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zzzabc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5157文言文翻译
2016-11-02 | 阅:  转:  |  分享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子贡问政(管理国家的事)。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
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译文:(3分)(2)译文:(2分)(3)译文:(3分)参考答案(1)充足的粮食,富足的军
备,以及人民对君王的信任。(2)不得已的时候必须舍弃,在这三者之中哪个最先舍弃?(3)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百姓失去
信任则国家无以立足。9、将下面文言短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
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自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
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9.译文(1)五官中没有哪一个比眼睛更明察的,脸面上有黑点,眼睛却看不到,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2)看世间赞许的美
人,很少合自己意的,却不知道自己脸上的黑点,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像自己漂亮。10阅读下列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①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②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
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
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15.(1)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3分
)(2)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3分)(3)(那么)君王同谁做不好的事呢?(2分)【文段参考
译文】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贤明吗?我明白告诉你。这里有位楚国官员,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
楚国人来教呢?”载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
能的。假如带他在庄、岳闹市区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你说薛居州是个很好的人,让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
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是如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做不好的事呢?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
低的、地位高的都不是象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去做好事呢?一个薛居州,又能把宋王怎么样呢?”11、将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横线
的文字翻译成白话文。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
丁之一啜。【参考答案】①只有接触到它,才能了解它;只有亲自实践,才知道什么是艰难。②翻阅五岳画图,认为了解了山,还不如砍柴的
人迈出去一步了解的多。12、将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白话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也。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参考答案.①这不是有道德的人
的行为。②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乎道义,那么就应该迅速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13、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
语。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
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参考答案①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
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②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14、将画线语
句译成现代汉语。儒书言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夫言不窥园菜,实也;言三年,增之也。仲舒虽精,亦时解休
;解休之间,犹宜游于门庭之侧,则能至门庭,何嫌不窥园菜?闻用精者察物不见,存道以亡身,不闻不至门庭,坐思三年,不及窥园也。参考答
案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仲舒即使精神专注,有时也要松弛和休息。②存道以亡身:思考义理而达到忘我的程度。15、翻译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画横线的句子。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
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未闻有师。有,辄哗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召收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
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参考答案.①承蒙你来信想请我做老师。我修养不深,学业很浅,想想我的学问,没有
什么可传授的。②世人果然纷纷认为他怪,聚在一起骂他,指指点点、互使眼色、拉拉扯扯地议论纷纷,此外制造出各种言辞诬加给他。16
、阅读下面-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
也.其所以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刘向《新序·杂事》)参考答案屡次作战,
人民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以骄傲的君主,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17、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
的句子.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论者不期于丽辞而务在事实。善声而不知转,未可为能歌也;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持规而非矩,
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以所不睹不信于人,若蝉之不知雪。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辰参之错,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也。(
汉·桓宽《盐铁论·刺相》参考答案.唱歌的人不期求他的歌声好听,而可贵处在于合乎节拍;议论的人不期求他的言辞华丽,而务必要符合事
实。声音动听但不懂得曲调宛转,不能算是会唱歌;言辞优美却不了解形势的变化,不能叫做会议论。18、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
的句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
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学习必须身心宁静,才
智必须经过学习(获得)。不学习就不能使自己的才学广博起来。没有志向就不能使自己的学习有成就。19、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顷
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
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选自《东坡志林》)参考答案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
欧阳修回答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
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的。”20、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
