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常用配穴法述要(常用配穴法30种)
2016-12-22 | 阅:  转:  |  分享 
  
常用配穴法述要(常用配穴法30种)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刘清国穴(概念)—穴性(秉性、特性,固有的)—穴法(配穴)析理、定法、组方、
施术是针灸临床取效的四个核心环节。而配穴谴方是否精当,直接关乎疗效,而其桥梁——配穴,及其技巧尤显重要。在长期的针灸实践活动,人们
逐渐积累了“以痛为输”的朴素认识,经过漫长的岁月迁徙,人们逐步认识到疾病发生过程之复杂性,非单穴可以胜任,于是发展到取有名经与有名
穴之时,由于穴位的功用较为明确,治疗方法较为固定,治疗范围较为清楚,实际上就具备了配穴处方的雏形。如《五十二病方·颓》中就有“又久
(灸)其泰(太)阴、泰(太)阳。”的记载。灸太阴经、太阳经,实际上是指经上的几个穴位配用,并非指整个经脉的穴位,这就是最早指颓的处
方。随着针灸治疗范围的扩大,治疗思想的进步,医家所了解的穴位数目及其功用也逐渐增多,多穴位的配合使用就有了可能,而且实践证明,很多
病只有用多穴配合治疗才能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在针灸处方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出现很多配伍形式及治疗方法,如部位针灸法、以痛为输针灸法、
经脉针灸法、双穴相配法、多穴相配法等,这些大多属于针灸配穴学处方的范畴。及至《内经》时代,人们对腧穴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尤其对特定穴
的认识,已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如五输穴、原络穴、嵛募穴等,对其主治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载有“五脏有
疾,当取之十二原。”《灵枢·寿夭刚柔第六》指出:“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
之阳者,刺络脉。”“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等等。这些理论有效地指导着针灸临床配穴处方。分析《内经》配穴,其析理之清晰,立法之精当
,配穴之灵巧尤可为今日之效法,如《灵枢·四时气第十九》曰:“腹中肠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气海)、巨墟上廉、
三里。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胸,邪在小肠者,联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
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墟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灵枢·五邪》曰:“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
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椎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月行)善掣
,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
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
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强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扑,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此一类
处方,辨证明确,取穴配伍精妙,析理清晰,方法兼备,易取捷效,极大地影响了后世针灸临床配穴处方的发展。据统计,《内经》一书所载的针灸
处方为413方,数量之多。反映了当时针灸处方发展的活跃状况。分析其针灸处方,双穴的配合使用,占了很大的比例,如《灵枢·厥病第二十四
》曰:“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后触其心,佝偻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针
不已,取然谷。”“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厥心痛,痛如以锥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
溪。”“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则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取
之鱼际、太渊。”《灵枢·五乱第三十四》“气在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
、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气在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荥输;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输。”在这些
配穴的应用中,无不闪现着中医辨证施治的思想,体现着经络辨证与腧穴穴性特点、腧穴主治特性的有机结合的高超技法。经过上千年的临床锤炼和
理论升华,针灸典籍给我们留下了合谷配复溜治汗,合谷配三阴交堕胎等大量著名配穴,值得我们深入挖掘,认真总结。古人在循经取穴原则的指导
