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京樂
唐教坊曲名。《唐書》:明皇自潞州還京師,制《還京樂》曲。宋詞蓋借舊曲名,另翻新聲也。
還京樂雙調一百三字,前後段各十句,五仄韻周邦彥
禁煙近,觸處浮香秀色相料理。正泥花時候,奈何客裏,光陰虛費。望箭波無際。迎風漾日黃雲委。任去遠,中有萬點,相思清淚。
◎○●◎●○○●●○◎●●◎○⊙●●○◎●○○○●●●○○●⊙○●●○○●●●●○●◎◎○○○●
到長淮底。過當時樓下,殷勤為說,春來羈旅況味。堪嗟誤約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想如今、應恨墨盈箋,愁妝照水。怎得青鸞翼,飛歸教見憔悴。
●○○●●⊙○○●○○●●○⊙⊙◎●●○○●●○○●○○●○○●●○○⊙●●○○○○●●●●○○●⊙○○●○●
此調始自此詞,應以此詞為正體,若方、楊、吳、張四詞之句讀異同,皆變格也。譜內可平可仄,悉參下詞。此詞句法,多一氣貫下,蟬聯不斷。陳、楊、方和詞皆然,當是音律所寓,填者遵之。
還京樂雙調一百三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陳允平
彩鸞去,適怨清和、錦瑟誰共理。奈春光漸老,萬金難買,榆錢空費。岸草煙無際。落花滿地芳塵委。翠袖裏,紅粉濺濺,東風吹淚。
●○●●●○○●●○●●●○○●●●○○●○○○●●●○○●●○●●○○●●●●○●○○○○○●
任鴛幃底。寶香寒,金獸慵熏繡被。依依離別意味。瓊釵暗畫心期,倩啼鵑讀為催行李。黯消魂、但夢繞巫山,情牽渭水。待得歸來後,燈前深訴憔悴。
●○○●●○○○●○○●●○○●○●●○○●●○○●○○●○○●●○○●●●○○○○○●●●○○●○○○●○●
此詞後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四句皆六字,又多押一韻,與周詞異。
還京樂雙調一百三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方千里
歲華慣,每到和風麗日歡再理。為妙歌新調,粲然一曲,千金輕費。記夜闌深際。更衣換酒珠璣委。悵樺燭搖影,易積銀盤紅淚。
●○●●●○○●●○●●●●○○●●○●●○○○●●●○○●○○●●○○●●●●○●●●○○○●
向笙歌底。問何人、能道平生,聚合歡娛,離別興味。誰憐露浥煙籠,盡栽培讀豔桃穠李。漫縈牽、空坐隔千山,情遙萬水。縱有丹青筆,應難摹畫憔悴。
●○○●●○○○●○○●●○○○●●●○○●●○○●○○●○○●●○○○●●○○○○●●●●○○●○○○●○●
此亦和周詞也,前結五字一句、六字一句,後段第二句七字,第三、四句皆四字,與周詞異。
還京樂雙調一百三字,前段九句六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楊澤民
春光至。欲訪清歌妙舞重為理。念燕輕鶯怯媚容,百斛明珠須費。算枕前盟誓。深誠密約堪憑委。意正美,嬌眼又灑,梨花春淚。
