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性能研究系列-BMW M系列40年传奇历史
2016-10-25 | 阅:  转:  |  分享 
  
性能研究系列:BMWM品牌40年传奇历史2012-08-14汽车之家[汽车之家品牌历史]?今天,我们的主题不是回溯BMW近百年的历史,
而是从它身上截取关于性能的一段。性能是创始人古斯塔夫·奥托(GustavOtto)眼中BMW的基础。自1972年BMW将性能赋予
在一个叫做“M”的字母开始,此后的几十年里,“M”就代表着BMW的力量、操控以及最强悍的性能。2012年,是BMWM成立的40周
年,作为一名向往“M”已久的车迷,我准备了这篇文章,与您一同回顾BMWM40年的历史。■德系品牌性能研究系列→未完待续■如
果您想提前知道BMW+M=?请点击领略,同时将音量放大吧!■BMWMLOGO的含义说到BMWM的品牌LOGO,它是由M字母
和蓝、紫、红三色块组成,关于这个标识的由来众说纷纭。右边的红色据说是代表美国著名石油零售商Texaco,早年BMW运动部门在各大赛
事中均使用它的赞助,还有一种说法是嘉实多(Castrol)润滑油,它与BMW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左边的蓝色毫无疑问是BMW
所在的巴伐利亚州州旗的颜色,而紫色(看上去更像深蓝色)是蓝红两色的混合而得来的。如果你想自己调出M标识的三条色杠,按照下面RGB的
数值即可:蓝(Blue)—0,138,201?紫(Purple)—43,17,90?红(Red)—241,26,34■
BMWM公司目前结构:目前BMWM公司由三部分组成,汽车部负责“M”字开头的车辆制造,BMWIndividual个性改装部
满足特殊的个性化订购要求,而驾驶培训部则有遍布全球的培训学校。■现款“M”车型的不同:■前言:身体里流着性能血液的创始人古斯塔
夫·奥托(GustavOtto)的父亲尼古拉斯·奥托(NikolausOtto)是内燃机发明者,所以古斯塔夫·奥托的身体里也流
着奥托家族的性能“血液”。20世纪初,BMW一直在制造飞机发动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BMW发动机装配在德国战斗机上。德国在一战后成为
战败国,飞机则被“凡尔塞条约”列为战争武器,禁止生产。所以,BMW的战场由天空转到陆地,没有改变的是,依旧是对性能的追寻。从建立之
初,BMW一直研发新的动力科技并运用在新车型上,而“M”代表着宝马动力科技的顶尖。下面,就让我们到正文去,看看BMWM40年的详
细发展路程。■BMWM的前身:BMWMotorsportGmbH20世纪70年代初期,BMW传奇总裁埃伯哈德·冯·金海姆(
EberhardvonKuenheim)【注:他是掌控BMW时间最长的总裁,把BMW从一个欧洲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变成世界瞩目的知
名公司,功不可没。】是一个具有长远发展头脑的总裁。他在BMW理事会上提议,建造新的总部办公大楼,这座大楼就是后来具有传奇色彩的“宝
马四缸大厦”(BMWFour-Cylinder)。同时,他还提议创建BMW赛车运动公司(BMWSportsDivision)
。时任BMW销售总经理的罗伯特·A·卢茨(RobertLutz)认为:“运动是宝马前进的驱动力,即使是BMW在商业领域发展迅速时
也不例外,所以,BMW应重点关注并加强赛车运动。”其实,开辟新的赛车部门更多的原因是当时运动分部(SportsDepartmen
t)的能力已无法满足更多的需求与商机。虽然BMW1800TI、2000TI以及整个02系列都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赛车,但均是由其
