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老子第十二章-第二十一章
2016-11-24 | 阅:  转:  |  分享 
  


第十二章
[原文]五色(1)令人目盲(2);
五音(3)令人耳聋(4);五味(5)令人口爽(6);驰骋(9)畋猎(8),令人心发狂(9);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0);是以圣人为
腹不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译文]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

原文

五色(1)令人目盲(2);五音(3)令人耳聋(4);五味(5)令人口爽(6);驰骋(7)畋猎(8),令人心发狂(9);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10);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原文翻译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
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
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注释
(1)五色:指青、黄、赤、白、黑。此指色彩多样。
(2)目盲:比喻眼花缭乱。
(3)五音:指宫、商、
角、徵、羽。这里指多种多样的音乐声。
(4)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分不清五音。
(5)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这里指多种多样的
美味。
(6)口爽: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名词。
(7)驰骋:纵横奔走,比喻纵情放荡。
(8)畋猎:打猎获
取动物。畋,音tian,打猎的意思。
(9)心发狂:心旌放荡而不可制止。
(10)行妨:伤害操行。妨,妨害、伤害。
⑾为腹不为目:
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情声色之娱。腹在这里代表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的生活方式。
⑿去彼取此:摒弃物欲的诱惑,
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彼指为目的生活;此指为腹的生活。
文章概述
对于这一章,人们普遍认为老子是针对奴隶主贵族贪欲奢移、纵情声色而
写的,是揭露和劝诫,也是严正警告。但对此章在具体解释时,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说,老子从反对统治阶级腐朽生活出发,得出一
般结论,即反对一切声色,否定发展文化。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老子所谓“为腹不为目”的说法,是把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对立起来,是他的愚民思
想的一种表现,即只要给人们温饱的生活就可以了,这是彻底的文化否定论。另一种意见认为,老子所说的“五色”、“五声”、“五味”、围猎之
乐、难得之货,并非都是精神文明,所以不存在把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对立起来的问题,这些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糜烂生活那令人目盲、令人耳聋、令
人心发狂的腐朽文化,这种文化的价值也不过等同于打猎之乐和难得之货。这两种意见都有自己的启发,有理解上的差异,也有学者价值观的区别。
不过,此处的争论倒是提醒我们今天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反对物欲横流引起的精神腐蚀。
作品赏析
老子生活的时代,
正处于新旧制度相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奴隶主贵族生活日趋腐朽糜烂。他目击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因而他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当是为“
腹”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不求纵情声色之娱。在此,老子所反对的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生活方式,并不是普通劳动民众的,因为“
五色”、“五味”、“五声”、打猎游戏、珍贵物品并不是一般劳动者可以拥有的,而是贵族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认为老子的观点并不是要
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对立起来,并不是否定发展文化,不像有些学者所言,认为老子的这些观点是他对人类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所持的狭隘庸俗的
反历史观点。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贪俗的生活。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则越会流连忘返
,产生自我疏离感,而心灵则会日益空虚。所以,老子才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确保固有的天性。如今,现代文明
高度发达,许多人只求声色物欲的满足,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在许多场合可以普遍看到人心发狂的事例。读了本章,令人感慨不已。人类社会
的精神文明应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而不是物质文明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紧跟其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第十三章p://www.wenyanhanyu.com/laozi/7261.html>
[原文]宠辱若惊(1),贵大患若身(2)。何谓
宠辱若惊?宠为下(3),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4)?故贵
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5)。[译文]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

原文
宠辱若惊(1),贵大患若身(2)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3),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4)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5)。
原文翻译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
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
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
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注释
(1)宠辱:荣宠和侮辱。
(2)
贵大患若身:贵,珍贵、重视。重视大患就像珍贵自己的身体一样。
(3)宠为下:受到宠爱是光荣的、下等的。
(4)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意为如果我没有身体,有什么大患可言呢?
(5)此句意为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
下托付给他。
文章概述
这一章讲的是人的尊严问题。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老子认为,一个理想的治者,首要在
于“贵身”,不胡作妄为。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使人们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责委任于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
。在上一章里,老子说到“为腹不为目”的“圣人”,能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才可以担负天下重任。此章接着说“宠辱若惊”。在他看来
,得宠者以得宠为殊荣,为了不致失去殊荣,便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他认为,“宠”和“辱”对于人的尊严之挫伤,并没有两样,受
辱固然损伤了自尊,受宠何尝不损害人自身的人格尊严呢?得宠者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便担心失去,因而人格尊严无形地受到损害。如果
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与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
作品赏析
本章所讲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
,名篇赏析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的而言的。凡能够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
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对于本章主旨,王夫之作过如下精辟的发挥。他说:“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
。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
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
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王夫之:《老子衍》)
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
。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庞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贵、福祐子孙。总之,人活着
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边之物。对于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人与人的态度就不同了。如果你把它摆在比
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之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过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所动
于中,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为万民所托命。这种态度基本上是正确的。


