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用爱唤醒孩子心灵中的春天
2016-11-13 | 阅:  转:  |  分享 
  
用爱唤醒孩子心灵中的春天

——柳河县三源浦中心校“最美教师”事迹材料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一位女教师的信条

她,白鲲鹏,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教师,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四年,她用自己的爱诠释着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真谛。

爱·恪尽职守

“自身的不方便是实际情况,可是学校班主任短缺也是实际困难,教师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既然领导信任,就得勇于承担。”这是校领导在询问白老师能否做班主任时得到的答复,此时白老师已经怀有六个月身孕,行动十分不便。没有恼怒、没有抱怨,有的只是这铿锵有力的一句话和沉甸甸的责任心。

她接手了一个班级,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烂摊子,纪律涣散、行为习惯差。为此,白老师没有整天空洞地说教,而是组织一系列主题活动慢慢渗透自己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在真切的环境中去体会去思考。组织主题班会,增强凝聚力;数学教学多参入游戏,渗透生活乐趣;语文课把握好教学契机,进行思想教育;哪个孩子思想有波动,及时找他谈心……于是,校园里多了一个行色匆匆的身影,家里少了一个安心呵护腹中宝宝的准妈妈。“六一”来了,学校组织春游活动,这是一次难得的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也是体现教育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爱的最佳时机。可是,白老师走路极不方便,但她想:这个“六一”是建设班级最好的机会,失不再来,无论怎样我都要撑下去。她拖着沉重的身体陪着学生一起度过了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可回到家,腿、脚都肿了,疼得她真想躺在床上不再起来……

沙漏里,时光与爱心渐渐流走,幻化成一种奇妙的力量。爱无形,却无疆,就像那绵绵的春雨,无声而有力。当班风渐好时,白老师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爱·倾情奉献

孩子出生后,白老师仍然担任班主任工作,时间慢慢过去,眼看还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就期末考试了,白老师为了抓紧时间给孩子们复习,做好班主任工作,不因给孩子送奶而耽误时间,她一狠心决定在奶水还充足的情况下,给九个月零一天的儿子断了奶,利用这个时间辅导学困生。晚上我们学校的住宿生是由生活老师看着上自习的,为了使住宿生的成绩能提高得快些,她每天晚上都来到学校,为班里的二十二名住宿生上晚自习,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辅导……一边是渴望进步的学生,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她狠了狠心选择了前者。就这样一学期下来,这个班级的纪律、学风、班风明显提高了。就在那一学期,这个班级被评为学校的“文明班级”。从那以后,白老师就一直任教高年级,从来没有跟学校提过任何要求,她所带的班级无论哪一方面的表现都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在讲台上的白老师是我的老师,讲台下她就是我的妈妈,对我像所有的妈妈对自己的女儿一样的疼我、爱我!”这是一个小女孩的肺腑之言。2009年,开学初学校收饭费,班级里的孩子都交了,只有一个叫张君瑶的孩子迟迟没有交钱。过了好几天,孩子的爷爷来到了学校。穿着看上去已经有年头的一件黄色外套,袖口处都磨烂了。他说是给张君瑶交钱来了,说着从衣服口袋里摸出一个卷着的方便面袋。从里面拿出了八十元钱,对白老师说:“老师,这钱是我向邻居家借的。这孩子没爸没妈,跟着我和她奶奶生活,我们都老了,也没有什么出钱的道了,只是种家里那几亩地。我和孩子的奶奶还一身的病。麻烦白老师看一下,能不能给我们照顾照顾呀!”说完这话,那老人家又揭开自己的衣服,露出了他因为肾摘除手术而留下的伤疤。那天回到家里白老师失眠了,一夜都在想,怎么帮一下这个与自己非亲非故的可怜的一家三口。通过不懈努力,她为张君瑶找到了沈阳武警某部的捐资助学的专款,从那以后,张君瑶所有的开销都由这个部队的官兵捐助,这个部队累计为张君瑶捐助达3000元。用张君瑶爷爷的话说:“要不是我家孩子遇到了这样的好老师,她早就辍学了。”为了能让张君瑶健康地成长,做一个自信、阳光的孩子。白老师周末经常带她去自己家,给她做好吃的,陪她一起玩,给她买一些日用品。现在张君瑶上初中了,可是周末还会去老师家过。她已经把这个慈爱的老师当作了生命中的天使,当作了自己的妈妈。

