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怎样好好的讨论问题
2016-10-26 | 阅:  转:  |  分享 
  
怎样好好的讨论问题?文:树隐摇椅惬书生1本文是笔者根据在学习《如何用正确的方法讨论问题》时的读书札记整理而成。本人觉得《如何用正确的方法讨论
问题》这篇文章写得极好,理由之一就是此文对读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很容易应用于实际。2无法好好讨论问题是人类的通病,所谓一言不合
就怎样怎样,正是人类性情的真实体现。在开放的年代里,“任性”也无可厚非,没什么大不了的,实际上也真的没啥大不了的,但是真的想要理性
的解决一些问题,坐下来好好讨论讨论,还是很有必要的。很多人排除万难,终于坐到了一起,本着和和气气的态度讨论问题,结果一言不合就
又针锋相对,不欢而散。很多人就会问,为什么总是会这样呢,他们就不能好好的讨论吗?我们见过很多有趣的“冤家”,一见面就对掐,掐的不亦
乐乎,他们可能是兄弟姐妹,可能是亲戚朋友,他们一般都有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所以外人甚至是他们的亲朋都不好说什么,随之任之。操碎心
了的就会来一句,他们就不能好好说话吗?答案是他们不能,因为他们违反了下文笔者即将阐述的一些规则,此规则来源于《罗伯特议事规则》一书
。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讨论问题也有要遵循的规则:文明表达规则和逻辑规则。文明表达规则。⑴不得进行人身攻击⑵不得质疑他人动机、
习惯或偏好⑶辩论应就事论事,以解决当前的问题为限其中第二条是罗伯特议事规则的精髓,本人觉得这也是最难做到的,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甚
至习惯了揣度别人,还有一个原因是所讨论事情背后的利益驱使。提到利益,好像很多规则就不那么好使了,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才是最大的规则。
在这里,笔者要说一句自己的认识,遵守规则只是为更好的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并不阻碍我们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进行人身攻击是讨
论时最常见到的,好一点的结果就是彼此抱怨,不欢而散。不就事论事也常见,夫妻一开始讨论事情,然后不知不觉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全抖落出来了
,最终变成吵架。夫妻二人已经脱离了就事论事的范畴,这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导致关系的恶化。读到这里,我们可以停下来,好好回想一下
曾经历经的各种“不欢而散”,看看自己或者他人都违反了哪一条?逻辑规则此处逻辑规则,更多的是说话要符合逻辑。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见下文
:歪曲对方观点来进行人身攻击错误归因,有前后时间顺序的事情,未必有因果关系。比如某人得了某种病,养病期间天天吃五谷杂粮,一个月后恢
复健康。得病与吃五谷杂粮之间只有时间上的前后,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在这一个月里可能是药物起效,也可能有其他原因。滑坡谬论,将一连串
的“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得出极不可靠的结论。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高数中有一个“置信区间”能很好的阐述这个道理,相关性只能作为
可信度参考,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是不代表就有因果关系。假托权威谬论。不适当的引用名人言论,编造名人言论,而且权威人士说的话未必都
是正确的。4总结一下,如何好好的讨论问题:要遵守“不人身攻击”、“不质疑动机”、“就事论事”的基本规范。说话要符合逻辑。如果以后你
再跟不好商量事情的小伙伴或者商讨重大事情,你可以先与商讨着达成以上两点共识,然后再进行愉快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是不可以“指责对
方的其他问题”,而是说,“指责其他问题”是开启一个新的话题,其内容和结果都不影响先前问题的辩论本身。2016.10.91
献花(0)
+1
(本文系小曲阳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