第十四章.com/laozi/7262.html>
[原文]视而不见,名曰夷(1);听之不闻,名曰希(2);搏之不得,名曰微(3)。此三
者不可致诘(4),故混而为一(5)。其上不徼(6),其下不昧(9),绳绳兮(8)不可名,复归于无物(9)。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谓惚恍(10)。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⑾
?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1);听之不闻,名曰希(2);
搏之不得,名曰微(3)。此三者不可致诘(4),故混而为一(5)。其上不徼(6),其下不昧(7),绳绳兮(8)不可名,复归于无物(9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10)。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⑾。能知古始,是谓道纪⑿。
原文翻译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
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
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
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注释
(1)夷:无色。
(2)希:无声。
(3)微:无形。以上夷、
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这三个名词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
(4)致诘:诘,音ji(阳平),意为追问、究问、反
问。致诘意为思议。
(5)一:本章的一指道。
(6)徼:音jiao(上声)。清白、清晰、光明之意。
(7)昧:阴暗。
(8)绳绳:
不清楚、纷芸不绝。
(9)无物:无形状的物,即道。
(10)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⑾有:指具体事物。
⑿古始:宇宙的原始,或
道的初始。
⒀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文章概述
本章是描述“道”体的。在第六章和第八章,分别以具体的形象——山谷和水,来比喻
道的虚空和柔弱。本章以抽象的理解,来描述“道”的性质,并讲到运用“道”的规律。在这里,“道”即是“一”。在前面几章中,老子所说过的
“道”有两种内涵,一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本体;一是指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这两者之间实际是相互联系的。本章所
讲的“一”(即“道”)包含有以上所讲“道”的两方面内涵。老子描述了“道”的虚无飘渺,不可感知,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又是确实
存在的,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不象”。“道”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
作品赏析
超脱于具体事
物之上的“道”,与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形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无边无际地无古无今地存在着,时隐时
现,难以命名。“道”不是普通意义的物,是没有形体可见的东西。在此,老子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又一一否定,反衬出“道
”的深微奥秘之处。但是“道”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运动规
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自古以固存的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他悟出了“道”
性。下一章紧接着对此作了阐述。


第十五章l>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1),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2);豫兮(3)若冬涉川(4);犹兮(5)若畏四
邻(6);俨兮(9)其若客(8);涣兮其若凌释(9);敦兮其若朴(10);旷兮其若谷⑾;混兮其若浊⑿;孰能浊⒀以静之徐清?孰能安⒁
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⒂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1),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2);豫兮(3)若冬涉川
(4);犹兮(5)若畏四邻(6);俨兮(7)其若客(8);涣兮其若凌释(9);敦兮其若朴(10);旷兮其若谷⑾;混兮其若浊⑿;孰能
浊⒀以静之徐清?孰能安⒁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⒂。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⒃。
原文翻译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
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
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
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
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注释
(1)善为道者:指得道之人。
(2)容:形容、描述。
(3)豫:原是野兽的名称,性好疑
虑。豫兮,引申为迟疑慎重的意思。
(4)涉川: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5)犹:原是野兽的名称,性警觉,此处用来形容警觉、戒备的样子

(6)若畏四邻:形容不敢妄动。
(7)俨兮:形容端谨、庄严、恭敬的样子。
(8)客:一本作容,当为客之误。
(9)涣兮其若凌释
:形容流动的样子。
(10)敦兮其若朴:形容敦厚老实的样子。
⑾旷兮其若谷:形容心胸开阔、旷达。
⑿混兮其若浊:形容浑厚纯朴的样子
。混,与浑通用。
⒀浊:动态。
⒁安:静态。
⒂不欲盈:不求自满。盈,满。
⒃蔽而新成:去故更新的意思。一本作蔽不新成。
文章概述

