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学案
2016-10-13 | 阅:  转:  |  分享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2初步鉴赏诗歌意境3了解考查模式4掌握答题步骤?【导入】《菊花台
》: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意境:凄清,
苍凉意象:残菊、落花、北风、人影课前预习【基本知识】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一)?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
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例: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
衡《人日思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卢纶?《送李端》?{练习}??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问: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答: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补充}杜鹃,又名子规、杜宇、蜀鸟,是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传说蜀王杜宇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它
的叫声被人模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中的杜鹃也就常常用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离别感伤)2、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凄凉乡愁)小结:意象=情思
×物象?——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意:
作者的情感;?境: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概括古典诗歌意境有:?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开阔苍凉-----千嶂里,长
烟落日孤城闭。?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沉郁孤愁----野旷天
低树,江清月近人。?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形象+形象=图景?à?象+象=境?à?意象+意象=意境?{练习}天净
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问:这首小令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
的意境?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意境:冷落、衰败。相关意象组合构成特定意义的意境。意象是细
小的、具体的单位,意境范围大而抽象。【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1)触景生情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
月花。(杜牧《山行》)Ps.?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
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2)移情入景(有我之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Ps.?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将
花鸟人格化,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感叹忧愤。(3)物我情融(无我之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Ps.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
与南山相会。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物我两相融,悠然而自得。(4)景略情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
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Ps.?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从这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出幽州台
的氛围,而且也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很完美。{意境特点常用词}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
、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1)写景状物诗:幽冷???清幽???宁静???静谧???闲适???恬静(
2)边塞怀古诗:苍凉???雄浑???苍茫???辽阔???高远???壮阔??(3)即事感怀诗:萧瑟???凄凉???暗淡???萧条??
?荒凉???冷寂(三)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
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
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意象+意象=意境。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
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意象:小楼深巷?????氛围?:????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意象:春雨杏花?????氛围
?:???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
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例2】
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意象:?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
的秋意,深切的思念。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
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学习过程】一.赏析
意象与意境:?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
、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诗中的藤是“枯”藤、树是“老”树、鸦是“昏”鸦、道是“古”道、风是“西”
风、马是“瘦”马,一系列感情色彩强烈的形容词,营造出的是萧索的风景、疲顿的旅途这样色调暗淡冷寂的画面,渲染了一种孤独、悲凉的气氛,
构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对表现作者天涯孤旅的情思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景的画面,创造出
开阔悠远的意境。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诗人借助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这些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
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创造出孤独、凄凉、绝去尘俗的意境。但是诗人的心态却非常坚定,表达的
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运用了鸡黍、绿树、青山、场圃、把酒、话桑麻、就菊花等意象。恬静秀美的田园风光,田园情趣,闲适恬淡之情,淳
朴诚挚的情谊融合在一起,便构成了自然恬淡的意境?二、设题考查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起到了什么样的的效果?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清选择角度,简要分
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三、答题步骤⑴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于原诗,要
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⑵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华
美壮丽、清新自然等。⑶把握意象具体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规范格式:A该诗抓住(采用)……(意象列举)等意象,给我们描绘了……的画面
,营造了……的氛围,从而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B?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表
达了……的感情。四、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
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
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
分)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注:①艭:小船。
②海幢,即海幢寺。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1)晚:归艘?钟声?望:江、
青山、远帆、老鹤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
,使画面具有动感。?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
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答案:(1)用“清秋
”“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的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
字的艺术效果。(4分)?答案:(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立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
行。“穿”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实战
演练:?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芽落叶,
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2.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
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艘①。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
寺。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巩固练习:1.?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2:??秋夜???
?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问题: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后两句诗
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3??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
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日??暮①???????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
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
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⑴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⑵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
复杂情感??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
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怎样的感情?
6?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么
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7.????????南乡子???唐?李王旬?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
,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1)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2)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3)“思乡处,潮退水平
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8.???????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
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问: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
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
食。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落叶满空山”的景象里蕴含着怎样的情感?10.?问: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闻
?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
雁过南楼。11.?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
必取长途。问:⑴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参考答案实战演练:1.答:(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
孤独寂寞情感。2.?答案:(1)晚:归艘?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巩固练习:1.?参考答案:选取了明月、风灯、宿鹭静、跳鱼鸣
(以动写静)四个意象,这四个意象有机组合成清幽静谧的意境。诗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2.?参考答案: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
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意境。3.?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
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
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4.?参考答案:(1)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2)杜甫在诗中
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5.?参考答案:(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
现的特点。(2)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6.?参考答案:前两句诗扣住象征春色的“花”来写春景。以“雨前”所见和
“雨后”所见的情景相对比,透露出一片惜春之情。(诗人看着雨后花落春残之景,惋惜而扫兴)。7.?答案:(1)离愁别绪或思乡之愁或离恨
(2)借景抒情,用烟、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3)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8.?答案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
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鉴赏提示:?“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
个意象,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声总会引起游子思妇的无限感伤。抓住这一意象,就抓住了这类诗歌的抒情类别。9.?答案:“落叶满空山”,
秋风萧瑟,落叶满山,杳无人迹,萧索而凄清的环境,诗人想到他的道士朋友修行的清苦,对朋友的深切的关怀;路径难辨,欲行无路,无以对朋友
予以慰藉的惆怅;诗人自己在”清冷中无以遣怀的寂寞。“落叶满空山”的形象和这些情联系起来,便构成了情韵深长、耐人寻味的意境。10.?
