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青囊奥语……楊公風水理论之青囊经注解
2016-11-21 | 阅:  转:  |  分享 
  
青囊奧語

青囊奧語者。楊公合巒頭理氣貫以一而集其大成之書也。猶之乎儒家有大學聖經。釋家有般若心經。道家有太上清淨經也。其言龍穴砂水法也。再三言龍穴砂水法也。其言近其旨遠。其言約。其理備。其於一法之中。或先舉巒頭。或先舉理氣。當先言而先言之。當後言而後言之。當再三言而再三言之。莫不有至玄至妙之義存焉。非可淺窺者也。言龍法也。則龍法之神髓也。言穴法也。則穴法之命脈也。而砂法水法莫不皆然也。其中一句之義。有千百言所不能盡者。有讀盡諸書而始解者。有讀盡諸經而尚不能解者。餘昔讀之矣。亦讀之雲爾。久而疑其妙也。今而知其妙矣。何其妙義之無窮如斯而顯者。別無剩義如斯。

坤壬乙、巨門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破軍。巽辰亥、儘是武曲位。

甲癸申,貪狼一路行。左為陽、子癸至亥壬。右為陰、午丁至巳丙。

雌與雄、交會合玄空。雄與雌、玄空卦內推。

山與水、須要明此理。水與山、禍福盡相關。

明玄空、只在五行中。知此法、不須尋納甲。

此言雙山五行法也。申子辰水局也。而坤壬乙從之。故皆屬水。申子辰之為水。人所共知。而坤壬乙之為水。有所不知也。故首明之。山與水四句。言辨山水之吉凶。須明此雙山之理。蓋水與山之禍福。盡關於雙山之五行也。公言此以明雙山之用之大。而勉學者不可不知。蓋其他五行。論山者不可論水。如洪範是也。論水者不可論山。如小玄空是也。玄空則與山無關。洪範則與水無關。唯有雙山之體用兼備。山水盡相關者哉。

順行子醜向未場。申酉戌亥左為陽。逆行午巳辰卯寅。向鼠猴羊右為陰。

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逆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

此言雙山龍法也。順行者為陽龍。逆行者為陰龍。二十四山分為四局。順行者。以甲丙庚壬四陽幹主之。逆行者。以乙辛丁癸四陰幹主之。如坤壬乙申子辰六龍入首。左旋者為壬水。右旋者為癸水。壬則生申旺子而墓辰。癸則生卯旺亥而墓未。生旺之方。山水宜高而來。死墓之方。山水宜低而去。如此法四句。蓋二十四山有干支卦三者之不同。而古者未明雙山之秘。則例難歸一。故古人以八卦統干支。如乾甲金離壬寅戌火之類。用納甲五行。以推山水生旺之凶吉。然而勉強也。既知雙山之理。則六山一氣。干支四維。雖有不備。而理歸一致。以之推山驗水。其陽其陰。為生為旺。圓通不滯。毫無勉強者也。若納甲之法。則或多或寡。偏彼不均。故雙山之法既明。則納甲之法不必尋也。顛顛倒四句。言二十四山或順或逆。顛顛倒倒。推其生旺死絕。若得山高於旺相。水敗於鬼方。則如珠寶之美。山不高於旺相。水不敗於鬼方。則如火坑之凶。故二十四山。皆有珠寶有火坑也。其詳見天玉外傳。