这一章紧接前章,对体道之士做了描写。老子称赞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懂得运用普遍规律
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也可以说这是教一般人怎样掌握和运用“道”。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他们具有谨
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等人格修养功夫,他们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为人处事,从不自满高傲。本章里“蔽而
新成”四字,有的版本作“蔽不新成”,这样,含义就迥然相异,前者解释为去故更新,后者则是安于陈旧,不求新成的意思。本书取“蔽而新成”
,大致符合上下文意。
作品赏析
“道”是玄妙精深、恍惚不定的。一般人对“道”感到难于捉摸,而得“道”之士则与世俗之人明显不同,他们
有独到的风貌、独特的人格形态。世俗之人“嗜欲深者天机浅”,他们极其浅薄,让人一眼就能够看穿;得“道”人士静密幽沉、难以测识。老子在
这里也是勉强地为他们做了一番描述,即“强为容”。他们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有良好的静定功夫和内心活动。表面上他们清静无为,实
际上极富创造性,即静极而动、动极而静,这是他们的生命活动过程。老子所理想的人格是敦厚朴实、静定持心,内心世界极为丰富,并且可以在特
定的条件下,由静而转入动。这种人格上的静与动同样符合于“道”的变化规律。


第十六章yu.com/laozi/7264.html>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1);万物并作(2),吾以观复(3)。夫物芸芸(4),各
复归其根。归根(5)曰静,静曰(6)复命(9)。复命曰常(8),知常曰明(9)。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10),容乃公,公乃全⑾,
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译文]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1);万物并作(2),吾以观
复(3)。夫物芸芸(4),各复归其根。归根(5)曰静,静曰(6)复命(7)。复命曰常(8),知常曰明(9)。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
(10),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原文翻译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
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启发。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
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
,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注释
(1)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
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极、笃
,意为极度、顶点。
(2)作:生长、发展、活动。
(3)复:循环往复。
(4)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5)归根:根指道,归根即
复归于道。
(6)静曰:一本作是谓。
(7)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8)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
则。
(9)明:明白、了解。
(10)容:宽容、包容。
⑾全:周到、周遍。
⑿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
文章概述
本章里
,老子特别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他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发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在他看来,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
律,从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都遵循着这个运动规律。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认识这个规律,并且把它
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在这里,他提出“归根”、“复命”的概念,主张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这里是完全虚静的状态,这是一切存在的本性。

作品赏析
以往人们研究老子,总是用“清静无为”、“恬淡寡欲”这几句话概括老子的人生态度。但从总体上看,老子比较重视清静无为,主要是
就治国治世而言的政治用语,不完全指修身的问题。这一章并不是专讲人生,而是主要讲认识世界,当然也包括认识人生。但无论是认识人生哲理,
还是认识客观世界,其基本态度是“致虚”、“清静”、“归根”和“复命”。先说“致虚”。虚无是道的本体,但运用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致
虚极”是要人们排除物欲的诱惑,回归到虚静的本性,这样才能认识“道”,而不是为争权夺利而忘了“道”。“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
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司马迁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太史公自序u.com/shiji/7116.html>》)这是很扼要的概括。“静”与“动”是一对矛盾,在这个矛盾中,老子着重于“静”而不是“
动”,也不否定“动”的作用。再说“归根”。根是草木所由生的部分,有根本、根源、根基诸义,是一切事物起点。在老子看来,对立是过程,是
相对的,统一是归宿,是绝对的。这就是归根的哲学含义。不过,老子哲学带有循环论的色彩。任继愈说“老子主张要虚心,静观万物发展和变化,
他认为万物的变化是循环往复的,变来变去,又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归根),等于不变,所以叫做静。既然静是万物变化的总原则,所以是常(不
变),为了遵循这一静的原则,就不要轻举妄动,变革不如保守安全。把这一原则应用到生活、政治各方面,他认为消极无为,可以不遭危险。”(
任继愈《老子新译》)
?