答案: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使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
11.?答案:⑴“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
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
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古典诗歌鉴赏之考纲解读学案??阅读古诗词的基本方法?一要注意题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
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二要注意作者。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
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戴复古的爱国诗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三要
注意注释。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如2003年全国卷的试题),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
意境;有时介绍作者(如2005年山东卷的试题),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四要注意题材。一般而言,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
、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
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如张籍的《秋思》)、闺怨诗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五要注意意象。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
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这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六要注意细节。透过细节,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的情
感。七要注意“情语”。古诗中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这里所说的“情语”指直抒胸臆的词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把握了这些词句,便可触摸到诗
人的情感脉络。一考纲解读考纲要求:?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简单一点说就是
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艺术技巧的鉴赏与评价。?考点阐释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
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
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
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
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
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二?掌握古代诗词的基本常识?(一)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的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
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
府。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为8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
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律诗要求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
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
称五绝、七绝。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
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
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④曲,又称为词余、
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
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
介,只供清唱。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包括山水田园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
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
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王维的《山居秋暝》等。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
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托物言志,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如贺知章的《咏柳》、王安石的《梅花》等。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
人的感慨,如送别、怀亲、思乡、念友等。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柳永《雨霖林》等。④怀古咏
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牧的《过华清宫
》《泊秦淮》《赤壁》等。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如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李白的《关山月》等。3.?区别古体诗和近体诗?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迢迢牵牛星?迢迢
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远远的牵牛星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举起柔美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
梭织布。一整天也织不成布,哭得泪如雨下。河汉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只隔一条又清又浅的河,含情脉脉而不能相互说话。《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注解:周郎:三国时东吴的大将周瑜。铜雀:即铜雀台,故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二乔: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诗意:?一支折断了的铁
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
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是和近体诗相对称的诗体,产生较早,每篇字数可
多可少,每句字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各体,后世使用五、七言的较多。和近体诗的区别看下表:??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字数、
句数无规定(五言、七言较多)字数固定、句数固定平仄没有要求平仄声调固定押韵比较自由位置固定对仗比较自由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时间划分
唐朝以前唐朝以后4.掌握律诗和绝句的知识例: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对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颔
联)(对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颈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末联)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律诗的格律要求首先是诗句字数要整齐划一。每首分为五言、六言和七言。其次队诗句
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为八句。第三是特定的对偶要求。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中间两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绝
句,也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仅有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言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相同于八句律
诗中的前、后或中间两句。这一诗体灵活轻便,适意于表现生活中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因而为诗人普遍使用,创作之繁荣超过了其他各体诗。宋
代洪迈辑录唐人绝句万首之多,约占现存唐诗总数五分之一。(二)古典诗歌的体裁简介四言诗??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
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诗经》的四言诗,《楚辞》的骚体诗,汉乐府和魏晋的四言
、五言诗,是唐代以前的三种诗歌样式。《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
”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汉代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
“骚”来指称楚辞。从汉代开始,“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离骚》是《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自
汉迄南北朝,《离骚》又被举为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汉乐府??原来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订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人们把乐府官署所采集、
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产生于两汉
,多数通篇是五言旬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句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
到底,也可以换韵。篇幅一般较长,容量也较大。李白尤擅长古体诗的创作。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字数为五言或七言,句数为四句或八句,每句的平仄有严格的规定,律诗中间两联须对仗,绝句不一定对仗,要一韵到底。律诗??起源于南北朝,
成熟于唐初,是近体诗的一种。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双数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
联须对仗。绝句??也称截句、断句,仅有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也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
《玉台新咏》就记载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来区别于近体绝句。唐以后的近体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不一
定对仗。行、歌、引、吟??古诗的体裁。汉魏以来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遂有“歌行”
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王灼《碧鸡漫志》卷一:“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
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赵德操《北窗炙(guǒ)》卷上:“凡歌始发声,谓之引……既引矣,其声稍放焉,故谓之行。行者,
其声行也。”“行”如白居易《琵琶行》,“歌”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引”如李贺的《箜篌引》,“吟”,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三、诗歌鉴赏应注意的问题:?⑴把握整体,鉴赏局部。?⑵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鉴赏表达技巧。?刘勰说:“
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⑶联系背景进行鉴赏。?⑷知人论诗。?四、鉴赏诗歌须具备的知识积累:?⑴常用的表述方式?
