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燕:“玉石之路”之“北玉南下”
摘要:新石器时期玉器的演变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各地区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传承的关系。“玉石之路”之后是“青铜之路”再发展到“丝绸之路”,“玉石之路”有北玉南下、西玉东传、东玉回流阶段,“玉石之路”不是一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考古遗存也会越来越丰富,目前的考古资料告诉我们在当时,北方文化体系有着它辉煌灿烂的时代,也给中原地区带来重要的影响,实为中华文明起源之一,商族的源头之一。
一,玉器时代起源于兴隆洼的泛红山文化
新石器时期玉器的演变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各地区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传承的关系。
中国史前文化期存在一个以玉独尊的“玉器时代”,其起源在距今8000年的北方兴隆洼文化。繁荣期是距今6000---5000年的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5500---4000年的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以及长江下游地区凌家滩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介于北方玉文化和南方玉文化之间的,有山东大汶口文化玉器系统。
华夏玉文化发源于北方,然后经过华北和山东传播到南方,最远达到广东和越南等地。
苏秉琦先生曾提到:“从发展顺序看,中原并不是最早,不是从中原向四周辐射。大体上辽河流域比海河水系早,海河水系又比黄河中游早”(注: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考古》1992年6期)。
二,学者认为商已使用岫岩玉并受红山文化影响
叶舒宪指出,在出距今约4000~2000年之间,发生了第二次玉石资源大调动的现象,就叶舒宪先生所说的“西玉东输”运动。由于这一时期已经进入汉字书写时代,所以在古文献中已经能够看到相关的记载情况(注:叶舒宪.西玉东输与北玉南调[J].能源评论,2012(9):124-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