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太极真功
2016-11-10 | 阅:  转:  |  分享 
  
太极真功

太极真功之一“开合拉气”悟玄机

——太极真功入门之道

所谓“开合拉气”,就是以太极桩为基础形架,双手撑抱于胸前,在意识的诱导下,意念放松,外静内动,感悟两手间

磁石般吸斥力的变化,即所谓“气感”,有推之不动,拉之不开的感觉,越觉越妙,并通过这种感觉体悟腰脊上下牵

拉,周身束放缩胀的内在感应,也即内在劲力(或称内气)在体内的自然运行的变化,使身体的质量提高而密度加大,

从而感悟“胸中腰间开合”的奥妙,所谓“放之则弥六合,退则藏之于密”。由静到动,内外导引,合一而融,动而犹

静,静而亦动,静动交变,从而再达外动内静,静而仍动,动静和融的真静之境界,为健身养生和太极拳的真正内功训

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太极妙道,一气贯穿,全在胸中腰间开合。欲入妙道,先需得法。法者入道之门。众妙法门,何止千万,然其正者乃

一,惟得之正者乃入正道。开合拉气,虽只一法,但法简效宏,见微知著,通玄入奥,太极妙道尽存,窥一斑可知全

豹,老少咸宜,健武皆适,武练尚需文养,文练亦可武用,所谓“文以强身,武以御敌”。为使太极真功(包括正道养

生)爱好者避偏途,入正道,今简述“开合拉气”法而引之,以助登堂入室,早得太极真艺真技。下面作以简要介绍:

一、要领: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胸实腹,提裆塞尾,气沉丹田,顶膝坐胯,足心含空,五指微屈,虎口

圆撑。

二、要求:首先进行放松的诱导,由自然呼吸逐渐过渡到逆腹式呼吸,按练功的说法就是先做好“三调”,即调身、调

息、调心,做到身正、息稳、心平;然后做身体放松的调试,由头开始逐渐下松,一直松到脚下,再由脚下依次上松,

直至松到头顶,反复调试愈松愈好,以全身通透为佳。自感全身松畅后即可进行开合拉气的训练。特别提示:本法虽名

“开合拉气”,只是沿用旧说,在意不在“气”,气不过一种内在感悟,并无玄虚,只要习者感气不而求气,人人能

得,所谓“不气而气”,即感悟到身,气不求自明,不求而自得,皆纯任自然,绝无虚妄、玄虚之虞,信也有,不信也

有,所谓“气”只在得法,功到自然成。习者只能从松上找感悟,万万不可想气、运气、引气、导气,否则极易出偏而

误入歧途,所谓“走火入魔”,皆虚妄之为

三、动作:以太极抱球桩(亦称太极桩、混元桩或浑圆桩),熟练后可产生多种自然形变。操演时先自然站立,双臂松

垂,引颈、拔背、拉腰、长身,先行“三调”放松,然后两脚开立,略宽于肩,屈膝下蹲,同时两手从腹前提肘沉肩,

双臂环抱圆撑,上提至胸前止,掌心向内,掌指相对,距七寸许,拇手指齐鼻,沉肘略低肩,双臂撑圆如抱球,双臂外

撑内合,头正项竖,脊直身端,目视掌指间,要做到骨撑、筋伸、肉松、劲缩,手劲缩于肩而达腰,脚劲缩至胯而合于

腰,保持要领和要求。以上为静桩,即外静内动的内意开合训练,待静桩掌握后,便可转入动桩训练,即由内意开合转

为外形开合,以形合内,内外合一而练。

四、凝神调息:息稳心平身自松,身松息微神自凝,敛神意注通阴阳,气机升降自开合。意注眉间神居祖窍,不即不离

不无意,丹田鼓荡周身贯,膨胀缩合立体圆,即所谓“形圆、意圆、气圆”。随呼吸调整,渐入松静,一气贯穿,周身

内外胀缩。神凝祖窍意注两掌间,掌虽不动,掌间自有磁石般两极变化的吸斥感产生,自吸自斥,吸斥等力,吸之不能

开,斥之不能合,谓之意念开河;同时吸气时,腰部拔伸向两端牵拉,身体放长,呼气时,身胀肩沉气自落丹田而鼓

荡。开合拉气,感之在掌,动之则在胸脊,此即“胸中腰间开合”之谓。初始开合,随意念轻重而轻重,轻重由掌及臂

而身,继而随息深浅而轻重,终而脱息脱意自轻重。即随着凝神调息的深入,调息而忘息,凝神而神游,似有若无,若

即若离,感而不感,不感而感,形神合一,神入神室,气入气窍,精神气乃一,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玄关洞彻,所谓

“空穴来风”,功境自现,前人所谓“不在身内求,不在身外得”意即指此。若动式开合,则两臂外撑,形张而意收;

两手相合,形拢而意张,所谓“开中有合,合中有开”,亦开亦合,亦合亦开,开即是合,合即是开,此之谓也。

五、效验:功后周身通畅,精神饱满,身体如铸,轻盈不滞,气感充盈,劲力殷实,筋骨强壮,却病延年。功后练拳,

全身通透,束身而起,胀身而落,神凝内聚,一气相连,身如灌铅,整体如铸,不僵不滞,内外一如,物我两忘,动无

不动,静无不静,意动形随,周身相贯,易筋洗髓,入微入妙,玄奥难言,功者自验。

太极真功之二“动之入微”登堂奥

——太极拳真功修炼之道

太极拳运动内外相合,左右相顾,上下相随,螺旋运转,连绵不断,循环无端,外柔肢脉,内畅气血,阴阳互运,刚柔

相济,文以强身,武以御敌,内外兼练,性命双修,然而,太极拳之奥,乃是动之入微。为使太极拳同好求得真功真

技,拙作《“开合拉气”悟玄机——太极拳真功入门之道》已发表于2005年《武魂》第8期,今作乃是上篇之续篇:“太

极拳真功修炼之道”,还有后篇“瞬变瘦瘠易阴阳——太极拳真功应用之道”与同好共研。

上篇的“开合拉气”讲的主要是求取内在感应,以开合拉气为引子,求得太极拳内在之整劲,并把握太极拳以腰运身和

胸中腰间开合之要窍,为今后练拳打下坚实基础。今述“动之入微”乃是太极拳真功真技实修之法门,以微入道,以微

求正,以微求变,以微求活,以微求奥,登堂入室,进而求取太极真功。

太极拳的特点虽是松柔圆润,外柔内刚,拧裹旋掩,连绵不断,循环无端,然其精奥却是动之入微。“微”乃是小、

少、细、精、巧、深、奥之意,在太极拳运动中,微是指:微小、精微、精妙,细腻,微而妙,妙而精。微与单纯的慢

不同,若单纯求慢,则慢易滞,滞而僵,僵而拙;不慢则快,快则易滑似流水,囫囵吞枣而找不到感觉。微即慢中求

精、求细、求活、求变,微则敏而不僵滞笨拙,能动之入微,则能体精入奥。太极拳无论健身还是练武,不入微难知其

奥,不入微难达其效。太极拳运动只有入微才能入妙,才能细微变化于内而人不见人不知,即便在搭手时也难以使对方

感之己方变化。太极拳只有变化人莫知方可谓入道,即“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太极拳欲入微,亦尚需先宏观把握,

即“先求开展,后求紧凑”,要由大而小,由开而合,由外而内,由身而心,所谓“开展紧凑乃缜密”。那么,太极拳

微在何处求?答曰:均整、协调、平衡。所谓“均整”就是: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一气贯穿,周身一家;所谓“

协调”就是: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同步运转,无一不合,连贯无间;所谓“平衡”就是:上下、左右、前后、内

外,用力均衡,不偏不倚,无过不及。那么,微又从何处悟?答曰:矛盾中求中和。所谓矛盾,即是“阴阳变化”,阴

化,则是上下、左右、前后、内外、进退、屈伸、轻重、沉浮、鼓荡、开合、虚实、刚柔、松紧、化打等等等等,

所谓中和,即是“对立统一”,皆本阴阳互动互生,争衡而制,相生相克,没有生克,就没有变化,失去变化就没有生

机。太极拳只有动中求微,微中求变,变中求妙,才能妙中入奥,所以说,太极拳要在微妙变化中多体悟、找感悟、细

思悟,要在微中求均整、微中求协调、微中求平衡。太极拳只有精微细致、细腻熨贴,才能在运动中感悟到气血、劲力

内运精奥;太极拳只有入微才能入奥,才能微中见精,转换折叠不留痕迹;太极拳只有体会入微,才能感之入深,动作

才能细腻熨贴,精微巧妙,幽密深邃;太极拳只有动之入微,才能变化于内,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太极拳只有动之入

微,才能微妙之处见神奇,微触即应,微感即动,微动即化,微动即打,化打合一,化打无形。技之有别,不在花样不

第1页

太极真功

在奇,唯在精微细致而已,细微之处方见真功。技艺之绝,亦莫过于精微巧妙。所以说,欲求太极真功,唯求动之入

微。欲求入微,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由大圈到小圈,小圈到无圈,无圈而圈即是入微。

入微的精髓,述之有三:首先,是周身的整合,也即贯穿,内外合一,无处不撑合。撑而不合则散,合而不撑则软。所

以拳论谓之“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周身若能整合,则能有如球充气,一孔入而压力均等,微动即感,感而即应,应

则有度,不多不少,恰如其分。其次,是和中而济,也即腰胯争合,以腰运身。腰胯不争,软而无力,腰胯不合,周身

俱散。腰身一体,同轴而连,唯胯两侧,各具一轴,力可活变。腰胯争合,则能劲运周身,此乃谓之“依中而行,本中

而运,由中而发,和中而济”。所以拳谚又说“别看太极柔,刚劲腰中求”。腰不能无胯,无胯则无争,无争则无功,

腰动之功,争合自中,气自内运,劲自贯穿,动之入微,合之细腻,定胯腰拧,腰拧胯搓,腰动一分,拳打一寸,劲自

内运,一气贯穿,动之不见形,周身一家,内劲浑然,劲出透敌,化打合一。其三,是意之驭形,形意合一,意之所

动,形之所趋,意形相随。意动入微,形之入妙,微而自大,无内无外,意动形随力自出,力出则有气,有气则有势,

力气不二,气势乃一,气充势宏,势大力大,气势浑然,神威自显。神依形而存,形依势而威,气与势和,力与气合,

形神若一,内力自生,气势旺盛,神威彰显。所谓“志愈大而心愈小”,静心平气境乃幽,心意入微震寰宇,形神意气

合,终可达“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之境。

太极真功之三“瞬变松紧”易阴阳

——太极真功应用之道

太极拳是阴阳转换的运动,也是能量积聚和激发的运动。太极拳虽要求放松,以慢练柔练入道,但太极拳运动却是松中

有紧,柔中寓刚,柔外而内刚,松紧相变,刚柔相济的运动。太极拳真正的功夫不是绵软松柔,而是“绵里藏针,棉里

裹铁”。绵软只是太极拳的外象,松柔只是太极拳积柔成刚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所以拳论有云:柔中无刚其速不疾,刚

中无柔摧逼不捷。尽管太极拳练柔练松,然其应用不是不要刚紧,练松柔虽能舒筋活血润肢脉壮脏腑,极富健身作用,

但松柔不是为松柔而松柔,松柔乃是为了在实战中更好地发挥刚紧的作用,这正是太极拳武学的核心,也是被常人所忽

略的和被所谓的太极拳家所淡忘了的拳学内涵。因此,太极拳训练和应用必须要松紧交变,松不是为松而松,松是为了

紧,而且是为了更好地紧,紧则坚骨壮形,劲力坚刚而无坚不摧,松中要寓紧,紧中也要有松,松紧不仅要渐变,而且

还要瞬变,更要渐瞬突变。所以说,太极拳松不能无紧,紧也不能无松,松则柔,紧则刚,松紧合一刚柔济,虚实松紧

变,刚柔松紧系,有松无紧稀打愣——懈晃;有紧无松直巴愣——僵硬。拳中只有不松不紧,不紧不松,才能阴阳相

济,而达到拳论所述“似松非松”之功。太极拳只有做到了“似松非松”,才能松紧瞬变,松紧无常,虚实不露,刚柔

不定,化打不分,敌不知我,我独知人;只有“松紧瞬变”,才能在交手中赢得战机,化打如意、有效制敌而立于不败

之地,而不是一味地松柔粘化走圈连随而失去战机。交战中只有松紧交变才能知顺逆而为用,有所谓“慢松慢紧力推

山,瞬松瞬紧炸力崩,渐瞬松紧鬼神惊”。瞬变松紧阴阳易,阴阳易变蕴玄机,松紧渐瞬人不晓,玄机奥妙非能语,蓄

能释能只一瞬,松松紧紧自无敌。松紧训练实际上就是自身能量的转换,不论内家外家少林武当,能量的转换无非是加

大自身松紧的空间和缩短松紧的时间,以便在瞬间发挥出最大的能量作用于敌而制敌而已,也仅此而已!太极者劲由内

换,松紧由外而内,以内引外,内动外发,劲不露形,劲瞬间而已。所谓“瞬变松紧”,亦不过“发劲似放箭”之功。

拳者为拳,惟实为真,太极不能无柔,太极亦不能无刚,无柔则硬,无刚则软,惟有软硬兼施方谓真技,所以说,太极

真功不离“刚柔相济”,皆赖松紧相系,更在松紧瞬变,松要松在自己身上,紧要紧在对方身上,松则柔,紧则刚,瞬

则快,不快不能后发先至,不快无以制敌,慢绝不能制快!不动乃静不为慢,静以待变,变则一瞬,用则疾而能“后发

先至”。太极拳慢中求快,慢中见快,乃是稳中求快,快中求快,快上加快的更快,快慢转换而无间,变化不留痕迹,

化打合一赢敌只在一瞬,所谓“不招不架一下两下,一犯招架十下八下”。与敌交手非同儿戏,瞬息万变,敌不由己,

慢不得也软不得,“练用有别”不可不知,万不可虚,更不可玄,玄虚和想象在真正的交手中只能一败涂地。

关于太极拳真功之道,笔者已述两篇,入门、修炼只是基础,惟有应用乃是关键。太极拳无论怎么特殊,绝不能脱离自

然规律而行之,各种运动都要符合人体生物运动力学,更要受运动规律的制约,人之与物惟不同者,乃为人是有思维的

动物,人之一切运动要受思维的控制,所谓“知行若一”,也即“形意合一,形神不二”。太极拳尽管讲究螺旋弧线运

动,但并不否认直线运动,所谓“方圆互用”,方圆之运更不能离松紧而为,因为,人之一切运动皆赖于肌肉筋腱的松

紧运动带动骨骼运转而生,离开松紧(包括思维与形体)人不可能产生任何运动!所以说,松紧才是人体运动的核心、

力量的源泉,松紧即是拳中阴阳的具化,更是人体能量转换的枢纽。古往今来,“拳学无玄虚,真功本无秘,松则蓄

能,紧则释能,松紧之变惟熟而已”,所谓的“气血经络”乃是自然之事,无须刻意而为,自然顺遂即如意,惟有松紧

需功力,松紧之功亦需入细入微,细则精,精则巧;微则瞬,瞬则奇,奇则难御,出奇制胜自然归,所以说,太极拳应

用之道,惟瞬变松紧方知其道之奥之妙。

太极拳道不离阴阳,阴阳不是具体,乃是一理,阴阳理论乃是自然规律,阴阳非死物,阴阳运动互为其根、互动互生,

阴阳运动在于转换和变化,阴阳于人于拳于事皆同。阴阳理论指导实践需要具化和泛化结合,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就理

