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yanzzg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2016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富县)
2016-10-20 | 阅:  转:  |  分享 
  


电视专题片:

葫芦河畔谱新曲

(解说词)



这是一块富饶的土地,也是一块奇特的土地。当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泊渠曾用“清彻长流葫芦河,塞上江南风景多,愿效李冰兴水利,桑麻万顷并嘉禾”的诗句描绘了这里的自然美景。如今,勤劳纯朴的富县人民,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的强劲东风,在葫芦河畔又谱写了一曲山变绿、水变清、田变肥、路变畅、人变富的美妙乐章。

推出片名:

葫芦河畔谱新曲

---富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纪实



富县位于渭北高塬北部,地处黄龙山和子午岭之间。境内川塬相间,洛河、葫芦河穿境而过。全县总面积为4182平方公里,共有农耕地17万亩。辖6镇1乡一个街道办事处,240个行政村,总人口15.6万,其中农业人口11.7万。

张村驿镇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是富县2015年度实施的第十三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区位于富县县城西南30公里处,涉及下河湾、张村驿、川口、广家寨、芦村、芦村沟、塘坊等16个行政村,受益农民达3670户,10809口人。

张村驿镇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计划总投资277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600万元,群众自筹173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

加强领导,确保项目工程顺利实施(字幕)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将农发项目纳入全县“民生实事”,进行目标责任考核。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农发办、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果业局、项目区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项目区所在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专人负责项目实施协调工作;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专题联席会议,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协调事务,制定措施,确保了项目计划任务的顺利完成。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各项治理措施(字幕)

富县农发办按照“合理规划、因地制宜、规模开发、综合示范”的指导原则,立足当地自然条件,确保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前瞻性、适用性。在项目规划制定过程中,首先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区进行详细考察,避免了项目区选择的盲目性;二是组织设计人员深入项目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经过反复论证,多次座谈对接,合理布局各项治理措施,精心编制项目规划,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管理,狠抓工程质量与建设进度(字幕)

在项目工程建设中,富县农发办秉承“效益第一,质量第一”的宗旨,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一手抓质量,一手抓进度。他们委托县项目管理公司对农发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通过竞标确定施工企业;聘请专业监理公司对项目实行全程监理;聘用专业技术人员与单位施工人员常驻工地,协助监理监督检查工程质量;吸纳有关单位专业人员组成项目工程质量监督小组,深入工地检查监督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为增创优良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完善机制,规范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字幕)

富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多年来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一是执行了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合同制、监理制、项目资金整合制和项目工程审计制等六项基本制度,使项目实施得以规范运作;二是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人管理。制定完善了《富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报帐实施办法》和《富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内部审核报帐办法》等制度,规范了报帐程序,使有限的项目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益。

注重管护,确保工程设施永续利用(字幕)

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设施重在建设,难在管护。为此,他们制定了《富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后管护办法》,用制度规范管护行为;对建成的水利工程设施及时移交水利部门,落实管护责任,按时投入使用,保障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对田间道路和防护林等及时移交项目区乡镇和村组,签订管护合同,把管护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管护人。

采访1:张村驿镇人大主席肖华峰

我们镇党委、政府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协调办公室,专门安排一名副镇长和两名干部具体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和纠纷,确保了项目工程顺利实施。

今后,我们要特别加强项目设施的建后管护工作,用合同明晰项目产权,落实管护责任,确保项目工程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同时还制定了《富县农发项目跟踪管护制度》,定期听取管护单位汇报项目设施运行情况。农发项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小组,还不定期对工程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责令管护单位及时解决,确保项目设施永续利用。



水利措施(字幕)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富县农发办把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放到了农业综合开发的首要位置。2015年,完成水利措施投资1399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310万元,群众自筹89万元),新打机电井2眼,修复配套18眼,输变电线路配套2.5公里,开挖疏浚渠道6公里,维修衬砌渠道10.8公里,埋设管道4.9公里,新建渠系建筑物58处,实施微灌45亩,新建小型蓄排水工程2处,浆砌石护岸775米,新修生产便民桥5座。

农业措施(字幕)

土地是农民增收的基础。2015年度富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农业措施投资111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04万元,群众自筹7万元)。新修高标准农田0.1万亩,采用深翻改土,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办法,改良土壤2万亩,提高了土壤肥力、促进了作物的生长,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林业措施(字幕)

2015年,林业措施完成投资8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78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营造防护林0.14万亩,栽植各类树木1.6万株,既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又绿化、美化了村容村貌。

科技推广措施(字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富县2015年在科技推广措施方面完成财政投资41万元,适时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和新型农机具的引进推广。他们先后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20多场次,培训农民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示范推广玉米秸秆还田0.2万亩次。

田间道路措施(字幕)

道路通,产业兴。项目区田间道路措施完成投资108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008万元,群众自筹72万元),新修4米宽水泥路24公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提高了农机化作业水平,降低了农民群众的劳动强度。

采访2:张村驿镇下河湾行政村村民王新年

今年以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给我们村上新修14.9公里生产道路……。



水利条件的改善,使项目区旱地变成了水浇田,中低产田变成了科学示范的高产田。项目区群众自发调整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给葫芦河畔带来了勃勃生机。它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扩大了水稻、玉米等主导产业的规模发展,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实现了项目区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项目区农作物年增产300多万公斤,其中优质粮食255万公斤,油料13万公斤,蔬菜30万公斤,其他农副产品10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值800多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达795.2万元。

辛勤的汗水,创造了丰硕的成果。项目区干部群众在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偿到了丰收的喜悦。他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坚强信心。

采访3:富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副主任李键

2015年度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好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开拓创新,扎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为构建和谐富裕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他们深入项目区具体检查指导工作,指出薄弱环节,及时帮助解决,从而保证了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坚信,有中央及省、市业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指导,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勤劳纯朴的富县人民将会在今后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谱写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新乐章!





富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延安美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摄制

二0一六年九月

























5









献花(0)
+1
(本文系yanzzg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