雌與雄、陰陽交度合玄空。認金龍、一經一緯義不窮。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

此言向家水法也。山水生旺之凶吉。既以龍法辨之矣。而何以複有水法之論乎。蓋以砂統乎龍。水歸於向。若僅以龍言水。則水之凶吉亦不驗。雌雄者。即山水也。山屬陰而雄。水屬陽而雌也。陰陽交度者。左旋陽山。必有右旋之陰水交之。右旋陰山。必有左族之陽水交之。雌雄交結而成穴。山水背馳而氣散也。故經曰。陰陽交度。不得水曰失度。玄空者。縫針雙山向法也。合玄空者。水欲其合向家之生旺也。夫左旋之陽山。乃右旋之陰水。豈得以陽山推陰水之凶吉乎。陰水自當以陰水之生旺推之。而水之五行以向定。若向未定。則水之凶吉亦未分。故論水必當求玄空也。玄空之法。左旋之水。以陽幹主之。右旋之水。以陰乾主之。如面南之局。水自東來。流歸西去。左旋之水也。立一午向。午屬丙火。則東為長生。西為死墓。而水神來去皆吉。若立巳向。巳屬庚金。則東為胎絕。西為官旺。絕胎上堂。沖旺而去。水神來去皆凶矣。山水雖交度。必合玄空而始吉。故曰陰陽交度合玄空也。金龍者。四庫也。宜去之方也。去水得位。則來水自吉。故水先察去口。觀水入何庫。則知宜立何向以消之也。知水出戌口。左旋之水。則宜立丙火之旺向午衰向未以消之。右旋之水。則宜立乙木之旺向寅衰向醜以消之。此認金龍也。經緯者。山向直朝曰經。水神橫織曰緯。以水之左右旋求向。以向之生旺墓推水。如上入戌之水。左旋者宜用丙火向。右旋者宜用乙木向。此以水求向也。向既立定。則知某方為長生為官旺喜其來。某方為死絕喜其去。此以向推水也。以緯求經。以經推緯。妙義無窮。故曰經緯義不窮也。動不動二句。水歸向家之庫。曰金龍動。不歸向家之庫。曰不動。金龍之動與不動。由於向家之合與不合也。然向由人立。不知法者。貪對棄官。而金龍不動矣。得是道者。迎神背煞。而金龍動矣。故曰直待高人施妙用也。其詳在青囊水法玉尺諸經。

第一義、要識龍身行與止。

此言形勢龍法也。經曰。夫氣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葬者原其起乘其山。故地理家第一要識龍之行止也。然而行止難言矣。龍有正行。有閃去。有順走。有逆回。則不得以一串直去為行。龍有三結。有橫結。有直結。有閃結。則不得臨水盡山窮為止。故不知行法。焉能得龍。不知止法。焉能得穴。龍穴不得。則一切俱廢。複有何巒頭理氣之可論哉。此第一義之義也。然此行止二字。非窮極龍經。精透穴法者。不可以語此。而輕曰行止雲乎哉。其法具疑龍、尋龍、撼龍、玉髓諸經。

第二玄、來脈明堂不可偏。

此言形勢穴法也。來脈者。入首脈化生腦也。明堂者。金魚合小明堂也。上頂來脈。下對明堂。不偏不倚。不上不下。其中為穴也。點穴之法。不過如此。但微妙難明耳。其詳具倒杖、天寶、玉寶、家寶、神寶、金函諸經。

第三法、傳送功曹不高壓。

此言天星砂法也。大五行長生曰傳送。臨官曰功曹。傳送主財丁。功曹主官爵。此三十八將最吉位也。不宜高壓者。砂法凶方宜平伏。吉方宜高起。然總宜朝拱有情。不喜淩逼高壓。若高壓。則吉方亦為不善矣。故曰傳送功曹不高壓。蓋穴主也。砂奴也。空缺不過不足耳。高壓則以奴欺主其可乎。故砂大忌高壓也。然回龍之地。不忌高壓者。以前山系龍而非砂。是以祖宗壓子孫。非以奴欺主也。三十八將。詳譯長老古羅經。