○○●●●○○●●○●●●●○○●●○●●○○○●●●○○●○○●●○○●●●●○●●●○○○●
記羅帷底。向鴛鴦、燈畔相偎,共把前回,詞語詠味。無端浪跡萍蓬,奈區區、又催行李。忍重看、小岸柳梳風,江梅鑒水。待學鶼鶼翼,從他名利榮悴。●○○●●○○○●○○●●○○○●●●○○●●○○●○○●○○●●○○●●●○○○○●●●●○○●○○○●○●
此和周詞也,前段起句用韻,第三句四字,第四句六字,後段第二句七字,第三、四句皆四字,與周詞異。
還京樂雙調一百三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吳文英
宴蘭漵,促奏絲縈管裂飛繁響。似漢宮人去,夜深獨語,胡沙淒咽。對雁斜玫柱,瓊瓊弄月臨秋影。鳳吹遠,河漢去槎,天風吹冷。
●○●●●○○●●○○●●●○○●●○●●○○○●●●○○●○○●●○○●●●●○●●○○○○●
泛清商竟。轉銅壺敲漏,瑤床二八青娥,環佩再整。菱歌四碧無聲,變須臾、翠繁紅暝。歎梨園、今調絕音希,愁深未醒。桂楫輕如翼,歸霞時點清鏡。
●○○●●○○○●○○●●○○○●●●○○●●○○●○○●○○●●○○○●●○○○○●●●●○○●○○○●○●
此亦周詞體,惟前段第七句不押韻,後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四字異。
還京樂雙調一百三字,前段九句六仄韻,後段十句四仄韻張炎
勝遊處。多是琴尊坐石鬆下語。有筆床茶灶,瘦筇相引,逢花須住。正翠陰迷路。年光荏苒成孤旅。待趁燕檣,休忘了、元都前度。
●○●○●○○●●○●●●●○○●●○○●○○○●●●○○●○○●●○○●●●●○○○●○○○●
漸煙波遠,怕五湖淒冷,佳人袖薄,修竹依依日暮。知他甚處重逢,便匆匆、帶潮歸去。莫因循、卻誤了幽期,還孤舊雨。佇立山風晚,月明搖碎江樹。
●○○●●●○○●○○●●○●○○●●○○●●○○●○○●○○●●○○●●●○○○○●●●●○○●●○○●○●
此詞與周詞校,前段第九句四字,結句七字,又換頭句不押韻異。
還京樂(宋?方千里)
歲華慣,每到和風麗日歡再理。
爲妙歌新調,粲然一曲,千金輕費。
記夜闌沈醉。
更衣換酒珠璣委。
悵畫燭搖影,易積銀盤紅泪。
向笙歌底。
問何人、能道平生,聚合歡娛,離別興味。
誰憐露浥烟籠,盡栽培、艶桃穠李。
謾縈牽,空坐隔千山,情遙萬水。
縱有丹青筆,應難摹畫憔悴。
還京樂黃鐘商友人泛湖,命樂工以箏、笙、琵琶、方響迭奏(宋?吳文英)
宴蘭漵,促奏絲縈管裂飛繁響。
似漢宮人去,夜深獨語,胡沙凄哽。
對雁斜玫柱,瓊瓊弄月臨秋影。
鳳吹遠,河漢去杳,天風飄冷。
泛清商竟。
轉銅壺敲漏,瑤床二八青娥,環佩再整。
菱歌四碧無聲,變須臾、翠翳紅暝。
嘆梨園、今調絕音希,愁深未醒。
桂楫輕如翼,歸霞時點清鏡。
還京樂送陳行之歸吳(宋?張炎)
醉吟處。
多是琴尊,竟日松下語。
有筆床茶灶,瘦筇相引,逢花須住。
正翠陰迷路。
年光荏苒成孤旅。
待趁燕檣,休忘了、玄都前度。