他的改装公司来完成。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前的5月份,BMW建立起新总部——四缸大厦。同时,在5月1日正式成立了罗伯特·A·卢茨所
说的赛车运动部门,取代原来的运动分部。新的公司命名为BMWMotorsportGmbH,后来,BMW赛车公司以字母“M”为名(
M是Motorsport的第一个字母)。并在1993年8月1日正式更名为BMWM公司(BMWMGmbh),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熟
知的BMWM,当然,这些都是90年代时期的事件。『右:约亨·内尔帕施』BMW赛车公司成立之初只有8个人,但就是这8名员工,开创B
MWM的传奇故事,不久之后,团队剧增为35人的规模。时任BMW总经理的约亨·内尔帕施(JochenNeerpasch)加入到团
队,他曾经是一名保时捷车队车手,来慕尼黑之前曾在科隆任福特赛车部经理,所以他有着足够的经验带领新的团队。不久他招募了一批赛车手,在
随后的数十年内,这些车手均在BMWMotorsport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成功印记,例如克里斯·亚蒙(ChrisAmon)、东尼·
海泽曼斯(ToineHezemans)等。几个月后,新公司搬入属于自己的办公楼,而赛车维修车间和赛车发动机生产车间及发动机测试车
间均紧邻宝马慕尼黑工厂Preussenstrasse内,占地面积超过8000平米。■早期的M为赛事而生1972年,BMW并没有立
刻推出以“M”命名的车型,BMWM真正登场的时间是在1972年年底,1972年,宝马赛车公司推出全新的轿跑车,新车的型号为BMW
3.0CSL。作为BMWM的开山之作,BMW3.0CSL奠定BMW以赛车开发思维开发M量产车的“性能哲学”。BMW3.
0CSL车重仅为1092kg,但真正的亮点蕴藏在发动机盖下面。因为BMW3.0CSL采用11:1压缩比的3340毫升直列6缸
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360马力,这是宝马公司为赛车打造的最后一款双气门发动机。1973年年初,宝马赛车公司展出设计师保罗·布拉克(
PaulBracq)设计的名为“Turbo(涡轮增压)”概念车,这款车型使用一台2.0L的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280
马力,对于只有两气门发动机来说,已经是非常强劲的数据。不过到了最后,这台概念车由于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并没有量产。采用与BMWM
LOGO相同颜色方案的3.0CSL双门轿跑车很快统治赛场。1973-1979年,BMW3.0CSL共6次夺得欧锦赛冠军,包
括1973年的勒芒大赛和1974年的欧洲挑战杯赛(EuropeChallengeCup),并称霸国际房车赛事的冠军长达十年之久
。1974年,3.0CSL双门轿跑车首次配备防抱死制动系统,这项创新技术后来成为BMW7系的标准装备,而采用3.2升双涡轮增压
发动机的3.0CSL最大输出功率甚至达到了800马力。从1972年发布至1975年停产,BMW3.0CSL共生产了1972辆。
1975年,BMWMotorsportGmbH将目光转向大西洋彼岸,开始关注美国IMSA系列赛,并期望“BMW”品牌能够成功登
陆更加庞大的美国市场。1975年底,宝马赢得IMSA制造商锦标赛的冠军,越来越多的美国消费者也因此了解到“BMW”就是德国的宝马汽
车公司(BavarianMotorWorks)缩写。■传承至今的BMW精英驾驶培训其实,这一段应该在BMW3.0CSL参