第十七章
[
原文]太上(1),不知有之(2);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3),其贵言(4)。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5)。[译文]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
畏惧

原文
太上(1),不知有之(2);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3),其贵言(4)。功
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5)。
原文翻译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
,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
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注释
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统治者。
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有统治者的存在。
3、悠兮:悠
闲自在的样子。
4、贵言:指不轻易发号施令。
5、自然:自己本来就如此。
文章概述
这一章里,老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他把统
治者按不同情况分为四种,其中最好的统治者是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最坏的统治者是被人民所轻侮,处于中间状况的统治者是老百姓亲近并称赞他
,或者老百姓畏惧他。老子理想中的政治状况是:统治者具有诚杯信实的素质,他悠闲自在,很少发号施令,政府只是服从于人民的工具而已,政治
权力丝毫不得逼临于人民身上,即人民和政府相安无事,各自过着安闲自适的生活。当然,这只是老子的主观愿望,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政治幻想。

作品赏析
老子在全书中第一次描画了他的理想国政治蓝图。第一句四个层次的划分,不是从古到今的时代或时间顺序,而是指为治理好坏的统治状
况。在老子的观念上,理想的“圣人”是要“处无为之可,行不言之教”,要一如处“太上”之世,体“玄德”之君,能够“生之畜之”。在《帝王
世纪》中,记载了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五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尧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种生动的画面,可以说是对老子的“百姓皆曰我自然”的最好图解。
在本章中,老子把这种理想的政治情境,
与儒家主张实行的“德治”、法家主张实行的“法治”相对比,将其等而下之。实行“德治”,老百姓觉得统治者可以亲信,而且称赞他,这当不错
,但还是次于“无为而治”者。实行“法治”的统治者,用严刑峻法来镇压人民,实行残暴扰民政策,这就是统治者诚信不足的表现,人民只是逃避
他,畏惧他。老子强烈反对这种“法治”政策,而对于“德治”,老子认为这已经是多事的征兆了。最美好的政治,莫过于统治者“贵言”,从不轻
易发号施令,人民和政治相安无事,以至于人民根本不知道统治者是谁。当然,这种美治在当时并不存在,只是老子的“乌托邦”式幻想。
?


第十八章
[原文]大道废(1),有仁义
;智慧出(2),有大伪;六亲不和(3),有孝慈(4);国家昏乱,有忠臣。[译文]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
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注释]1、大

原文
大道废(1),
有仁义;智慧出(2),有大伪;六亲不和(3),有孝慈(4);国家昏乱,有忠臣。
原文翻译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
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注释
1、大道: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
序。
2、智慧:聪明、智巧。
3、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4、孝慈:一本作孝子。
文章概述
本章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它的直接
内容,即指出由于君上失德,大道废弃,需要提倡仁义以挽颓风。老子对当时病态社会的种种现象加以描述。二是表现了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思想,老
子把辩证法思想应用于社会,分析了智慧与虚伪、孝慈与家庭纠纷、国家混乱与忠臣等,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国家大治、六亲和顺,就显不出
忠臣孝子;只有六亲不和、国家昏乱,才需要提倡孝和忠,这也是相互依属的关系。这是说,社会对某种德行的提倡和表彰,正是由于社会特别欠缺
这种德行的缘故。
作品赏析
本章接着上一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认为社会上出现的仁义、大伪、孝慈、忠臣等,都是由于君上失德所致。
至德之世,大道兴隆,仁义行于其中,人皆有仁义,所以仁义看不出来;也就有倡导仁义的必要。及至大道废弃,人们开始崇尚仁义,试图以仁义挽
颓风,此时,社会已经是不纯厚了。在这里,老子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治理,他指出:仁义与大道废、大伪与智慧出、孝慈与六亲不和、忠臣与国家
昏乱,形似相反,实则相成,老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相当丰富的辩证思想。


第十九章nyanhanyu.com/laozi/7267.html>
[原文]绝圣弃智(1),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
贼无有。此三者(2)以为文(3)不足,故令有所属(4);见素抱朴(5),少私寡欲;绝学无忧(6)。[译文]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
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

原文
绝圣弃智(1),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
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2)以为文(3)不足,故令有所属(4);见素抱朴(5),少私寡欲;绝学无忧(6)。
原文翻译
抛弃聪明智
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
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注释
1、绝圣弃智:抛弃聪明智巧。此处“圣”不作“圣人”,即最高的修养境界解,而是自作聪明之意。
2、此三者:指圣智、仁义、巧利。

