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风雨世面
2016-11-04 | 阅:  转:  |  分享 
  
这就是生活,也是美丽的诗!

——周晓东《风雨世面》随读随想



弘虫



周晓东的《风雨世面》,父辈人写的青春大书,是我最近埋头读得最起劲、最持久的一本书。随读,随想,时不时有书里书外的感觉冒出来。不揣冒昧,在此实录笔记本上随记的不成体统的文字:

1.年轻人写日记,或许是那个时代的时髦,跟现在小伙伴们玩微信差不多吧。但《风雨世面》与众不同,它是生活的记录,情感的抚慰,思想的梳理,灵魂的考问,人生的感悟,是一个青年“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激励。

2.因为是日记,所以它直抵本真的内核。虽是日记,却不是流水账,有故事情节,有生活细节,有时代痕迹。但有时候,我们走得太快,或是见得太多,难免忘记了关于生命和世界最本真的道理。那些最本真的,往往最朴素,而最朴素的,则往往最珍贵。《风雨世面》就是这样珍贵起来的。

3.从18岁到28岁,从68年到78年,一个被称作黄金时代的周晓东,用日记的形式写就一部叫做青春的大书。十年,弹指一挥间。但周晓东在生活的庸常里,“弹”出来的竟是躺在辛苦劳累身边的60万文字,“指”出来的是潜伏在曲折坎坷中的奋斗之路。什么叫“不白活一回”,周晓东就是;什么叫“青春无悔”,周晓东就是;什么叫“人生足迹”,《风雨世面》就是。我们总是挥霍时间,浪费青春,所以我们注定是凡夫俗子,因为我们总是忘记“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因为我们人类中,那些没有思想过自己为何而生、为何而死、庸庸碌碌地过一生、不知自己做了些什么的人太多了。”(P261)

4.可以把《风雨世面》看成一个青年的生活史,一个青年的恋爱史,一个青年的成长史,一个青年的奋斗史,乃至一个文学青年的阅读史、文化史、创作史。我更愿意将它综合理解为一个青年的精神发育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三观”说来有些头大,但在《风雨世面》里,它们已经变成有温度有灵性的文字,那是用汗水和泪水浸润出来的朴素的道理。

5.《风雨世面》以最个性化日记形式,谱写了青年奋斗的一曲赞歌。在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父辈,“一个有志的青年和一个学会了怎样生活的人”(P270)。这是一本厚重的书,它的厚重不仅在于书之厚,还在于它关乎成长、关乎青春、关乎人性、关乎思考、关乎追问……这些现在听起来已经越来越模糊的人生词汇。

6.“经历便是财富”!这句话用在这里最贴切了。这个财富既是精神财富,对于周晓东来说,也包含了依靠精神支撑而创造出来的有灵魂的物质财富。

7.“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在这里照样贴切。顺着《风雨世面》,可以反观一个成功人士在他年轻时的生活细节与情感点滴,让你坚定什么叫“因果”,这人世间,真的是有“因果”存在的。。

8.如果没有这些日记,就不会有今天的企业家周晓东;如果没有这些日记,就不会有今天的文化人周晓东。日记,“我曾视为生命的日记”,是周晓东的精神支柱、精神大厦、精神世界。因为“摊开的日记本‘闯’字分外大”(P361),因为日记催促着周晓东“必须闯,为青年,为朋友,也为自己闯出一条使人生有意义的路”(P377)。“闯”是日记的主题,是日记的封皮,翻开来,就是:让我们用血肉来拥抱世界。

9.读着读着,就想起了柳青的《创业史》;读着读着,又想起了杨沫的《青春之歌》;读着读着,一首老歌在耳边响起:“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它们,这些书,这首歌,不就是《风雨世面》的兄弟和姐妹么?!

10.“生活毕竟是现实的”,这句话在书里反复出现,我续上后半句:“但人是万万不能没有精神的。”在《风雨世面》的文字里穿行,更加坚信一个道理,即:物质上的穷不是真穷,精神上的富才是真富。

11.“我深信,我精神上永远不会失败的。”(P415)这叫什么?就叫理想信念。有这样的信念,虽败犹荣;有这样的信念,成功是迟早的事。“我不想掩饰我处境的困难,但精神上,我是乐观的,我对生活自始至终抱有美好的向往。”(P398),这叫什么?这就是革命乐观主义,也叫积极的人生。所以,幸福感与金钱真的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常常抱怨不幸福不快乐,是因为我们的精神愈来愈空洞。“我看见人们并不是在生活,却只是在想办法喂饱肚子。”(P407,高尔基语。)

