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给宗亲组织建设带来的新机遇作者:同族汇-裘晓东引言:宗族文化是同宗、同族经过千百年的提炼和整理约定成俗的民俗文化,这是中国特有的传统 文化。但是如今,很多的年轻人却对我们的宗族文化了解甚少,所以,传统宗族文化如何传承和发扬光大,成了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亟须21世纪的我们认真的思考和解决。同时,在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已经高度发达,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更多的依赖于互联网这一快捷方便的 工具,而各级宗亲组织作为宗族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如何利用好这一工具,也值得我们今天来好好的研究和探索。在目前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 生信仰的缺失已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和仁人志士的担忧,而宗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日益收到党和国家的重视,重拾宗族文化, 丰富国人精神世界,建立人生信仰,也成为当前各级宗亲组织的重要工作。那么,作为宗族文化传播者的宗亲组织目前又面临着哪些困难和问题呢? 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点:1、搞活动,聚人难,修家谱,找人难。2、做公益,要钱难。3、圈子小,发展遇到瓶颈4、功能单一,宗亲的参与 热情不强5、组织松散,凝聚力不强。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又在哪里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一探究竟:第一方面,随着市场经 济的发展,人员的流动性大大增加了,这个按照以往一定地区聚集而居的宗亲大家族越来越少,这就为搜集个人信息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搞宗亲活动 或修家谱的成本大大提高。第二方面,以往的宗亲组织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以宗亲的捐款,摊拍等方式为主,一旦经济大环境出现下行,导致宗亲企业 经营效益降低,资金来源往往难以为继,而宗亲组织自身又缺乏造血功能,在做公益和文化传播的时候,往往捉襟见肘,施展不开。第三方面,随着 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宗亲组织功能也发生了改变,开始从以往的文化传承为主,渐渐开始向人脉资源积累,进行商业活动为主的特点。宗亲组织的核 心圈子也基本上以企业家人群为主,文化的味道越来越淡,传统宗亲会日益成为有钱人的商业聚会。第四方面,因为宗亲组织的功能单一(结识人脉 资源为主或者文化,公益为主),经济来源不稳定,人员结构较为单一,缺乏让最广大宗亲加入组织的结合点,造成广大宗亲或无法进入宗亲组织或 参与宗亲组织的意愿不强。第五个方面,由于宗亲组织更多的是一个公益文化型组织,并没有一套完整的人员管理体系,广大宗亲往往来去自由,有 利则来,无利则散,缺乏留住广大宗亲的那么一个综合性的平台。第六个方面,如今,由于私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 当中,中国思潮也由过去的集体主义逐渐向个人主义转换,再加上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造成中国宗族观念的意识不强,整体淡漠。第七个方面, 中国从传统农业型社会转型到工业型社会过程中,随着劳动力关系的转换和金钱至上等观念的影响,也让国人的宗族意识逐渐降低。20世纪末,2 1世纪初这段时间是通讯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从最初的大哥大,到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可以说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颠覆了很多行 业的发展模式。而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最初简单的门户网站信息浏览,到即时通讯软件、论坛、信息搜索、网络视频、SNS 、微博、微信、在线支付等各种网络业态的出现,也不过仅仅20多年的时间,可以说互联网从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现在的年轻一代 ,基本上可以说都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而且这种发展趋势只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强化。根据CNNIC于7月23日发布《第36次中国 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面为大家摘取关键数据,让大家在几分钟内直观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网民数据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 民规模达6.68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89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整体网民规模增速继 续放缓。手机网民规模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 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年龄结构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7 8.4%。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与2014年底相比,20岁以下网民规模占比增长1 .1个百分点,互联网继续向低龄群体渗透。学历结构截至2015年6月,整体网民中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的占比为12.4%,较2014年底 上升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大专及以上人群占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职业结构截至2015年6月,网民 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其次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比例为22.3%,企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员占比合计达到16.3 %。收入结构截至2015年6月,网民中月收入在2001-3000、3001-5000元的群体占比最高,分别为21.0%和22.4% 。接入网络截止到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中通过3G/4G上网的比例为85.7%。除3G/4G外,Wi-Fi无线网络也成为主要的 上网方式,截止到2015年6月,83.2%的网民在最近半年曾通过Wi-Fi接入过互联网,其中在家里接入Wi-Fi无线网络的比例最高 ,为88.9%,在单位和公共场所Wi-Fi无线上网的比例相近,分别为44.6%和42.4%。网站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站总数为 357万个,其中CN下网站数为163万个,半年增长6.6%。上网时长2015年上半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6小时,相比 2014年底减少0.5个小时。网络新闻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55亿,较2014年底增加3572万,增长率为 6.9%。网民中的使用率为83.1%,比2014年底增长了3.1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4.60亿,与2014年底相 比增长了4420万人,增长率为10.6%,网民使用率为77.4%,相比2014年底增长2.8个百分点。