下,形成了近部配穴、远道配穴、对证配穴、特定穴配穴,以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科研成果配穴等基本原则,并由此产生了多种实用价值很高的配
穴方法,所谓“病有增减,穴有抽添,方随证移,效从穴转”。李文宪《针灸精粹》(上海书局,1950)“配穴云者,乃某穴之特性,与某穴之
特性相互佐使,而成特效之功用,犹之用药,某药为君,某药为臣,相得益彰也。”本文试就此作一简要分析。一、依据经络配穴即依据经络的密切
关系配穴1、本经配穴法凡是经脉循行部位发生疾病,包括经脉联系的脏腑、器官和体表诸部位,就可以在其经脉上取穴配合治疗。古代文献在这方
面有很多的记载,如《灵枢·厥病第二十四》曰:“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则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后世应用颇多
,如面瘫,取迎香配对侧合谷,地仓、颊车配内庭;太阳头痛取天柱、玉枕配昆仑;阳明头痛取头维配解溪,等等。其依据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本经配穴的规律是“越远越远,越近越近。”以足少阳经病症为例,头痛失眠取足窍阴,目赤肿痛取侠溪,耳鸣耳聋取足临泣,颈部痛取绝骨,
胁肋痛取阳陵泉,髋痛取风市等。余经皆可仿此。以上举例可以看出,一条经脉的病变部位和取穴之间的关系,是由两头向中间靠拢,或由中间向两
头扩展,局部和远端接续呼应。2、同名经配穴法某脏腑或某经脉发生病变,在治疗时除取本经腧穴治疗外,还可取与其经脉名称相同的经脉的腧穴
进行治疗。其原理是“同名经同气相求”即名称相同的经脉相互沟通、交会,如手足名称相同的阴经均交会于胸部,阳经均交会于头面部。这一配穴
方法早在《内经》中就有明确记载,如《灵枢·热病》:“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
,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素问·刺疟》;“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都是同名经配穴法,这种方法现在仍广泛应用
于临床,如头项痛、背痛,既可取昆仑、申脉,也可配后溪;前头痛、目赤肿痛,既可取内庭、解溪,也可配合谷,等等。3、同经相应取穴法同经
即手足名称相同的经脉,共六组。相应,指部位相对应或近似,如手指与足趾、手腕与足踝、肘关节与膝关节、肩关节与髋关节相互对应。所以同经
相应配穴法即手足名称相同的经脉,相似的部位可相互为用选配穴位,治疗疾病。但在应用时,要上下左右相对应,如左上肢与右下肢、左肘关节与
右膝关节等,余此类推。这样同经相应取穴法就包括了五部分内容,即手与足、上与下、左与右、相应经脉、相应腧穴五项。以左侧手太阴肺经与右
侧足太阴脾经、左侧手阳明大肠经与右侧足阳明胃经为例,少商与隐白、鱼际与太白、太渊与商丘、列缺与三阴交、孔最与地机、尺泽与阳陵泉、侠
白与箕门等穴相对应;商阳与厉兑、二间与内庭、合谷与陷谷、阳溪与解溪、手三里与足三里、曲池与犊鼻肘了与梁丘、臂闹与伏兔等穴相对应,余
可类推。这种配穴方法源自“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和“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经络系统在人体联系内外
,贯通上下,其中手足同名经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相互调节。如手足阳明在鼻旁衔接,故局部肿痛可取二间配内庭以宣通阳明经气血。
这一配穴方法也符合现代全息穴思想与原则。此法与《内经》“巨刺”“谬刺”均属左右交叉配穴,所不同的是本法采用上肢与下肢左右配穴。本法
常用于局限性痛证、痹证、痿证、偏瘫等。4、表里经配穴法即选取相表里的两经腧穴配合使用。源于脏腑的表里关系和表里两经的密切联系。表
里两经通过正经属络、经别、络脉密切联系在一起,故一经有病,可选取表里两经的腧穴配穴治疗,如《灵枢·五邪》;“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
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强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特定穴中“主客原络配穴法”是其特例。二
、依据部位配穴5、上下配穴法上,指上肢和腰部以上;下,指下肢和腰部以下。上下配穴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如胃痛,上肢取内关,下肢取足
三里;子宫脱垂取百会、子宫、气海等。6、左右配穴法这是以经脉循行交叉的特点为配穴依据的。如《内经》的“巨刺”“谬刺”就是左右配穴法
的应用。此法一般多用于头面疾患,对痹证、瘫痪等也有一定的疗效。三、依据特定穴配穴法7、五输穴配穴法全身五输穴计60个(12×5),
由于十二气血在每一个部位的出入情况不同,临床应用也各有特点。《难经·五十八难》指出“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
热合主逆气而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黄帝曰:治内腑奈何?岐伯曰:取之于合。”临床可根据疾病的主症
配取适当的五输穴。古人将脏腑、经脉、五输与五行相配,形成了复杂的五行五输理论体系,按照“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原则配穴使用。临
床又分为“本经子母补泻”和“异经子母补泻”,如肝之虚证,宗“虚者补其母”的原则,肝属木,取本经母穴曲泉(五行属水)补之,因曲泉为合
水穴,是木之母穴;取肾经太溪补之,因肾属水,肾经为肝经的母经,太溪为水经的水穴,余可仿此。以上配穴临床常同时应用以加强疗效。此外《
难经·七十五难》还提出了“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配穴治疗方法。东方实即肝实,西方虚即肺虚,泻南方即泻心,补北方即补肾