论而理论,但具化亦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与具体划等号,拳中的进退、屈伸、虚实、刚柔、化打、吞吐、鼓荡、开

合、轻重、沉浮、松紧、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等,皆可阴阳释之,但在各项阴阳矛盾之中,惟有松紧才是人体运

动的枢纽,松紧可以使人产生任何形态的运动变化而进行能量转换,所以说“松紧”才是拳中阴阳的具化。松紧乃是人

体运动的动力之源,一松一紧一屈伸,一松一紧一虚实,进退、化打寓刚柔,一松一紧一太极,一松一紧自运化,松则

俱松,紧则俱紧,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松紧相系,松紧瞬变,松紧不离,松紧则无欺。拳之松紧与常人理解之松紧截

然不同,拳之松紧务须符合拳势要求,松紧皆要自然撑合不失弹性,有撑无合则散,有合无撑则软,紧要不失之中,松

要不失之撑,撑要沉,沉不失之拔,松沉圆沉不离“弓”(即身备“五弓”的弓,也即所谓的“掤劲”);紧则是周身

的胀缩,胀也紧缩也紧,胀缩形不拘,争撑合一而融,不胀不缩自然松。拳之紧乃是要求我们要在间架撑合不动形的情

况下能自然内在地胀缩,亦不能失之“掤劲”,一气贯穿,紧而不僵,松紧交融,动之入微,松长紧短只一瞬,松紧交

替渐瞬而变,慢松慢紧能量增,瞬紧瞬松瞬释能,心到意到不看经,体认透晰自然明,“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仍

是训练过程抑或基本功以形成定势定型的习惯,“发劲似放箭”才是终极运用所求,待“不蓄而发,不发而发”方入圣

明。太极拳松紧训练,要由形而意,由意而形,形复归意,形意合一,变之入疾,用之则速,所谓劲由内变,换劲不动

形,变形劲不变,学者详辩,自能入道。所谓“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乃真意”,无形乃纯,无意乃真,灵机一动犹

如火烧身,化即打,打即化,出手便是。“松紧”于拳,摸得着,看得见,通俗易懂易学易会,人人可明,人人能做,

只要我们依规而行,不丢要领,因势而运,随机而变,定能运之自如。拳者若能明得此中理,能在运动中瞬变松紧而不

见其形,遇敌自不惧,一松一紧自运化,自能体悟太极拳真功应用之道的奥妙。

凡学过太极拳或读过太极拳文章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词最迷人、最神秘,使用频率也最高,这个词就是“内劲”!

什么是太极拳内劲呢?

众说纷纭。广州市陈氏太极拳馆认为其实最简单的太极拳内劲解释,就是能在一瞬间把体内所有集聚的力量集

第2页

太极真功

中在一点发出的能力。蓄力时上松下沉,虚领顶颈,将全身的劲沉至脚跟,如拉满的弓,发劲时蹬腿立腰瞬间把劲集中

至某一点送出,快如闪电,力如山崩。

一代太极大师陈照奎先生曾说:“没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是出功夫。”

广州市陈式太极拳馆认为这里讲的“功夫”就是内劲功力。从所周知太极拳除养生外,还具有较强的技击作用。技击正

是靠内劲功力来达到其目的的。像张三丰祖师名垂千古,杨氏三代在近代威显武林,陈家沟也不乏继往开来之人,这都

是靠太极拳内劲功力显名创派,提高知名度的。因此太极拳讲究功夫与技巧,功力是技术的基础,而技巧又是内劲功力

发挥得恰到好处的保证。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技击,必须培植内劲功力。如果训练内劲,达到具有随心所欲的高强功

力,加之配合以无极和太极的神奇技巧,便是所向披靡的拳技。

太极拳内劲的形成,在开始修炼阶段要通过放松等手段,结合意念、内气等因素综合磨炼而成。广州陈氏太极

拳馆认为内劲的形成,是因为人体的筋骨、肌肉等结构产生了一系列变化,这种微小的变化不易被察觉所以许多人就误

以为内劲仅仅是一种用力的感觉,而忽略了内劲的产生是人体结构微观上发生变化的结果。

外家拳功法,就是肌肉力,完全可以以人体生理学机械学来解释,但是内家拳区别于外家拳,就是这个内劲,

不产生于肌肉,而发源于丹田,根源在五脏。太极拳的“内劲”,它不是简单地肌肉收缩做功所产生的力,它是人体“

心”“身”经过特定的拳式修炼,经过长期磨练凝聚而成的。它是人体“心”“身”多种功能综合协调发挥的结果。广

州陈式太极拳馆认为从量化的角度剖析它,它是由“机灵劲”、“缠丝劲”、“整体劲”所组成的。只有当这三种劲配

合合理时,才能产生威力无比、无坚不破的“内劲”。

太极内劲特别注重内中意识的锻炼,主张“用意不用力”,意念神经的指导又有独特的运行路线,再配以肢体的

圆运动,练就一种混圆一体的圆匀力场。太极拳内劲活动在这个圆匀力场内的身体就是一个不凹不凸的太极体,且是应

付一切外来侵入的变化无端的圆形体。时时慢练心悟,突出以柔化、借力、粘走化发的攻防意识,形成以棚、履、挤、

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主要特色的劲路,加以灵活多变的和、眼、身劲、步的同步习练,从而显

示出太极拳独到的攻防技击特色。

内劲从何而来呢?我们认为来源于呼吸。不论是练习拳术,还是练习气功,都离不开呼吸。不过,演练武术,所

采用的呼吸与平常人是不同的,它要求有规律地呼吸。有的采用胸式呼吸,有的采用腹式呼吸,能在意识指导下完成某

个运气过程。

俗话说:“力气是奴才,不使不出来”。广州市陈式太极拳馆认为这句话确实有道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事

各种活动,都是通过锻炼,气力才能增长。例如体力劳动者就比脑力劳动者力气大。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人要比一般人

的力气大。练习武术和气功的人,力气就更大。总之,锻炼与不锻炼人们的力气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坚持锻炼力气才能

增长,但是锻炼要有适当的方法,要在老师或有经验人的指导下练习,这样就会少走弯路。如体育锻炼要配合各种器

械,练习硬功者,举石锁,打沙袋等,练习内功者通过意导,加大运动量逐渐增强力度。

陈式太极拳的内劲锻炼方法与外家拳练功是不一样的。它的独特风格就是缠丝劲,是用意识指导动作,放松肌肉,动作

螺旋式地划弧转圈、反复绞转,松紧交替的锻炼方法形成的。

太极内劲追求的过程,可用四个宇概括,即通、充、疾、冲。这四个环节是在追求中循序而达到的。

所谓通,就是要求内劲通达四梢。广州市陈式太极拳馆认为当拳架练习正确熟练后,骨节和经脉畅通,气流运

行不再受阻。正如“流水滔滔,先修河道”。气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它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极其

细小的物质微粒,难以直观地察觉,只能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根据事物的各种变化而体现它的存在。太极拳内劲“气”

好似一种水,腹式呼吸好似压力器。丹田好似压力容器罐,浑身经脉好似流水的管道,四肢是较大的管道,心是指导气

流的总机关。用心意调整腹式呼吸使内气先沉于丹田。然后使丹田部位鼓荡,加强压力器——呼吸的功能。呼吸要做

到:深、长、细、缓、匀、柔,务必与动作合拍。通过呼吸使压力容器罐向四梢送气。

从压力罐向四肢分发的过程是,用意识将六分气上流,分达两肩,缠绕运转,至膊、肘、腕、掌达于两手指

尖。先小指依次至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同时将四分气分流往下,运行经胯,分达两腿,缠绕运转,至膝、足达

于两足尖,先小趾,依次至大趾。这是气流随着动作的开展、引伸、呼气而运转缠绕到达四梢。

所谓充,就是要求内劲要充满之意。当内气能运行四梢时,还要追求内劲的充满。拳论曰:“行气如九曲珠,

无微不到。”怎样使内劲无微不到呢!关键还是意识指导呼吸。通过逆式腹呼吸,使丹田的鼓荡性逐渐增强,在呼与吸

换接时,要有稍微停顿,使丹田腹部充实圆满,浑身上下,就像打足气的气球。有外似棉花、内似钢的状态。太极拳内

劲此阶段会出现手指尖麻、胀、针刺的感觉,手臂有膨胀的感觉,有气遍身躯的感觉。广州市陈氏太极馆认为在推手

时,棚劲充足,沾连粘随劲增强,处处能与对方气力相吸合。久练既有抗击力,又有爆发力。

所谓疾,指的是气流运转的速度要快。内劲潜转,要疾如闪电。拳论曰:“意之所注,气即至焉”久练推手

后,才能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界,才能达到“依着何处,何处击”的随心所欲功夫。

内气疾,送气快,关键还是用意,这里的用意,要有较复杂的想象。要刻意揣摩“调兵遣将”的练习方法。加

速内气运转速度。如向前必想后,有左必想右,有上必想下,有来必想回,有攻必想防。要轻重、刚柔、快慢、虚实、

忽隐忽现等相结合地形象思维练习,逐渐能在瞬息之间完成各种想象及动作表现。

练拳时要先定好目标,循标求功。顶劲领好,腰劲塌下,裆劲沉着合住,胯根撑开,撑圆,脊柱节节松沉,骶

骨有力,随着呼气而膈肌下降,气沉丹田而充满。重心下降而沉稳。内气下行到足跟,腿劲如植地生根,蹬地而借力。

太极拳内劲腰胯要松沉而旋转自如。内劲由脊背达于手臂,划弧形微向前上方而去。运用在推手时,容易破对方平衡,

使其脚跟浮动。

劲速在腰胯。拳论曰:“如不得机不得势,必于腰胯求之。”腰档劲练好,灵机一动,鸟难飞。要多练太极的抖劲,抖

劲就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爆发力量。要明白抖劲特点,按照快速,螺旋,气足,力猛,劲长,动短,意远练习。

所谓冲,就是要求内气冲出体外。这是更高的一层功夫。广州市陈式太极馆认为推手时,发劲则如箭离弦,击

敌即倒。这种功夫在前面练习的基础上,时常要有“想当然”的想象力,不论练拳或推手,要有无数圆圈和无数个圆切

线想象。然后确定落点位置,出劲的方位,发劲的速度,发劲的力度等想象。

太极发劲是圆走化、方出点的快速刚劲。当对方落空之机已成,应当采用合力而击之。此时必须审明机势、方

向、时间,三者不可缺一。发劲如弹丸,无往不利。发劲又如放箭,曲中求直,直达指端,发劲时须敛气凝神,先内动

然后随意识的指导下,松腰落胯,含胸拔背,开裆合裆,脚跟蹬地产生地面反作用力,目视对方受力点,形不到而气力

应先人,如枪弹出膛,迅猛异常。

太极拳的“内劲”,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它是习武者综合劲法的表现形式。习武者,广州陈氏太极认为通

过“机灵劲”的训练,来提高人体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促进了感知敌方劲路变化的能力,也促进了人体各部

位肌群的气血运行,提高了肌纤维的素质,使肌肉一张一弛具有弹性,从而使全身的劲力得到有效的凝聚。太极拳内劲

通过“整体劲”的训练,使拳式动作的协调性得以促进,从而使劲力在人体中的传导得以顺利无滞,一浪高过一浪,像

接力跑比赛一样,最终产生强大的惯力。总之,“内劲”是力的感知、力的聚集、力的传递的三维一体的产物。

人们学习太极拳,总希望在学会动作、拳架之外,还能学到更多东西。太极拳也的确有太多的内容可以奉献给人们。

太极拳能“以柔克刚”。但柔怎么克刚呢?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太极拳的理论中,有许多富有哲理的文句...

人们学习太极拳,总希望在学会动作、拳架之外,还能学到更多东西。太极拳也的确有太多的内容可以奉献给人

们。

第3页

太极真功

太极拳能“以柔克刚”。但柔怎么克刚呢?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太极拳的理论中,有许多富有哲理的文句。所以学习

太极拳,我们能学到许多哲学知识。

太极拳能够使人“沉静若水”,这是个心理问题。人们喜欢用心理认知来规范自己或者别人的行为。太极拳里有许

多类似“沉静若水”等涉及心理学上的指导性语言,这些语言精准地抓住了人们的细腻的心理过程。因此,学习太极拳

能让人们学到许多心理学知识。太极拳与心理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太极拳轻柔缓慢,主张胸空若谷、腹内空净气腾然的运动方式,它是有氧运动,能使人体经络气血通顺,满足人们

对健康的追求。太极拳的语言中有许多有关中医、健康的语言,因此人们通过学习太极拳,能学到许多中医知识。

太极拳有保持自身平衡同时破坏别人平衡及击打别人的方法,这种方法包含在每个动作细节中。要掌握这些方法,

就必须明白其中的道理,如一掌劈下去身体内部的变化是怎样的?应怎样出手应对?

数百年来,前辈在至柔、至刚、平衡、进取等问题上,把生理学、哲学、心理学、中医学、动作学等一系列理论,

糅合在一起来阐述太极拳,这些理论中有许多是古人的智慧。传统太极拳理论用物质阴阳两性的对立、统一、共存、‘

互补的规律来解释太极拳,用阴阳观来阐述意、气、劲、整体观、圆的运动等概念的来源、形成和运用。现代社会,人

们更习惯用现在的科学来阐释现实的存在。如何将太极拳这一古老的理论体系放在现代的科学框架之中加以表述,成为

一个重大的课题。

笔者试图用“人体运动机制是个二元体”的概念,来说清人体内部的精微运动,对古老的太极拳理论加以梳理。

人体是个二元体。一元是原本先天的“爬行”格局,是先天自然形成的,体内运动有圆的运动的特征;另一元是人

类进化形成的用“杠杆力”的格局,它有用线性的橇动运动来获取东西占为己有的功能,是后天新生的。如果将进化的

“杠杆力”这一元剥离,即脱净拙力,将身体凸显成原本先天的“爬行”时的格局,即回归自然,我们就能在“爬行”

这一元中很清晰、很从容地揭示人体圆的运动的源头和人体由内而外进行运动的根源。如此先做剥离工作,再在人体内

部进行精微运动,就能更好地理解太极拳是如何在保持自身平衡的同时破坏对方平衡的以及太极拳击打对方的具体方

法。

问:对方击打我,我该怎么办?