漸烟波遠,怕五湖凄冷,佳人袖薄,修竹依依日暮。
知他甚處重逢,便匆匆、背潮歸去。
莫因循、誤了幽期,應孤舊雨。
伫立山風晚,月明搖碎江樹。
還京樂(宋?楊澤民)
春光至,欲訪清歌妙舞重爲理。
念鶯輕燕怯媚容,百斛明珠須費。
算枕前盟誓。
深誠密約堪憑委。
意正美,嬌眼又灑,梨花春泪。
記羅帷底。
向鴛鴦、燈畔相偎,共把前回,詞語咏味。
無端浪迹萍蓬,奈區區、又催行李。
忍重看、小岸柳梳風,江梅鑒水。
待學鶼鶼翼,從他名利榮悴。
還京樂(宋?陳允平)
彩鸞去,適怨清和,錦瑟誰共理。
奈春光漸老,萬金難買,榆錢空費。
岸草烟無際。
落花滿地芳塵委。
翠袖裏,紅粉濺濺,東風吹泪。
任鴛幃底。
寶香寒、金獸慵熏綉被,依依離別意味。
瓊釵暗畫心期。
倩啼鵑、爲催行李。
黯銷魂,但夢逐巫山,情牽渭水。
待得歸來後,燈前深訴憔悴。
還京樂大石(宋?周邦彥)
禁烟近,觸處、浮香秀色相料理。
正泥花時候,奈何客裏,光陰虛費。
望箭波無際。
迎風漾日黃雲委。
任去遠,中有萬點,相思清泪。
到長淮底。
過當時樓下,殷勤爲說,春來羈旅况味。
堪嗟誤約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
想而今、應恨墨盈箋,愁妝照水。
怎得青鸞翼,飛歸教見憔悴。
還京樂(淸?陳匪石)
畫簾卷,匝地殘紅廢綠初過雨。
問燕鶯何事,競將百五。
韶光分付。
願夢雲長駐。
梨花弄色楊枝舞。
悵望裏還是,泪滿天涯歧路。
被流塵阻。
甚銀河、清淺來時,佩玉珊珊,留枕漫賦。
千金換得春宵,勸春歸、怕聽啼宇。
渺予懷、當載榼尋芳,援琴按譜。
幾簇幽蘭發,空山相慰遲暮。
還京樂丙戍小住都門,匆匆脂轄,悵然有作(淸?周之琦)
鳳城路,習見依依巷陌如故裏。
趁絮泥消盡,任教日訪,琴尊歡事。
望舊巢天際。
金蓮對燭光生蕊。
禁漏短,爭許袖惹,蓬萊雲氣。
向槐堂裏。
又朋簪清話,依然樹色浮空,人影在地。
芳踪夢蝶重尋,幸秦源、暗通塵世。
倚征鞍、嗟倦羽飛回,游驄喚起。
好屬盧溝月,須令佳會常繼。
還京樂(淸?鄭文焯)
戊戌春應都堂試到京,聞有客述焦山僧樓詞扇,見者輒吟玩不去手,蓋餘甲午秋感事作也。今又將騎款段出國門,放歌于東南山水間,不復與傖兒爭道旁苦李矣,和清真韵感而賦此。
放愁地,說與滄江舊曲誰重理。
縱翠紗籠句,白雪笑我,仙才空費。
又故山歸後,殘春事與浮名委。
鎮斷送明日,陌上看花閒淚。
向清波底。
見文章、流錦名花,訴盡東風,零落舊味。
堪嗟冶葉倡條,傍凡門、豔數桃李。
恨迢迢,拌玉劒埋雲,金刀斷水。
料得西樓月,窺人還自憔悴。
還京樂(淸?龔翔麟)
綠篠岸,津鼓催人且自拋釣綫。
負吟情酒分,趁潮真去,鎖愁閒院。
正芰荷風暖。
驕嘶蜀馬紅韉汗。
最是銷凝軟塵裏,總迷詩眼。
踏青齊路①,憶金鞭、茸帽當年,分騎曾射,平沙叢雁。
山根重覓漿家,認依然、柳棬凉罐。
算曉風、殘月囗盧溝②,籤程未遠。
妒夢無鶯語,短宵長在江面。
按:①(按詞律此字應葉。)②(按詞律此句少一字。)
還京樂和淸眞(淸末民國初?朱祖謀)
亂蛩絮,入夜羇愁,似髮慵為理。
