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李明在1982
2016-10-15 | 阅:  转:  |  分享 
  
李明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省志处处长。原籍江苏如东,1940年10月生,1965年8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共中央西北局从事宣传工作,大区撤销后调到陕西省委宣传部搞新闻报道。1971年调回如东,先后担任公社党委副书记、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兼任党史办、地方志办主任。1986年调任省地方志办公室处长、副编审,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方志学会理事、学术委员。独自或与同仁合作的有《县志编修探微》《新地方志学简编》《新方志编纂实践》《实用方志编纂研究》《方志管理学》等地方志理论专著。曾总纂《如东县志》等多部志书。



李明在1982



1982年,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已迈向了第五个年头,然而,是墨守成规还是解放思想,历史的板块仍在激烈地碰撞。在这一大震荡、大变革的年代,十亿中国人在干些什么?

从李明身上看一看它的踪迹吧!

这年4月28日,在李明的头上响起一声炸雷:《如东县志》不可出版!

这是从南通地委党史工作会议上传出的声音!

这次会议规格很高,地委书记王一众亲自主持,地委全体常委出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胥朝、戴为然专程从南京赶来参加。会议主要是传达省委党史工作会议精神。

地委党史办公室主任作工作报告。在大会上,他不顾事实,一个多小时滔滔不绝地指责《如东县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大声疾呼不能让《如东志县》出版。

《如东县志》前期工作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知情者无不感到意外。担任这部志书总纂的李明联想前前后后的经过,更觉不可思议。

修志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断了近百年的修志大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重新开启。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机构还不完善,江苏省由省档案局分管。十个月前,省档案局局长罗冶夫带领局里业务人员来如东考察,对如东的人员组织、编目设置及已写好的章节表示满意。他们回去后,曾与省出版社沟通。

省出版社过去没有出版过县志,社长陈立人说:“既然他们搞得比较好,可以弄一家试试,但仅此一家,今后不再出了。”

未过几天,出版社派相关编辑室主任王士君及编辑陈咏华、陆国斌前来进一步了解,他们花了7天时间,认真审阅了已写成的文稿,回去以后,报请社领导批准,将《如东县志》正式列入出版计划。

1981年6月,《如东县志》编纂完成。书稿送到出版社。出版社即由俞洪帆副局长牵头,协同省档案局局长罗冶夫,组织起7人审查小组,专心审查两个多月,结论是:同意出版。

出版志书是一项新的工作,领导上格外细心。出于县志内容的特殊性,还得经上级地委审查。于是李明又带着如东县委的公函与志稿,于1981年11月的一天到南通地委提请审稿。

地委也不怠慢,两个月后组织起周冶农、陈汝明等老同志牵头审查。李明等住入南公园招待所,与审稿组相配合,边审边改。一晃又三个月过去了,一天,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纪力,兴冲冲地来到南公园,他掏出几张公文用笺,对李明说:“祝贺你,稿子通过了。我们起草了个意见,你看看,没有意见就放行。”

……

这些,一桩桩,一件件,事如昨天,历历在目,怎么一下子“风云突变”呢?这叫李明不能不急。他悄悄地拐到场外,给如东县委书记、《如东县志》编委会主任孙纬经打电话报告这一情形,并请示要不要在大会上作一个“情况说明。”

孙书记干净利索地回答:“必须说明情况,不用害怕,县委支持你!”

有了“圣旨”,李明的心更实了。他憋着一腔愤懑之气,决心来个“枪挑老梁王”。他举手要求发言被允许后,便不慌不忙走上主席台,凭着他曾在西北局大区工作形成的风度与做过农村公社党委书记的劲头,举重若轻地使出了第一枪。