答:不惧怕,不回缩,用单手给予回应。首要任务就是保持自身的平衡,同时破坏对方的平衡。

不惧怕、不回缩,我在心理上不紧张,在生理上四肢不乱动,虽然我全身外形不动,但是体内却在做着精微的;隹

备。

这体内精微的准备是什么?在瞬间用强烈的“意志力”将自己的头作“虚领项劲”,目光内敛而炯炯有神地看着对

方,既顾及身处的危险,又内视自己体内的运动。腰以下腿部三关节屈曲,使腿部有屈蓄后发的能力。因先有“虚领项

劲”,又有腿部三关节屈曲,如此人体构成上下对拉之势,变成自我感觉十分清晰的“三段分区”的身体。此时,人体

获得了可供自由运用的上下各一个平衡器(如爬行时的前肢和后肢),呈“两头实,中间空’’的状态。这种状态完全符

合生理解剖学椎髓神经、运动神经分段分布的布局,由此人体有了如虎豹一样上扑下蹿的能力,同时有了像蛇一样的屈

蓄(张弓)、伸展(攻击)、旋转(油滑)的能力,最终形成身体的圆的运动方式。

其实,这就是人体直立状态下的“爬行”状态。这是人体的回归自然,是人的本能,武术上称此为“浑元”状态。

从发现有人要打我到完成这一系列准备,人的外表表现出静、空、无为的姿态,而体内意志力却十分强烈,完成了

体内的总动员。

用单手给予回应,这是心理上不怕的表现。我体内做好了一切准备,却只用单手给予回应,只是用了全身四分之一

的能力,意在试探对方的能量大小和虚实情况。这只手不是进化铸就的用杠杆力的手,而是爬行时的前肢。这只手伸出

去,“虚领顶

颈”、“力从脊发”,力量的源头在脑前耳后,与胸、腹无关,所以此手“伸中有屈”、“柔中寓刚”、“胸空若

谷”、“气沉丹田”。由此,人体在空净的胸、腹中储备了足够的“气”。

人体由内动而外观静止的状态开始动,用单手给予回应,是胸腹之“气”润滑推动下的手臂运动。此时手臂的运动

方法是肩关节旋转和肘关节伸屈。

肩关节旋转和肘关节伸屈,是由胸腹之“气”润滑和推动的,故十分自由坚定,而且同人体伸、屈肌整体作功方式(

肩关节内旋,接通胸腹屈肌:肩关节外旋,接通背部伸肌)相连,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肩关节旋转和肘关节伸屈,是人体肩以上“上一个小整体”,也称“上一个平衡器”的圆的运动成就的,手臂露在

最远端,是末梢部分,它能轻轻地伸出去如树梢撩人,也能同“上一个小整体,紧密连接整体贯劲后能量很大地伸出去

用来击打。于是,人体有了轻能轻到极致、重能重到极致的能力,太极拳称此为“劲”。

此时单手伸出仅仅是防范的预备动作。若遇飞速向我打来的拳,我则不慌不忙追踪与其相交。对方身手既出,已有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我当在其未达目的之前(这种功夫是越静越眼快手快),用“沉静若水”、“由内而外”的单手

臂与来力相接,接到力后不间断地用一个变手,手臂根部也就是肩关节内旋,肘关节随肩关节内旋,随势屈曲,带动

胸、腹、腿内侧全身屈肌整体作功产生巨大能量,或者用单手臂肩关节外旋接通背部、腿部伸肌,全身顺势用丹田之

气、整体用伸肌直接攻击对方,势如推山。

手臂的这种功能,太极拳用一个“掤”字来表达。单手臂“掤”出,①能黏贴对方,使其不得松脱,太极拳谓之“

不丢不顶”和‘‘黏连沾随”:⑦此时我手臂屈肌、胸腹屈肌、腿部屈肌整体屈蓄,呈圆球状,上、中、下只要有人用

力作用于我如圆球的任何一点,我均可用圆球滚动来破坏其平衡,单手伸出,用单手臂肩关节旋转、肘关节伸屈,加上

全身屈肌整体伸屈、旋转,对方之力一定落空,我却能保持平衡,从而造就“我顺人背’’的态势,因而威势十足。

问:轮到我击打对方时。我该怎么办?

答:我击打别人时,不是伸手想打就打,而是同准备受击打时一样,体内也要有精微的准备,将人体调整到伸、屈

肌整体作功的状态。伸、屈肌整体作功,非将人体凸显成“爬行”时的格局不能实现。

“爬行”时的肌肉运动方式,是以颉颃原理进行伸、屈肌整体作功的。当人体凸显成原本先天的“爬行”格局时,

一定是虚领项劲超乎寻常,手臂成了爬行时的前肢,整条手臂的拙力就此消失,手臂高抬或者下落完全由全身伸、屈肌

主宰,且此时胸、腹空净。当整体屈肌猛然问收缩,借胸、腹由空变实,即所谓用“气”的润滑和推动下,手臂下落的

速度一定很快。

我们可以自己试验一下。双臂前伸,一臂高,一臂低,高的手轻柔握拳,低的手轻柔张开,高举的拳用胸腹屈肌的

整体力而不是用手臂力用心自由下落(内含用屈肌的加速度),击中低的掌心,感受产生的冲击感和疼痛感;同样双臂前

伸,一臂高一臂低,高的手握紧拳头,低的手用力张开手掌,高举的拳有目的地打下去(此时一定是用手臂的拙力),击

中低的掌心,感受产生的冲击感和疼痛感。(或者可以用尺骨对尺骨对击,这样的效果更明显。)把两种感觉和疼痛感进

行比较会发现,被用心的自由下落的拳击打有沉重感,如铁锤击打,深到皮肉之内,使人无法抗拒,难以应对;而被握

紧拳头的击打有表皮的散发感,虽然也疼痛,但能忍受,而且容易应对。

2009年第5期《少林与太秘上刊登的陈雄先生的《太极拳的十三种松胯状态》的开头写道:“网上有段记载,杨露禅

在北京教拳告老还乡,吴全佑尾随不舍,杨师便下轿对他说:“我当天发誓,全部功夫都已教你,没有一招留下。总之

你记住,‘圈内打入,圈外推人’便是。”

笔者认为,所谓“圈”是指胯,指骨盆。这是全身伸、屈肌整体发力汇集的地方。“圈内打人”,是指屈肌整体发

力,身体状态如擂鼓,力量汇集到骨盆之内,即“圈内”;“圈外推人”,是指伸肌整体发力,身体状态如推山,力量

溢出骨盆之外,即“圈外”。

问:与对方脱开时,我该怎么办?

第4页

太极真功

答:与人脱开,我身体必须重归中定。

“中定”就是人体在直立情形下凸显的“爬行”时的格局,并使之不散。

人体凸显的先天的“爬行”格局,是天地未开时的状态,要静就极其稳定,要动则非常灵敏,静能如冰,动能若

火,对心理素质的要求是极高的。太极拳体内的精微运动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很容易实现动静有致、冰火同存,使人

的心理诉求与生理运动合而为一、高度统一。

所谓“开合拉气”,就是以太极桩为基础形架,双手撑抱于胸前,在意识的诱导下,意念放松,外静内动,感悟两手间

磁石般吸斥力的变化,即所谓“气感”,有推之不动,拉之不开的感觉,越觉越妙,并通过这种感觉体悟腰脊上下牵

拉,周身束放缩胀的内在感应,也即内在劲力(或称内气)在体内的自然运行的变化,使身体的质量提高而密度加大,

从而感悟“胸中腰间开合”的奥妙,所谓“放之则弥六合,退则藏之于密”。由静到动,内外导引,合一而融,动而犹

静,静而亦动,静动交变,从而再达外动内静,静而仍动,动静和融的真静之境界,为健身养生和太极拳的真正内功训

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太极妙道,一气贯穿,全在胸中腰间开合。欲入妙道,先需得法。法者入道之门。众妙法门,何止千万,然其正者乃

一,惟得之正者乃入正道。开合拉气,虽只一法,但法简效宏,见微知著,通玄入奥,太极妙道尽存,窥一斑可知全

豹,老少咸宜,健武皆适,武练尚需文养,文练亦可武用,所谓“文以强身,武以御敌”。为使太极真功(包括正道养

生)爱好者避偏途,入正道,今简述“开合拉气”法而引之,以助登堂入室,早得太极真艺真技。下面作以简要介绍:

一、要领: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胸实腹,提裆塞尾,气沉丹田,顶膝坐胯,足心含空,五指微屈,虎口

圆撑。

二、要求:首先进行放松的诱导,由自然呼吸逐渐过渡到逆腹式呼吸,按练功的说法就是先做好“三调”,即调身、调

息、调心,做到身正、息稳、心平;然后做身体放松的调试,由头开始逐渐下松,一直松到脚下,再由脚下依次上松,

直至松到头顶,反复调试愈松愈好,以全身通透为佳。自感全身松畅后即可进行开合拉气的训练。特别提示:本法虽名

“开合拉气”,只是沿用旧说,在意不在“气”,气不过一种内在感悟,并无玄虚,只要习者感气不而求气,人人能

得,所谓“不气而气”,即感悟到身,气不求自明,不求而自得,皆纯任自然,绝无虚妄、玄虚之虞,信也有,不信也

有,所谓“气”只在得法,功到自然成。习者只能从松上找感悟,万万不可想气、运气、引气、导气,否则极易出偏而

误入歧途,所谓“走火入魔”,皆虚妄之为

三、动作:以太极抱球桩(亦称太极桩、混元桩或浑圆桩),熟练后可产生多种自然形变。操演时先自然站立,双臂松

垂,引颈、拔背、拉腰、长身,先行“三调”放松,然后两脚开立,略宽于肩,屈膝下蹲,同时两手从腹前提肘沉肩,

双臂环抱圆撑,上提至胸前止,掌心向内,掌指相对,距七寸许,拇手指齐鼻,沉肘略低肩,双臂撑圆如抱球,双臂外

撑内合,头正项竖,脊直身端,目视掌指间,要做到骨撑、筋伸、肉松、劲缩,手劲缩于肩而达腰,脚劲缩至胯而合于

腰,保持要领和要求。以上为静桩,即外静内动的内意开合训练,待静桩掌握后,便可转入动桩训练,即由内意开合转

为外形开合,以形合内,内外合一而练。

四、凝神调息:息稳心平身自松,身松息微神自凝,敛神意注通阴阳,气机升降自开合。意注眉间神居祖窍,不即不离

不无意,丹田鼓荡周身贯,膨胀缩合立体圆,即所谓“形圆、意圆、气圆”。随呼吸调整,渐入松静,一气贯穿,周身

内外胀缩。神凝祖窍意注两掌间,掌虽不动,掌间自有磁石般两极变化的吸斥感产生,自吸自斥,吸斥等力,吸之不能

开,斥之不能合,谓之意念开河;同时吸气时,腰部拔伸向两端牵拉,身体放长,呼气时,身胀肩沉气自落丹田而鼓

荡。开合拉气,感之在掌,动之则在胸脊,此即“胸中腰间开合”之谓。初始开合,随意念轻重而轻重,轻重由掌及臂

而身,继而随息深浅而轻重,终而脱息脱意自轻重。即随着凝神调息的深入,调息而忘息,凝神而神游,似有若无,若

即若离,感而不感,不感而感,形神合一,神入神室,气入气窍,精神气乃一,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玄关洞彻,所谓

“空穴来风”,功境自现,前人所谓“不在身内求,不在身外得”意即指此。若动式开合,则两臂外撑,形张而意收;

两手相合,形拢而意张,所谓“开中有合,合中有开”,亦开亦合,亦合亦开,开即是合,合即是开,此之谓也。

五、效验:功后周身通畅,精神饱满,身体如铸,轻盈不滞,气感充盈,劲力殷实,筋骨强壮,却病延年。功后练拳,

全身通透,束身而起,胀身而落,神凝内聚,一气相连,身如灌铅,整体如铸,不僵不滞,内外一如,物我两忘,动无

不动,静无不静,意动形随,周身相贯,易筋洗髓,入微入妙,玄奥难言,功者自验。

太极真功之二“动之入微”登堂奥

——太极拳真功修炼之道

太极拳运动内外相合,左右相顾,上下相随,螺旋运转,连绵不断,循环无端,外柔肢脉,内畅气血,阴阳互运,刚柔

相济,文以强身,武以御敌,内外兼练,性命双修,然而,太极拳之奥,乃是动之入微。为使太极拳同好求得真功真

技,拙作《“开合拉气”悟玄机——太极拳真功入门之道》已发表于2005年《武魂》第8期,今作乃是上篇之续篇:“太

极拳真功修炼之道”,还有后篇“瞬变瘦瘠易阴阳——太极拳真功应用之道”与同好共研。

上篇的“开合拉气”讲的主要是求取内在感应,以开合拉气为引子,求得太极拳内在之整劲,并把握太极拳以腰运身和

胸中腰间开合之要窍,为今后练拳打下坚实基础。今述“动之入微”乃是太极拳真功真技实修之法门,以微入道,以微

求正,以微求变,以微求活,以微求奥,登堂入室,进而求取太极真功。

太极拳的特点虽是松柔圆润,外柔内刚,拧裹旋掩,连绵不断,循环无端,然其精奥却是动之入微。“微”乃是小、

少、细、精、巧、深、奥之意,在太极拳运动中,微是指:微小、精微、精妙,细腻,微而妙,妙而精。微与单纯的慢

不同,若单纯求慢,则慢易滞,滞而僵,僵而拙;不慢则快,快则易滑似流水,囫囵吞枣而找不到感觉。微即慢中求

精、求细、求活、求变,微则敏而不僵滞笨拙,能动之入微,则能体精入奥。太极拳无论健身还是练武,不入微难知其

奥,不入微难达其效。太极拳运动只有入微才能入妙,才能细微变化于内而人不见人不知,即便在搭手时也难以使对方

感之己方变化。太极拳只有变化人莫知方可谓入道,即“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太极拳欲入微,亦尚需先宏观把握,

即“先求开展,后求紧凑”,要由大而小,由开而合,由外而内,由身而心,所谓“开展紧凑乃缜密”。那么,太极拳

微在何处求?答曰:均整、协调、平衡。所谓“均整”就是: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一气贯穿,周身一家;所谓“

协调”就是: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同步运转,无一不合,连贯无间;所谓“平衡”就是:上下、左右、前后、内

外,用力均衡,不偏不倚,无过不及。那么,微又从何处悟?答曰:矛盾中求中和。所谓矛盾,即是“阴阳变化”,阴

化,则是上下、左右、前后、内外、进退、屈伸、轻重、沉浮、鼓荡、开合、虚实、刚柔、松紧、化打等等等等,

所谓中和,即是“对立统一”,皆本阴阳互动互生,争衡而制,相生相克,没有生克,就没有变化,失去变化就没有生

机。太极拳只有动中求微,微中求变,变中求妙,才能妙中入奥,所以说,太极拳要在微妙变化中多体悟、找感悟、细

第5页

太极真功

思悟,要在微中求均整、微中求协调、微中求平衡。太极拳只有精微细致、细腻熨贴,才能在运动中感悟到气血、劲力

内运精奥;太极拳只有入微才能入奥,才能微中见精,转换折叠不留痕迹;太极拳只有体会入微,才能感之入深,动作

才能细腻熨贴,精微巧妙,幽密深邃;太极拳只有动之入微,才能变化于内,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太极拳只有动之入

微,才能微妙之处见神奇,微触即应,微感即动,微动即化,微动即打,化打合一,化打无形。技之有别,不在花样不

在奇,唯在精微细致而已,细微之处方见真功。技艺之绝,亦莫过于精微巧妙。所以说,欲求太极真功,唯求动之入

微。欲求入微,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由大圈到小圈,小圈到无圈,无圈而圈即是入微。