网络购物截至2015年6月, 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74亿,较2014年底增加1249万人,半年度增长率为3.5%;2014年上、下半年,这一增长率分别为 9.8%和9.0%,数字表明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速继续放缓。与整体市场不同,我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2.70亿,半 年度增长率为14.5%,手机购物市场用户规模增速是整体网络购物市场的4.1倍,手机网络购物的使用比例由42.4%提升至45.6%。 网络团购截至2015年6月,我国团购用户规模达到1.76亿,较2014年底增加372万人,半年度增长率2.2%,团购网站的使用率为 26.4%。相比整体团购市场,手机团购发展更为迅速,手机团购用户规模达到1.29亿,半年度增长率为8.7%,手机团购的使用比例为2 1.7%。网络支付截至2015年6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3.59亿,较2014年底增加5455万人,半年度增长率17. 9%。与2014年12月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从46.9%提升至53.7%。与此同时,手机支付增长迅速,用户规模达到2. 76亿,半年度增长率为26.9%,是整体网上支付市场用户规模增长速度的1.5倍,网民手机支付的使用比例由39%提升至46.5%。即 时通信截至2015年6月,网民中即时通信用户的规模达到6.06亿,较去年底增长了1850万人,占网民总体的90.8%,其中手机即时 通信用户5.40亿,较去年底增长了3256万人,占手机网民的91%。微博客截至2015年6月,我国微博客用户规模为2.04亿,网民 使用率为30.6%,手机端微博客用户数为1.62亿,使用率为27.3%。自2013年开始,搜狐、网易、腾讯等公司对微博客投入力度陆 续减少,微博客市场内部的品牌竞争格局已经明朗,用户逐渐向新浪微博迁移和集中。网络游戏截至2015年6月,网民中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 3.80亿,较去年底增长了1436万人,占整体网民的56.9%,其中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2.67亿,较去年底增长了1876万人, 占手机网民的45%。网络游戏在2015年上半年整体依旧保持快速发展并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而不同的游戏类型其多样化趋势亦不完全相同。 网络文学截至2015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较去年底略有减少,达到2.85亿,较去年底减少了918万人,占网民总体的42.6%,其 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2.49亿,较去年底增加了2282万人,占手机网民的42%。随着内容产业中优质知识产权(Intellect ualProperty,简称IP)的价值日益凸显,网络文学产业过去单纯依靠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向“创造优质IP为其他易变现的 内容产业输血”过渡。网络视频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61亿,较去年年底增加2823万人,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 69.1%,比去年年底上升了2.3个百分点。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3.54亿,与2014年底相比增长了4154万人,增长率为1 3.3%。网民使用率为59.7%,相比2014年底增长3.5个百分点。手机端视频用户占总体的76.8%,比2014年年底提升了4 .6个百分点,移动视频用户的增长依然是网络视频行业用户规模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网络视频行业在发展期间,一直被宽带、版权成本以及相 对单一的盈利模式所困,绝大多数视频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但随着行业的逐步成熟,这一情况有望得到改观,目前从整个视频行业的发展态势来看 ,视频网站接近盈利边缘,“钱景”越来越光明。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互联网几乎覆盖了各个行业,各个年龄段,以不同的业态影响着国人的方 方面面,自然,我们的各级宗亲组织同样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来管理发展壮大组织。那么互联网工具具有哪些优势呢?我个人认为互联网具有以下特 征和优势:1、实现资源共享,互联网可以让全世界的人民共享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省成本,提高效率。2、打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建立联 系。3、实时交互性,可以随时随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和交流。4、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5、让工作和生活更加方便和人性化6、 公平性,互联网上发布和接受信息是平等的。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将互联网的优势与宗亲组织进行一个很好的结合,以促进宗亲组织的发展呢?我觉得 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着手:打造互联网宗亲管理平台,宗亲组织通过互联网将散居各处的宗亲信息纳入互联网平台进行管理,方便查询和寻找宗 亲信息,大大降低修家谱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打造互联网宗亲文化平台,通过互联网将宗族的家训家风,名人榜样,优秀人物,先进事迹等正能 量的信息,通过平台进行发扬光大。打造互联网宗亲交流平台,实现宗亲之间的实时无障碍交流,快速找到想找的人,并打造适合自己的圈子,进行 交流活动。打造互联网宗亲商业平台,建立相应公司对宗亲资源通过各种线上,线下的整合,并通过特定的商业策划,满足不同宗亲的各种产品需求 ,信息服务需求,资源需求,人脉需求,资金项目需求等各种需求,从而实现取之于宗亲,用之于宗亲的良性循环。打造互联网宗亲公益平台,通过 互联网信息的高速化和透明化,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高效率的互帮互助,真正做到把钱用在刀刃上,让每一个困难宗亲感觉到宗亲组织的温暖。打 造互联网宗亲娱乐平台,通过虚拟化场景的设计,制作一些与宗亲相关的娱乐功能,通过寄情于乐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打造 互联网宗亲分享平台,三人行必有我师,将广大宗亲的经验,知识等进行最大化的分享,并对分享者进行一定的奖励。打造互联网宗亲祭祖平台,通 过虚拟场景设计,可以将线下的一些活动互联网化,让更多的宗亲可以参与进来,提高宗亲凝聚力。宗亲组织作为一个公益性文化性组织,应该发挥 他的特定功能,但同时也应该建立起自己的造血机制,庞大的宗亲人群本身就是非常好的资源,通过互联网工具将这些资源转换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 银,既解决了宗亲组织存在的一些固有问题,又能够带来一定的收益,从而建立起一个聚人,聚情,聚财的宗亲生态圈。目前,其实已经有不少宗亲 组织开始自觉不自觉的拥抱互联网,比如,都会有自己的官网,微信公众号,QQ群等等,利用这些互联网工具来组织,交流,传承和发扬宗族文化。但是,宗亲组织作为一个社群,通过互联网可以做的事情要远远多的多。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打造成功整个宗亲生态圈。既可以做到文化的传承,实现互帮互助,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商业化来反哺公益和文化传承。可以说,目前互联网领域的所有业态模式,都可以运用到互联网+宗亲的领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宗亲组织拥抱互联网,也会有更多更好互联网工具来满足宗亲组织的需求。宗亲组织也将在互联网环境下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得到发展壮大,并更快更好的传播中国优秀的宗族文化。参考资料: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