坐鐙窗無酒,但嫌隔院,清歌空費。
望斷鴻天際。
西樓鏡約餘香委。
舊夢醒,銷與點滴,江南殘淚。
記屏山底。
有釭花雙照,蘭情半掬,依前離別氣味。
天涯盡說歸期,總孤他、玉容桃李。
悵年年,猶去翼窺簾,涼螢在水。
縱約雙魚腹,江波不照愁悴。
還京樂夜坐,和夢窗(淸末民國初?朱祖謀)
塞鴻近,著意偎沙,度月成秋響。
傍黃昏愁重,旋攙鐵馬,檐頭悲哽。
濺泪花孤坐,屏山背燭幢幢影。
倦睡減,遙夜怨起,羅衣新冷。
聽壺蓮竟。
夢滄波殘畫,風鴉陣黑如塵,垂翅未整。
江湖畫角聲聲,暗驚回、雨凉烟暝。
攪愁腸,是按笛人稀,餐霞伴醒。
脈脈窺華髮,清霜飛上明鏡。
還京樂其一和龐檗子(淸末民國初?朱祖謀)
斷魂事,説與殘箋,倦墨能惆悵。
念鬢羞塵鏡,泪灰蠟炬,吹簫誰唱。
記影娥池上,長條帶月和煙蕩。
倩素手,扶醉喚取,柔波雙槳。
佇高樓望。
剩狂花歧路,飛鶯未惜聲聲,芳草又長。
東風換綠林亭,暗梨雲、慊夢來往。
費銷凝,是急雨弦聲,明霞佩響。
怨色西闌月,窺人昨夜薇帳。
還京樂其二題況夔笙餐櫻詞(淸末民國初?朱祖謀)
倦懷抱,閲盡斜陽,稍覓微波語。
任墜香迷燕,亂紅踏馬,緘情無據。
問絳都花事,傷春淚潑閒風雨。
並萬感,吟夜醉曉,蠻芳成譜。
舊銷魂處。
傍珍叢千繞,而今漲筆狂塵,弦外調苦。
沈吟又拍闌幹,蕩雲愁、海思如許。
坐滄洲,還賺得天涯,文章羈旅。
半篋秋蕭瑟,蘭成身世重賦。
還京樂?宮橋夕眺,和次公(淸末民國初?李岳瑞)
禁鐘定、一帶青蕪,翠陌知誰主。
對綺波紅霽,鏡奩碧展,閑鷗來去。
殢怨蛾愁髻,珠簾桁隔西山雨。
凝望裏、宮柳倦舞,低鬟凄楚。
漸靈壇暮。
傍紅墻、松檜參天,黛色年年,應省恨緒。
龍池舊月多情,最銷魂、畫船簫鼓。
撫朱闌,看砌蝶,雙飛城烏萬羽。
紫鳦秋來客,依依還睇歸路。
還京樂寄易實甫武昌,用清真韵(淸末民國初?陳銳)
素秋迥,見說棕鞋布襪休更理。
嘆故人江表,廿年客路,登臨空費。
記雁邊鷗際,高吟白日哀湍委。
送倦眼何處,可灑看花晶泪。
向黃塵底。
自嗟卑、慚老狂朋,漫問平居,知甚興味。
無端怨闊恩疏,恁分明、舊時牛李。
似而今、都燕雀依林,艅艎去水。
倘協東籬,約簪霜來共憔顇。
還京樂寒碧簃社集,喜蒼虬同年來自海上(淸末近現代初?郭則沄)
飲君酒,且喜尊前,此日流人在。
嘆客中霜鬢,廿年忍淚,頻看滄海。
恁醉吟無賴。
傷心更寄斜陽外。
聽杜宇啼苦,畫裏殘山愁改。
儘龍鍾態。
待褰衣、還倚高樓,繞夢星辰,猶是上界。
蒼凉語咽荒鶏,起中宵、似聞孤噫。
感蹉跎,空燭颭秋魂,簫沈夜籟。
負了湖山約,何時單舸同載。
還京樂(近現代?喬大壯)
謝堂裏,昨夜銀屏畫燭春應淺。
放綉簾垂地,誤伊隔晚,歸飛雙燕。
任候風吹徧。
蓬飄絮泊游絲轉。
曠望久,除是暮雨,朝雲曾見。
甚流波遠。
送輕帆過盡,江東病客,驚心投老世換。
尋常巷陌重來,近高樓、乍聽歌管。
幾陰晴、催麗日都長,良宵又短。
頃刻花如雪,林鸎休恁悽怨。
還京樂(近現代?汪東)
素秋近,獨向鐙殘夜寂。
思難理。
念鳳幃深處,漏聲滴盡,撩伊清睡。
戀麝香熏被。
爭知倦客還孤倚。
弄綉枕空自,細檢當時紅泪。