3、文:条文、法则。
4、属:归属、适从。
5、见素抱朴:意思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
素、朴是同义词。
6、绝学无忧:指弃绝仁义圣智之学。
文章概述
上一章叙说了大道废弃后社会病态的种种表现,本章则针对社会病态,提出
治理的方案。在前一章里,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因而主张抛弃这种聪明智巧。他认为“圣”、“智”产生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便成
为扰民的“有为”之政。抛弃这种扰民的政举,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实的利益。本章中,许多本子引到“少私寡欲”结束,把“绝学无忧”作为下一章
的开端。本书主张把此句放在本章的观点,“绝学无忧”正可以与前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并列。
作品赏析
前苏联学者杨兴顺认为,“作为
人民利益的真诚捍卫者,老子反对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一切文化。他认为这种文化是奴役人民的精神武器,‘下德’的圣人借此建立各种虚伪的道德
概念,而只有‘朝甚除’的人们才能享用这种文化的物质财富。不宁唯是,这一切产生虚伪的文化还腐蚀了淳朴的人民,激发了他们对‘奇物’的欲
望。这种文化乃是‘乱之首’。从这些表白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老子斥责统治阶级的文化,在他看来,这种文化和具有规律性的社会现象是矛盾的
,即和‘天之道’是矛盾的。必须抛弃这种文化。它对人民毫无益处。由此可风,老子反对统治阶级的文化,否认它对人民的意义,并提出一种乌托
邦思想——使人民同这种文化隔绝。”(《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及其学说》)老子的政治主张虽不可取,但他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恢复
人的自然本性的观点,并非是没有意义的。
此外,对于“绝学无忧”一句,在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绝学无忧”指弃绝学习就没
有忧虑了。这种解释认为老子要毁灭一切文化,当然也就不要学习了。这种意义认为,老子是愚民政策的创始人,是倡导愚民思想和政策的鼓吹者。
另一种意见认为,“绝学”,指抛弃那此讲圣智、仁义、巧利的学问,将其置于身外,免去权欲的诱惑,作到无忧无患。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老子所
说的“绝”,其实就是绝招的“绝”,是指至深、独到的学问,老子认为只有取得不同于世俗的独到学问,才能获得对私欲无所冲动的自由。这种意
见认为老子正是这样的具有绝学独到的人,表明了他的学习态度。


第二十章laozi/7268.html>
[原文]唯之与阿(1),相去几何?美之与恶(2),相去若何?人之所畏(3),不可不畏。荒兮(4
),其未央哉(5)!众人熙熙(6),如享太牢(9),如春登台(8)。我(9)独泊兮(10),其未兆⑾;沌沌兮⑿,如婴儿之未孩⒀;傫
傫兮⒁,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⒂,而我独若遗⒃。我愚人之心也
?

原文
唯之与阿(1),相去几何?美之与恶(2),相去若何?人之所
畏(3),不可不畏。荒兮(4),其未央哉(5)!众人熙熙(6),如享太牢(7),如春登台(8)。我(9)独泊兮(10),其未兆⑾;
沌沌兮⑿,如婴儿之未孩⒀;傫傫兮⒁,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⒂,而我独若遗⒃。我愚人之心也哉⒄!俗人昭昭⒅,我独昏昏⒆。俗人察察⒇,我
独闷闷[21]。澹兮[22],其若海;飂兮[23],若无止。众人皆有以[24],而我独顽且鄙[25]。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26]

原文翻译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
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
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
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
。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注释
1、唯之与阿:唯,恭敬地答应,这是晚辈回答长辈的声音;阿,怠慢地答应,这是长辈回
答晚辈的声音。唯的声音低,阿的声音高,这是区别尊贵与卑贱的用语。
2、美之与恶:美,一本作善,恶作丑解。即美丑、善恶。
3、畏:惧
怕、畏惧。
4、荒兮:广漠、遥远的样子。
5、未央:未尽、未完。
6、熙熙:熙,和乐,用以形容纵情奔欲、兴高采烈的情状。
7、享太
牢:太牢是古代人把准备宴席用的牛、羊、猪事先放在牢里养着。此句为参加丰盛的宴席。
8、如春登台:好似在春天里登台眺望。
9、我:可
以将此“我”理解为老子自称,也可理解为所谓“体道之士”。
10、泊:淡泊、恬静。
11、未兆:没有征兆、没有预感和迹象,形容无动于
衷、不炫耀自己。
12、沌沌兮:混沌,不清楚。
13、孩:同“咳”,形容婴儿的笑声。
14、傫傫兮:疲倦闲散的样子。
15、有余:
有丰盛的财货。
16、遗:不足的意思。
17、愚人:纯朴、直率的状态。
18、昭昭:智巧光耀的样子。
19、昏昏:愚钝暗昧的样子。