加比赛之前,为了使文章具有完整性,我将此段移到这里。当时,约亨·内尔帕施为了能在赛事中取得好成绩,带领车队在圣莫里茨(St.Mo
ritz)完成新车的驾驶训练。在这个被誉为瑞士滑雪天堂的地方,团队接受一位运动学讲师和一位运动心理学家的指导便开始参与到之后的比赛
中。BMW也在随后针对此套驾驶培训开展类似课,自1977年起,这类课程以“BMW精英驾驶培训”(BMWDriverTraini
ng)的名称推出。1976年2月3日,埃伯哈德·冯·金海姆给BMWMotorsportGmbH下达一项新任务,就是推进当时称为
“精英驾驶培训”向专业化转变。最初给公司管理层提出的设想是:每年在BMW测试机构开发15项课程,每项课程至少有20人参加。同时,各
个赛道组织五项附加课程,每项课程有100人参加,全年共计800人参加培训,借此课程系统化地促进驾驶者在人车之间的表现,这是BMW精
英驾驶培训成立之初所公布的重要宗旨。1977年1月13日,雷诺·艾尔顿尼(RaunoAaltonen)正式签约,成为BMWM的
第一位教员。后来,艾尔顿尼不仅传授其丰富的赛道驾驶经验,还借此出版了当时唯一一本驾驶者培训书籍《Revolutionatthe
Wheel》(车轮的革命)。这本书在当时是唯一一本清晰阐述驾驶培训步骤及课程的书籍,上架之后在一夜之间被抢购一空。直到今天,这位
“芬兰飞人”仍在将自己独一无二的驾驶技艺悉心传授给所有BMW的驾驶者,只不过重点已转移到安全性方面。■引起世界轰动的车型:BMW
M120世纪70年代末,石油危机过后,时任BMWM公司总裁约亨·内尔帕施将研发超级跑车的计划提了出来,此举也拉开了著名的BMW
M1诞生的序幕。最初的计划是:由BMW生产技术部件,兰博基尼(Lamborghini)提供车身和底盘。然而,由于兰博基尼账务出现
问题,导致BMWM1的计划被延迟。最后,BMW不得不寻找一条新的生产模式,最终的办法是车身构架由Marchesi制造,玻璃纤维车
身由T.I.R.制造,这两家公司均位于“超跑之城”摩德纳。而BMWM1的外形设计工作则由乔治亚罗(GiorgioGiugiar
o)的公司——意大利设计室(ItalDesign)负责(点击查看谁是乔治亚罗)。宝马提出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延续之前“Turbo”概
念车的设计风格。但最终的结果却非常有趣,1978年,第一批宝马M1下线,由于是乔治亚罗的设计,所以这款跑车的外形风格跟BMW的需求
大相径庭。它有着强烈的意大利跑车造型,如果不是BMW的LOGO和家族双肾格栅,你根本就看不出它是一台BMW的跑车,反而更像...更
像当时意大利的“跃马”和“狂牛”,甚至它还隐约有些兰博基尼Countach的影子,乔治亚罗和甘迪尼(Countach设计师,乔治亚
罗的师兄),这对欢喜的冤家喔...。(为什么它们是欢喜冤家,点击查看师兄弟间的恩怨)。『乔治亚罗(GiorgioGiugiaro
)与BMWM1效果图』所有部件完成之后被运输至斯图加特,由Baur公司安装,这也意味着首款带“M”的车型即将面世。BMWM1的
长宽高分别为4361mm/1824mm/1140mm,轴距为2600mm,由于采用轻量化设计,车重仅为1440公斤。同时,M1还拥
有纯种超级跑车最经典的设计元素。动力方面,BMWM1采用BMWM88发动机和ZF的5速手动变速箱,值得一提的是,公路版发动机最
大功率为277马力,搭配5前速手动变速箱,最高时速达到了260公里/时,0-100公里/时的加速时间仅为5.8秒,这一成绩被当时的
德国媒体评为“速度最快的德国公路跑车”。大部分的M1在经过BMWMotorsport调校后对外公开销售,还有一部分M1则在慕尼黑
组装运输英国等地参加赛事运动。不过,集“万般宠爱”的M1于1978年正式推向市场,表现却很一般,主要原因就是过高的售价,它高达3.
