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智慧农业”建设工作总结及
2016年工作安排
(法库县农村经济局)
年初以来,县农经局按照“智慧法库建设实施方案”总体要求,成立组织、明晰责任、整合项目、积聚资金、真抓实干,不断加大“智慧农业”建设力度,取得了显著效果,个别领域达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水平,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1、成立组织,明确目标。县农经局成立了“智慧农业”建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农经局局长沈纯刚担任,抽调局系统相关科室、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成员,制定了“智慧农业”建设方案,明确了发展方向、目标和措施。
2、加大投入,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县农经局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整合局系统相关项目,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建立了法库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申请20兆光纤宽带,购买了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建设服务器两台,研发了系统软件。目前,该平台连接了13家农资经营商店,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1家家庭农场,基本实现了检测数据时时上传,投入品网上监管,生产服务线上答疑,并与辽宁省、沈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互联互通。
2、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在孟家绿色食品加工区两家企业,建立了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试点,蔬菜生产基地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蔬菜通过检测合格后,经过包装贴标二维码上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可追查到投入品使用、主要生产措施、重点管理手段等情况。
3、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了以县农业监测站为核心,以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为依托,以农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检测室为补充的覆盖全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引进了美国安捷伦等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等185台(套),仪器设备资产达到700万元以上,检测范围、检测环境、检测能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4、建立了农产品认证管理体系。围绕“品牌兴县”战略,建立了农业“三品一标”网络申报、初审、协商等网络管理体系,为农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申报品牌提供便捷、快速的服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智慧农业”建设范围广、概念多,发展“智慧农业”,优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是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网络体系、仪器设备、管理软件等,这些投入靠企业和农民自身难度很大,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快“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三、2016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6年是“智慧农业”建设的关键之年,农经局将继续争取项目、整合资金、创新方式,围绕提升现代农业管理水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探索智慧农业建设有效模式,建设好用、管用、有用的农业物联网系统。1、加快平台建设,拓展服务范围。以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服务平台为基础,增添设备,更新系统,建成全县智慧农业发展服务云平台。平台要建立农产品监管、农产品安全检测、农业12316、农业技术咨询、农业品牌认证、农业电子商务等服务系统,纳入平台管理的单位要达到30家以上。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整合农经局系统农产品检测、农业执法、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技术优势,建立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中心,建成从农田到餐桌的的检测、监管、土肥、植保等四大监管服务网络。
3、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环境智能监测、设施农业精细管理为重点,促进传感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智能传输技术和农业信息处理技术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探索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确保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4、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与应用。依托全县智慧农业云平台,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层农技服务、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等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为农业科技推广、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农业行政执法等提供有效支撑。?
2016.01.18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