爱·无微不至

一年秋天,天气很凉了。周一的早上,白老师发现一个叫郭炯志的孩子穿着拖鞋来上课,而且没有穿袜子。白老师就问他原因,那个孩子很害羞地说:“昨天从家里来学校,天下雨了,不知道什么时候鞋底漏水了。鞋和袜子都湿透了,在宿舍晾了一个晚上,也没有干,今天只能这样来了。”白老师看看孩子那双因为冷而发红的小脚,心疼坏了。她突然想起,自己前几天刚刚买了一双旅游鞋,放在学校准备参加文体活动时穿的,一问又知道鞋码正合适,于是就把那双鞋送给了郭炯志,并让他马上穿上,要不会着凉的……郭炯志含着眼泪穿上那双老师送的新鞋,他在日记里写道:“今年秋天的雨水很凉,但是老师的这双鞋却温暖了我的脚,更温暖了我的心!”

又是农村忙着收庄稼的黄金季节,住宿生郝嘉龙却突然感冒咳嗽得厉害。白老师打电话告诉了他的家长,家长很难为情地对白老师说:“老师,我们家的地多,又都在山上,不好收,这要是下雪了,一年就白辛苦了,我们得抢着下雪前收回家去。你看您能不能帮我们给孩子买点药,让他先吃着?”农村出身的白老师深知道秋收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她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刚下班就带着郝嘉龙去了诊所,大夫看过说:“这孩子气管有炎症,得进行静脉注射。”白老师又一次联系了郝嘉龙的家长,说明情况。郝嘉龙的妈妈说:“那就麻烦老师了。”只因为这一句话,从那天开始白老师便每天下班都带着郝嘉龙去诊所打针,打完针再带着他回到自己的家里吃饭,确定他没有什么问题了再送回学校。为了让孩子在打针的时候不至于想家,白老师每天都给他买点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带着。让他一边打针一边吃,一起打针的病友还都以为郝嘉龙是白老师的儿子呢。哪里有人知道,这个时候白老师不到三岁的儿子也在家里等着妈妈呢!周末放假了,打了五天针的郝嘉龙也痊愈了。郝嘉龙妈妈感激地说:“要不是白老师,我家的玉米,可得被雪盖在地里了,那样的话,我也就无法上学了!”

班级里住宿生多,这些孩子每周都是周日就来到学校。夏天的午后太阳炙烤着大地,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午睡。一个中午,白老师想到住宿生应该返回学校了,这么热的天气也不知道孩子们在干什么。她赶紧拿出冰箱里的西瓜,切完后用方便袋装好送到学校,给来到学校的住宿生吃。到毕业的时候有的住宿生还说:“那天中午太热了,我们老师送来的西瓜又甜又解渴,真是痛快呀!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西瓜了。”

结语

这就是白老师,她可以为了学生,不顾身怀六甲的疲惫,坚持站在讲台上;她可以不在乎自身的行动不便,陪孩子去寻找快乐;她可以为了学生的成绩,给九个月的孩子断奶;她可以放弃休息,为孤儿寻得资助,给她一个温暖的家;她可以把自己的鞋送给光着脚受冻的学生;她可以将牙牙学语的儿子放在家中,陪着生病的学生看病打针;她可以顶着烈日为学生送西瓜解渴……也有人问她:“你接了这么多的“差班”,得付出多少呀!太累了吧!”听到这些话,她总是笑着说:“我并没有想那么多,我只是觉得,一个班主任的成绩并不是给一个好班级锦上添花,而是让一个相对差点的集体有所提高……”

工作的努力,换来了上级的肯定,近些年来白老师多次荣获市、县级“师德先进个人”、“教学质量先进个人”、“优秀少先中队辅导员”、“优秀党员”等称号,她在国家、省、市、县、校组织的教学反思文评比活动、课题研究实验中、主题队会评比、作文大赛、朗读竞赛、数学竞赛等活动中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奖”、“优质课奖”、“优质班、队会奖”、“最佳指导教师奖”、“优秀指导奖”等,她所在的中队,2012年被评为通化市“靖宇红旗中队”。

白老师,一位以校为家,以班级为家,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的老师,她辛勤地工作着,耕耘着,她用爱送走了这一届学生,又把新的爱倾注给下一届学生。她把爱留给了孩子,也把快乐留给了自己,她知道: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也是美好的,要把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用爱、尊重、赏识唤醒孩子心灵中的春天!





推荐单位:柳河县三源浦中心校

2013年6月25日















































献花(0)
+1
(本文系鲲鹏小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