5万英镑售价比当时的法拉利308GTS还要贵出一倍。1981年,宝马M1正式停产,至于停产的原因很简单,BMWM公司研发BMW
M1的主要目的就是参加Group4组别的比赛,根据当时的Group4的比赛规则,所有参赛的车辆必须在24个月内量产超过400辆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BMW公司才持续生产M1,直到第464辆时停产,到现在这批稀有的BMWM1依然是车迷和收藏家的挚爱。尽管公路
版M1如此出色,但仍然无法与赛车版相提并论:ProCar赛车版最大功率为470马力,最高车速远超300公里/小时。1979年赛季,
曾在一级方程式世界锦标赛中两次夺冠的车手尼基·劳达(NikiLauda)驾驶ProCar赛车版M1隆重登场,在8站M1ProC
ar赛事中夺得三站冠军及一站亚军。小知识:Group4是60-70年代赛事的一个组别,不特指某项赛事(房车赛、拉力赛等都有此组
别),而Group4版的M1即专门为Group4组别而打造的赛车,一般当时的赛事共计有Group1-Group6六个组别,
其中Group1组是最接近量产车的车型参加,而Group6则是最高性能的车型参加。有趣的是,1979年,美国著名波普艺术家安迪
·沃霍尔(AndyWarhol)创作了BMWM1ArtCar,这款车型不仅在勒芒赛道300圈的比赛中大放异彩,而且还形成了
BMW世界范围内的艺术热潮。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最杰出的艺术家将BMW与艺术相结合,迄今为止共创作了17辆BMW艺术车。虽然第一位创作
BMW艺术车的艺术家是AlexanderCalder,时间是在1975年,但是,安迪·沃霍尔手中的BMWM1才是这股热潮形成的
“始作俑者”。■BMWM世界冠军级的发动机70年代末,BMWMotorsportGmbH几乎将全部精力集中在了赛车的研发上
。例如,1974年,在BMW02系列车型延伸而来的第一代BMW5系,虽然它与BMWMotorsportGmbH一同诞生,但
很多客户期望能够在第一代BMW5系车型上看到赛车般的调校。因此,工程师们基于5系开发出M535i,它搭载635CSi六缸发动机,
悬挂和制动方面也得到了BMWMotorsportGmbH工程师的特别调教。不久之后,这款车型开始广受欢迎,截至1980年,一共
有895辆基于第一代BMW5系的改装车售出。约亨·内尔帕施于1980年离开BMWMotorsportGmbH,其继任者是迪尔
特·斯泰皮尔特(DieterStappert)。但是,我们需要长记一个人,他就是负责BMW赛车发动机研发的保罗·罗斯克(Paul
Rosche),绰号“发动机巫师”,他从1969年就开始在BMW运动部门效力。保罗·罗斯克不仅是BMWM的技术总监,也是20
世纪80年代初进军F1赛车运动的关键人物。1980年4月,BMW正式宣布进入一级方程式赛事,而替BMW研制首款一级方程式发动机的领
导者正是保罗·罗斯克。在他带领下,BMWMotorsportGmbH以1.5升排量四缸发动机为基础,打造出一款能够爆发出800
马力的一级方程式发动机。1982年,搭载BMW发动机的布拉汉姆(Brabham)车队参加一级方程式大奖赛,赛车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超
强实力。巴西车手内尔逊·皮盖特(NelsonPiquet)驾驶BrabhamBMW赛车赢得一级方程式世界冠军。截至1987年,
凭借这款成功的发动机,宝马共夺得9次F1大奖赛的冠军。BMWM的发动机并非仅向布拉汉姆车队提供,Arrows车队在1984至19
86年间使用了M发动机;ATS和Ligier车队则分别在1983、1984年和1987年使用了这款发动机。1986年,杰哈德·伯格
(GerhardBerger)在墨西哥驾驶贝纳通赛车赢得冠军,这是该款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后一次荣膺桂冠。一年之后,美国著名《Roa
dandTrack》杂志邀请泰欧·法比(TeoFabi)对BenettonB186进行试驾,最终确认这款赛车的动力输出为
900马力。保罗·罗斯克深信这款四缸发动机在实际使用中还可以迸发出更强劲的动力,他说:”它肯定能达到约1400马力,但我们无法知道
准确数值,因为发动机测功机的读数最高只到1280马力。”,多么可怕的数据啊!1983年,还有一件不引人注目的重要事件发生:BMW
MotorsportGmbH开始转型为一家以性能为导向的赛车公司,除了员工人数剧增至380名,照常开发、设计、赛事等工作之外,又
