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家乡的小河
2016-09-09 | 阅:  转:  |  分享 
  
家乡的小河

散文诗

晓鲁

一九八三年

我的家乡,有条小河。老人们讲,它是自然的河,通往长江。

家乡的小河,是一条美丽的小河,景色秀丽,四季如画。

春天里,小河床上,百草丛生,绿油油的,如同绿色的地毯;河岸的杨柳枝繁叶茂,柳枝垂入水面,轻轻地撩动着水波,仿佛与河水嬉戏。

清晨,旭日东升,光芒四射,河面上飘动着轻轻的薄雾,晨光穿透其间,给人以童话般的梦幻。青青的小草头上,顶着颗颗露珠,在晨光的照耀下,忽闪忽闪的,恰似颗颗五彩斑斓的夜明珠;柳枝在晨光和薄雾中形成了镀了金的卷帘,微风吹拂,不停地变换着美妙的画卷,将你带入天堂般的仙境。你驶条小船,漂游在小河中央,你就会被这奇妙的景色引得眼花缭乱、神怡心旷。看不尽的美景,起不尽的幻想。你会从肺腑里发出赞叹,啊!多美的小河啊!

到了晚上,又是另一种景象。晚霞洒撒满了大地,也撒满了小河的河面,一群群活泼的小鸟不时地从你头上唱着歌儿飞过,寻觅着它们安逸的归宿。社员们扛着泥钯收工回家,歌声笑语在小河的两岸回荡,在布满晚霞的天空回荡。暮色茫茫,农家的烟囱里冒出了淡淡的青烟,给暮色增添了一层淡淡的薄雾,婀娜多姿,朦朦胧胧让人发出无尽的遐想。天际静了,小河旁的小草垂下了脑袋,完成了它们一天的繁忙。柳枝慢慢地减小了摆动的幅度,垂在水面上的柳枝似乎成了一根根吸水的小管子,一动不动地吮吸着小河的水,如同吮吸甘露一样。夜静了,天际间没了声音,皓月当空,星罗棋布,忙碌了一天人们与小河、大地、天空一同进入了梦香。

夏天里,骄阳似火,气温高涨。中午的时光,该都是手把扇子,打着风来乘凉。然而,小河则不允许你这样。仿佛是说:“这样的虚度太可惜了,还是到我这里来度过有意义的时光!我的身上草木茂盛,柳枝横跨南北,天然的大伞,遮蔽起荫凉,适宜的水温、优越的环境,你的到来,定会让你得到欢畅。”于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会水的,不会水的、捞鱼的、摸虾的、潜水的、戏水的,都一股脑儿地钻在河里,享受着与河水嘻嘻的花样,整个夏天的中午,小河里热热闹闹,笑声不断,成了欢乐海洋。

秋天里,秋高气爽,两崖的杨柳枝条弯弯,河床上的黄黄的芦苇花随风起舞,鹅鸭成群在小河里漂流荡漾,寻觅食物,小河成了它们的天堂。

冬天里,黄黄的毛草,铺盖着小河的河床,仿佛给河床盖上了一层地毯,让河床暖暖阳阳。柳枝残叶落尽,等待着人们来采割,编出篮子各式各样,送到市场,去换回农民们的希望。鱼夫赶着鱼雁在小河里捕鱼、抓虾,十分的繁忙。

美丽的小河四季如画,气象宜人,叫你流连在它的身旁。

然而,在浩劫的岁月里,小河没有了它的活路,与死去完全一样。“以粮为纲”、“扩大耕地”、“广种薄收”如此等的措施,小河床成了种粮的地方。杨柳树被砍去,毛草被连根抠掉扔在路旁,好一派“宽敞”气象。种上大豆、油菜与杂粮,披星戴月,奔波繁忙,指望着多多的粮食进仓。然而,大雨无情,将它们连根冲光。辛辛苦苦的劳动啊,被老天爷拿去一声不响。看着塌方的河床,心里不由的凄凉,原本是清澈的河水,如今成了嗅水泥浆,鱼虾没了,只见得水草乱长,宽阔的小河也了小沟塘。啊!小河死了,它的存在只是个摆式,根本没有用场。队干部报请上级,要求将它填上,也是为了“广积粮仓”。喇叭哇哇叫,社员准备筐,“苦干冬冰场,来年稻米香”。哪晓得,计算不周,准备不当,小河未填平,地面出盐霜,留下了大小不等的“洼子汤”。社员们屏着气,谁也不敢声张,只得气装禳内,随其消张,恨只恨自己在农村生长,该喝稀粥,该住草房。

一声春雷震天响,党中央矫正路线拨正航向。落实责任制,政策大变样,以粮为纲,农林牧副渔齐兴旺,人们纵情欢呼,党中央想的和群众一个样。干部学习政策,思想大解放,把主动权交给社员,问他们怎样?“增加收入,提高产量,按党的政策搞责任制,不要今朝学东,明朝学西,搞不合适的花样。我们有自己的智慧,有本地的情况,我们要搞自己的一行。”“沿海盐场,要改良土壤,不要搞广种薄收,让土地受伤,要种养结合,轮换种粮。春秋二季,尘土飞扬,要防风沙,种植树木,是最好的良方,三伏暑天,也可树下乘凉,树木成材,还能成为栋梁。”老农夫也有所见:“那条小河,它自通长江,江里淡水,可改良土壤,何不将它重新开畅,把江水引入盐场?河床上种上芦苇,能调气候,能防塌方;河里养鱼,大伙分分,也省得到市场上排当。”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力量,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队长心底顿开放,眼睛一下子变了亮。根据群众的意见,因地制宜制定主张,落实责任制,大稿多种经营,奋战春夏秋,盐场大变样,社员们拍手叫好,党的政策威力强;社员们放声歌唱,党的政策是扭转贫穷的良方。

冬天疏通河床,春季种草种树,还小河原来的样。河里鱼儿荡漾,河边柳树成行,树荫一片一片,花飘万里香;秋天里好收场,金黄的稻谷堆满仓,林牧副渔齐兴旺,收入成倍长。建新房,制家具,一排排瓦房建地上,满堂家具整齐大方。嫁闺女,娶新娘,喜声到处扬。社员们兴高采烈赞美党的政策给农村带来新气象,趁着十二大的东风,他们马不停蹄继续快上,更上一层楼,早点奔“小康”。啊!小河啊,小河!它在欢呼,它在歌唱,党的政策给了它第二次生命;它在起舞,它在畅想,因为,它又能给人们贡献力量。

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景色秀丽,四季如画,生气勃勃,年轻风华,人们再不会把它遗忘。























3









献花(0)
+1
(本文系周公晓鲁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