入微的精髓,述之有三:首先,是周身的整合,也即贯穿,内外合一,无处不撑合。撑而不合则散,合而不撑则软。所

以拳论谓之“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周身若能整合,则能有如球充气,一孔入而压力均等,微动即感,感而即应,应

则有度,不多不少,恰如其分。其次,是和中而济,也即腰胯争合,以腰运身。腰胯不争,软而无力,腰胯不合,周身

俱散。腰身一体,同轴而连,唯胯两侧,各具一轴,力可活变。腰胯争合,则能劲运周身,此乃谓之“依中而行,本中

而运,由中而发,和中而济”。所以拳谚又说“别看太极柔,刚劲腰中求”。腰不能无胯,无胯则无争,无争则无功,

腰动之功,争合自中,气自内运,劲自贯穿,动之入微,合之细腻,定胯腰拧,腰拧胯搓,腰动一分,拳打一寸,劲自

内运,一气贯穿,动之不见形,周身一家,内劲浑然,劲出透敌,化打合一。其三,是意之驭形,形意合一,意之所

动,形之所趋,意形相随。意动入微,形之入妙,微而自大,无内无外,意动形随力自出,力出则有气,有气则有势,

力气不二,气势乃一,气充势宏,势大力大,气势浑然,神威自显。神依形而存,形依势而威,气与势和,力与气合,

形神若一,内力自生,气势旺盛,神威彰显。所谓“志愈大而心愈小”,静心平气境乃幽,心意入微震寰宇,形神意气

合,终可达“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之境。

太极真功之三“瞬变松紧”易阴阳

——太极真功应用之道

太极拳是阴阳转换的运动,也是能量积聚和激发的运动。太极拳虽要求放松,以慢练柔练入道,但太极拳运动却是松中

有紧,柔中寓刚,柔外而内刚,松紧相变,刚柔相济的运动。太极拳真正的功夫不是绵软松柔,而是“绵里藏针,棉里

裹铁”。绵软只是太极拳的外象,松柔只是太极拳积柔成刚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所以拳论有云:柔中无刚其速不疾,刚

中无柔摧逼不捷。尽管太极拳练柔练松,然其应用不是不要刚紧,练松柔虽能舒筋活血润肢脉壮脏腑,极富健身作用,

但松柔不是为松柔而松柔,松柔乃是为了在实战中更好地发挥刚紧的作用,这正是太极拳武学的核心,也是被常人所忽

略的和被所谓的太极拳家所淡忘了的拳学内涵。因此,太极拳训练和应用必须要松紧交变,松不是为松而松,松是为了

紧,而且是为了更好地紧,紧则坚骨壮形,劲力坚刚而无坚不摧,松中要寓紧,紧中也要有松,松紧不仅要渐变,而且

还要瞬变,更要渐瞬突变。所以说,太极拳松不能无紧,紧也不能无松,松则柔,紧则刚,松紧合一刚柔济,虚实松紧

变,刚柔松紧系,有松无紧稀打愣——懈晃;有紧无松直巴愣——僵硬。拳中只有不松不紧,不紧不松,才能阴阳相

济,而达到拳论所述“似松非松”之功。太极拳只有做到了“似松非松”,才能松紧瞬变,松紧无常,虚实不露,刚柔

不定,化打不分,敌不知我,我独知人;只有“松紧瞬变”,才能在交手中赢得战机,化打如意、有效制敌而立于不败

之地,而不是一味地松柔粘化走圈连随而失去战机。交战中只有松紧交变才能知顺逆而为用,有所谓“慢松慢紧力推

山,瞬松瞬紧炸力崩,渐瞬松紧鬼神惊”。瞬变松紧阴阳易,阴阳易变蕴玄机,松紧渐瞬人不晓,玄机奥妙非能语,蓄

能释能只一瞬,松松紧紧自无敌。松紧训练实际上就是自身能量的转换,不论内家外家少林武当,能量的转换无非是加

大自身松紧的空间和缩短松紧的时间,以便在瞬间发挥出最大的能量作用于敌而制敌而已,也仅此而已!太极者劲由内

换,松紧由外而内,以内引外,内动外发,劲不露形,劲瞬间而已。所谓“瞬变松紧”,亦不过“发劲似放箭”之功。

拳者为拳,惟实为真,太极不能无柔,太极亦不能无刚,无柔则硬,无刚则软,惟有软硬兼施方谓真技,所以说,太极

真功不离“刚柔相济”,皆赖松紧相系,更在松紧瞬变,松要松在自己身上,紧要紧在对方身上,松则柔,紧则刚,瞬

则快,不快不能后发先至,不快无以制敌,慢绝不能制快!不动乃静不为慢,静以待变,变则一瞬,用则疾而能“后发

先至”。太极拳慢中求快,慢中见快,乃是稳中求快,快中求快,快上加快的更快,快慢转换而无间,变化不留痕迹,

化打合一赢敌只在一瞬,所谓“不招不架一下两下,一犯招架十下八下”。与敌交手非同儿戏,瞬息万变,敌不由己,

慢不得也软不得,“练用有别”不可不知,万不可虚,更不可玄,玄虚和想象在真正的交手中只能一败涂地。

关于太极拳真功之道,笔者已述两篇,入门、修炼只是基础,惟有应用乃是关键。太极拳无论怎么特殊,绝不能脱离自

然规律而行之,各种运动都要符合人体生物运动力学,更要受运动规律的制约,人之与物惟不同者,乃为人是有思维的

动物,人之一切运动要受思维的控制,所谓“知行若一”,也即“形意合一,形神不二”。太极拳尽管讲究螺旋弧线运

动,但并不否认直线运动,所谓“方圆互用”,方圆之运更不能离松紧而为,因为,人之一切运动皆赖于肌肉筋腱的松

紧运动带动骨骼运转而生,离开松紧(包括思维与形体)人不可能产生任何运动!所以说,松紧才是人体运动的核心、

力量的源泉,松紧即是拳中阴阳的具化,更是人体能量转换的枢纽。古往今来,“拳学无玄虚,真功本无秘,松则蓄

能,紧则释能,松紧之变惟熟而已”,所谓的“气血经络”乃是自然之事,无须刻意而为,自然顺遂即如意,惟有松紧

需功力,松紧之功亦需入细入微,细则精,精则巧;微则瞬,瞬则奇,奇则难御,出奇制胜自然归,所以说,太极拳应

用之道,惟瞬变松紧方知其道之奥之妙。

太极拳道不离阴阳,阴阳不是具体,乃是一理,阴阳理论乃是自然规律,阴阳非死物,阴阳运动互为其根、互动互生,

阴阳运动在于转换和变化,阴阳于人于拳于事皆同。阴阳理论指导实践需要具化和泛化结合,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就理

论而理论,但具化亦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与具体划等号,拳中的进退、屈伸、虚实、刚柔、化打、吞吐、鼓荡、开

合、轻重、沉浮、松紧、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等,皆可阴阳释之,但在各项阴阳矛盾之中,惟有松紧才是人体运

动的枢纽,松紧可以使人产生任何形态的运动变化而进行能量转换,所以说“松紧”才是拳中阴阳的具化。松紧乃是人

体运动的动力之源,一松一紧一屈伸,一松一紧一虚实,进退、化打寓刚柔,一松一紧一太极,一松一紧自运化,松则

俱松,紧则俱紧,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松紧相系,松紧瞬变,松紧不离,松紧则无欺。拳之松紧与常人理解之松紧截

然不同,拳之松紧务须符合拳势要求,松紧皆要自然撑合不失弹性,有撑无合则散,有合无撑则软,紧要不失之中,松

要不失之撑,撑要沉,沉不失之拔,松沉圆沉不离“弓”(即身备“五弓”的弓,也即所谓的“掤劲”);紧则是周身

的胀缩,胀也紧缩也紧,胀缩形不拘,争撑合一而融,不胀不缩自然松。拳之紧乃是要求我们要在间架撑合不动形的情

况下能自然内在地胀缩,亦不能失之“掤劲”,一气贯穿,紧而不僵,松紧交融,动之入微,松长紧短只一瞬,松紧交

替渐瞬而变,慢松慢紧能量增,瞬紧瞬松瞬释能,心到意到不看经,体认透晰自然明,“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仍

是训练过程抑或基本功以形成定势定型的习惯,“发劲似放箭”才是终极运用所求,待“不蓄而发,不发而发”方入圣

明。太极拳松紧训练,要由形而意,由意而形,形复归意,形意合一,变之入疾,用之则速,所谓劲由内变,换劲不动

形,变形劲不变,学者详辩,自能入道。所谓“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乃真意”,无形乃纯,无意乃真,灵机一动犹

如火烧身,化即打,打即化,出手便是。“松紧”于拳,摸得着,看得见,通俗易懂易学易会,人人可明,人人能做,

只要我们依规而行,不丢要领,因势而运,随机而变,定能运之自如。拳者若能明得此中理,能在运动中瞬变松紧而不

见其形,遇敌自不惧,一松一紧自运化,自能体悟太极拳真功应用之道的奥妙。

太极求真功,全在紧与松.神意要贯顶,头领足下蹬。旋踝拧拔势,松沉要圆撑。臂在环中走,浑厚悬而垂。松胸要实

腹,螺旋腰胯争。开合意在胸,脚步随身换。呼吸顺拳行,掤劲贯始终。松紧不动形,松紧一根绳。弹劲遇力应,刚柔

瞬松紧。惊弹劲炸崩,虚实松紧变。抖颤浑圆功,松紧悟太极,久之艺自精。

第6页

太极真功





修炼太极重胎息,空腹空腰先天恙;

再上一圈通带脉,行功之时有腰力;

又往上行兴土木,自然运化水谷气;

再炼中丹后天气,心肾相交水火济;

气生神明通身吸,放中有收合太极。



太极拳八法秘诀

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

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飘浮亦不难。

捋劲义何解。引导使之前。顺其来时力。轻灵不丢顶。

力尽自然空。丢击任自然。重心自维持。莫被他人乘。

挤劲义何解。用时有两方。直接单纯意。迎合一动中。

间接反应力。如球撞壁还。又如钱投鼓。跃然声铿锵。

按劲义何解。运用似水行。柔中寓刚强。急流势难当。

遇高则澎满。逢洼向下潜。波浪有起伏。有孔无不人。

采劲义何解。如权之引衡。任你力巨细。权後知轻重。

转移只四两。千斤方可平。若问理何在。斡捍之作用。

列劲义何解。旋转若飞轮。投物於其上。脱然掷丈寻。

君不见漩涡。卷浪若螺纹。落叶堕其上。倏尔便沉沦。

肘劲义何解。方法有五行。阴阳分上下。虚实须辨清。

连环势莫挡。开花捶更凶。六劲融通後。运用始无穷。

靠劲义何解。其法分肩背。斜飞势用肩。肩中还有背。

一旦得机势。轰然如捣碓。仔细维重心。失中徒无功。



大家都知道,天下武功出少林,更知道易筋经,易筋经的精髓就是利用一松一紧的练功方法,来获得劲力!太极拳是世

界上最好的武术,他完全包含了少林易筋经的精髓。

一、刚柔的内涵:

1、柔:

指松柔、轻柔、柔韧、柔顺,是外显和顺而气充于内。不是软、散、轻浮、软散无力。

2、刚:

指阳刚、沉刚、内刚、至大至刚,是气形诸外耳内持沉重。不是强为、努气、鼓劲。

3、两者关系:

阴中有阳是柔中寓刚,阳中有阴是刚中寓柔,阴阳得中是刚柔兼至,阴阳互济,刚柔相济。

二、求柔法:

欲成刚,要先求柔。刚从柔中生,积柔自成刚。

1、求柔先求松沉

由松沉入手而得柔劲,求柔劲首先要去掉拙力僵劲,培养柔顺之劲。

松沉的要领和方法:

松沉就是放松之中有沉坠之意。

方法:打拳要时时两脚使劲下踩,丹田气下沉,以意行气、以气运身,都要想着放松松沉。

要意气贯注经穴:就是意想各节的穴位,例如,松肩想肩井穴、松肘想曲池穴、松胯想环跳穴、松胸想膻中穴等等,久

之自然放松松开。

打拳时内气由穴位进入骨髓之中,进而达到节节贯穿,内气出于骨缝,充于肌肤,通过经络,达于四稍,从而获得松沉

之劲。

这是获得柔韧内劲的关键方法。

三、使内气充于肌肤、敛于骨髓的方法:

一松一紧练刚柔。

一松一紧指精神意气的松紧,不是筋皮骨肉的松紧。

打拳时:

开展时紧,沉合时松;

运劲时紧,定式时松;

逆缠相开时紧,顺缠相合时松;

胸腹开时紧,胸腹合时松;

发放时紧,收蓄时松;

进时紧,引时松;

上一势与下一势之间转换时松;

此圈与彼圈之间转换时松;

往返折叠时松;

转关运化时松。

总之,打拳时一动一静有松紧,一开一合有松紧,一圈之中有松紧,处处都有松紧。开合递相承,松紧势相连。太极刚

柔劲,一松一紧体内求!

练功必须打坐,打坐才是练功

收藏人:沐清風

2013-10-08|阅:93转:14

|来源

第7页

太极真功





|分享



尝见练功者,或跳跃飞腾,或悠然踱步,或舞拳弄腿,或静立而桩。

真实行者从其身旁经过时,往往在心内叹一句:那些脆弱而可怜的内脏啊。



练内功与练外功的不同,或言之,练功与运动的不同,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你是练内脏,还是练四肢。

练四肢的方法有许多,一般的体育运动,在身体许可的前提下,慢跑1--3000米,对身体也很有益。

或是散步,也不错。

还有,就是各门派的导引术,拳术(包括所谓的内家拳什么的都算上,什么太极拳也算上)。

这些方法,都是练四肢的。

不管他们如何强调自己是练内脏的,是以动引静,以外引内。

请注意,他们的方法,仍然是练四肢的!

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你一个意念到手,一股热流上手了,你的丹田就少了这个“一股”。当然,你可以再让它回到丹田。但这个过程,仍然

主要走的是四肢及体表。

因此,传统的练家子,比如道家功夫,一直强调:练完动功后,一定要练静功,特别是要打坐,而且练静功的时间要超

过动功时间。



人体内脏,相比较而言,是最为脆弱的。但内脏的功能恰恰决定了一个人的整体健康水平。你必须直面这个重要问题。

也就是说,你的健康,主要不是由你的四肢决定的(它们也有功劳),而是由你的内脏的功能决定的!



