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尿病的隐形杀手“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都应了解低血糖的危害,并加以识别和预防
血糖低于3.9mmol/L时即可诊断为低血糖。不正确的进食、运动和药物
治疗都可以使血糖过度降低。严重低血糖可威胁生命,所以糖尿病患者
不仅要防止血糖过高,也不能忽视低血糖。低血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低血糖一旦发生,如果不及时处理,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糖尿病
患者应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防止低血糖发作的食品及病人求助卡,以
利于及时抢救。
低血糖的表现
低血糖的表现可以多种多样,每个人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大多数糖尿病
患者都经历过低血糖,患者应该掌握自己低血糖时的表现特点。一般低
血糖的症状包括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心慌、手抖、出汗、饥饿、头痛、
视物不清等)和精神症状(发呆、多话、答非所问、精神不安、意识不清、
昏迷等)。轻度低血糖反应主要表现为出汗、心悸、面色苍白、手抖、
饥饿、乏力,情绪和行为改变(如小孩哭喊、易怒、过度顽皮),注意力
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中度低血糖反应除上述症状还伴有生活不能自理,
自已进食和饮水困难,表情淡漠,头晕、恍惚、头痛,腹痛、恶心等。
出现中度低血糖反应时,仍不及时处理,可渐渐发展成重度低血糖,表
现为无法站立,对周围没有反应,定向力消失,无法进食和饮水(可能
误吸人肺,发生窒息危险),肢体、面部痉挛,甚至昏迷。一般当血糖
低于3.9mmol/L时,患者就会渐渐出现低血糖的各种症状,随着血糖进
一步降低,症状将越来越严重,但也有部分患者,由于经常出现低血糖
而适应了这种状态或者由于并发植物神经病变,即使当血糖浓度已经明
显低于3.9mmol/L,也没有很明显的心悸、手抖、饥饿、出冷汗等表现。
这部分患者更容易发生危险,因为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患者会很快直
接进入意识障碍与昏迷期。
低血糖的危害
高血糖的危害是长期逐渐发生的,暂时不会影响生命,而低血糖的危害
是快速的,可危及生命。一位糖尿病专家曾说过“一次低血糖的危害可
能会抵消一生血糖控制所带来的益处”。
①低血糖使胰岛素的对抗激素(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
和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引起反跳性高血糖,导致糖尿病的代谢紊乱
不易控制。
②低血糖减少脑细胞供能,导致脑细胞的坏死与脑软化,进而引起脑梗
死等急性脑血管病。如持续低血糖昏迷超过6h,脑损伤即不可逆转。
③低血糖会减少心脏的供能和供氧,易使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和心肌供血
不足而诱发心肌梗死。所以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应了解低血糖的危害,
并加以识别和预防。
怎样知道夜间发生了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夜间熟睡之中也会发生低血糖,但此时最不易发现。夜间发
生低血糖往往是非常危险的,有的甚至会因为低血糖而在睡梦中失去生
命。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夜间发生了低血糖呢?夜间低血糖常有以下症状:
噩梦、出汗(汗湿衣服)、晨起头痛、乏力等。怀疑有夜间低血糖存在时,
测定空腹血糖是无法预知的,应该在次日午夜2~3点检测血糖。证实
低血糖后,可在睡前少量加餐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晚间胰岛素剂量。
出现了低血糖应采取哪些措施
如果怀疑低血糖,应测定血糖以确定诊断;如果不能测定血糖,应按低
血糖治疗。
1、清醒的患者:立即给予口服糖,如糖块或液体葡萄糖(一般要15-30g),
15分钟后测定血糖,如未纠正可继续补充。由长效磺脲类药物(或长效
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口服格列本脲(又
叫优降糖)的患者清醒后应检测血糖24~48小时。有时患者可能需长
时间静脉给予葡萄糖,因此需住院治疗。
2、不清醒的患者:静脉给予50%葡萄糖液20-40ml;患者一但清醒立即
给予口服葡萄糖。由于长效磺脲类药物(或长效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可
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在患者清醒后应检测血糖至少24小时,这
非常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