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农村学困生的脱困策略(魏文辉)
2016-09-26 | 阅:  转:  |  分享 
  
农村学困生的脱困策略

庄浪县卧龙中学魏文辉

孩子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是由他的成长环境所确定,不同的成长历程就会造就不同品质、个性的孩子,因孩子父母引导教育的不到位,加之学校教育的忽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就使个别孩子形成不良行为习惯,从而导致使他们行为习惯差,品质不良,这样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差,不与或很少与老师、同学沟通,大多表现为桀骜不驯,思想偏激。如何引导转化这样的学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我认为要使这样的学生得到真正转化,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寻求问题成因,对症下药

我们常说的学困生,除极个别的学生存在智力因素外,绝大多数与智力因素无关,因此,只要我们有耐心、方法得当,绝大部分学困生能够进行教育、转化。要想教育好学困生,首先要摸清他们学困成因。为了摸清学困生底细,我们要主动接近他,与其深入交流,做心灵上的沟通,接触他的同学和交往的朋友,还可采用通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联系,从侧面了解其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过程、成长经历等等,为转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和了解他因何而“困”,“困”在何处。一般学困生都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是非观念淡薄,思想品德不高;二是心理健康欠佳,既自尊自傲又自卑自弃;三是行为习惯差,意志薄弱;四是缺乏求知欲,学习能力低,甚至“屏蔽”学习。

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复杂和长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药到病除”。我认为其形成原因有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原因。

就家庭方面而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在当今社会许多孩子,特别是问题孩子的家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放面的问题:一是父母的道德水平和学识有限,没有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二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存在代沟。三是一些父母忙于生计,特别是农村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使一部分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从而疏于关心和管教孩子。四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认识错误,认为给予孩子足够的零花钱,配上手机、电脑等就给予孩子优质教育资源,殊不知这些资源应用不当恰好是把孩子引向黑暗的根源。以上这些因素是导致学生走向“困”境的原因之一。

从学校方面来说,由于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不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一是学习受挫后,教师引导不当,使其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二是某些爱好、特长无法体现,使其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三是学校采取的有些管理手段严重地伤害了学困生的自尊。在学校这样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下,遭受挫折和打击,对于思想还不成熟,个性还不稳定的学生来讲,是非常容易偏离正轨,而走向“困境”的。

社会方面而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青少年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由于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对孩子培养的投入,特别是消费文化的负面、消极的影响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大,从而使学生产生金钱唯一,读书无用的消极思想。

显然学困生的这些特点,正是我们转化工作的难点,面对着这些问题,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首先要鼓起勇气,正视困难,不要只看到问题学生的表象,而要深入剖析他们的行为特点,捕捉到真正存在于学困生心底的内在问题。

二、注重细节,耐心引导自然会水到渠成

学困生的诸多成因,我们应该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去做出分析和判断,并且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细节上去攻破学困生的心理防线,从人性的本质上去转化他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转化他们。那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我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爱字当头,德育为首

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激情。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2.尊重学困生的人格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学困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心很虚,表面看很硬,但其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

3.注重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老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肯定,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4.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对于学困生要以表扬为主,试图给他们设置简单问题,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从而对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学困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学困生的学习个性;此外还要经常与学困生谈心、谈心,适时的给予鼓励,从而培养他们的成就感。

5.培养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

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是转化他们的关键,因此,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学困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同时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级工作中要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还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学困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的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三、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学困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学困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学困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除以上几点外,教师还应为人师表,让后进生以自己为楷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人的教诲我们要牢记于心。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我们要充当好这三种角色:良师、益友和慈母。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朵小花都展开美丽的花瓣,每一轮朝阳都发出灿烂的光芒。当然,后进生的转化有其反复性和多变性,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长期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做好这一项工作。













































献花(0)
+1
(本文系数学园地43w...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