我们且不谈中脉、丹道、七轮什么的。从物质基础来讲,练功的的一个核心,特别是开始阶段的核心,就是练内脏。

这是确定无疑的。

因此,你可以调形、调气、调神,但最终目标,要让你的内脏保持健康才可以奢谈下一步。

道家的健内脏的方法,主要是运五行。从功法来讲,还是以打坐为主。



站桩不是不可以,但相比较而言,远比打坐粗陋了。

但是,站桩如果站好了,可以入静。这就远比一些动式导引高明得多了。

真实行者练过站桩,知道那玩艺很容易产生所谓的气感。但也知道,站桩的消耗也很厉害。

你站桩时间长了,体表的气脉就激发了,然后渐渐深化,也起作用。

但比起打坐的效果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站桩可以练出一些气来,但稍深一些,必须得打坐。

这个,也不是我发明的。请大家研究一下传统的文化,看看佛道两家,哪家的练法是以桩功为主?应该说,桩功其实是

民国之后,被一些武术家、养生家提倡的。

但是,桩功是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练法,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同时,桩功有太多的局限性(我不是与桩功打架,因此不详

细说了,哈)。



所有的练法当中,只有打坐对人的身心的利益才是最大的。

这句话是我说的,肯定有毛病,也不符合佛法、道法,甚至我老师也没这样讲过。但我的体会就是这样!

一个不讲究打坐的练家子,我认为他基本上连门都没入。特殊情况除外----比如,有人说,他一站就可以站五六个小

时,我只好怕怕地说-----你是高手。

当然,在内心里,我仍然为你感到可惜。



比如,你想求健康,你坚持一天四正时打坐,或是至少坐两次。如果坚持时间长的话,你的内脏的五行运转就会非常顺

畅,你的一些多年不愈的毛病就会渐渐治好,腹中时有热感,四肢温温而热,时有动触,心情渐渐开朗、阳光……



记住一点:打坐,基本上不消耗元气,坐在那里,是一个整个的团团而聚的状态,象孵化鸡蛋一样的,圆融状态……

那真是不可言喻的一种练功方式(当然,心法上面还有具体要求)。



但是,打坐有打坐的要求,必须严格按法门来做,不能任由个人的想法。这是必须要遵守的原则问题。

如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打坐之乐,彻骨彻髓,如雨滂沱,世间无有第二乐可比拟之。

因此,我不太了解公园里的一些练家子,为什么还整日在那里挥拳舞腿,练个不休。

因为,静功之乐,与普通的外动法,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没法比,也没法谈。



当然,我也不是反对一切外动法。有时候,我也练外动法,比如反正法什么的。

但核心的核心,仍然是:打坐。



那种以为练功不需要打坐的认识,基本上是很成问题的。就算是来自所谓的真传,也大多是野狐禅。

除非你是六祖一样的高明,一言可顿悟。

否则,你还得打坐。

如果你练十年功夫,还没练打坐。对不起,你重新从零开始吧。

反正,你早晚、必须,得---打坐!



这是我的一点浅见。

(同时,我反对一种看法:打坐是高级功法的时候才能练的,初学者应练点动功什么的。我坚决反对这一点。我认为,

练功的人,可以不练动功,直接练打坐。而且,最好的选择是:马上练打坐(默诵佛号真言))

太极拳静心慢练是活桩

2012-03-3021:55

太极拳以意行气、内外合一、心息相依、神气合一、呼吸沉长、气沉丹田、柔顺沉着、完整一气。所以,练拳宜慢不宜

第8页

太极真功

快。能慢尽管慢。

从起式开始到收式结束,须慢慢领起,缓缓运行,默默停止。形似孱孱流水,又似和风日丽,柔顺和缓,沉着兼备。每

一势均要慢,没一式亦要慢。开展时要慢,沉合时亦要慢。一起一落要慢,一屈一伸要慢。慢能思上下是否相随,慢能

知内外是否合一,慢能求神气不断,慢而能周身一家。“无须留心转关处,转关之处最奥妙,此处不留心,消息终迷

茫”。慢者皆在心意,四肢百骸皆棁从。心意慢行,四肢缓随。意在神,而不在气,在气则滞,气滞而形散,此是关

键。

而又宜静,不宜急。能静就能慢,不能静就不慢。平心静气,静心慢练。

随着外形动做的和缓转移,引动内气,于体内无微不至地细细运行。使意气相合,使神形合一,顺其自然之势,听其自

然之运,得其自然之机,合其自然之道,渐入物我两忘之境。只有中气存于中,虚灵含于内,方现一片太极原象。

慢练出真功,活桩有奇效。慢练就是活桩。功夫来自活桩。

任何拳术都注意桩功的练习。桩功既是筑基本功,又是通向成功之途。任何拳都有一套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桩功练法。

站桩是立桩功,慢练是活桩功。太极拳有无极桩,也有太极桩。太极桩就是活桩功。除了有一套活桩功的练法外,慢练

也是活桩功。太极十三式既八门五步,根据太极易变之理,八卦由五行而生,八门手法即八门劲须以五行五步为基础。

三年练拳一劲难求--李秒丰

俗话说“三年练拳,一劲难求”,太极拳所谓的“一劲”,其实就是“(扌朋)劲”。又如“练拳容易,找劲难”,这难找的劲

依然是太极拳的“(扌朋)劲”。“(扌朋)劲”是太极拳的专用术语,与太极拳八法之“(扌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

不可?昆为一谈。我们认识、理解“(扌朋)劲”乃至运用,绝不能望字猜义,仅仅从字面去理解,光做文字文章,玩文字游

戏,若此,您的文字和理论水平再高,依然难以求得太极拳之“一劲”,也终难人太极之门。

“(扌朋)”字本身的读音其实并不重要,但“(扌朋)”在太极拳中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其读音和功能都是特定的,尽管我

们可以从文字学的源头去考究其读音、来历及其用意,但绝不能仅凭文字的一般字义和原始意义去生搬硬套,务须弄明其

在太极拳中的特殊含义。中国人造字虽然有章法,但亦有特例,除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引伸、转注等贯穿整个造字

过程的始终外,文字学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就是约定俗成,只要大家都能明白、理解和认可就行了,特别是行业专用语,延

用就是道理。至于“(扌朋)”的原始读音是捧还是冰,是靶心还是箭筒盖,它已不再对太极拳中之“(扌朋)”(peng)具有

约束力,抑或在太极拳中应该用“(扌朋)”还是用“绷”(bēng)等等,对于拳学实证并无实质意义。“(扌朋)”或“(扌

朋)劲”在太极拳中已经解脱了原始的禁锢并有了其固定的读音和特定的含义,约定俗成,早已在圈内成规,人所共知。所

以,我们今天讨论太极拳,研究“(扌朋)”或“(扌朋)劲”的实质,其实没有必要只从文字学的角度去回归复原“(扌朋)”

的本意和其读音,更何况太极拳在“(扌朋)”之后又加了“劲”呢?我们所要做的,只是用心去感悟,用实践去体悟“(扌

朋)”及“(扌朋)劲”在拳中的真正内含及其独特功效,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也是最现实、最实在、最真实的,而不是改变

其读音或改写其字。

我们要研究和求得太极拳中的“(扌朋)劲”,首先要弄明白“(扌朋)劲”与太极八法之首的“(扌朋)”的内在联系和区

别。二者在太极拳中虽有联系,但却有本质的不同。八法之“(扌朋)”乃是一种技法,只是单一的技术动作,在拳中向上托

架(当然要做到不顶不抗的要求),无论单手双手,用手或不用手皆为“(扌朋)”;但“(扌朋)劲”则不同,“(扌朋)劲”是

太极拳的基本劲,或称之为太极拳的母劲,其劲是太极拳功夫的一种表现,可隐可显,随变而变。“(扌朋)劲”实际上就是

一种整体的内外撑合的圆润劲、膨胀劲、刚柔相济的弹性劲,也即中定劲,是一种无力点、无力源的所谓“混元劲”,在杨

氏老谱中称之为“横竖劲”。如果说得再透彻通俗一点,“(扌朋)劲”就是拳者在经过训练得到的一种高度自律协调的自

然撑合力。拳论中虽有“用意不用力”之说,也有“似松非松”(似紧非紧,不紧不松)之论,也就是说,只有做到了自然态

的松紧融合,即不松不紧、有松有紧的自然协调状态,才能做到任意松紧、随意松紧,才能显现出太极拳中所要求的真正的

“(扌朋)劲”。

太极拳者,“(扌朋)劲”贯穿始终,也就是说,拳中之“(扌朋)劲”可与任何技法融合、配合。换句话说,太极拳任何技法

都离不开“(扌朋)劲”,也不能离开“(扌朋)劲”。太极拳一旦离开“(扌朋)劲”而专研技法、技巧,落人旁门不说,即便

是苦练终生,精研一世,亦不能明了太极拳之精奥,有形而无实,不过无魂之体,无魄之尸,精进难为。可见,“(扌朋)劲”与

太极拳关系之重要。太极拳之“(扌朋)劲”者,不僵不滞,内外合一,一气贯穿,劲力浑圆,混然一体,触之即应,应对自如,

自然之中,不仅浑厚沉实、轻盈灵动,且弹性力自显。这种富有弹性的“力”,毫无主观用意,却能随心所欲,刚柔瞬变,隐

显无迹,遇力则应,因变而变,随变而变,不变自变,被动而主动,是谓“无为而为”,即拳论“因敌变化示神奇”之谓。太极

拳凡具备“(扌朋)劲”者,无论单双臂自然撑合,均有“推之不瘪,拉之不开,挑之不起,压之不下”的功力,且弹性灵动,浑

厚沉实而不死,毫无僵滞之感。太极拳者,“(扌朋)劲”备而“五弓”成,混元一气内外通。所以说,太极拳修炼,只有具备

了真正的、内在的“(扌朋)劲”,才能真正明刚柔之变、松紧之妙、虚实之奥,发力(劲)才会冷、脆、惊、弹、爆,其劲如

闪电,似炸雷,瞬发瞬收,不蓄而发,劲无断续,皆本自然而为,恰如拳论说“运劲如抽丝,发劲似放箭”。太极拳有了“(扌

朋)劲”,一切来得轻松,去得容易,也即拳论所谓的“用意不用力”,毫无较劲努力憋气之为,终达“无形无意而显真意”

之为。“(扌朋)劲”者,柔而不软,刚而不硬,阴阳和合,中正不偏。中正、中定、中和、中空,虚怀若谷,依中而行,和中而

济,本中而运,由中而发是谓真正太极。“(扌朋)劲”者,“棉里藏针,棉里裹铁”,此乃真正太极拳之谓也。

“(扌朋)劲”的训练,是太极拳修炼的关键,所以,前人有“练拳容易,找劲难”之说。找劲虽说难,然难亦不难,俗话说“

大道至简至易”,越是初级的东西越是真实的,越能练出高级的功夫。因此,王芗斋先生也就有了“跌世苍桑方觉晓,掉过

头来学当初”的慨悟,要求拳者“拳拳服膺”。所谓“服膺”,也就是牢牢记在心里,与太极拳论“在内不在外”乃是一

理。太极拳唯求心态中正平和,不急不躁,静如山岳,动若雷霆。拳者若要求得拳学真谛,首先要明理;其次要有科学正确的

方法。最关键的,还是要躬身实践,悉心体悟,若离此,将终无所成。练太极拳若能“(扌朋)劲”上身,什么黏粘连随、听

劲、化劲、放劲则易如反掌,而后自能渐阶神明,难亦不难。“(扌朋)劲”训练,必须正确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即必须

做到“骨撑、筋伸、肉松、劲缩、意张、气顺、神舒”。更要做到头领足蹬臂悬撑,松肩肘沉必起胸(含胸拔背),井(肩井

穴)塌膝顶尾闾中,坐胯缩肛踝自拧,裆圆胯缩臀内裹,气势拧拔合神形,神意合一“(扌朋)劲”成。练太极拳只要“(扌朋)

劲”不丢就是太极真功。神形合一自能一气贯穿,周身一家;双臂撑合自能感悟胸中腰间开合;缩胯起胸自感丹田力足,内

气鼓荡;头领足蹬神意自行,身拔劲沉脚下自生其根。“(扌朋)劲”训练的关键处全在“开肩”,肩不开则劲不撑,不撑劲

亦不“(扌朋)”,所以说,撑即是“(扌朋)”,“(扌朋)”亦是撑,“(扌朋)劲”开肩为要。欲求“(扌朋)劲”,双臂松要

撑,圆要沉,松撑圆沉自为“弓”,也可以说“拥劲”备而“五弓”成,“五弓”成则拳艺精。所以说,肩不开永不为“弓”

,肩开“弓”自成,惟“弓”成才能劲整,弹、抖、震、颤,灵机一动劲如箭。凡习太极拳者,只要掌

握了拳中要求的“棚劲”,什么“惊炸力、爆炸力、寸劲、机(激)灵劲、混元劲、浑圆劲”等等,一点即悟。太极拳只有

第9页

太极真功

真正的“(扌朋)劲”上身,才能刚柔瞬变,虚实不定,因敌而变,遇隙而发,不发而发。所以说,太极拳“(扌朋)劲”得功乃

成。“(扌朋)劲”并不玄虚,也不神秘,训练更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太极拳中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能训练出拳中所要求的

“(扌朋)劲”来,只是有些动作姿势掌握起来快点,有些动作掌握慢点而已。太极拳虽融桩于拳,一式一桩,却连绵不断,循

环无端,所谓“太极无定式”。太极拳练拳“招招不用,却又招招在用”,所谓“练拳无人似有人”。为使初学太极拳的朋

友尽快人门并求得真功、真技,笔者不揣冒昧,依具本人三十多年躬身探研之体晤,下面将实践中归纳的“(扌朋)劲”简易

实用训练三法简而述之,以飨太极同好并与之共研。

一、撑抱力训练。桩法以混元桩为主,亦可自变。双臂撑圆、松沉内抱。主要训练双臂的外撑内抱之力,臂要有悬垂灌铅

之感,全身劲意膨胀,即要有内意的鼓荡与开合。

二、提插力训练。桩法以弓步桩为主,成熟后亦可自变。双臂松垂提抱,沉肩提肘,指劲下插,形如抱物提物状,抱物沉劲,

插劲提物。通过双臂上下左右内外的微动,体悟内在劲意的争合和提插之力感。

三、推托力训练。桩法以马步桩为主,亦可弓步或坐步。双臂圆撑过顶,掌心向上,松肩托掌,撑臂开胸,俗称力托千斤,抑

或称霸王举鼎。此法易于松肩、张胁、拔脊,对日后发力训练亦有较好辅助作用。亦可双臂圆撑,掌心相对,由腹前托起平

撑,待掌心向上齐胸时,慢慢翻转掌心,向内向下向外,圆撑前推,掌指相对,撑意胀满,再双掌外化,撑臂下按,回腹前还原往

复。

以上三法,法虽简而效宏,练熟后自然可易变出多种变化,但要注意顺其自然,千万不要把感悟放在所谓的气上,亦不要意念

过重,所谓“勿忘勿助”,重点要放在体悟上,即悉心感悟周身劲意的整体缩合与膨胀的微妙变化,呼吸自然而为,很快便能

自然过渡到逆腹式呼吸,通过腹腔压力的变化,自感内气鼓荡开合之意境,所谓“不气而气,不力而力”,久之妙境自知,拳

中要求的“棚劲”自成,拳者亦可自然步人太极拳真功妙境的神圣殿堂。

诠释「敷、盖、对、吞」--李秒丰

「敷、盖、对、吞」在武氏太极拳论中称为《四字秘诀》,李亦畲手抄本中题为《禹襄母舅太极拳四字不传秘诀》。所

以,在李亦畲抄赠友人郝和(字为真)本中无此秘诀,而在其弟启轩本中有,在其姨甥马印书(字同文)抄本中只有「

敷」一字诀。由此便可证明《四字秘诀》确系武氏不传之秘。在秘诀之下有补述语:「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

到极精地位者不能全知。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此补述语充满了对《四字

秘诀》的溢满赞叹之情,对照李亦畲题记中「后又参以鄙见」句,乃知为亦畲所加。同时也点明了:要知「敷、盖、

对、吞」,必先求太极拳之懂劲。若身无懂劲者,要论「敷、盖、对、吞」只是妄谈!

