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2016年12月18日第15版
依恋
刘秀竹
“你不能有过得好的能力。”面对子女,哪一对父母都不会这样说这样想。一般做父母的常会对子女说的话是:爸爸妈妈希望你过得好;希望你长本事;你要是能独立了,就是最好的。
然而,有的时候,事情偏偏就不往我们的愿望那一方面走。越来越多的啃老族的出现,就是这样一种事实的显现。很多已经成年的子女,似乎没有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他们需要继续依赖父母的支持才能完成自己的生活。
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中,有一种是关于子女对父母的忠诚的。大意是说,子女的行为是为了迎合于父母的期待。按照这一理论的说法,在成年后不能独立履行自己的人生的子女,实际上是在迎合父母的“你不能有过得好的能力”的隐性心理愿望。
听起来似乎有点不靠谱,但是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却比比皆是:在孩子成长到足以独自睡眠的时候、在孩子成长到可以独自上下学的年龄、在孩子成长到需要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的时候,有多少家长依然坚持陪伴在侧,不能放手。
“不是孩子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孩子啊。”生活中也总是能听到这样的独白。
桔,今年21岁了,是山西某大学3年级学生,其外婆和妈妈为了继续陪伴在她的身边,在大三开学前的暑假,已经在她学校附近的居民区租好了民房,准备长期陪读。
促使桔的母亲做出租房行动的是桔在暑假期间数次表达了要退学回家的想法,原因是住校生活让她感受到种种不适。而此前两年的大学生活桔是这样度过的:每两周她妈妈和外婆来学校看她一次,从周五到周一陪伴她4天。妈妈和外婆不来的那个周末。则由桔的外公乘火车去学校将她接回家中住两晚,周一再由其外公将其送回学校上课。两年来往返无数次,桔没有单独完成过任意一次旅程。
即便如此,桔还是感到种种不适,大学生活让她焦虑万分,屡次生出退学念头。做家长的不想孩子千辛万苦考上的大学就这样成为泡影,总是希望她能够拿到一纸文凭才好,于是就催生了去学校附近租房的行为,希望能够支持孩子到毕业。
那么如此不能独立的桔是怎样一步步到今天的呢?首先是从出生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桔都和母亲在一张床上睡觉,因为她的妈妈离开桔会整夜睡不着,冬天担心桔会冻着,夏天开着空调怕吹着,关了空调怕热着。每次的上下学桔也没有单独走过一次。即便是在初中阶段,桔为此跟家长要求了好几次,说很近,自己不需要接送了,并为此还闹了几回别扭,但是她的家长还是固执地接送着,闹得厉害了就偷偷地跟在后面,不敢靠近,但是还是固执地接送着。
桔的家长完美地演绎了“不离不弃”的父母之爱,也丝毫不剩地扼杀了桔的独立生存的能力。直到今天,桔毫无遮拦地展现出了自己对家人的需要,回应了家长的“你不能有过得好的能力”的潜意识需求。
所以,有一种依恋不是孩子对于父母的,而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很多有着不成熟人格的成年人容易将自己的子女当成其自我补偿的对象。
(姜太公源于网络下载收藏,并校正文字和标点、规范版面,仅供参考、感悟。)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