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超级全满贯——邹市明是否能完成?
2016-11-14 | 阅:  转:  |  分享 
  
“在别人眼中六米见方的拳台,在我看来却是创造梦想的世界舞台,在这里,我曾经有过不计其数的机会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这种满足感更甚于战胜对手。2
016年11月5日将是我第二次挑战世界金腰带,我会更坚定,更执着,更努力。”他一共参加了三届奥运会,先后拿到了一枚雅典奥运会铜牌和
一块北京奥运会金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他又蝉联奥运会男子拳击49公斤级冠军,用一枚金牌为中国代表队完美收官。他不仅是中国奥运
拳击冠军第一人,也是中国拳击世锦赛冠军第一人。他,就是邹市明。一直以来,他都希望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现在的年轻人传递“正能量”
,激励年轻人艰苦奋斗、永不放弃,成为有责任心、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11月5日,“金牌拳王”邹市明将迎来职业生涯第二次挑战世界金腰带
的机会,届时他将空降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在托马斯-马克中心打响生死战,而对手是曾在两年前完败给自己的泰国拳王坤比七。图:邹市明与坤
比七为什么说这是一场生死战?因为这很可能是邹市明最后一次争夺世界拳王了,如果他再输掉这场较量,那么他很可能心灰意冷,淡出职业拳坛。
索性的是,这场争冠的对手实力并不是特别强劲,尽管手握39胜1负2平24场KO对手的不俗战绩,但坤比七所交锋的对手质量很难令人信服。
坤比七与邹市明一样,都是1981年出生,但身高只有1米58,技术相对粗糙。自输给邹市明之后,坤比七这两年连续打了12场比赛并全部K
O对手,气势正盛。假设邹市明能够再度击败坤比七,拿到空缺的WBO蝇量级世界金腰带,那么他将成为既熊朝忠之后,第二位获得职业拳击主要
四大组织世界拳王的中国男拳手,从而晋升为中国拳击历史上无可争议的最伟大拳王,在中国拳击的地位将类同于阿里、罗宾逊、泰森等传奇名宿。
当然,邹市明的历史地位肯定无法与泰森相提并论,然而一旦他拿下了世界金腰带,那么他将完成“奥运金牌+世锦赛金牌+亚运会金牌+全运会金
牌+职业拳击世界冠军”的超级全满贯伟业,这项成就即使是泰森、阿里等名将都未曾染指过,而且在未来很多年以后恐怕都无人能够打破甚至追平
该记录。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11月5日拿下这条金腰带,邹市明将仅用了10场比赛就登顶世界职业冠军,这也是中国拳手夺冠效率最高的。
目前,邹市明正在罗奇创办的位于洛杉矶的WILDCARD拳馆进行备战,与恩师张传良共同制定针对性战术,至于“金牌拳王”能否实现“超
级全满贯伟业”,让我们拭目以待。中国知名拳击推广公司盛力世家创始人兼CEO李胜在谈到这场备受关注比赛时表示:“随着邹市明征战职业赛
场,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开始关注职业拳击比赛,这对中国拳击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他进一步表示,“即将进行的这场比赛是改写
中国拳击历史的机会,因此众多中国拳迷都非常关注和期待。为了这场比赛,邹市明已在洛杉矶进行了几个月的训练和准备,我们期待他在自己的拳
击生涯中创造新的传奇。但这背后却是无数的汗水和艰辛,正如邹市明自己所说;“20年前,15岁的我重沙袋、梨形球、速度球,一拳不少,分
毫不差。20年后,35岁的我重沙袋、梨形球、速度球,一拳不少,分毫不差。枯燥吗?厌恶吗?问题是,这是我唯一喜欢做的事情。”此次获得
二度冲击世界金腰带的机会,对邹市明而言无疑是一个创造职业生涯新里程碑的契机,目前,中国职业拳坛无人拥有四大拳击组织的世界金腰带,此
外,也从未有中国拳手在美国获得过世界拳王头衔,因此,此战对于中国职业拳坛而言也意义重大。拳击缘于习武1981年,邹市明出生在革命历
史名城遵义市的绥阳县。他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则是一名幼儿老师。在父母眼中,邹市明是个性格乖巧、特别懂事的好孩子,三口人的生活幸
福而温馨,父母都希望邹市明努力学习,将来考上一个好大学。不过,童年的邹市明还想不到那么远的未来,和许多男孩子一样,他活泼好动,喜欢
舞枪弄棒,时常幻想在一场场降龙伏虎的搏斗中称王,振臂狂呼在沙发上冲上跳下。邹市明说,他从小就有一种大侠梦,梦想自己能成为见义勇为、
劫富济贫的侠客。很快,邹市明上了小学,可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太好,而且身材瘦小、性格腼腆,他总是成为同学们欺负的对象。现在仔细观察他的
左眼角,还能看到细微的伤痕留在那里,就是小时候被女孩抓伤的。不过,小学时的邹市明在体育方面已经表现出了特别的天赋和喜好,由于喜欢练