“这首诗采用(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⑵常说的表达方式指的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⑶常说的表现方法指的是:?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想象、联想、照应、正
侧结合、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⑷意象、意境?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寓着作者情感的物象,如人、物、景等。?
意境指的是:由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艺术的组合到一起,形成的诗歌的基本的整体情境。如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闲适淡泊、清新飘逸、
沉郁顿挫……?⑸常见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
忧民……?⑹通常指的“作用”?意境优美、意境深远、言近旨远、深化意境、升华主旨、意味深长、耐人寻味……?⑺常见的内容:?离情别绪、
怀古伤今、思乡怀远、?个人情志与山水田园、咏史咏物与讽喻抒怀、春恨秋悲与人生际遇、出世的山林之趣与入世的庙堂之志……?⑻常见的创作
风格:?朴素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清丽婉约……?学习过程完成古诗歌鉴赏题的基本
步骤?⑴诵读全诗,抓意象,悟情感:??古人云:“诗言志。”无论什么诗歌,无论写什么,总是为了表达某一方面的情感或思想。而诗又是最凝
练的语言艺术,所以,作者要抒发的情感和要表达的思想,往往寄寓在所描写的景物或所叙的事中。?如:??????????????????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此诗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运笔朴素自然。从意象上说,此诗用了一个“秋风”,见到秋风,一种会产生时间飞快,一年将尽,而自己离家已久,何时
是归期,故油然而生思乡怀人之情;一种会因秋风落木叶,气候转凉,引起心中的无限愁绪。此诗属第一种,用“秋风”点出诗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从叙事的特点上说,此诗抓住了一个典型的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十分逼真的写出诗人对家人的无限深切的思念之情。?⑵审题??审清题
目命制的角度,是思想内容的理解,还是艺术技巧的鉴赏。根据要求寻找答题思路的切入点。审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是就诗的整体要求呢,还
是就某一联、某一句或某一词要求的呢。但是,不论如何要求,答题时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如上例题目的要求是这样的:??“王安
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是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此题
虽然涉及到艺术技巧--“细节描写”,但并未要求对此进行鉴赏评价,而只是要求判断,其难度较低。其次要求对这个细节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做分析,这就要求以理解全诗为前提进行分析。?第一问只要能判断出“行人临发又开封”属典型的细节描写即可。?第二问只要整体知道此诗是一
首思乡怀人之作就容易设置答案了。?⑶组织答案?理解了全诗,审好题,找准答题的切入口,最后就是要组织答案了。答案必须简洁,点到为止,
切忌罗里罗嗦。要注意语言的锤炼,尽量以诗化的语言答诗歌鉴赏题。?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
“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鉴赏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
后回答问题。??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
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⑴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
其情景交融的意境。?⑵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
可另抒己见。?鉴赏要求:?①?对杜甫的生平思想我们比较熟悉,故完全可以“知人论诗”?②?杜甫晚年漂泊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一生忧国忧
民,始终关注国运民生,希图能为国建功立业,“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志。?③?此诗既有自我的评价(或者说是自
嘲),如“乾坤一腐儒”;有心志的抒发,如“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④?抓住几个典型的意象,如“片云”“孤月”“落日”“秋风”,
意象中有实有虚,有的既是实景的描写,又有喻义。?就此可以推断此诗为一首即景伤怀之作。?⑤?审题。?第一题,对诗歌“意象”“意境”的赏析,涉及诗歌鉴赏最基本的常识。?答案为:“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第二题涉及对诗歌思想的评价,无论同意哪一种观点,都必须有理有据,必须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答案:①同意第一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②同意第二种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孤月”“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医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附:训练题】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金陵晚望??高蟾??????????????????????????金陵图?韦庄?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江?楼?感?旧????【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1)一三两句用“同来”与“独上”相照应,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分)(2)二句“月光如水水如天”都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4分)?1、(1)答: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2)答: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能画成的。2、①表达了诗人怀念和寂寞惆怅的情怀。(2分)?②比喻、以动衬静、叠字回环。(3分)描写了江楼下如水的月光照临波光荡漾的江面那种浩渺恬静的景色。
献花(0)
+1
(本文系汉茂油桃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