漸荒鶏起。
與鳴蛩、相應蕭條,對說愁人,凄冷况味。
堪嗟誓約無憑,舊恩疏、頓忘紈綺。
惹離情,惟敗葉流紅,宮溝濺水。
待得重逢日,劉郎應更憔悴。
還京樂借待制舊韵賦新事(近現代?周岸登)
夢天墜。
不倩媧皇煉石,誰能理。
便斷將鰲柱,更揮月斧,神工徒費。
駕練橋空際。
吳剛智竭長虹委。
縱見了愁惹,怨女騃牛痴泪。
到銀河底。
共張星、開宴乘槎,舊客重來,新領异味。
支機片石難携,報瓊瑤、自贈瓜李。
指歡期、應似漆投膠,如魚戲水。
未得君平蔔,然疑翻見愁悴。
還京樂(近現代?趙熙)
得王豹君督部詩函,用美成韻紀感。豹君名人文,大理人,淸光緒癸未進士,治蜀非久,其德量則不知嚴武、韋皋孰先後也。今春川滇之難,當軸徵公察辦,至渝而川黔又鬨。公遂檢五年詩見寄,誓隱補陀山,訂它日相從,以峨眉為死所。嗚呼!哀矣
竟無計。
作個鄉農,荷笠歸大理。
嘆彩雲春散,愛晴一草,潘安才費。
耿使星天際。
渝州四月千花委。
爲杜宇,穿瞭望眼,銅仙鉛泪。
甚巴雲底。
又扁舟東下,蒲團面壁。
從今消盡世味。
生生誓撇殘書,補陀山、自挑行李。
問何年、仍挂衲峨眉,淘灘灌水。
自失潜庵約,南天何限心悴①。
按:①湯蟄老約兩年一聚,今薨矣。詩曰:“人之雲亡,邦國殄瘁。”噫!
還京樂?和清真,同仁光、吷庵公渚作(近現代?袁思亮)
亂愁迸,別後朱弦寶瑟無心理。
問廿年霜鬢,爲誰不管,韶華輕費。
指海天雲樹,山重水複蒼烟委。
侭望久空灑,幾許傷高清泪。
繞珍叢底。
有雙雙、飛燕呢喃,似說承平,歌舞况味。
那知感節哀時,負東風、放盡桃李。
縱依前,爭笑靨嬌春,凝妝鬥水。
奈入離人目,相看都是憔悴。
還京樂?庚午四月聞歌感懷,用清真韵,幷依其四聲譜之(近現代?袁榮法)
怨歌動,觸緒愁絲恨結紛難理。
甚歲華葱蒨,晌來却爲,閑情消費。
記餞春沙際,露葉明珠委。
判袂處空有,涴地啼鵑紅泪。
醉芳樽底。
又疏更、光景怎生,忘得當時,分散氣味。
屏幃亂撲飛絲,看濃陰、換盡桃李。
况流光,偏幻昔如烟,催今似水。
且續清秋約,黃花休笑憔顇。
還京樂(近現代?顧隨)
題注:一九二五年作
序:「舊負笈京華,寓居北河沿一帶。每值深秋,小橋流水,疏柳挂枝,城墻上綴路燈,點點如螢火磷光。車塵馬足間,日落月升時,散步河畔。別有風趣。一別三載,夢魂縈系。海上秋夜兀坐,填此自遣。」
近來苦,酷似寒天暮日歸路近。
况深秋天氣,剪風寂雨,閑懷孤悶。
看翠嵐凝碧。
秋林一片紅黃暈。
葉落處山鬼,報我天涯愁訊。
歎淒涼甚。
記京華、舊日紅塵,滿目飛沙,疏雨陣陣。
橋邊淺水琤瑽,悄無人、漏殘燈燼。
柳枝稀、還掛月含情,臨風散恨。
此際成稠帳,潮聲撩亂方寸。
還京樂(當代?饒宗頤)
撫絃罷,細數華年,悵惋終倦理。
買麻姑滄海一杯露冷,千金能費。
望夕霏林際,黃雲過盡隨花委。
照客枕、樓角缺月,東風彈泪。
問笙歌底,可還諳悲喜,更闌酒醒,中宵孤睡況味。
堪嗟久客天涯,幾曾栽密蹊桃李。
試望京猶隔百年程,情牽萬水。
欲把歸期蔔,尊前人未憔悴。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