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2016年9月24日第15版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许向阳/文
刘良华,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教授,原本研究“教师教育”的他,后来转向“家庭教育”研究。因为他发现,学生的成长仅靠“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不够的,虽然教师的专业智慧和人格魅力确实会影响学生,但是,总有一些“问题学生”让老师感到力不从心。
这一点也是我当小学二年级班主任时的深刻体会。
班里的王同学父母离婚后,与奶奶生活,在校期间不进课堂,四处游荡,干扰多班课堂……有天早晨,王同学趁张同学和母亲转身的机会,偷吃了张同学火腿肠。张的母亲非要见王家长。于是,我拨通了王同学父亲的电话,并向他说了孩子偷吃张同学的火腿肠之事,请他马上到学校来。他父亲说忙,让王奶奶到学校。半小时后,王奶奶拄着拐杖到了学校,气呼呼地说:“我孙子挺好的,找我们干啥,我要是有个意外你们谁负责呀?”张家长苦笑道:“我给女儿买的火腿肠被你孙子偷吃了,你看怎么办?”王奶奶回:“我没看见。”我对王同学说:“你告诉奶奶。”王同学理直气壮:“那是我在上学路上捡了一块钱买的。”“这么小的孩子就撒谎,你家就这么教孩子吗?今天这火腿肠你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张家长愤怒地说。王奶奶戳戳拐杖,“你还讹人咋的,我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我忙劝王奶奶。随后把张家长带到一边,说:“我知道你不是为了这火腿肠的钱,而是为了孩子的品质。我理解你的心情,孩子我会尽最大能力对他进行教育,请你放心。”送走张家长,王奶奶迎上前对我说:“老师呀,你可得好好管管这个孩子,我说他不听,有时还打我呢,你说照这样下去,还不早晚进法院呐。”风波终于平息了,但是我的心沉重了,家庭教育迫在眉睫。
刘良华在《新父母学校》一书中讲道:任何人都需要获得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爱,二是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他极度地渴望爱,也极度地渴求安全感。爱与安全感,任何缺失都将对孩子的成长构成不可修复的伤害。
事实上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只要踏进学校就是老师的责任了,自己一身轻松。殊不知,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有责任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影响孩子最重要的途径。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
此时我想起婆婆临终前的叮嘱:“向阳,替妈照顾你爸、你姐、绍辉,还有我两个宝贝孙女,把她们培养成才。向阳,你就是咱家的太阳啊!拜托你了,好女儿!”此时,我回想起书中刘良华老师所讲的责任,泪水止不住地流。婆婆直到生命的终点都未曾忘却“责任”二字。她对我的影响我也会传承给我的孩子。
看过《新父母学校》后,我发誓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决不放弃“问题学生”,我要用我的爱心和耐心去弥补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爱和安全感”。同时,作为家长,我也要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榜样。
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高低和孩子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家庭环境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父母要注重提升自身素质,正视家庭教育,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父母是孩子一生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姜太公源于网络下载收藏,并校正文字和标点、规范版面,仅供参考、感悟。)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