为旅行就是在行走中学习,旅途就是一座移动的大课堂。退休十七八年来,我们本着“愿以倾囊看世界,乐享粗茶度春秋”(凤鸣语
)的人生信条,去过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足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跨越过赤道线、子午线,穿越过北极圈。我们期望也能去南极
洲,并穿越南极圈,实现我们这辈子世界几大洲都到过、亲身体验过各洲不同风光的向往和追求。1979年,凤鸣受国家卫生部
的派遣,作为中国援助非洲医疗队的一名医生,去那里工作了两年多。那是她第一次走出国门,在饱尝援外医疗工作异常艰辛的同时,也看到了外面
的大千世界。2月5日游览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五月广场。当她飞越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和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时候,当她
的双脚分别踩在索马里赤道碑零纬度线的两侧,跨越南北两半球的时候,那种兴奋与喜悦之情难以忘怀。那时她就想,将来若有条件,一定要去世界
各地走走、看看。蕴琦在职时也去过一些国家,不过那都是访问、考察,当时就想什么时候能以旅行者的身份出去看看世界。?1
998年、1999年,我俩先后退休。幸运的是我们志同道合,将《愿以倾囊看世界,乐享粗茶度春秋》作为了退休后的《人生信条》之一。工薪
阶层的我们,不惜将大部分积蓄用来走出国门,深感旅行就是在行走中学习,旅程就是一座移动的大课堂,旅友就是同窗学友。退休后,我们先后去
过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体会到只要用心去看去想,总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眼界大了,心也随之变大;心大了,人会变得更谦虚、更淡定、更
从容、不纠结,余生会活得更轻松、更美好。2月6日下午在乌斯怀亚一家自称“世界尽头中国餐厅”吃的晚餐。南极大陆是
地球上最后一处被发现的且无人定居的地方,为什么会是这样?必有其因。我们想去实地了解它的过去,看看它的现在,想想它的未来……。还有一
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想挑战一下自己。提起去南极,许多熟人和旅友都担心能否经得起那必经之路上的艰辛、魔鬼般的德雷克海峡的“虐待和折磨”
,还有那瞬息万变的天气。有资料显示,欧美人去南极的多为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甚至不乏90岁高龄者,而我国目前则多为
40岁左右的中青年。我们想检验一下自己能否以近80岁的高龄,经得起这番“折腾”,或许也能为同龄的国人趟趟路子。挑战,不仅仅需要勇气
,更需要理智,要尽可能准确地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老董虽然患糖尿病10余年,老张患家族遗传性高血压近20年,但目前都还控制得不错,更
重要的是我们俩的心脏功能还都挺好。所以既要有挑战困难的勇气,也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五月广场留念。
背后的粉红色建筑物是地下一层地上三层的阿根廷总统府,又有“玫瑰宫”之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酒店住了一夜,2月6
日早晨乘机飞往阿根廷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2月7日上午,我们在阿根廷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准备在那里登上去南极的《南冠号
》邮轮,参观了当地的一个名胜景点:号称“世界南端尽头的邮局”。它是一栋建在海边、深入海里的铁皮小房子,有栈桥与之
相连。这是由一位阿根廷人开的私人邮局。从阿根廷世界南端尽头小邮局寄给北京家里的明信片。我们留下了和那座非常有特
色邮筒的合影。凤鸣排队先在护照上盖上了小邮局特有的纪念章,又买了一张明信片,当即写好了中国北京自家的地址,还写了
一句“祝贺穿越南极圈顺利成功”的给自己增添信心的祝福语。按小邮局规定的价格,付了12美元。回北京后我们高兴地收到了
这张明信片,是邮局老板给贴的邮票,盖的纪念戳。邮戳显示的寄出日期是2016年2月11日,北京三里河邮局盖的收投邮戳日期是2016年
3月7日。一张非常有纪念意义的明信片花了25天的时间、走过了近2万公里的行程,来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的心儿一下子飞向了那遥远的世界
最南端的小城,再一次沉浸在穿越南极圈的回味与喜悦之中。2月7日上午还游览了乌斯怀亚的著名景区火地岛,在山坡上一家很
别致的小餐馆吃的午饭。之后,我们就赶往准备登船的港口码头。这就是将载运我们穿越南极圈的法国庞洛公司《南冠号》邮轮。上船前与
邮轮合个影吧!和旅行团的团友们合影留念。眼望船上的救生艇,心里顿生一种安全感。2
月7日下午4时许,我们开始登船。船员们在登船处热烈欢迎每一位客人。我们顺利入住了417房间。房间的设施齐全。冰箱内的各种饮料
免费供应。船上借用的、特制的防水抗冰雪性能极佳的“登陆靴”(价值100美元)按提前登记的号码已放在房间,看起来鞋非常结实,穿起来感觉很舒服,但很重。航行中的《南冠号》邮轮(资料图)这艘邮轮吃水量10944吨,载客不超过264人,共有143名船员。二层餐厅三层商店三层接待大厅三层主休息厅四层剧场邮轮上还设有游泳池、健身房、儿童娱乐室、图书室、兵乓球室、电脑室、美容理疗室、桑拿室等等。
献花(0)
+1
(本文系英涛图书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