关于《四字秘诀》,前人虽有诠释,然其透彻入微者,实不多见。诠释较好的当属顾留馨,顾氏在其1982年出版的《太

极拳术》(309——310页)曾做过较详细的诠释。尽管顾氏释文比武氏原文通俗了许多,但读后仍觉未能尽武氏愿意,

似觉有些释文有牵强之感。其实,《四字秘诀》并不神秘,亦非文字游戏,乃武氏拳学实践的真实之体悟,不过太极拳

用劲之法,只要科学通俗地加以诠释,未必非要极精才能全知。如果望字猜意,生搬硬套,不精心实践体悟,便无法与

前人沟通,即使头发白了也未必真明白,即便明白了不实践的话,功夫也上不了身。今笔者不揣冒昧,仅以自身微薄的

知识和三十多年太极拳之粗浅体悟微做诠释,与同好共研,不妥之处和错误,还望明家指教!

「敷、盖、对、吞」皆以「气」言,然而,却非「气」之所为。所谓的「气」,不过人在松静状态下,通过呼吸使横隔

肌上下运动,致使腹腔产生压力变化的一种内在感觉而已。这种感觉虽可以增强拳者的劲力,并感悟到内在能量的存

在——即所谓的「气」,但这种「气」既不能内收外发,也不能控人,更不能打人伤人。在拳中真正能够控人、打人、

伤人的,乃是拳者的反应和手脚功夫(包括技术和劲力)的协调配合的运作结果,而非什么「气」。在拳术界所有的言

「气」者,都说不是呼吸之气,然而,任何「气」的变化都与呼吸之气有关。拳中所谓的「气与力合」其实不过呼吸顺

拳而已,即自然畅达之谓。

拳者之所以能在交手中控人,乃是在知觉感应灵敏的状态下完成的。这种灵敏的知觉感应能力,在拳中称「听劲」。所

谓的「听劲」在于人的神经之敏感,而不在什么「气」。这种敏锐的知觉感应能力,是基于人的末梢神经和皮表神经灵

敏的反应,即使是在与对方轻轻的贴摸中,甚或在似接触非接触中,亦能感悟到对方身上各种细致微妙的变化,所以能

有感而应,随感而控,由感而发。所谓「听劲易得控劲难求」,「听劲」与「控劲」能做到有机结合即为「懂劲」。能

「懂劲」便能用劲,所谓「能控能打」。拳者只要有了「懂劲」,在搭手中不仅能知对方形之凹凸、重心所在、劲路大

小、力点的变化、真假虚实,亦能控其劲而变之,使之不得发挥而感到憋闷别扭,并能恰倒好处地抓住对方的薄弱环节

和弱点,适时适机地给予有效地打击,所谓「我顺人背」有的放矢而不盲目,既减少了自身的能量消耗,又最大限度地

增强了打击的效果,「制人而不制于人」。所谓「懂劲」也就是拳论所说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功夫。

当然,武氏虽以「气」言功,但与今之「大师」不同,武氏释义,在今天看来虽然比较晦涩难懂,却有其历史渊源:一

是限于当时的科学不发达,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而延用旧说;二是由于保守怕功夫外传,隐功而言气;三是不传不该传

之人(如大恶和愚钝者),即李亦畲跋中所云:「非私也,知音者少,可予者,更不多也。慎之!慎之!」由此语不难

看出端倪,层次不到难以传授,若真有悟性,练到层次便会不言而喻。「气」之一途,惟难为易,不知多少名人志士深

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所谓「入道者芸芸,出道者无几」,练太极拳的多如牛毛,成功者凤毛麟角。「气」之不明则难入

正途。亦畲所言「是以言气,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其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

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充塞于天地之间」。所谓的「浩然之气」也就是天地间之正气;「直养而无害」亦不过松静

自然之深呼吸,也即所谓的「养生纳气之法」。

练太极拳的人要相信科学,而不要迷信弄玄,更不要把「气」说得神乎其神,如前所述,「气」之感悟与呼吸息息相

关,炼气即是养气,养气须用深呼吸。拳者只要静下心来,松静自然,呼吸顺拳,踏踏实实地感悟拳劲,练出拳劲,用

好用活拳劲,达到不蓄而发,发之必中,中之必果才是真正的太极功夫。所谓「练拳容易找劲难,三年练拳一劲难求」

。拳中有劲则有「气」,正如拳论所说「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所以笔者说「拳中本无

气,气而不气,不气而气」。也就是说:执著追气的人,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气」,更不会明白「气」的真正含

义。其实前人所述之「气」,在拳中就是拳劲,或称「内劲」,也有称「内力、内气」的。如果说拳中有「气」的话,

那就是人的精神气质或气势。气势旺盛,势可逼人,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令敌胆寒,可达不战而退之果。但要打人,那

还是要靠你的拳脚功夫了,所谓的「气」虽可助力增力,但「气」本身是打不了人也伤不了人的。如果有哪位大师或高

人说可以用「气」(或称外气)隔空打人或伤人,你尽可放心地让那些「大师或高人」放马过来,亲身体验一下他们所

谓「气」——在隔空中对你有没有一点作用。如果有谁硬说亲眼见过哪位大师能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便能以「气」打

人,那笔者则认为是对「大师」人格的侮辱,因为至今司马南先生的100万元的特异神功奖尚无人去领!!!

明白了所谓的「气」,回过头来我们再谈「敷、盖、对、吞」就容易得多了,下面我们从其字义和功用上对所谓的《四

第10页

太极真功

字秘诀》的含义作以诠释:

「敷与盖」,从字义上看,两者都有遮蔽和苫盖的意思,只不过敷比盖的面积大而轻,比较泛泛,没有重点,而盖则面

积小、有重点、针对性强。在《四字秘诀》中,「敷」是笼罩的意思,即把手或身体轻贴对方,或称粘贴,乃是用自身

的松沉劲(一种自然撑合力)轻灵地敷在对方身体之上把对方罩住,这种劲随沉就轻,不松不紧,不刚不柔,象网一样

落在对方身上,随时都在感悟对方变化,也就是所谓的「摸劲或听劲」,实际上它是一种知觉的监控能力。「盖」乃是

通过听劲,感悟对方劲动之机,在其劲似出未出之间,劲将要出时,即时地给予闷住封杀,不让其劲出,犹如打篮球之

「盖帽」,是一种实际的控劲能力。「敷与盖」在运动中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而非敷是敷,盖是盖,要「触之即

应」,及时封杀,让对方始终有被闷住的感觉而有劲使不出。

「对」与「吞」,从字义上讲,「对」有对着、朝着、对抗、抗衡之意;「吞」是吃掉、吞进、整个咽下、吞灭之意。

在《四字秘诀》中,是在控制好对方劲路和力点变化的同时,因变而变,给予及时、准确、有效地打击,并干净利索地

整体打败对方,从而使其失去应有的战斗力和反抗能力。「对」即有针对性而非盲目性,在控劲的前提下,通过对方劲

力大小和方向的变化,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地找准对方的弱点和薄弱环节,而不是与之抗劲;「吞」是在「认定准头而

去」的同时,整个吃掉对方,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劲似放箭」之疾,不容对方反应,使之措手不及,完全失去

化解和抵抗能力,只有乖乖地被打败。「吞」虽可以解释为「吞吐和吞吸」,但非武氏之原意,「吞吐和吞吸」只是技

法,亦可谓之「开合」。「吞而化之」更不是「轻灵地粘贴而弧形走化」,亦非「运劲有若无,实若虚,使之陷入我的

包围之中而不知从何处化解突围」,这些只能说是「敷」中的内容。而「吞而化之」乃是化灭于无形之意,也就是吞灭

和消化掉的意思。「对与吞」恰犹如拳论中的「引进落空合即出」之论述,「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打进乘,退

打退跟」,不给对方以丝毫空隙,使之没有任何缓手之机而被吞灭掉!即「以气全吞入于化也」。

《四字秘诀》通过通俗地加以解释,虽然可以明白其理,但要真正做好并非易事,做熟做巧使之精则更难。研究拳学,

不只是文字的功夫,对前人论述更要透过现象看其本质,只有抓住其核心,才能知前人所述者何,只有静心体悟,反复

实践,印证对照,才能水到渠成而精熟巧妙。当然,明白了道理,并非每个人都要去做和套搬「覆、盖、对、吞」,因

《四字秘诀》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要和融而用,并不是拆开用或按文字的前后程序去用的,拳中交手,变化一瞬,

非主观想象所能为,要有感皆应,随感而发,无过不及,不偏不倚,恰如其分,适时适机。也就是说「手快手慢皆非

似,缓应急随理贯通」。无论推手或与敌交手,惟有「两臂松沉圆又撑,尾闾中正神贯顶,旋踝转腕势拧拔,上下相随

横竖争,气势腾挪触即应,刚柔虚实因势变,渐瞬松紧鬼神惊」。只要拳者悟透「懂劲」,具备基本的松撑劲、松沉

劲、松弹劲、惊炸劲、抖颤劲,各种劲能在瞬间整体爆发,便能自然应敌。只要功夫上身,怎么做都是对的,前人说什

么你也都能感悟,若没有功夫你说什么都没用。

简言之,对前人之论绝不能望字猜意,更不能生搬硬套,前人的说法是次要的,关键要明白,即要知前人所述者何,因

为所谓的《四字秘诀》是前人体悟出来的,而不是照字练出来的,即便你能把所有的解释《四字秘诀》的释文都能背得

滚瓜烂熟也不能入其境得其意,所以,我们不仅要理解拳学的核心内容,更要活学活用,只有掌握其精髓,才能继承和

发扬光大太极拳学,因此,我们就需要站在前人的肩上,而不是爬在前人的脚下,只有这样才能不使宝贵的遗产失传,

才能有望提高而不愧对祖先!

为光大太极真学,兹将李亦畲《敷字诀解》和顾留馨先生的《四字秘诀:敷、盖、对、吞》阐释原文附录如下,以便广

大的拳学爱好者对照参研。

一、《敷字诀解》

敷,所谓一言以蔽之也。人有不习此技,而获闻此诀者,无心而白于余。始而不解,及详味之,乃知敷者,包获周匝,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气虽尚在自己骨里,而意恰在彼皮里膜外之间,所谓气未到而意已吞也。妙绝!妙绝!(见《太

极拳研究》169页)

二、《四字秘诀:敷、盖、对、吞》

《四字秘诀》是武禹襄于晚年总结推手功夫的作品,据李亦畲称,系禹襄不传的秘诀,其原文为:敷,敷者,运气于己

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吞,吞者,

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四字秘诀中最关键的是「敷」字诀,「敷」能做精确细密,盖、对、吞三字就容易做到。「敷」

是将对方包裹细密,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自己双手的内劲似松非松,刚柔内含,轻轻地粘住对方的手臂和躯干,腰腿

身手,一气贯串,蓄劲于腰脊骨节间,渐渐逼进对方,使之既不能顶抗,又不能引化,即所谓:一举动刚柔轻重兼备,

使人欲进不敢,欲退不能。「盖」是当对方劲将出动,我劲在先,盖住其劲头使不能发挥。「敷」是轻灵地将对方笼

住,蓄劲于内,运动上为外柔内刚。「盖」是我内劲涌出,彼微动己先动地把对方劲力势头遏制。运动上为柔中寓刚。

「对」是对方劲已出动,我对准其劲路,粘着一点微微一转,避实就虚地用整体劲发之,即所谓:小圈转关,干脆直

射,动之至微,发之至骤。运动上是「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刚中有柔,也称作「截劲」。「吞」是对方劲来,

我轻灵地粘贴而弧形走化,使其处处落空而失去平衡。我运劲若有若无,实若虚,使之陷入我的包围中而不知从何处化

解突围。吞而化之,是全部、彻底、干净地解决对方进攻的技术。

陈式太极拳的发劲

一、两袖生风,劈啪作响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显然,太极拳并不是只要慢不要快,该慢则慢,该快则快,否则就做不到“急应”和

“缓随”。现在风靡全国的杨氏太极拳,以架子轻慢圆柔、中正安舒为主要练习形式,其他各家的太极拳大多也是这种

情况。太极拳多数流派有快速度练习,有些杨氏太极拳传人不承认曾经有杨氏太极长拳的存在,成书于杨澄甫在世的《

陈微明太极拳遗著汇编》更有专门章节论述“杨澄甫先生所授太极拳长拳动作名称”。而在陈氏太极拳一路里仍保留着

发劲的拳式,二路拳发劲更是拳拳不断,势如鸣鞭燃炮,声声不绝。沈寿先生在《太极拳走架推手问答》一书中,也谈

到杨氏拳“快太极”的练习方法,“据传杨澄甫先生生前单练野马分鬃式发劲时,两袖生风,劈啪作响。可想见其速度

之快和内劲之充盈非同一般。”本文谈谈陈氏太极拳套路中的发劲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太极拳带有普遍性意义。

二、快速气足、力猛劲长、动短意远

显现于人体的肩、臂、肘、手等部位的发劲而言,陈氏一路拳发劲有掩手肱捶、指裆捶、护胸捶、青龙出水等。其

中掩手肱捶出现的频率最高,如果能打好这一式,其它有关陈氏拳的发劲动作就不难掌握。陈氏拳的发劲有一个比较复

杂的修炼过程,对于初学者来说短时间内不可能掌握,用不正确的练习方法又容易形成弊病,初学者最好以杨氏拳的练

法,从头至尾都不要发劲,这种方法也适合中老年陈氏太极拳爱好者。每见一些太极拳爱好者,在演练42式竞赛套路

中的掩手肱捶时,用力部位仅显现于手、腕,非常蹩脚勉强,都是因为发劲部位和方法不正确所致,这样就不如藏拙,

以不发劲为好。练好掩手肱捶的发劲,首先要从拳理上明白太极拳的发劲原理,武禹襄在《十三势说略》中说:“其根

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这是指太极拳发劲时劲路而言。陈氏拳发劲讲究松、活、弹、抖,特别是抖

第11页

太极真功

劲,陈照奎曾形象地将这样的发劲方法,比喻为北方农村的牲畜干完活,卸去身上的挽具后在地上打滚,起身后霎时间

用劲猛地一抖,事实上是用了全身之力,陈氏拳的发劲惊炸之势就很像这种情况。对于这样的发劲方法,《太极拳研

究》一书中说:“太极拳的抖劲,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爆发力量。抖劲的特点是快速,气足,力猛,劲长,动短,意远。

功夫纯粹的,手、臂、肘、肩、背、胸、腰、胯、腿都可发出抖劲。这种抖劲是从腰裆劲的迅速一转而发出的。”“太

极拳内劲的来源,确切地说,也可说是从腰裆而来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打好掩手肱捶确非易事。首先要从陈氏

