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网络营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调查报告
2016-12-07 | 阅:  转:  |  分享 
  
网络营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调查报告关键字:网络营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调查目的: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意
义以及对策,调查人们对网络营销的作用的认识调查对象:市民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查找相关书籍资料、网上资料。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与传承的现状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含有各个年龄阶层的市民,18岁以下占29%,18-35岁有27%,35-60岁占
29.5%,60岁以上的就有28.5%。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市民学历也是各个层次都有包含,高中以下有33%,高中学历有23%,大专及
本科也有32%,硕士及以上占10%。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关注程度,结果显示:关注的人占19%,偶尔看新闻关注一下
的占51%,不太关注的占29%,由此可见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还有待提高。关于市民对当地是否有出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
,统计结果显示:有出台的人占43%,没有的占11%,不太清楚的占46%,可见我国出台的保护政策并没有切实走入群众。是否了解《非物质
遗产保护法》,有13%的市民了解,但也有87%的人不太了解,所以我国对市民的宣传力度有加强的必要。有16%的市民认为我国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保护效果显著,但是更有65%的市民认为效果一般,19%认为基本没什么成效。说明我国不仅要在政策上出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
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来。有86%的市民认为让青少年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让其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中来很有必要,12%的人认为无所谓,仅有15%的人觉得没必要,由此可见市民对于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还是很强烈的。本题对民
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进行了相关的了解,210份有效填写的问卷中,79%的人选择了通过电视节目、杂志等大众媒体了解,41%的人
选择了通过浏览书籍这一渠道了解相关信息。说明大部分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更多的仍倾向于传统的大众传媒和自身相关的了解。参观非物
质文化遗产展览或博物馆的人数也相对较多占到了35%。博物馆的相关人员可以利用大众传媒在宣传方面的优越性,增加网络等新媒体的宣传力度
吸引更多的群众到现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
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及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相传,在各社区
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所以我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一)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二)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
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三)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四)
具有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
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对策根据调查,我们把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深入群众型的积极广泛宣传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必须要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加强公众的整
体保护意识和认识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广泛的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弘扬;我们还可以运用现今的媒体技
术,比如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积极支持并组织新闻媒体开展专题采访、报道;还可以积极发动和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
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机构及文艺表演;举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论坛、讲座等活动。由此可以租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增强全社会依
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二)人人积极申报登记为了积极传承与保护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都应该选取较高文化价值,处于
濒临状态的项目进行挖掘,并积极向上级等有关部门申报登记。在申报登记过程中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所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
态、分布区域、实物资以及保护情况等。(三)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保护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有性和特殊性,过去的文档技术等保护措施
,并不能进行全面保护。可是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便有了多种技术可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址的保护与传承。比如可以运用录像和互联网等
数字化、软件化的方法加以保护。(四)对传承人的引导和培训支持、引导、培训传承人是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项措
施不仅仅赋予传承人荣誉感和自豪感,还能使传承人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中去。赋予传承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重任,便可以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技艺永传。(五)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培训在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不可否认的
是,部分公民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或是有些公民只追求片面的利益,导致不能正确的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够正确的
得到传承。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公民进行引导和教育,让他们明确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等,正确引导他们向着正规保护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向发展。(六)利用网络营销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针对一些地区存在的“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一方面要
防止过度开发、甚至破坏性的开发;另一方面也要在深刻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保护性开发,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政府多方位加大扶持力度,发展文化遗产产业,扶持网络营销项目是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网
络营销相结合现今,网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网络营销相结合,
比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的旅游发展相结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可以为经
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做出贡献。四、结束语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有着漫长的文化历史,还有56个民族的多
元化文化生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携起手来,更好的利用网络营销这一现代产物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努力,从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献花(0)
+1
(本文系ha210575664...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