第四奇、明堂十字有玄微。

此言天星水法也。明堂之水。出於向家之死墓病絕者。歸大庫也。出於敗方者。歸文庫也。故倒左倒右。一橫如十字者。俱可消出。如子山午向。午為丙火。倒右出酉為死地。倒左出卯為敗地。亥山巳向。巳為丁火。倒左出寅為死地。倒右出申為敗地。醜山未向。倒左屬辛。出辰為墓地。倒右屬丙。出戌為墓地。故水出四正十字者。皆可去也。夫水神之來去。豈僅出於十字。然而能推十字之義。了明於心。則水法亦無餘蘊矣。蓋大小二庫之法。俱見於十字中也。故曰明堂十字有玄微。夫十字妙矣。向之死口。即坐之敗口也。向之敗口。即坐之死口也。向之墓口。即坐之冠帶也。死墓之當去。人所共知。而生旺中間沐浴冠帶之可去。人所不知也。故古人言水。止忌終身破旺。良有以也。水法歌曰。更看明堂來去水。文庫大小俱得位。截定生旺莫教流。直射直流家業退。可悟矣。雖然。水法不盡此也。更有斜出借庫之法。回龍繞後之法。內外兩堂之法。在公亦不過舉其妙者而言之。在餘亦不過就是言而注之耳。後之欲明水法者。願於青囊玉尺天玉諸經。極深研究。自有豁然之一旦。方信餘言之不誣也。

第五妙、前後青龍兩相照。

此言天星龍穴坐向法也。前向也。後坐也。兩相照者。龍穴欲得配合之向也。如亥龍宜丙丁巽向之類。最忌陰陽駁雜。不配不合也。其詳在催官玉尺二經。前言龍穴之形氣。未言龍穴之理氣。故此言之。

第六秘、八國城門鎖正氣。

此言形勢砂法也。八國八幹方也。城門水口也。八國回繞而不缺陷。水口交鎖而不空缺。則真氣內固矣。夫砂不過欲其抱衛耳。故所忌在空缺。不空不缺。而羅城完固。後何求於砂哉。此公言之所以無剩義也。

第七奧、要向天心尋十道。

此言應穴砂法也。天心穴也。前曰照山。即案山也。後曰蓋山。即托山也。左右曰夾耳山。此四者。穴之真應也。蓋照不斜不偏。夾耳不前不後。四正有情。美莫加焉。楊公曰。十道有貴相無缺陷尖破為吉。蓋十道乃緊要之所。砂中尤宜加意者。故公另言之。

第八裁、屈曲流神認去來。

此言形局水法也。察水有三法。來源明堂去口也。來宜曲屈。去喜之玄。明堂宜澄聚。水城宜環抱是也。來去俱宜屈曲。不宜直射直去。故曰屈曲流神認去來。其詳在諸家明堂水城。

第九神、任他平地與青雲。

此言平地高山無二法也。

第十真、若有一缺非真情。

此言平地高山。俱宜用上八法推求。若有一缺失。便非山川之真性情矣。故曰若有一缺非真情。然則八法之中。有一法未妙者。烏可輕言下手也耶。

明倒杖、卦坐陰陽何必想。

此又申言穴法也。倒杖之法。上枕化生腦。下對金魚合。便是坐向。古雲向坐若明三合水。會施此法值千金。卦坐者。古以絕體遊魂二卦。為坐穴之用。五鬼一卦。為立向之用。既明倒杖之法。則卦例之非。不待言矣。故曰卦坐陰陽何必想。公蓋恐人惑於卦例之說。而反失坐向之真也。

識掌模、太極分明必有圖。

此言穴中暈輪法也。陽穴如仰掌。陰穴如覆掌。故曰掌模。太極有輪暈也。又名極暈。輪暈之中。乃是正穴藏棺之所也。然而輪暈難言矣。輪暈者如轉之輪。如月之暈。若有若無。不可以形求。又不得舍形而別求。識者自見其有。不識者自見其無。不可言傳。但可心會。能知穴暈之法。點穴自無餘蘊矣。