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也。昏与庸,可限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选自《白鹤堂诗文集》)参考答案聪明与机敏是可倚赖又不
可倚赖的;倚赖自己的聪明和机敏而不去学习,是自取失败的人。胡涂与平庸是能限制人而又不能限制人的;不受自己愚昧和平庸的限制而勤奋地致
力于学习,那是自强不息的人21、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行不诚义,动不缘义,俗
虽谓之通,穷也。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廩丘(齐国地名)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
之廩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参考译文君子在品行上自我
要求,有举动一定遵循道义,做事情一定踏实于道义,世俗即使认为这行不通,君子也认为行得通;做事情不踏实于道义,有举动不遵循道义,世俗
即使认为这行得通,君子也认为行不通。孔子会见齐景公,齐公送给他廩丘作为他的奉养之地,孔子推辞不接受,回去告诉弟子说:“我听说君子有
功劳才接受俸禄。如今我游说齐景公,景公没有实行我的主张就赏赐我廩丘,他也太不了解我了。”让弟子急忙驾车,告辞后就走了。孔子是平民,
万乘大国的君主难跟他冻死,夏禹、商汤、周王的辅佐大臣也没有他显耀,这是由于他在取舍上不马虎啊!(原文节录自《吕氏春秋》
)22、将下面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
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不谷:古代姓自称的谦词。参考译文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
,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
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
,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练习:翻译下列语段白居易年十五
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
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
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白居易年纪十五六的时候,
用衣袖藏着一卷文稿,投奔著作郎吴地人顾况,顾况善于写文章,但性情轻浮浅薄年轻后学文章没有能满意的
。看了白居易文章,不知觉迎进门来礼貌地接待说:“我以为文人就断绝了,又找到您了。”的令他然而
的地将他他原然而总算湖北题: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
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2)石华、象溪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3)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译
文:⑴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甚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⑵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
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⑶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
08江西题: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时陶侃为散吏,访(人名)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②人有小
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翻译:(1)当时陶侃担任闲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
的儿子陶瞻。(2)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很少不自己称赞自己的,你的功劳那么大,却没有说一句,这是为什么呢?湖南高考:13.把文
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1)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译文:并且又大力悬赏(缉捕)
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官吏对这件事情感到苦恼。(2)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译文:然而官吏百姓还是怀疑他们(是因为)经受不住(
审讯之苦)而自己承认强加给他们的罪名。(3)其治尤难者若是,
其易可知也。(译文:他治理最难治理的地方(都能)像这样,那些容易的(就)可以知道了。
考点解析: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
言语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语法现象:1.积累性的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2.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各类句式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
信、达、雅“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
可以随意增减内容。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雅”要
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例:曹公,豺虎也。曹操是豺狼猛虎。曹操是象豺狼猛
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例:以勇气闻于诸侯。“达”要求译文表意明
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翻译的程序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
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6、查对字
词的落实,誊写到答案卷上。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例:?郑人使
我掌其北门之管。?????????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太子丹用荆轲
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致祸患。意译为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内容,改变句式,使文意连贯。例1: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例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于是(
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秦孝公)有
并吞天下的野心。1、留(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古今同义的词语,专有名词如:帝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国名、朝代名、
称谓、器具、度量衡单位、典章制度可照录不翻译。如果名称不全的要补全。例:1:阳嘉元年,复造地动仪。2、邹忌修八
尺有余。3、德佑二年二月二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文言文翻译的方法2、换翻译时
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例:1、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但我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强大的秦国之
所以不敢发兵攻打我们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3、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气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例:
昼夜勤作息。例:宫中之事,事无大小。例:再拜献大将军足下。例:战于长勺,公将鼓之。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补出原文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部分。如果不补,译文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不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例: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第)一(次)击鼓,(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等到)(第)三(次)击鼓