这一枪,态度恭谦,出手平和。李明说:“刚才主任所讲的这些问题,如东志稿上,或多或少是存在的,早在二月初,主任和有关审稿的领导同志,就将这些意见陆陆续续告诉了我们,三个月来,我摒弃了一切杂事,闭门谢客,关在南公园,按照领导的意见,逐条修改。改一条,请领导看一条,行了,放在一边。不行,再改。三个月来,我们共改了数百条,至前天刚刚改完。本想回去歇一歇,因为市里通知开会,我又兼任如东党史办主任,就留下来参加会议。刚才听主任的批评,真觉得‘打是欢喜骂是爱’,虽然问题已经过去了,但仍然给我们抽上几鞭子,这对我们是一种爱,一种难得的爱,对面上也可以“以警效尤”。这种拳拳之心,我深深地理解,我在这里代表如东修志办的同志向主任致以深深的敬意!”说罢,他转过身,对着坐在主席台上的地委党史办主任恭恭敬敬地弯腰致礼。

台下响起一片嘘唏之声。

那位主任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任凭上百双眼光扫来扫去。

第二枪是商讨型的,那大声疾呼不让《如东县志》出版的理由是:“修志人员必须是60岁以上的老者,要出版等10年后再说。”

李明举起手中的“红头文件”,大声说:中国地方志协会要求是3-5年成书,前人修志不主张旷日持久,民国方志专家邬庆时总纂过7部志书,他有一句名言:“修志不在人多、钱多,尤不在时间长。”至于修志是不是一定要60岁以上的老者,李明说,清代方志大家章学诚20多岁修志。当代修志学家傅振倫在大学读书时,年方十九,就参与修志。再从当前现实生活看,地方志的编修已中断了近百年,60岁以上的老人也不懂何为地方志,要他们从头学起再来修志,花甲之人,难哪!我们修志班子8人中,除一位年过六旬外,其他大都处于四五十岁的盛年之期,既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又能承上启下,接受我们不懂的知识,加之精力旺盛,能吃苦,善战斗。我们计划三年时间完成,两年成稿,一年用于修改出版,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是可行的,也是科学的,是符合中国地方志协会要求的!”

沉默,会场上许久的沉默!

主持会议的王书记未料到会出现如此局面,一时茫然失措。他看看大家,看看省里来的两位首长,突然灵机一动,摆一摆手说:“时间不早了,上午就到这里。地方志工作我们是支持的,这儿不作讨论了。吃饭!”

饭后,纪力赶到南公园。这一回,他的神态变了,满怀歉意地说:“签发意见一事,只好等等再说了!”

这一等又是几个月,春去夏来,莺飞草长,月圆月又缺……

如东县志办的同志等了一段时间后,决计不再坐困愁城,派出几组人“活动活动”。李明一组再赴南京,找到常务副省长周一峰。周副省长听取李明汇报后很是感慨,答应与南通联系。

周副省长曾担任过南通地委书记,讲话效果不同一般。不几天,我们就听到新的消息:地委重新组成10人审稿班子,由市委副书记王太祥带队并领衔主审。

如东县志办兴奋了,如东百万人民燃起了新的希望。在热切的盼望之中,地委审查组行船驾马来到如东。他们在县委招待所住下,严明纪律,不迟到,不会客,不缺席,不外洩任何情况。审稿时,或一人朗读,九人静听;或同一章节,十双眼睛同时看。逢章小议,逢编大议,稳打稳扎,逐步推进。从志稿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前后整整半个月,太祥书记和每个审稿人员,没有漏掉一字一句,更没有休息一天半日,他们以高度的热情与艰苦的劳动胜利完成任务,返回南通向地委汇报,并拟形成地委集体领导的意见慎重下达,同时还要向省委省政府备案,向省里相关老领导报告。

日历又翻动了几页,李明于南通地委终于拿到了准许出版的意见。他心潮起伏,百感交集,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日历,时间已是1982年12月23日,他倒吸了一口凉气:再过一周,南通实行地、市合併,从1983年1月1日起,“中共南通地委”这一名词将从历史上退出,要不是这几天把审查意见拿到手,这部命运多舛的志稿,将永远沉睡在历史的摇篮里!

1983年9月《如东县志》于江苏人民出版社新鲜出炉,这部正式出版的社会主义新县志,终为李明及其同事们在1982年不屈的努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部从艰难曲折中走出来的新志书,终以它“人不满十、时不过三(年)、钱不盈万”的编纂实践,为中国地方志学打造了一个新的亮点!









献花(0)
+1
(本文系双月楼图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