增加新的职责,比如成立独立的发动机和底盘技术开发中心。而客户方面,对于个性化定制车辆的需求在营业额中所占的比例开始显著增加。■M
5和M635CSi问世1984年,MotorsportGmbH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装配了与BMWM1相同发动机的M635
CSi(E24)双门轿跑车问世。在北美市场,M635CSi的简称为M6,这个称谓一直沿用到现在。E24M6随着第一代6系的停产也
在1989年时正式的停产,共生产5855辆。1985年,也就是M6发布后的一年,BMWM5正式问世,其实前文已说,早在1979年
,就有一台由MotorsportGmbH打造的M535i(E12)问世。虽然它是宝马M第一款量产车型,但它的发动机来自E237
35i上的M30,并无纯正的M血统。所以,1985年的第五代5系才是许多人心中的第一款M5。很快,BMWM5晋身运动型四门轿车之
王,世界首款高性能四门轿车由此而来。E28M5配备3.4升直列六缸M88/3发动机,其286马力的最大功率几乎是518i的三倍。
初看M5,几乎很难发现它与标准版5系的区别,然而,245公里/小时的最高车速令很多超级跑车的驾驶者抖大跌眼镜。■?1986年:有史
以来最成功的房车M3隆重登场1986年,在一级方程式赛事中完成精彩表演之后,由于民用市场BMWM大获成功,所以BMWMotor
sportGmbH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比赛中,正是这种转变才促使BMWM3的诞生。M3是BMWM公司最有代表性的招牌车型,宝马M
家族至此已拥有一个完整系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许多汽车厂家都对DTM大奖赛产生浓厚的兴趣,但DTM大赛规定其参赛车型必须是年产
5000辆以上的量产车。因此也有传言说,M3的量产就是为了能参加DTM大赛量身定制。由于Preussenstrasse的生产设施无
法满足这一数量级的生产需求,MotorsportGmbH在1986年搬至位于慕尼黑市郊的加兴(Garching)。1987年,意
大利车手罗伯特·韦华基亚(RobertoRavaglia)驾驶BMWM3参加世界房车锦标赛,并在1628天内拿下1436次胜利
的骄人战绩,此后BMWM3成为5年国际房车赛事中无可置疑的领导者。随后的五年里,M3在国际房车赛事中所向披靡,赢得两次欧洲房车锦
标赛、两次德国房车锦标赛(DTM)并获得一系列国际赛事冠军,成为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房车。虽然曾有谣传说M3是针对DTM大赛而推出的
车型,但这款车型的市场销售成绩非常出色,第一代BMWM3的销售量超过了17970辆,其中包括600辆2.5升M3Sportev
olution车型以及765辆手工制作M3敞篷车型。■奠定全新的市场:第二代M51988年,第二代E34M5面世,与上一代M5
相比,这一代车型外观设计偏向流线,原来的直列6缸发动机排量由原来的3.6升提升至3.8升,输出功率提升至315马力(后来又追加至3
40马力)。另一个变化是发动机的内部生产编号不再是“M”,而是按照BMW公司发动机命名方式改为“S”。如何一眼就能确定两代车款之间
的区别,首先是发动机罩上原来的“BMW”字标现被“MPower”取代,第二代E34M5也是BMWM88发动机最后的辉煌。第二
代BMWM3在1990年推出下一代3系的同时,BWWMotorsportGmbH已开始准备将在1992年投放全新BMWM3
。虽然E30M3有着出色的性能,但日常驾驶的舒适性实在不敢恭维。所以,1992年推出的第二代车型E36M3在乘坐舒适上进行了提
升。外观也不再像上一代E30车型那样通过醒目的尾翼和外扩轮拱吸引人们的眼球,E36M3选择更内敛的外观风格。E36M3搭载一台
采用VANOS技术的3.0升直列六缸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286马力。所有的客户和媒体从一开始就对全新M3青睐有加,此后的
六年时间里,共有71000辆E36M3跑车面市。当它登陆美国市场,《AutomobileMagazine》杂志便立即给予“年度
最佳汽车”的称号,这是进口汽车首次在美国获此殊荣。在1992到1996年间,BMWMotorsportGmbH基于这款M3生产
超过85辆3系四门赛车。约翰尼·塞科托(JohnnyCecotto)驾驶其中一辆汽车于1993年赢得了ADACGT冠军,随后转
战美国赛场并且同样取得了佳绩,到1996年,PTGM3赢得IMSA头衔。自1992年起,为了使公司的业务范围更加完善,BMWM