武术,父亲将他送进了一所私立武术学校。武校学习之初,邹市明和小伙伴们要做站桩一类的基本训练,但练过一段时间,生性爱动的他就呆不住了
,每天只能按套路去击拳、蹬腿让他觉得实在不好玩。邹市明的眼光瞄到了旁边的拳击台--拳击队队员们练热了,就把衣服脱掉光着膀子接着练,
这给了他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然而,这份对拳击的最初向往却没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妈妈反对邹市明学拳击。可谁也没想到,这个瘦小的男孩
实在人小鬼大,1995年,刚满14岁的他就自己做主,瞒着父母悄悄进入了遵义市体校的拳击班。在少年邹市明的心中,父母对自己的担心终究
无法压抑他热爱拳击的决心,他想在拳击赛场上做出成绩,给父母一个交代。1997年,邹市明被选进贵州省队,经过努力训练,他在贵州省每年
举行的拳击青少年锦标赛决赛中夺得了很好的成绩。当邹市明把一枚奖牌拿到母亲面前,儿子的天赋与决心终于得到了母亲的认可,也稍稍放下了悬
着的心。而回想两年前瞒着父母去学拳击,邹市明坦言:“那是我自己拿的一个比较大的主意。”成功踏上拳击舞台,邹市明凭借的是发自内心的热
爱与兴趣,但真正要把拳击作为一项事业,需要的就不仅仅是一时兴起了。它更需要不服输、不畏惧、拼搏向上的精神。幸运的是,邹市明正是这样
一个拿定主意就不改变的性情中人,对拳击运动的热爱与坚持渗透在他的生活中,让他的内心日益坚毅、强大。后天努力造就的世界冠军最初练拳击
时,邹市明并没有想过要拿世界冠军,只是简单地希望毕业后找个稳定工作。后来,由于在比赛中不断取得了好成绩,邹市明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
那就是获得冠军。从此,拳击成为了邹市明生命中最重要的内容。1999年,邹市明被选送到国家队,成为即将参加2000年奥运会的主力队员
李正茂的陪练。陪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不能上场参加比赛,但同样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努力,可也正是这段陪练生涯为邹市明日后成功走上赛
场奠定了基础。这基础不仅体现在竞技水平上,更是一种心态上的调整与平衡。2000年,邹市明给即将参加悉尼奥运会48公斤级拳击全国冠军
李增茂做陪练,虽然参赛的不是自己,但是他感觉能与全国冠军训练已经非常幸运。抱着学习的心态,邹市明在陪练时丝毫没有怨言,甚至心存感激
,尤其当他发现自己并不是处于下风的时候,自信心也在陪练的过程中逐渐增强。2000年5月18日是邹市明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在全
国锦标赛预选赛中打败了陪练对象、头号种子李增茂。“那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记得特别清楚,比赛结束后,我立刻打电话告诉妈妈我打败了全国
冠军。”此后,邹市明一发不可收拾,连续获得20多个全国冠军。在国内赛场已难觅对手的他,把目光投向了国际赛场。融合武术自创新招拳击其
实是发源于西方的一个运动,很多比赛规则也都是西方人制订的,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中国人该如何凭借实力得到好成绩?邹市明认为,比赛规则范
围内运用中国人在打法、战术上的智慧,可以让我们的强项得到充分发挥。考虑到自己身形瘦小,臂展较短,抗击打能力也比较弱,邹市明清醒地知
道自己的力量往往不足以和对手抗衡,他只有通过不断地移动、突然反击、再移动来形成有效攻击。事实上,正是这一刻不停地游走,让他逐步具备
了极强的移动和反击能力,锻炼出了适合自己特点的打法。2000年,邹市明和他的武术教练张传良一起设计了一套类似于武术套路的拳法,把邹
市明的武术动作和技法嫁接到拳击路数上,依靠快速的步伐移动和躲闪,来避开对手的重拳,然后在迂回周旋中寻找机会。这一创新的打法起到了不
可思议的作用。他依靠这套灵动的拳术,在2003年第一次参加世界业余拳击锦标赛时就一举夺得了亚军,被老外惊呼为“黑马”。邹市明以游动
作战为主,以得点为目的,无论击中与否,马上撤离,不给对手留反扑机会,克服了臂展较短的弱点,这种战术被国际拳坛称之为“海盗式”打法。
靠着这套创新打法,他为中国拳击在世界上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邹市明说:“作为80后代表,我希望能传递出我们青年人的‘正能量’。希望所有青年人都能和我一样,艰苦奋斗、永不放弃,成为有责任心、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禧宝想说,这种正能量是一种精神,象征着永不服输,永不畏惧。这种精神是我可以接受失败,但不会选择放弃;这种精神是我宁愿像勇士一样的倒下,也不愿像懦夫一样的站着。邹市明,雄起!
献花(0)
+1
(本文系众禧贷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