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劉嘉明講輿圖:《日清韩三国全图》之钓鱼台列屿考证
2016-12-10 | 阅:  转:  |  分享 
  
1894《日清韩三国全图》(二)

----钓鱼台列屿考证



前言:

今年5月有幸应邀将《日清韩三国全图》带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兼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扫描,供国家存档及研究,逐有专家对我“图中标识大平岛即是今钓鱼台列屿”的观点提出疑问不得解,逐激发我打算写出来讲讲课的想法,将这一铁证让更多的同胞及国内外友人认识,将来有机会了谈一谈《为什么钓鱼台列屿存在领土主权争议》、《中国钓鱼台列屿主权立场关键地图》、《从中国视角看地图上钓鱼台列屿主权沿革》、《遐想钓鱼台列屿非军事共管》等系列问题。

正文:

有缘藏得1894年《日清韩三国全图》数年,于2014年2月22日自篡文《甲午年看甲午地图谈钓鱼岛》初稿中介绍此图,提到图中标识“大平岛”即是今钓鱼台列屿,但未深入探讨讲解其缘由,引得一些学者质疑与不解。有学者提出翻阅大量文献,均未有发现钓鱼台列屿岛有“大平岛”名称,当然他们在网路上也是搜索不到的,那么就让我就自己所掌握有限的资料来考证解说一番。



一、“大平岛”与钓鱼台列屿地理位置符合

《日清韩三国全图》中台湾省东北部“大平岛”地理位置符合当今钓鱼台列屿经纬度(钓鱼台列屿位于中国台湾省东北海中,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即从地理上可以断定“大平岛”即是钓鱼台列屿。

二、“大平岛”名称沿革系宫古岛

在古代岛的同义词有岛、屿、山、台,所以查“大平岛”沿革便也要考虑从“大平山”入手。与此同时古代限于印刷技术,及口传谬误产生错字,如今武当山古称“太和山”,由于活字印刷年久少了一点,或者校字者失误少了一点,又或者口误谬传,于是有“大和山”一说法。《日清韩三国全图》中有“大平洋”即现在所讲的“太平洋”。所以无论是“大平岛”、“大平山”、还是“太平岛”、“太平山”都要一一查阅,抽丝剥茧的谨慎求真态度去考证。

1、1722年徐葆光《中山传信录》,附<琉球三十六岛图>中可见“南七岛太平山亦名麻姑山,大平山(宫古)。

2、1726年(清雍正四年)《中山世谱》,“西南九岛总称之曰八重山,又曰大平山”。

3、1785年日本林子平《三国通览图说》中<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图>,太平山即宫古。

4、1850年日本山崎美成《琉球入贡纪略》中<三十六岛之图>太平岛(今宫古岛)。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巨幅乾隆年间《坤舆全图》,该图轴长3.77米,宽1.98米。图中清楚标明台湾东北诸岛(今钓鱼台列屿)依次为彭嘉、华宾须、好鱼须、欢未须、车未须。其南标注有大平(今宫古)、巴处(今八重山)。

6、明人所谓太平山即宫古岛,清代中国人沿用此称呼。又麻姑山,又迷姑,俗称苗恭,领岛七山(即琉球南七岛),共计二十九邑。

7……

诸如此类地图以及文字就比较多了,如日本新井白石《南岛志》,日本田村登《中山物产考》、清周煌《琉球国志略》等均有指出太平山即宫古岛,再此就暂不一一列明了。从以上历代中外文献中即可证实,确实有“大平山”一名,且大平山即今天所指“宫古岛”,亦称“太平山”。限于古人处于地理大发现时代,地理视野局限性较强,地名常出现谬误。正如第2条“八重山”即“大平山”是谬误,图中“大平岛”标注地属今钓鱼台列屿是一样错误的。

三、从国界看“大平岛”归属

1885年日本政府分别对琉球东侧无人岛(大东岛)和琉球西侧无人岛(钓鱼台列屿)实地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在大东岛设立国家标志,钓鱼台列屿却因引起中国《申报》报道和警惕,最终日本政府放弃设立国家标志。1894年日本人古贺辰四郎提出租借钓鱼台列屿遭冲绳政府拒绝,8月1日日清战争爆发,《日清韩三国全图》明治二十七年九月十五日印制,在附图<朝鲜京城附近概况之图>中特地标注“日本海陆军全胜地”符号。

是时世界正处于地理大发现时代,带来的是领土扩张与主权意识提升,帝国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疯狂的进行地理调查,对无主之地设定国家标志。此图的表现就是完整的海上国界标示,这在当时各图中几乎是唯一的。而钓鱼台列屿位于日本冲绳和中国闽台之间海上的群岛,领土主权便是非此即彼,就是这一条海上国界线将钓鱼台列屿拒之日本国土之外的铁证,成为当今日本拒绝承认钓鱼台列屿有领土主权之争的响亮一巴掌。



声明:

一、此文章版权所有,禁止一切非本人授意之一切改编、抄袭及商业转载、出版,如有需要请联系QQ:865854943郧阳@刘嘉明

二、此文章纯属学术探讨交流,不涉及现代政治,请勿乱揣圣意

三、文筆不好,格式有誤,望海內賢達不吝指教。“惟編者局於聞見,訛謬仍恐不免,倘蒙海內大雅匡其不逮,尤所欣幸”。





2016年8月18日初稿











献花(0)
+1
(本文系鄖陽劉嘉明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