otorsportGmbH创建了BMWIndividual公司,这家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定制的对象涵盖所有宝马
车型,以满足消费者最具个性化的愿望及偏好。有人评论说,BMWIndividual公司最高境界正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1993年,
公司不得不再次作出调整,当时不少有客户借助BMWIndividual对其车辆进行个性化打造,或者加入BMW精英驾驶培训时都会对现
有的公司名称“BMWMotorsportGmbH”感到莫名其妙。因此,BMW决定简化公司的新名称,正式将“M”呈现在人们面前。
最后,MotorsportGmbH于1993年8月1日正式更名为BMWM公司。1995年,最畅销的BMWM3拥有更加强劲的动
力,新的3.2升发动机能够爆发出321马力的动力,Double-VANOS双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系统首次得以应用。1996年,在E3
6时代的末期,BMW也推出名为SMG(SequentialMGearbox)利用液压控制离合器及档位的半自动手挡变速箱。■首
创的变速箱技术:SMGBMWM是全球首家使用顺序式变速箱(SMG)的汽车制造商,这项独一无二的技术首先被应用到M3上。SMG以M
3的传统变速箱为基础,在换挡时利用电子液压方式促动离合片。驾驶者无需踩下离合器踏板,只要向上轻推或向下轻拉一下换挡杆,便可非常便捷
地在瞬间完成换挡。尽管在开始时有些驾驶者对这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但SMG很快便流行起来,到这一代M3生产周期的末期,几乎所有BMW
M3都配备了SMG变速箱。同样是在1995年,另一款M发动机也获得了骄人的成功:它是保罗·罗斯克设计的另一款发动机,基于750i
发动机的6升12缸大型发动机,它帮助McLarenF1硬顶超级跑车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勇夺桂冠。保罗·罗斯克与McLaren总
经理高登·莫瑞(GordonMurray)默契配合,联手打造堪称顶尖跑车极致的McLarenF1超级跑车。几年之后,即是在19
99年,这款来自宝马的V12发动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将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总冠军捧回总部。但此时这款发动机已不再由MGmbH生产
。因为在1995年,BMWMotorsportLtd在英国成立,它接管了宝马赛车领域的所有项目。从此以后,MGmbH便将全部
精力都投入到三个业务范畴:BMWM汽车、BMW个性化定制和BMW精英驾驶培训。■?动力强劲的M5与Z3M跑车1997年,又有一款
带有“M”字母的跑车横空出世:BMWZ3MCoupe和Z3MRoadster,在欧洲各国的能见度都非常高,尤其是敞篷型号。在
当时,这款独一无二的强劲车型也是宝马众多敞篷跑车中的一大亮点。1998年,BMWM公司的工程师成功的开发了第三代E39M5,它
的“心脏”首次采用一款全新的8缸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400马力,扭矩峰值为约501牛米。并且,与其前代车型一样,新款M5再次配备
了精确且运转平顺的6挡手动变速箱。而悬挂和发动机响应的不同模式可以通过“Sport”按钮来调节,十分吸引人。设计方面,造型更流畅圆
润,同时,车上还首次出现M车型标志性的四尾排设计,这一代的M5被玩家认为是最平易近人的一代,累计产量超过2万台。另外,它还是第一台
在常规宝马生产线上制造的M5。■?第三代M3隆重登场第三代E46M3于2000年首次亮相,它的外形充满肌肉感,遵循空气动力学的设
计。它沿用排气量为3.2升的S54直列6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43马力,最大扭矩为365牛米,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5.2
秒,最高车速被电子限速在257公里/小时。一年以后,E46M3脱下公路行驶的外衣,全身心地投入赛车运动。搭载4升8缸发动机的M3
GTR首次出现在美国勒芒系列赛上,2002年,这款车夺得GT级别冠军,为MGmbH的30周年纪念献上了一份大礼。2003年,B
MW希望通过开发一款非常特别的车型纪念宝马M纯正的风格。这款车就是M3CSL,“CSL”这三个字母分别代表“CoupéSpor
