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中的中医“扶正”?2011年12月8日?中国医药报□李忠?肿瘤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多为虚证。用扶正培本法可以扶助人体正气,协 调阴阳偏盛偏衰,补益人体虚弱状态,调整机体内环境,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加强抵御和祛除病邪的能力,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从而为进一步治疗创 造条件。正如中医所言,“养正积自除。”当然,在临床中扶正的同时,应当注意扶正与祛邪的辩证关系。?扶正培本的方法很多,如补肺益气、健 脾和胃、补肾益精、养阴生津等。常用中药有天冬、麦冬、沙参、生地、龟板、鳖甲、天花粉、知母、旱莲草、女贞子、鸡血藤、当归、阿胶、熟地 、黄芪、党参、人参、黄精、白术、怀山药、附子、淫羊藿、补骨脂、紫河车等。现代研究证明,扶正培本治疗癌症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提高机 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适应原样作用;调整患者机体CAMP和CGMP比值,提高CAMP相对值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有利于保护骨髓,增 强放、化疗效,控制复发而达到抗癌和抑癌的效应;增强激素调节功能,促进垂体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改善机体免疫 状态;诱导肝脏药酶,增强机体解毒能力;直接抑瘤作用等。?肿瘤发病最基本的病理特点是正虚邪实。因此,扶正培本法在肿瘤防治中具有重要意 义,贯穿了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临床运用此法时,首先应辨清阴阳气血盛衰,然后辨别五脏虚损及脏腑间的相互关系,采用五脏分补法。需要注意的 是,扶正培本并非十全大补,在应用时,必须通过多方辨证弄清虚在何脏何腑,属阴属阳,及其性质如何,然后根据病情早晚,病程的长短,病人的 体虚程度、性别、年龄等情况分别进行调治,正如古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在不同情况下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真 正发挥补益作用。扶正培本的目的在于增强人体正气所具的抗病能力,达到“正胜则邪却”的目的。在肿瘤治疗中,扶正培本的正确使用,要以辨证 为依据,首重脾胃,要依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补益法。在运用补益剂时,要处处照顾脾胃,重视“胃气”的恢复,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癌症的发展多表现为一系列慢性衰弱状态,所以应用补益剂时,宜缓补而少峻补,有些正气衰竭病人甚至“虚不受补,”宜平补而慎用温补。临床中 除药补外,还应结合食补,选择与身体需要相应的补益食物,也可起到扶正抗癌、增强体质的作用。我国传统医学一向强调饮食疗法,《内经》中说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如在病人放疗期间,由于热灼伤阴,饮食上可多补充些 补阴清凉、甘寒生津的食物,如芦笋、甘蔗汁、蜂蜜、荸荠汁、白木耳、鳖肉等。化疗期间病人易出现骨髓抑制,在饮食上可以多补充足量的造血原 料,比如含铁的食物,菠菜、动物肝脏,及健脾食物薏米粥、芡实粥等。在药补的基础上结合食补,同时注意精神的调摄,对患者身体的恢复十分有 利。?肿瘤临床补益真的要服用人参、灵芝、虫草这样的补品吗?其实不然,癌症患者补益也要因人而异,滥用参类补药反是弊祸。有文献显示,人 参的粗提物在动物实验中有促使肿瘤加快生长的作用,临床滥用人参也常见到肿瘤失控的现象,因为参类补药常有促进或刺激代谢之功,可增加细胞 活性,包括促使某些状态下的肿瘤患者体内癌细胞增生活跃,因此,补益亦须谨慎,不可滥用参类补药。?(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肿瘤血液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