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耄耋老人的南极之旅2
2016-08-27 | 阅:  转:  |  分享 
  
船方预告,邮轮将在明天清晨穿越南极圈。来南极旅行的人很多,但穿越南极圈的人是少数。2月10日一大早,我们就来到甲板上,很想见证
穿越南极圈的那一神圣时刻。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雪山,以它们做背景拍照,心中觉得无比开阔宽广。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htt
p://www.52e-mail.com。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耄耋老人的南极之旅2
选自董蕴琦,张凤鸣作品“图文简记穿越南极圈极地之旅”&“南极行随笔”李航:南极,我心中的歌幻灯片制作:李树山手动翻
页董蕴琦(79岁)、张凤鸣(78岁)两位耄耋老人2016年2月4日踏上了穿越南极圈极地迎春之旅,2月20日平安归
来。他们在南极展示国旗。2016年2月7日,入夜,邮轮航行在以其狂涛巨浪闻名于世的德雷克海峡。德雷克海
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其宽度竟达970公里,最窄处也有890公里。同时,德雷克海峡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其最大深度为5248米。
由于太平洋、大西洋在这里交汇,加之处于南半球高纬度,因此,风暴成为德雷克海峡的主宰。海峡内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
所有飓风狂浪,一年365天,风力都在八级以上。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这片终年狂风怒号的海峡,历史
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峡被人们称之为“暴风走廊”、“魔鬼海峡”。听起来很可怕,但2011年下水
、平衡性能很好、抗风浪能力极佳的《南冠号》已经来往航行许多次了,我们对安全航行还是很有信心的。为了应对晕船,凯
撒旅行社的领队们带来了日本产的晕船药发给大家。我们临睡前也口服了一片。还好,我们没有出现呕吐。虽然入夜邮轮离开乌斯
怀亚不久,进入德雷克海峡就开始起伏颠簸不停,我们像躺在摇篮里一样,但似乎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邪乎,我们俩都睡着了,凤鸣睡得更踏实些。
2月8日清晨,我们洗漱之后,去2层的餐厅就餐。来吃早餐的人很不踊跃。一打听不少人一夜没怎么睡,还有呕吐不止的。此
刻有人在睡觉,有人根本不想吃东西。很庆幸,我们两人感觉良好,居然比年轻人还抗折腾。德雷克海峡需要两天两夜才能过去,但愿大家一路平安
。上午10:30,船长(中)、探险队长(船上专设有负责组织和保护游客登陆的探险队)(左)、旅行社随行邮轮部王晓娟经
理(右)再次和大家见面,王经理担任翻译。船长向大家做本次航行有关情况的介绍,他告诉大家,昨夜的风浪还是比较小的,
安全度过德雷克海峡有绝对的把握,请大家放心。探险队长请探险队员(是组织保护我们旅游团员安全登陆的专门队伍)登台与
大家见面。还是王晓娟经理担任翻译。随后,探险队长向大家讲述了南极的历史、相关旅游组织和国际管理的有关规定
。讲述《南极探访须知》。对后天就要登陆使用的冲锋艇(橡皮艇)做相关的介绍。特别提到了要保证游客的安全。向
大家介绍登陆时穿用救生衣的方法。凤鸣穿上冲锋衣,高兴地在走廊里留个影。这是后来我们穿着冲锋衣在轮船甲板上的留影,确实很爽。
10:30我们先后领取了救生衣和船上特制、旅行社赠送的冲锋衣(价值80欧元)。11:30,大家听
取由船上的自然学家做《德雷克海峡海鸟》的讲座。12:30—14:00,在2层餐厅吃地中海式自助午餐。行进中的邮轮顶着风浪前行。
从餐厅窗户向外望去,依然有点惊心动魄。15:30,由船上的自然学家做《南太平洋的鲸鱼》的讲座。晚
上19:00,船长在大剧场举行欢迎鸡尾酒会,他带领邮轮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在门口欢迎每一位客人,并与每人、每家合影留念。所谓鸡尾酒
会,就是每人在剧场门口拿一杯鸡尾酒,船长登台向大家祝酒并向大家介绍邮轮上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欢迎晚宴则在二层餐厅举行。
从21:30至午夜,可以在船上不同的场地,观看歌舞秀《爱之船》、音乐现场、钢琴演奏。邮轮一整天
都在德雷克海峡继续航行,风浪没有变得更大,适应的人也越来越多。风浪中,我在房间里依然很休闲。平安地过了一夜。2
月9日,接近南极,天亮的很早。清晨不到6点,从阳台上望去,风浪还是不小。但是来吃早餐的人显然比前一天多多了。
9:00开始,为登陆做准备。每个人都必须把上岸衣物,包括防水裤(个人出发前自行购置的防水保暖的外裤)、外衣、帽子、脖套
、围巾、背包、手套、相机包、救生衣等,拿到集中的地方进行提前消毒,为确保南极不受污染。11:00,大剧场举行由船上自然专
家做的《企鹅》讲座。16:00,在三层休息室举行手工课《折纸花》,有邮轮上的船员专门教授,凤鸣参加了。她亲手制作的两朵玫瑰花。高兴之余,凤鸣在屋外阳台上手举纸玫瑰花、背靠大海留影为念。17:00在大剧场由随船生物学家做《南极海豹》的讲座。
献花(0)
+1
(本文系英涛图书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