太极拳的基本功入手,多做腰胯间的左右旋转练习,具体练习如下:(1)两足分立两腿微曲,两腿的宽度和弯曲度因

人功夫深浅而定;(2)两臂曲伸环抱于胸前,似浑圆桩狀;(3)腰胯放松,左右不太快地做螺旋狀转动,注意保持

身体上、下中轴一条线;(4)以上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后,腰胯的的转动改为瞬间的弹抖,这样的弹抖可以明显地感觉

到劲从下肢通过腰胯直达手梢,有的把这种练习方法叫金鸡抖翎。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练习,就可以认真体会发劲的劲

路,拳论说:“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不但是说蓄劲之意似张弓,身体也真的要像弓一样。所谓身具五张弓,是

说四肢四张弓,躯干一张弓,合起来是五张弓。四肢四张弓容易做到,躯干一张弓往往不容易做到。所谓“涵胸拔背”

,事实上是从人的背部看,上下呈弓状,左右也呈弓状,照这样说,全身都是弓状。身体的这种状况并不是自然的状

态,加上成年人更习惯于昂首挺胸,就更不容易做到这一点。掩手肱捶的发劲最重要的是先蓄好劲,形成所谓箭在弦

上,不得不发之势,这样的发劲不但快速、力猛、劲长、动短,而且气足、意远。掩手肱捶发劲熟练之后有多种变化的

打法,初学者宜用老架中最基本的打法,读者仔细从陈正雷演示的影碟中不难模仿。其详细程序如下:(1)做完上三

歩最后一歩之后,左脚跟向左前方沿地面擦出。(2)身体重心漸身左移、两臂同时左右两侧分开,此时以逆腹式呼吸

小腹上提吸气。(3)双臂分到最远点时身体重心渐身右移,双臂内合左手呈松柔的八字掌直臂停于左肩前,右手半握

拳,拳心向上停于腹前右侧,呼吸依然小腹上提,有明显的“气贴脊背”之感,至此蓄劲动作已完成。蓄劲过程最重要

的是使躯干这张弓的张力恰到好处,张力不够不能形成蓄发之势,张力动作过大易形成猫腰,劲势后泻,造成无有反弹

劲,发劲虚而无力。(4)完成蓄劲动作之后,已成箭在弦上之势,初学者仍不可急于快速发劲,可使躯干这张弓从脚

到胯、到肩肘,以节节贯串之势,推动右拳在身左转的过程中慢慢打出,沉肩坠肘停于右臂斜前方。(5)随着右拳的

打出,气息从鼻孔中呼出、小腹下沉成“气沉丹田”之势,身体放松,左手八字掌下沉到腹部左侧,掩手肱捶一式即做

完。以文字叙述动作,需要说许多话也未必能说清,做起来往往是一瞬间的事。

三、气与力合先以不发劲的方式慢慢练习拳架,通过一年半截,盘架子千遍以上,身法已比较自然,劲路已比

较顺畅,动力大概已经定型,再把掩手肱捶一式抽出来单独练习,根据修炼者自己的情况每天至少打上几十次,并逐渐

加快速度、加大力度,直到瞬间以弹抖之力打出为止,完全实现劲整的要求。凡“内家拳”都有气与力合的练法,当动

作、呼吸、力量三者结合为一体的时候,还可以结合发声的方法“以气催力”,形意拳称这种情况为“雷声”,发声不

但能够以声助气,而且能够从心理上震慑对手。太极拳各派发声不大相同,杨氏太极拳发声按劲向上、远、下三个不同

方向,分别以鼻音的哼、喉音的哈、口音的咳等三咱不同声音。陈氏太极拳则根据不同拳势,有呵、哂、嘘、吹等四种

不同声音。我见过不少心意六合拳家在一趟拳的结束处往往喜欢发“咿”的声音,这大概与习惯有关,并无严格的定

律,修炼者不必拘泥于上述种种,根据自己的感觉择善而从即可。

四、发劲可达两吨多学会了掩手肱捶的发劲,其它上肢发劲的拳式皆可按图索骥。一路拳的发劲动作熟练之

后,二路炮捶各式动作发劲则唾手可得,陈小旺二路炮捶打得呼呼生风,可以窥见前辈太极拳名家“英雄所向无敌”的

雄姿。其它下肢的发劲动作,如蹬一根、金刚搗碓等,遵循的原则依然是“其根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不过蓄劲

由双腿变成为单腿,形于手变成形于脚罢了。初学者也可以不发劲的方式练这些动作,待快练的掩手肱捶打好之后,再

以相同的过程练下肢的发劲。将陈氏太极拳中发劲跳跃动作稍作调整,不发劲、不跳跃,同样适用于中老年修炼

者。将玉女穿梭的窜跳改为插歩转体,将摆脚跌叉改为摆脚仆歩,左右擦脚改为左右拍膝,翻身二起脚改为转身拍膝等

等,适度地发挥陈氏拳快慢相间、松活弹抖、连绵缠绕等特点,对于改善中老年动作缓慢、反应迟纯皆不无裨益。现在

杨氏太极拳在健身运动中非常普及,其实许多动作并不大适合中、老年人练习,譬如较多的分脚、蹬脚,原地360度

的单腿支撐转体,以及摆莲腿、下势等,对于中老年人都算是高难度动作了。如果练陈氏拳,先不发劲,待功夫适合的

时候,发一下劲,震一下脚,抒发一下老骥伏枥的胸中豪气,满足一下心理的需要,对于身心健康大有好处,杨氏拳则

无此便利,这也是陈氏拳受到普遍欢迎的原因。无论什么样的修炼者都要从不发劲练起,再逐渐练习加劲,盘架子

到成千上万遍的时候,自然会达到着熟。对于已经掌握发劲的修炼者,还要注意安排好发劲在整个盘架子中的运动量,

练拳的初级阶段要少发劲,偶然发一下劲有画龙点睛之妙,可以提高练拳的趣味。初学阶段发劲多容易练成硬拳,过快

容易一滑而过成滑拳,太极拳发劲由脚、胯、腰、肩、肘、手等,是全身性力量,在短距离内发出以后十分强大,四川

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美籍华人陈国灿著《陈氏太极拳(老架)》一书,作者说:“有人科学地用仪器计算过,

说是太极拳的这种发劲可达两吨之多。”沒见过确实的科学的测量数据,我不太相信力量如此之大。如果这种说法是真

的,两吨之多的能量的确是很大的力量。力度大消耗必然也大,过多的发劲必然会伤身,违反打养结合原则,要恰到好

处地掌握运量。

五、德者得也,太极拳修炼主要是以“运劲如抽丝,迈歩如猫行”式的慢速度练习盘架子,陈氏太极拳的发劲也是

建筑在这种慢练的功夫之上。慢练才能够达到轻、灵、动、变、化的目的,是“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运动基础。

不是这样的运劲,即使上表面看来很有劲,但并不是太极拳所需要的劲。一些爱好者打的陈氏太极拳发劲很笨拙,缺少

松活弹抖的气韵,还有的把这种发劲练成所谓外家拳的冲拳,缺乏綿里裹铁的风格,这些都不是正确的陈氏太极拳的发

劲方法。经过正确方法训练的修炼者即使是还沒有经过散手技术训练,也会有一些技击能力,如果再经过散手等全面技

术训练,就可以开展伤害性不大、或根本无伤害性的太极拳散手技击游戏。在整个太极拳盘架子修炼过程中,发劲一类

动作的运动量既要有所限制,又要适度安排,尤其是现代竞技运动,假如要实现传统散手技击竞技,要保持比较长的竞

赛时间,频频发劲更容易消耗体力,不能够实现后发制人。陈氏太极拳的发劲练习还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适当安排运

动量,年青人有生命旺盛的上升时期,盘架子又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当然可以多练一些发劲。修炼者进入中年之后,就

要少发劲、甚至不发劲。季节不同也会影响发劲的运动量,慢速度的盘架子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冬季气温低,肌肉不

易拉开,练发劲要等到热身之后才能进行;夏季气温高,修炼中当大汗淋沥时,虽然可以多练一些,也要注意劳逸结

合;春秋季节气温转换时也可以少练一些,尽可能安排好快速度盘架子、发劲与慢速度盘架子、不发劲之间的关系。有

的人主张每五天练一次快架子,有的人主张快架子要占每天运动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都是一经验之谈,并不是适

于每一人的定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理情况科学安排。

人们也许没有意识到,所有直立行走中的方便就是搏击中的不便。人在出拳攻击时的运行轨迹与对手上身平行,以l75cm

身高为例,无论攻击对手什么部位均形成自己从上肢到两足之间140cm左右的高度落差,使攻击时的反作用力要90。转个

弯沿直角下降这个高度落差才能作用于两脚,攻击时发力不能以脚为根基,实际不得不以自己的身体扑过去,攻击时要

保持肌肉的紧张才能不消耗能量,而这又直接影响出拳的速度。这就是“直立”在搏击中最致命的软肋。站起来的人其

实是通过从内到外全身上下制造紧张形成肌肉的痉挛来积聚能量的,力量大小与摆动幅度成正比,用腿攻击面对的几乎

是同样的问题,攻击开始就无法改变,很容易被发现而躲避。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揭示了一种完全相反的哲学思想,“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

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

矣”(杨澄甫)。太极拳发劲的原理就是‘‘上善若水”的原理。

1、太极拳发劲的科学性表现

第12页

太极真功

击打力量的轻重要受到几个因素的限制:l、方向,2、重量,3、距离.4,速度。通常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四者

相加就是形成力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1)太极拳发劲表现在改变“力”的方向。

水往低处流的流向启发了古人.太极拳把稳固的下盘作为人行动的基础,在具体的规范上太极拳首先采用了扩大附

着面积的马步、弓步形成了“支撑八面”的稳定基础.使人体的重心贴近地面,以腰为枢纽“命意源头在腰隙”.发力

的起点不再是上肢的摆动.而是“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迈步如猫行”(武禹襄)摒弃了日常生

活的用力方式。

这个动作规范的主要意义是:首先,它改变了日常用力靠上肢摆动反作用力有一个与地面90。拐弯破坏身体重心稳

定的问题。脚跟作为发力点直接作用于地面.这使任何发力都是从下往斜上方,可以起到“拔根”的作用.使对手失去

根基.这个角度也可以直接接受地心吸力形成的向下的反作用力,不论攻击对手任何部位,因为是弓马步.两脚总有一

只脚向发力方向倾斜,这使脚与被攻击点呈直线,反作用力不会有任何破坏重心稳定的因素。即使是拳击现在也非常强

调分开两腿。

(2)太极拳发劲表现在它的整体性。

陈长兴说:“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

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者也。…...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

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

太极拳发劲的关键首先是通过全身的放松使身体成为一个具有质量的整体,所以太极拳放松最准确的用词是“松沉

“,因为“沉”的感觉具有物质的属性又含有气的贯通无缝不入的性质,便于理解和操作。一个”沉”字,又反映了太

极拳作为武术套路表演的韵律,“沉”是无形的水的特有质感,陈鑫说:“拳者.权也,所以权物而知其轻重者也!然其

理实根乎太极,而其用不遗乎两拳。且人之一身.浑身上下都是太极.即浑身上下都是拳,不得以一拳目拳也!”这段话

用了两个惊叹号,因为这才是太极拳核心中的重点。

表达的是三个意思:

第一,太极拳就是权衡重量的过程。

第二.只有具有"松沉”的太极拳才能贯通全身符合太极理论阴阳互为其根的整体性。

第三,只有全身贯通才可能把全身上下都作为解决矛盾应对攻防的有机联系体,“浑身上下都是太极”,也可以把

气力集中于任何部位,有如给全身上下任意一个部位装上了锤头,所以“浑身上下都是拳.不得以一拳目拳也”!太极拳

头、肩、臂、背、胸.肘、手、胯、膝、足,无处不可攻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太极拳发劲要“通三节。达四稍”。

“浑身上下都是太极”就是每一个部位的动作无不依靠全身广泛的联系,有一个地方没有放松没有配合好.劲力立

即在这个部位卡壳。相反.全身只要有一个局部的顺序颠倒.不该它出力时它提前出力,或者出多力了,劲力立即打

折。所以太极拳理论强调:“一动无有不动”。而这“动”不是乱动,有顺序.这就是“通三节.达四稍”。太极拳发

劲是延续“根”“中”“稍”的顺序,而“根""中”“稍”是根据不同的发劲部位具有相应的不同指向。太极拳肩与胯

发劲最为困难,就是因为这两点“三节”不容易分清.运转不容易松活。太极拳“内三合””外三合”就是运动中的规

范。

(4)圆型轨迹是太极拳发劲的另一重要原则。

太极拳的发劲能够达到人的能力极限,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太极拳的动作讲求圆形.即使像掩手肱捶这样类似直

拳的出拳,也是转出去的。太极拳的转腰拧胯,以腰为轴.实际是在发劲前,如同把身体卷成紧紧的发条,“胸腰折

叠”就是这卷法条的过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通过胸与腰的夹角为摆动留出空间,但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扭屁股扭

腰,这种折叠可以应对上肢前后左右上下以及斜方向等因素的发力,发之于脚的力通过腿到达胸腰把摆动重量放大,放

松的身体在能量经过的途径节节加力犹如浪起浪落。

投掷项目如铅球、铁饼等都是运用了旋转来增力。而转髋(就是松胯.转腰)的科学性已经得到证明。美国三届奥运

冠军400米田径运动员约翰逊创造7400米跑44秒的世界记录。他的出名更在于他并不太符合短跑运动员条件的短腿、长身

和他酷似于电影《阿甘正传》中男主角阿甘的怪异的跑步姿势一一挺胸昂头、两臂环形摆动,髋部扭动。没有人能解答

这些怪异的跑步动作与世界纪录之间的关系。多少年后,一个身材匀称,但采用与约翰逊同样怪异的跑步姿势刷新了约

翰逊的成绩.他的名字叫瓦里纳,他们来自同一个老师。

科学实验证明:跑步时尽力将髋部伸出.弥补了约翰逊短腿的不足.有利于全身关节更好地伸展:而髋部的运动,

可以将腰部的肌肉和大腿的肌肉有机地结合,增大蹬力。而髋部围绕腰部的环形运动缓解了跨越地面的起伏.减小了踏

步时的地面的反作用力.“奔跑时扭动的髋部就像是开足了马力的发动机”.而环形摆动的手臂则是为了与同样环形扭

动的臀部保持平衡,在现代运动生理学上从此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一~“用髋跑步”。

太极拳圆形的运动轨迹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增加了助力的距离,在特定的条件下加力的距离长可以增加能

量,比如跳远的助跑。太极拳由于是把发力的基点放在脚跟,所以从脚跟到出拳的终点全都成了加力的距离,这也就可

以解释为什么太极拳不需要出拳的距离贴着人肉发劲就可以伤人的原因。太极拳发劲把所有发劲的助力距离全部在身体

的内部完成.也把用外在动作造成的重心不稳通过全身整体的协调化解于无形。

《易经》的一个原则:“曲成万物而不遗”。“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老子)。现代科学仍然在证明

这古老规律的科学性。

(5)制动产生能量。

汽车紧急制动,在马路上会留下黑色的胎印.这是因为制动强大的冲击力产生了能量。乒乓球、羽毛球运动员在挥

拍击球时,在球拍碰到球的一刹那.都有一个抖腕的动作,这是利用这突然的制动产生弹力。太极拳的发劲同样是利用

这制动产生能量的原理,在这之前的所有放松都是为了运动的攻击点有分量.和在运动时力量的通过不受阻滞.所以在

通过脚蹬.腰胯摆动,出拳时.“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武禹襄),但到了臂膀已经伸直,拳头已无法伸展,惯性

仍在继续.臂膀的长度限制就产生了制动效果.太极拳的弹抖劲就是这制动产生的结果.“去时撒手,着人成拳”(陈长

兴),就是因为在接触人的一刹

那才达到劲力的顶点。

2.太极拳发劲的用力

人们有一种错觉.认为太极拳既然是“用意不用力”,所以只需要通过柔化、引进落空、舍己从人就能取胜。

“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陈长兴)。

一位学员在领略了贴着肉发劲的感觉后心有余悸地说:“这是能打死人的啊!”强大的穿透力甚至不会给你飞出去的

机会.被击打的部位在承担制动的功能.穿透力会不伤皮肉而伤及内脏让人感觉五内俱焚。当然也可以为了不伤人采用

柔和的长劲。

太极拳用于搏击的发劲也可以用力,”心气一发.四肢皆动.足起有地,动转有位“,“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响

鸟落显神奇。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击敌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C陈长兴),这个过程是一个节节贯穿的加力过

程,待劲到尽头,用攻击方向相反的反向拉力.这种制动拉力产生了更大的惊炸力,抖大杆主要就是练习这种由腰胯控

制的制动对拉力.原理类似乒乓球、羽毛球的抖腕。

这个过程是:放松体会重量一一松沉下节节加速一一速度加快到顶点~一用放松的方式以腰为轴突然制动用力~一

出击部位产生炸力。这种反向拉力能够帮助恢复放松.击中目标时身体已经提前恢复了放松状态。太极拳的”弹抖劲""

第13页

太极真功

抖擞劲”“惊炸劲”……说到底就是用力程度不同产生不同效果的劲力.而这种区别也只有在套路演练时才区别明显.