tLightweight”(双门轿跑车、运动、轻量化),它的车顶、中央控制台和车门均由碳纤维制成。它依旧采用手动顺序变速器(SM
G)。测试中,它在纽伯格林的北环赛道上跑出了7:50分钟的成绩。2003年,CSL上市,几个月的销量达到1383辆。在此后的时间里
,第三代M3销量接近10万辆。■?搭载10缸发动机的M5和M62004年秋季,在上一代车型产量突破2万台之后,新一代E60M5的
诞生。E60M5拥有堪称最完美的车身线条,从头到尾散发着凌厉的气势。动力方面,它配备了5.0升V型10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507
马力,最大扭矩为520牛米,使用第三代7速SMG序列式变速器,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为4.7秒,电子限速器将最高车速统一限
制在250公里/小时。2010年,宝马官方宣布E60M5停产,E60M5全球的累计销量为20548台,创下了历代M5车型的销售
记录。数月之后,搭载相同动力系统的M6也登陆市场,与M3CSL一样,这款大型双门豪华轿跑车的车顶也采用碳纤维制成,最高车速在出厂
时被限制在250公里/小时。■?BMWZ4M?2006年,MGmbH再次扩展了产品范围,将BMWZ4的高性能版本开发纳入计划
中。Z4M敞篷跑车和Z4M双门轿跑车搭载与M3相同的343马力6缸发动机。从2009年到2010年,在纽伯格林的VLN耐力赛中
,Z4双门轿跑车在16站赛事中取得了11场胜利。■?首款配备8缸发动机的BMWM315年之后的2007年,新M3正式上市,它使用
一款全新发动机取代了屡获“年度发动机”(EngineoftheYear)大奖的直列6缸发动机。新的4.0升V8发动机输出可达
到420匹最大马力,最大扭矩为400牛米。新一代M3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为4.8秒,电子限速器将最高车速限制在250公
里/小时。2008年9月份新一代M3在国外上市,同年10月份包括双门轿跑车(E92)、四门轿车(E90)和敞篷轿跑车(E93)三款
车型登陆中国。宝马为第四代M3高性能车设定的销售目标是超过10万辆,似乎在每一代M3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宝马都能成功的将销量提高。■
?BMW将M性能注入两款SUV中SUV作为近10年来最为成功的新车款,BMW自然不会放弃将M理念植入X5、X6体内的机会。2009年,BMWM将BMWX5M和BMWX6M引入细分市场。并且,BMWM为这两款车型开发出一款全新的高性能V8发动机,打破了宝马M之前只用自然吸气的传统。此外,X5M和X6M是第一款四轮全时驱动的M系车型,这与我们所熟悉的只用后驱的宝马也有所不同。2010年底,M家族再次扩充其产品范围,基于1系双门轿跑车开发出一款340马力的1系M车型。它采用了直列6缸发动机,令这款车型驾驶起来轻松自如。数月之后,全新M5携全新开发的560马力8缸发动机登场。点击现行销售的BMWM车型,加深了解:截至第一款量产车型发布三十年之后,即2008年,BMWM公司共生产了30万辆汽车。BMWM公司的产品系列已经扩充至9款车型,分别是BMWZ4M、BMWM5、BMWM6、BMW1M、BMWM3、BMWX3M、BMWX5M、BMWX6M。?『BMWM3车型频道』?????????????????『BMW1M车型频道』?『BMWM5车型频道』????????????????『BMWM6车型频道』??『BMWX5M车型频道』???????????????『BMWX6M车型频道』?还有即将复兴的BMWM1Homeage:?编辑点评:2011年,BMWM公司已经翻了一百倍,有近900人团队的规模,在这40年中,BMWM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BMWM让人尊敬。虽然BMWM部门建立之初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宝马在各种赛车运动当中获得佳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宝马在赛车界的空前成功都离不开BMWM公司。虽然现在,BMWM已经转向民用性能车,但“M”字母依然代表着BMW最强悍的运动性能的本色始终不会褪色。(编译/图汽车之家张然)
献花(0)
+1
(本文系冷斋居士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