知化氣、生克制化須熟記。

此言作法也。蓋穴有天然之穴。有裁成之穴。天然者。有輪有暈是也。裁成者。或頑或罡。相刑相克。其氣不化者是也。生成之氣。須裁成以化之。故曰知化氣也。生克制化者。如頑金而大開水窩。使金生水。此生也。火乳長尖於上。大開水窩。使水克火。此克也。金頭火腳。名曰煞金。大開水窩。用水救金克火。此制也。金頭木乳。金木相刑。大開水窩。用水泄金生木。此化也。其俱開水窩者。經曰。煞皆於水也。素書曰。穴法無過動靜生死。作法不過生克制化。太陽若變煞金開水窩克水天罡正體騎刑辟金生水。此定穴之作法也。然宜開宜合之山。亦自有宜開宜合之所。必求微凹微突。有異於他處者而後可。不得率者妄作。猜度意測者也。顧立穴有作法。而全局亦有作法。素書曰。氣立動靜生死之異。理取生克制化之宜。火炎不制。非回祿即瘟?。水盛太多。非疾病即浮蕩。火焰飛楊於寅甲。面鑿浸池。水波浪湧於庚辛。頂安屏石。此舉其大略耳。宜於素書中求之。

曉高低、星峰須辨得玄微。

此言龍家雙山五行砂法也。經曰。更有諸位高峰起。尖秀高圓要得位。長生高聳旺人丁。旺位起峰財祿聚。如右旋亥龍入首。氣屬乙木。乙生於午高則旺人丁。乙旺於卯寅高則旺財祿。此吉也。若死絕反高生旺則凶矣。此高低須辨也。故曰高低須辨識玄微。

鬼與曜、生死去來真要妙。

此言形局砂法也。上文砂法。止羅城水口朝坐龍虎。而官鬼禽曜則未也。然此四者。正砂法之玄也。而此四者之中。鬼矅之法尤緊。何也。大地方有禽。亦有無禽者。小地反有官星。大地反有無者。至於鬼曜中貴之地方有。而大地則必有也。生死二字。辨鬼法也。活動秀美曰生。粗頑崩破曰死。生主科名文秀。死多武功也。來去二字。辨曜法也。從龍虎頭抱出穴者曰明堂。此來也。從龍虎外出向外飄揚者曰暗曜。此去也。來主發者急速。去主發貴遲久。雖然鬼曜之法。不易知也。楊公曰。其鬼也。其曜也。其來也。其去也。其生也。其死也。古雲。欲識生死來去訣。須是神仙親口說。張白雲曰。十年尋龍。廿年點穴。四十年不識曜氣。良有以也。夫鬼猶易明。而曜最難識。穴之有曜。人知之。龍之有曜則人不知也。木火之尖直者。人知之。而金土之方圓。水之委蛇者。則人不知也。穴傍短小者。人知之。至於恍若行龍長而遠者。則人不知也。曜法乃砂法中登峰造顛之技。豈易易者哉。

龍不發曜者非貴龍。穴不發曜者非貴穴。說五宜。尖圓高秀要分明。

此言龍穴砂之星體也。凡行龍星辰作穴主星。及諸砂聳起者。俱宜尖圓高秀。皆忌相惡、崩破斜側也。故曰要分明。

向放水生旺、有吉休囚否。

此再申明水法也。前水法多言去口。未言來水。故申言之。水言放者何也。蓋得其向。則生旺放上堂。不得其向。則死絕放上堂。水雖天成。實由人放。故曰放水也。生旺休囚者。如朝南之局。左水倒右。立一午向。則生水上堂而吉。若錯立巳向。則絕水上堂而否矣。故云云。

