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监管对校园贷开始下手
2016-09-11 | 阅:  转:  |  分享 
  
校园贷,你管不管?沉寂已久的校园贷,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据车贷之家了解,在2015年,全国在校大学生有3000万左右,这个群体有超过80%的
人资金短缺,估算消费信贷市场超过4000亿元。日前,以大学生校园分期购物起家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趣店(原名“趣分期”)正式对外宣布,公
司早已暂停了校园业务推广,目前正在变成一家面向国内5亿非信用卡人群的消费金融公司。靠校园分期起家的公司,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蛋糕,突
然宣布退出,究竟出于何种原因?不免让人产生疑问。是业务推进困难?或迫于监管趋严的压力?亦是市场竞争太过激烈?校园贷,曾经的痛。今年
3月份,媒体曝出河南高校一位学生,因牵涉校园高利贷,负债70余万元,面对巨额的借款,束手无策,最终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今年6月份,江苏又曝出女大学生裸条借贷的新闻。在某专注于熟人借贷的社交金融平台上,只需手持身份证拍裸照,便能轻松借到三五万不等,
其风控模式简单暴力,一旦借款人不还钱,出借人便会在共同的朋友圈公开裸照,或者把裸照发给借款人的亲戚朋友,以威迫其还钱。更甚有,借款
人无力还钱,便会被介绍卖淫以偿还借款等严重违法行为的出现。校园信贷本身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一些不良商家,假借校园信贷的名义,实
则做高利贷的生意,学生原本辨别能力就不强,加之也有资金需求,商家稍微诱导欺骗,学生便轻易上当。曾有过负债的学生透露,借钱大部分用于
买好的手机和电脑。作为学生群体没有偿还能力,为何还敢去借,我们得到的回答却是他的反问:有人愿意借钱给你,为何不要?将如何去偿还这笔
钱,到还款期偿还不了有什么后果?这些他们却没来得及去思考。校园信贷乱象横生,急需监管介入。早在2009年,银监会便给了规定,明确银
行业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在校学生发行信用卡,对于已满18周岁的,必须要评估落实其还款能力和第二还款来源后,方可发行。这样一来,许多
校园信用卡就逐渐退出了校园市场。监管不让玩就不玩?银行会听,但民间金融机构却难管。银行走后,各路民间放贷机构更是乘虚而入,放开手脚
挖,试图能在这块市场上多占一块地。所以,才有了校园信贷的现状:80%以上的校园信贷都是高利贷。犹如雨后虹霓,终将散去。车贷之家获悉
,日前,深圳下发地方性自律规范文件《关于规范深圳市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的通知》,明确规定:一、校园贷只能用于助学和创业,不得用于消费,
二、贷款需监护人知情并面签,同学担保需班主任或辅导员见证。三、严禁非法催收,严招收校园代理,线下销售。原本校园信贷就是奔着学生超前
消费的需求去的,现如今不准用于消费,只能用于助学和创业,这样一划分,市场需求就小了很多,加之要家长和辅导员见证,更是难上加难,另一
方面禁止线下销售,也从渠道上封堵了业务的推进。深圳的规定,摆明了是要将校园信贷拒之门外。这样的好处在于,能一定程度保护这群没有收入
的学生不受欺骗,有利于净化校园信贷的污乱环境。不好的地方就是,这规定一棒子下去,把好人坏人都打死了。毕竟,合规、认真做校园信贷的平
台还是有的,偿还能力好,又有需求的学生,也是有的。监管无异于一刀切,将好人坏人都拒之门外。且这种做法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和鼓励,未来,
极有可能会受到更高层监管的推广。日后,倘若校园信贷监管愈发严格,相信不少专注校园贷的平台都会像趣分期一样,向其他市场瞄准,转型向其他方向发展,只要做得好,前景无量。
献花(0)
+1
(本文系摆渡2dflr2l...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