它们的用力同样要遵循不用“拙力”的原则。

3、有心求柔,无意成刚。

太极拳发劲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初一位名叫薛平山的拳师说:“所谓太极拳的奥妙,越柔软越坚

刚,越坚刚越柔软。实有心之柔软,达无心之坚刚。”很有见地.尽管他默默无闻,我仍以引用他的话表示对这位武术

家的敬意。”

为什么要慢?慢可以去除动作惯性.真切地感受自己体重的衡量过程,这是“快”的基础。功夫到了火候,有一天你

会突然觉得,拳头出去有了反弹的感觉,这是因为你掌握了正确的“松沉”.而“刚”也就在你“松柔”的极致与你不

期而遇.这时候你才能体会什么是“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武禹襄)。“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武

禹襄).气要以正直端方的道理作为养料滋润养护而不能拔苗助长伤害它.劲力要经过曲折和循序渐进的积蓄才能游刃有

余.太极拳发劲快猛但心境安静是练好它最关键的前提。太极拳发劲又是凶悍的搏击手段.可逞强好斗反而欲速则不

达.这就是太极拳奥秘的根源,这也是它所以能健身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对传统武术技击产生了怀疑。一种武术的好坏高低表现在它的理论是否能在特定的目的.环境、价值的评估

具有相应否定旧有形式、性质、内容,或在某个方面具有创新和科学性。并不完全以这种武术某个时段的具体人的表现

为评价依据。

太极拳的“博大精深”表现在这种理论评估体系中的优越性。

一、何谓“逆腹式呼吸法”?



逆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腹部自然内收,呼气时小腹自然外鼓。逆腹式呼吸,舌抵上鄂,吸气的时候小腹收缩,呼气

的时候漫漫鼓起小腹,要求做到深、长、细、匀。首先意守丹田,禅宗,道家和其他流派关于丹田的定义有所不同,但

差别不大,同时排除杂念,想着气息从鼻孔吸入,流经至丹田,再想像浊气从小腹一直向上,从口中呼出,以此往复。



逆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为变容呼吸。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横隔肌随之收缩下降,使腹腔容积变

小;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横隔肌上升还原,使腹腔容积变大。与之对称的是顺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作等容呼

吸。



逆腹式呼吸法在呼吸时改变腹腔容积,而使腹腔改变的内容物又不是吸人或呼出的空气,而是另外一种物质,这种

物质就是“内气”。所以,逆腹式呼吸法在名称上是一种呼吸空气的“方式”,实质上则是内气的“呼吸”(升降、鼓

荡)。逆腹式呼吸法,不是说说就能学会的,必须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运用自如。



二、“逆腹式呼吸”的养生作用

(一)增加吸氧量。胸式呼吸因为肋骨运动空间的局限,胸腔容积变化较小。据有关文献介绍,平时用胸式呼吸,约

有三分之一肺叶没有发挥作用。即使两种呼吸方式兼用,安静条件下横隔肌一般只下移1~2厘米。太极拳要求呼吸深、

长、细、匀,我们说“逆腹式呼吸”,实际上是“逆腹式深呼吸”,其横隔肌下降一般有7~10厘米,肺叶气泡得到充分

利用,吸氧量比安静条件下增加好几倍(当然这种效果是顺逆腹式深呼吸都能达到的)。氧是维持机体机能和产生运动能

量的基本物质。正常人不吃东西可维持生命20~30天,不喝水可坚持5~7天,而缺氧10分钟大脑就要死亡。细菌和病毒

都有厌氧特性,人体器官病变都和缺氧有关。练太极拳经常长时间的进行“逆腹式呼吸”,比平常人增多吸收了大量氧

气,对身体健康当然大有裨益。平时很多人讲究“进补”,其实练拳增氧就是不花钱的大“进补”。

(二)使腹腔内的器官得到有效的按摩运动。顺腹式呼吸的特点是呼吸过程中腹腔容积保持不变,因此腹腔内的压强

也保持不变,除了增大吸氧量外对内脏器官起不到按摩运动作用。逆腹式呼吸则相反,吸气时横隔肌下降,小腹内收,

腹腔容积缩小,腔内压强增大,呼气时横隔肌提升,小腹隆起,腹腔容积增大,腔内压强缩小。腹腔里的内脏器官在压

强忽大忽小的作用下,经受着十分难得的全方位的按摩运动。生物界都有“用进废退”的进化规律,人们的内脏器官自

离开母体出世后,一直分秒不停地工作运转,很容易出现疲劳衰退,引起病变。如今能够得到经常性的全面按摩保养,

对其机能的保持与调节自是大有好处。当然,太极拳动作中的腰胸折迭也可以从外部通过肌肉运动的位移造成机械性的

按摩,但比较由腹腔内压所造成的空气按摩,其作用应该是后者更加全面与显著。

(三)促进副交感神经亢奋和内气鼓荡。练拳实践证明,在心静体松条件下进行深、长、细、匀的逆腹式呼吸,大约

十多分钟即可激起副交感神经亢奋(和医学文献所说的基本一致)。除了会产生副交感神经亢奋所带来的心率减缓、血压

降低、末梢血管舒张、内分泌得以调节等生理现象外,还会出现腹部发热(有时甚至有发烧的感觉),有一股暖流顺着背

脊(督脉)往上涌,上身开始出汗等现象,按中医和武术的说法是来了“气感”,促进了“内气”运动。这对人体各项机

能的调节很有作用,应该是练太极拳可以改善很多慢性病病情的机理所在。

三、“逆腹式呼吸”的技击作用

从运动力学的角度看,任何技击运动都讲究:①肌肉伸缩产生力的大小与速度。为了增大力量,必须尽可能增加肌

肉纤维的发展,增大肌肉的横断面,以求“有力打无力”;②力传递过程的协调性与一致性。避免从力源到目标中途出

现阻滞,就是要“稳劲”;③用力的合理性。讲究技巧,追求“巧劲”。在以上第①点中,在同一体力(肌肉断面)的条

件下,是否还有办法增强发力的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就是除了发挥肌肉的物理效应外,还应追求肌肉的生化效应,就

是平时讲的“潜能”。为了发挥肌肉的生化效应,西方的办法是通过药物,让运动员服用类固醇之类的兴奋剂,使同一

人在原有条件下爆发出更大的能量。按中国武术的传统办法则是通过练“气”,增强“内功”。

对于中医和武术界讲的“气”,过去很多人不理解。其实,中医与武术几千年的实践和近几十年的科学实验证明,

“气”是确实存在的,只是对“气”的实质的认识还在继续探索中。什么是“气”?有的认为是神经,有的说是生物电,

有的说是“共振”,有的说是人体内的一种特殊功能系统,暂时还没有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气”是一种物质,

是一种能量。“气”和血一样,其流通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不管人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每时每刻都在按自身规律

运行。但是当人们认识到它的存在及其运动规律后,又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能动地推动或迟滞它的运行。太极拳的练“

气”活动就是为了激发“气”的效应,增进人的功力。

练“气”与内功的方法很多,站桩、盘架子、推手等都是很好的练功法。冯志强老师抓住要点,概括为“抓住丹田

练内功”。丹田的位置有多种说法,明朝龚居中说的是:“夫修身之士,不识丹田所在,成指脐下一寸三分而言,此为

气廪之源。”以现代解剖学看,丹田并不是内脏器官,而是上腹部的一个区域,其内主要是大小肠,其上有任脉的气

第14页

太极真功

海,关元等穴位,是逆腹式呼吸时起伏运动的部位。古人很看重丹田的作用,这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其机理现代

科学还没有作出合理的解释。是否可以这样解释,人体全身的穴位,基本上都要靠外力刺激(比如针、灸、按压,击打)

才能激活,唯有腹部丹田的气海、关元等穴,可以通过自身在意念指引下的逆腹式呼吸运动促使其机能活跃起来。练丹

田“气”,就是通过腹部自身的运动激发腹部穴位与腹内器官的功能,并以此带动全身,所以丹田叫“气廪之源”。

人体是个生物电场,所以可以测出心电图,脑电图,可以用仪器看到人的红外图像。人体安静时处于阴阳平衡、正

负电子正常运转状态。在意念引导和运动刺激下,其电场产生电位差,正负电离子加速运转,从而增强生物电能量,增

进人体器官与肌肉的功能。站桩与练拳中产生的麻、胀、热感觉,实际上就是生物电活跃的体现。经过长期的练“气”

、练功、练拳的积累,使之逐步养成果习惯,形成条件反射,技击时就能迅速地把平时积蓄的生物电能发放出来。这也

就是上面说的肌肉的生化效应。

四、怎样练习“逆腹式呼吸”

逆腹式呼吸既然对养生与增进内功作用很大,为什么平时很多老师不教?为此,我曾请教过几位全国著名的老师。答

复是一,初学拳应把注意力放在拳架动作上,过早讲呼吸会干扰其正确用意,二,练呼吸容易“出岔”。因此强调练拳

时采用“自然呼吸”,经过一段时间练拳,自然会“悟”出来。暂不教呼吸的第一个理由是对的,练拳用意必须关注在

拳架动作上,要把注意力放在敌情和动作的技击含意上,正如《拳论》中的“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但是

不关注呼吸不等于可以不练呼吸,因为靠“悟”,有的人两三年就可以悟出来,有的人可能要十年八年,也可能有的人

一辈子也悟不出来。而且“自然呼吸”本身是没有确定含意的,“自然呼吸”既可以是胸式呼吸,也可以是顺腹式呼

吸,还可以是逆腹式呼吸。在套路比较熟练后,开始在站桩中练习逆腹式呼吸,两个多月后形成了习惯,再盘架子时不

需想呼吸,自然而然伴随着拳架动作就用上了逆腹式呼吸。少林气功对呼吸训练的介绍也是如此。至于怕“出岔”,这

是应该重视的,但是不能因噎废食,主要是练呼吸时要防止憋气、努气,关键还是要放松。



开始练习时,按照说明“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所谓“隆起”,

主要是意想)。很明显这是一种随着呼吸进行的“腹肌运动”。这样的运动,带有“鼓努为力”的味道,并不符合内气升

降以意领气的要求,但是又不得不这样照着做,否则就难以入门。所以一方面要“鼓努为力”,一方面又要尽量用意不

用力,逐渐使用力减少、用意增加,从而达到掌握“逆腹式呼吸法”的目的。另一种传统的方法是“气沉丹田”。通过

正确掌握气沉丹田,达到“逆腹式呼吸”,即内气升降的方法。怎样正确掌握“气沉丹田”呢?在行拳中,随着拳势的开

合,配以开吸合呼。呼气时意想有“气”沿任脉沉人丹田;吸气时,丹田气经会阴上升命门,或者吸气时暂不加意念。

气沉丹田不是死沉,而是一个活的行气过程,即随着呼气意想内气向丹田松沉的过程。有下沉必有上升,久之得气,自

然明白。有人认为腹式呼吸是在动作熟练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强调自然配合为好。窃以为听任自然,会有一定的盲目

性,或者多花时间,甚或白费功夫。好在有“气沉丹田”的练法可加以弥补,只要气沉丹田得当,就可掌握逆腹式呼

吸。然而得法还须明理。



逆腹式呼吸、气沉丹田与“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是怎样的关系呢?如何做到“气遍身躯不少滞”呢?试举42式太

极拳的“马步靠”为例。(靠前动作从略)呼气时,气沉丹田,屏气发力(或呼气发力),同时内气从腰背(气贴背)向四肢

发散,内气到后足,气到力到,产生蹬劲使整体向前靠,内气到前足则产生撑劲,稳住重心,内气到上肢,产生靠劲。

再以杨式“搂膝拗步”为例。吸气时,内气由丹田经会阴上命门布于腰脊,右手上举,左手收在腹前。接着呼气,右掌

前推,左手搂膝,蹬右脚,成左弓步,气沉丹田,同时气贴背向四肢发散,两足产生蹬、撑,劲力发于脚跟,通过腰

脊,形于掌指。总之,贵在全身得气,浑然一体。



逆腹式呼吸法的实质,是借助口鼻呼吸,以意念、拳势为导引,结合放松的气功态,来推动内气的升降、鼓荡,达

到拳论所说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和“气遍身躯不少滞”。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放松”这一窍门。拳家有言:“

只要一松,气就能通。”所以,行拳走架的一举一动,都不能忘记“放松”与“行气”的结合,也是“气以直养而无

害”的实践。

应该说明一点,练“气”关键在“用意”,至于是否配合呼吸,现有多种说法和做法,我只是通过自己的实践,领

会到还是加上逆腹式呼吸效果更好。

武术前辈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学练武术一定要遵循古谱,在老师言传身教下认真揣摩领会才能学

会。历史给我们提供了现代科学,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太极拳的精神实质创造了很好条件。在学拳中尽量用现代科学来

回答“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会产生什么结果”等问题就成为领会古谱内涵的重要方法。希望有条件的专家、学者与

武术工作者,趁一些老拳师还健在,赶紧用现代科学方法测试他们在练功状态下的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反应,解开许

多拳术的奥妙,这对继承与发展传统武医具有非常意义。



第15页

献花(0)
+1
(本文系步行d天涯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