二十四山分五行,知得榮枯死與生。翻天倒地對不同,其中秘密在玄空。

此言小玄空步水法也。二十四山分五行者。如丙丁乙酉火也。翻天倒地者。天地卦也。天卦以子癸同宮。布五陽之生旺。地卦以子壬同宮、布五陰之生旺。以推凶吉。而玄空不論生旺死絕。止論生入克入。以推凶吉。故曰翻天倒地對不同。秘密在玄空也。或問水法既有向家雙山生旺墓之例矣。而何以複有小玄空之紛紛。無乃不歸一乎。餘曰。向上雙山生旺。是論左來右去。右來左去。大體之凶吉。至於屈曲細折之中。其吉凶不能測也。須用玄空以步之。其法逆步來水。合生克入者。主其年發財祿。順步去水。合生克入者。主其年發人丁。若無玄空之法。又豈能知何年興。何年廢乎。蓋雙山是體。玄空是用。一體一用。不容偏廢也。

認龍立穴要分明,在人仔細辨天心。天星既辨穴何難,但把向中放水看。

從外生入名為進,定知財寶積如山。從內生出名為退,家內錢財皆盡廢。

生入克入名為旺,子孫高官盡富貴。

此明用小玄空法也。認龍四句。言以龍定向。必先以天星貴賤陰陽純駁。辨其宜立何向。而繼此則當論水法也。生克者。以雙山之向為主。論玄空五行之生克也。如丙午火向。甲木曰生入。寅水曰克入。醜土曰生出。卯金曰克出。入曰進神。主發財祿。出曰退神。主敗財損丁。玉尺曰。予之奪之。彼無心而曷濟。生入克入。情既去而複留是也。

脈息生旺要知因。龍歇脈寒君莫犯。犯者須教禍患臨。

縱有他山來救助。空勞祿馬護龍行。

此言覓地者。龍脈旺的真的。方可下穴也。龍歇者。行龍之中途。似有結聚之處。然此乃龍途中之歇宿。非真龍之住足也。似有而實假。疑龍經曰。此是歇龍迎逆隊。脈寒者。乃龍之大盡。似龍盡之處。而實則餘氣也。包裹已無孤寒。受風故有脈亦寒矣。二者皆不結之所也。至於脈寒之處。縱有客山客水來護。似乎可穴。本然身無氣。亦何益哉。此二局。乃世人最易錯誤者。一則曰腰結。一則曰盡龍。而皆系假地。故公獨舉之以示後人真假之不可不詳辨。而盡龍腰落之不可亂求誤錯也。

勸君再把星辰辨。吉凶禍福如神見。識得此理真妙微。又是郭璞再出世。

星辰者。巒頭九星傳變也。以上地理之決。俱已言盡。而未及者。九星龍法耳。故於尾後足之。於是諸法畢備無漏矣。九星之法。詳其撼龍經內。

巒頭理氣者。猶人之形體神氣也。無形體則神氣無所附。無神氣則形體無以主。故有巒頭必有理氣。兩者二而實一。一而為二者也。豈容有偏廢乎。奈世之泥天星者。止求理氣之配合。不顧山川向背之性情。執巒頭者。直求形局之美好。不問五行之順逆生旺墓。甚之以巒頭攻天星。而曰天星荒唐。以天星攻巒頭。而曰局粗淺。此何異形體神氣。自相攻擊。不亦可笑之甚乎。故於二者之中,而有所偏左者。皆非曾楊之真種子也。然此之流弊。有自來矣。蓋先賢諸經。言形勢者。多不及天星。言天星者。又不及形勢。不暇及彼。後人觀之。一若有此。則不必有彼也。二者離而不合。職此故也。此篇者。楊公將堪與秘旨。和盤托出之書也。形勢天星。莫不悉舉。而且輕重次第。井井有條。令後學循途可入。則地理之至妙者。莫過此篇也。諸書如線。此篇如串。得此篇之精義。則諸經一以貫之矣。餘悲世之聾睛者。久欲得一洪鐘巨響。以振醒之。故詳著此篇以行世。倘觀者於此有得焉。一則曾楊之正脈。可以不泯滅。一則孝慈之用心可以不虛發也。其於世或未必無小補耳。

玄善悟整理———丙申小陽春































第二页共二页







献花(0)
+1
(本文系玄善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