12.“要健健康康地出来,健健康康地回去!”(P390,书中出现多次。)那不就是“洁本洁来还洁去”的意思吗?话糙理不糙,一语道破人生奥秘。这样的话,在《风雨世面》里常以“大实话”的形式出现。

13.“生活创造着故事。人,应该是个创造故事的人。”(P503)40年后的今天,说过这句话的周晓东,成了《风雨世面》的主人公。我想起了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4.在《风雨世面》里,始终有两个影子在闪动,一个是打工青年周晓东,一个是文学青年周晓东。两个影子叠在一起,便是进步青年周晓东的完整形象。一个是生活的,一个是精神的。一个形而上,一个形而下。如此完美地结合在周晓东身上,你或许会像我这样觉得不可思议,后来终于发现有一样“秘密武器”始终陪伴着周晓东,“我换了许多生活环境,每到一个地方就必须有一张简单的书桌,对于我看看书、写写字的地方是首需安排好的。”(P407)读书人看到这样的文字,是要热泪盈眶的。这是习惯,这就是精神。

15.《风雨世面》,似一坛封存了45年的老酒。你无需怀疑它的品质和口感。要有酒量和酒风,要有一股子耐心,慢慢地品,慢慢地尝,一种别样的苦辣、酸涩、淳厚、清香会沁人脏腑。尝一口,你会惊叹它的味道。再尝一口,你会感慨它的年份。尝第三口,你会激动得流出眼泪,因为这酒是可以喝到骨头里去的。给它取个名字,叫“精神不老酒”吧。

16.《风雨世面》,可以顺着读,可以倒着读,可以跳着调。可以像诗歌一样读,可以像小说一样读,可以像散文一样读。你可以读出辛酸,读出眼泪,读出欣慰,读出温馨。《风雨人生》,是一个人的青春史,也是一代人的青春史,是一个青年的奋斗史,也是一代青年的奋斗史。

17.《风雨世面》,不是心灵鸡汤,而是青菜萝卜营养好。是农家菜,是绿色菜,是健康菜,是最养人的萝卜青菜,是最煞饭的干菜汤,朴素清爽,吊人胃口。尤其在当下,它更是一道降火降压降脂的苦瓜,治病养生呢。

18.“人类的精神食粮——书,万岁!人类的灵魂工程师——作家,万岁!”(P353)这是文学青年周晓东在日记里两句口号。这是两句从心底里喊出的声音,彰显着一个文学青年的读书精神。是的,阅读是一种精神!阅读是一种习惯!但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这种阅读的虚荣心,失却了阅读的耐心,丧失的是做一个有思想份量和生活质量的人。周晓东是阅读的榜样,他通过阅读和日记,完成了特殊时代特殊身份下灵魂的救赎。

19.文学青年周晓东,“打工”之余,要么是写日记,要么是阅读写作,要么是读信写信,所以阅读和写信,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它们连同生活一起,成为《风雨世面》的血肉,构建起一个年轻人精神世界。《风雨世面》牵涉的书籍与书信,定是别一番的风景,现在看来,那是怎样的弥足珍贵哟,当初是快乐的源泉,现在是幸福的源泉。

20.“这就是生活,也是美丽的诗!”(P469)周晓东在日记里的这句人生感悟,说得真好,也是《风雨世面》一书最贴切的注释。我愿意用这句话概括《风雨世面》。



《风雨世面(我曾视为生命的日记1968-1978)(精)》是瑞丽市样样好国际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东18岁至28岁的日记。抱着“到社会上经风雨、见世面”的信念,作者的整个青年时代一直向往看到社会的大风大浪中去经受锻炼。由于热爱文学,即使在饥寒苦累的打工之余,仍然手不释卷,并坚持以记日记的形式“积累素材”。正是文学,像一只载看希望的小船,拯救了他的青春,也给了他的人生以意义。1980年,作者以一篇《让我们用热血来拥抱世界》参加《中国青年》杂志开展的“潘晓讨论”,激起社会强烈共鸣,收到1000多封读者来信。最后,作者虽然没成为作家,却成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另一个人生的高地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风雨世面(我曾视为生命的日记1968-1978)(精)》堪称“日记体的《平凡的世界》”。



























献花(0)
+1
(本文系弘虫(陈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