,(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4、补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永州的野外生长一种奇特
的蛇,这种蛇黑色的身子上有白色的花纹;它碰到草木,草木全都枯死;如果咬了人,没有抵御蛇毒的办法。5、调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使译文准确畅达。2、计未定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主意未能定下来,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未能找到。1、“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
另外有些不调整就难以理解的句子例:互文、合说分译。例: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
)喜悦或悲伤。2、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如果不到正午和半夜时分,
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注意文言文中常见固定句式的翻译例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例1:吾孰与徐公美?例3:今
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听说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
己,说的就是我啊。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练习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相如闻,不肯与会。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相如闻(这件事),不肯与(之)会。不知句读,不解惑。还矢(于)先王,而以成功告(之)。村中好事之少年驯养一虫。6、既罢
,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7、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8、沛公安在?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渑池之
会)既罢,(赵王等)归国。以相如功大,(赵王)拜(蔺相如)为上卿。或于太山重,或于鸿毛轻。沛公在安?所以遣将守关者,备
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
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
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再行搁笔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
作。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①我不是吝啬我的财产才用羊去替换它,老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啊。
②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的说法是妄造的。③觉悟到过去作错的事已经不能改正,知道未来
的事还可以挽救。④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文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⑤假如
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2.用“/”线给下文中加点的句子断句并把划线
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晋平公与群臣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
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
,以为寡人戒。”①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译文:②惟其言而莫之违。翻
译:③是非君人者之言也。翻译:
参考答案①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②惟其言而莫之违。
翻译:仅仅是他的话没有人违抗罢了。(此句得分点是“惟”“莫”“违”)③是非君人者之言也。翻译:这不是国君(所应该)说的话。(“君
人者”译为“统治者”也可。此句得分点是“是非”“君人者”“言”)3.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把划横线的文字翻译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
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盖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1)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3分)(2)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2分)(3)箪食壶浆,以迎
王师。(3分)参考答案(1)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译出大意1分;“旬”1分;:“举”1分。)(2)古
人有这样做的,武王就是这样。(译出大意1分;“是”1分。)(3)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箪”1分;
“壶”1分;“师”1分。)4.据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
饮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
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注],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
者入內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汉书·朱买臣传》)[注]上计掾吏:古代一种官职名称。(1)初,买臣免,
待诏。(2)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3)其故人素轻买臣者人内视之。参考答案.(1)起初,买臣被免职,等
待皇帝重新任命。(3分)(2)守邸很吃惊,就出去跟上计掾吏说了(这件事)。(2分)(3)那个平常看不起买臣的旧友进入室内看到了它(
指印绶)。(3分)《朱买臣传》译文班固(汉书)起初,朱买臣被免了职,正等待着皇帝重新任命,日常就在会稽郡邸的守邸人那
里借住吃饭。朝廷授与会稽郡太守官职,买臣穿上过去罢免时的衣服,怀揣系着绶带的官印,步行回到郡邸。逢着上计的时候,会稽郡办上计的官吏
正一起聚着饮酒,对买臣都不屑看上一眼。买臣走进内房,守邸人就和他一道吃饭。吃到快饱的时候,买臣稍微露出那系着官印的绶带,守邸人觉得
那东西很奇怪,就上前拿着那绶带,端详着那方印章,正是会稽太守章。守邸人吃了惊,走出屋外告诉了上计掾吏。掾吏们都喝醉了,大叫大喊道:
“胡说罢了!”守邸人说:“你们试把它拿来看看吧。”那位平素轻视买臣的旧相识走进室内看了官印,(吓得)回头就跑,高声嚷道:“的确如此
!”在座的人(这才)惊慌害怕起来。5.将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
:“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
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刘向《说苑》)译文:我所说的天,不是指那个幽蓝辽阔的天空(2分)。做国君的应该把百
姓当作天,百姓赞成他国家就安定,协助他国家就强盛,非难他国家就有危险,背叛他国家就会灭亡(4分)。百姓怨恨他们的国君而国家最终不灭
亡的,是从来也没有过的(2分)6.将下面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李弘度常叹不被遇。殷扬州知其家贫,问:“君能屈志百里①不?”李弘度答曰:“《北门》②之叹,久以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遂授剡县。——《世说新语》【注】①百里:方圆百里的地方,即一个县。②《北门》:《诗经》中的一篇,旧以为是写“仕不得志”的,诗中描写一个小官吏慨叹自己位卑多劳,生活贫困的苦况。译为:.李弘度时常慨叹得不到赏识提拔的机会(或“不被知遇”)。殷扬州知道他家境贫寒,问他说:“你能否屈就(或“委屈自己的心志”),去担任一个小小的县令?”李弘度回答说:“我为官不得志的慨叹,早已被上级知道了;走投无路的猿猴跑到林中,哪里还有闲暇(或“哪里顾得上”)选择栖身之木呢!”于是殷扬州授予李弘度剡县县令的官职7.把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不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参考答案求学的人(往往)有四个缺点,教师一定要了解到。人们的学习,有的缺点在于贪多,有的缺点在于学得太少,有的缺点在于学得太容易,有的缺点在于(遇到困难就)停止。这四种情况,(求学者的)心理没有不如此的。(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然后才能补救他们的缺点。做教师的,(要)发扬(他们的)优点,补救他们的缺点。
献花(0)
+1
(本文系zzzabc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