20、察察:严厉苛刻的样子。
21、闷闷:纯朴诚实的样子。
22、澹兮:辽远广阔的样子。
23、飓兮:急风。
24、有以:有用、
有为,有本领。
25、顽且鄙:形容愚陋、笨拙。
26、贵食母:母用以比喻“道”,道是生育天地万物之母。此名意为以守道为贵。
文章概

老子从辩证法的原理认为,贵贱善恶、是非美丑种种价值判断都是相对形成的,而且随环境的差异而变动。在本章里,老子将世俗之人的心态与
自己的心态作了对比描述。它揭露社会上层追逐物欲的贪婪之态,并以相反的形象夸张地描述自己。文中的“我”指老子本人,但又不仅仅是指他个
人,而是一种有抱负、有期望的人。“众人”、“俗人”指社会上层。这些人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并无严格标准,甚至是混淆的、任意而行
。他说“我”是“愚人之心”,这当然是正话反说。世俗之人纵情于声色货利,而“我”却甘守淡泊朴素,以求精神的升华,而不愿随波逐流。

品赏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中说,“老子对当时许多现象看不惯,把众人看得卑鄙庸俗,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明。而在表面上却故意说了些贬低
自己的话,说自己低能、糊涂、没有本领,其实是从反面抬高自己,贬低社会上的一般人。他在自我吹嘘、自我欣赏,最后一句,说出他的正面意见
,他和别人不同之处,在于得到了‘道’。”在老子看来,善恶美丑贵贱是非,都是相对形成的,人们对于价值判断,经常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换,
随着环境的差异而更改。世俗的价值判断极为混淆,众人所戒忌的,也正是自己不必触犯的。在这里,老子也说了一些牢骚话,使人感到愤世疾俗的
意味,其中不乏深入的哲理。他说明自己在价值观上,在生活态度上,不同于那些世俗之人,他们熙熙攘攘,纵情于声色货利,而老子自己则甘愿清
贫淡泊,并且显示出自己与众人的疏离和相异之处。


第二十一章/7269.html>
[原文]孔(1)德(2)之容(3),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4)。惚兮恍兮,其中有象(5);恍兮惚
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6),其中有精(9),其精甚真(8),其中有信(9),自今及古(10),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⑾。吾何以知众甫
之状哉?以此⑿。[译文]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

原文
孔(1)德(2)之容(3),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4)。惚兮
恍兮,其中有象(5);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6),其中有精(7),其精甚真(8),其中有信(9),自今及古(10),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⑾。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⑿。
原文翻译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注释
1、孔:甚,大。
2、德:“道”的显现和作用为“德”。
3、容:运作、形态。
4、恍惚:仿佛、不清楚。
5、象:形象、具象。
6、窈兮冥兮:窈,深远,微不可见。冥,暗昧,深不可测。
7、精:最微小的原质,极细微的物质性的实体。微小中之最微小。
8、甚真:是很真实的。
9、信:信实、信验,真实可信。
10、自今及古:一本作“自古及今”。
11、众甫:甫与父通,引伸为始。
12、以此:此指道。
文章概述
从本书第一章起,老子就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但这个本原“道”,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呢?对此问题,学术界的解释不同,就出现“道”是唯心主义的和“道”是唯物主义这两种观点。本章中,老子进一步发挥第十四章关于“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的观点,明确地提出“道”由极其微粘的物质所组成,虽然看不见,无形无象,但确实存在,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在本章里,老子还提出“德”的内容是由“道”决定的,“道”的属性表现为“德”的观点,集中地描述了“道”的一些特点。一章、四章、十四章、本章和二十五章,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性质问题的重要篇章。
作品赏析
学术界一派观点认为老子的“道”不是物质实体,而是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这种观点有待商榷。我们的观点是倾向于“道”具有物质性的这种意见。因为老子说了“道之为物”,又说“道”中有物、有象、有精,这显然不属于观念性,而是属于物质性的东西。在以后的章节里,还将遇到此类问题。
此外,关于道与德的关系问题,老子的意见是:“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这里,“道”之所显现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称为“德”,“道”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也就是表现了它的“德”,在人生现实问题上,“道”体现为“德”。
献花(0)
+1
(本文系东光的馆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