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放飞学生的天性
2016-11-17 | 阅:  转:  |  分享 
  
放飞学生的天性





原来,我以为只要上课多提些问题让学生回答,造成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于是问题不分大小难易,统统搬上课堂,师生之间一问一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的教育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于是,让学生质疑这一教学环节走进了课堂,在教学中,常常出现一些精彩的教学片段令人激动不已,现在,我以《草船借箭》(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为例说说精彩的一幕。



“例行公事”,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多数学生就围绕着“是谁借”、“为什么借”、“借的经过”、“借的结果”来提问题,问题并不难,同学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解决了。课堂气氛很活跃。这时,我发现有一位同学始终没有讲话,一直举着一只小手,还举得特别高,不愿放下来,我想:还会问什么呢?一定又是在乱问,可为了不伤害他的积极性,我请他发言。他马上站起来,特别认真地说:“‘借’是需要经过别人同意的,而在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诸葛亮应是‘诈’箭,为什么要用‘借’呢?”当我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时,感到为之一震,一名小学生居然敢向老师发问,敢向教材挑战。我马上意识到,敷衍、搪塞都是行不通的,课前精心准备的教案也应搁置一下了,因为我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怎么办?我稍停片刻,就把问题提出来说:“书中用的是‘借’字啊!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呀!同学们敢于挑战传统观点这是应该赞赏的,现在关键问题是,在这里用借字说明了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一阵嚷嚷之后,我拍拍手示意同学们静下来,“谁有话说?”这时,一个学生说:“两军对垒,运用策略,不能说是诈骗,不然诸葛亮怎么能称得上是军事家呢?”又一个学生说:“从现在法律的角度看,十万支箭并非是一个小数目,在曹操不知情的情况下,就骗来了,诸葛亮是有点犯了诈骗罪的嫌疑。”而另一个学生马上说:“不对,那也得分清什么时间,为谁服务呀!诸葛亮这么做是为了国家,为的是蜀吴两国的利益,所以我认为这个‘借’字最合适!”又一个伶牙俐齿的男孩子站起来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我看过《三国演义》,在以后的战争中诸葛亮不也把这些箭如数奉还了吗……”争辩声、讨论声、称赞声此起彼伏,特别热烈。



当我看到这一幕时,不禁感到一丝欣慰。使我不由得想起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话:“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于是,我没有断然判断他们说得是否正确,而是对他们敢于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了表扬,学生个个喜形于色。



“那究竟用这个字合适吗?再仔细读读课文,你定会有新的发现。”这一过渡自然得体,使得学生乐意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去读文章,进行思考。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呼吸。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这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如果说学生提出的疑问“借”用得不对,我就进行纠正,他也许会有苦恼,也许会有被批评的不悦,学生就不会发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是通过这个“借”字表达得淋漓尽致的,或者我干脆告诉那个学生:“曹操就是生性多疑,是比不上诸葛亮的。”这个学生就会受到打击,以后可能只会循规蹈矩地遵循所谓的“正确与否”,从此扼杀了学生创造的天性。而我并没有这样做,这就还给了学生学习的充分自由,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参与的乐趣,享受到发表不同意见的乐趣,使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献花(0)
+1
(本文系孙记艳36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