,此法是根据五脏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以及“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原则提出的具体应用如下:肝(木)实肺(金)虚,泻心(火),取手少
阴经火穴少府,补肾(水),取足少阴经水穴阴谷;心(火)实肾水虚,泻脾(土)取足太阴土穴太白补肝(木),取足厥阴木穴大敦;脾(土)实
肝(木)虚,泻(肺)金,取手太阴金穴经渠,补心(火),取手少阴火穴少府;肺(金)实心(火)虚,泻肾(水),取足少阴水穴阴谷,补脾(
土),取足太阴土穴太白;肾(水)实脾(土)虚,泻肝(木),取足厥阴木穴大敦,补肺(金),取手太阴进穴经渠。这一配穴方法是两脏并病时
的配用,病机较为复杂,临床应灵活变通,不可胶柱鼓瑟。至于五输穴其他的配穴方法如子午流注等不再赘述。8、原原配穴法十二原穴是脏腑原气
经过留止之处。此法包括脏脏原原相配、脏腑原原相配、腑腑原原相配等。(1)脏脏原原相配:为五脏原穴之间的相配使用,即一脏病变影响到另
一脏、或两脏以上并病时,可取其原穴配伍,如心肝火旺,泻神门、太冲;心肾不足补神门、太溪等。其依据在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
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节气味也。”(2)脏腑原原相配:即五脏与六腑原穴阴阳上下的配穴方法,其依据在于《医
学入门》提出的“五脏别通”理论:“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肾与命门相通,此合一之妙也。
”临床遵循的原则是:少阴配少阳,太阴配太阳,厥阴配阳明,取上下肢相应,阴阳经同气相求之义。如阴虚肝旺所致的头晕目眩或郁怒伤肝导致的
手足拘挛,其病位主要责之于肝,症状大都反应在头目及四肢,故取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太冲,配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合谷,两穴相合,阴阳上下,同
气相求,命曰“四关”,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有效配穴方法。(3)腑腑原原相配:六腑原穴以治疗六经病和头面、五官、组织病为主。原则上以同
名经原穴配用,依据于手足同名阳经会于头面五官。附《九针十二原》: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
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阳
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
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盲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
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9、原络配穴法可分为表里原络相配和本经原络相配等,是取同一上肢或下肢的原络穴相配
的方法。表里经原络相配适用于某经有病,兼有表经或里经病症者。具体配穴方法是:某经的病症,先取该经的原穴为主,再配用有关表里经的络穴
为辅助。因以原为主,络为客,故又称“主客原络配穴法”。如足少阳胆经发病,出现胁痛、口苦、呕恶,又见眩晕、目昏等足厥阴肝经的病候,则
取足少阳胆经原穴丘墟为主,辅以足厥阴肝经络穴蠡沟为客。除了上述临床习用的主客原络相配外,还可根据“初病在经,久病在络”及“久病多虚
”之理,分析沉疴痼疾,每每正气虚损,其血、气、痰、湿等邪气多由经入络。故无论外感、内伤,凡迁延日久,病势沉长者,在取用原穴的同时,
常配合本经的络穴以协同治疗。如久咳不愈,取太渊透列缺,心悸胸痛,取大陵透内关等,均取效弥佳。10、原俞配穴法即取病变脏腑的原穴与相
应的背俞相配。这是取原穴与背俞穴皆通于脏腑之气,在主治上存在共性,以相互协同增强疗效的一种配穴方法。对阴性病证(里证、虚证、寒证)
较为适宜,如太渊配肺俞治疗气虚咳喘;太溪配肾俞治疗遗精滑泻等。这是二类腧穴在主治上存在的共性,以相互协同增强疗效的一种配穴方法,临
床极为常用。11、原合配穴法可分为表里经原合相配、同经或异经原合相配等多种形式。(1)表里经原合相配,通常是取阴经(里)原穴配以阳
经(表)的合穴或下合穴。如脾胃失和所导致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可取太白配足三里以健脾和胃,升清降浊;又如肝胆火旺所致眩晕、口苦
、胁痛等症,取太冲配阳陵泉以清肝利胆,疏土抑木。此为表里双治之法,临床极为常用。(2)同经原合相配,如合谷配曲池,为双调气血,清理
上焦之妙法,善治头目疼痛、牙龈肿痛、咽干鼻牛等风热疾患;又如太冲配曲泉,功专调理肝气、疏筋止痛,主治疝气徵瘕、阴茎肿痛等症。(3)
异经原合相配,如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配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可调理肠胃,理气消胀,化滞痛便,功效颇著;又如太冲配足三里,为疏肝和
胃之效方,适用于胃脘胀痛,胁肋窜痛,烦躁易怒等症。12、原募配穴法是根据原穴和募穴的主治特性相配伍的一种方法,即选取病变脏腑原穴配
合相关募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1)本脏(腑)原募相配:如肺病喘咳取太渊,配肺募中府以肃肺降气、益肺平喘;大肠病腹痛泻泄取合谷,配天
枢以宽肠理气,消胀止痛。(2)表里原募相配:通常是取脏(里)经的原穴,配以相应的腑(表)募穴,如肾气亏虚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小便淋漓
不断或癃闭,取肾经原穴太溪以鼓舞肾气,配膀胱募穴中极以开关利机、通利小便等。13、俞俞相配背俞穴是脏腑等气血输注于背部的腧穴,是阴
病行阳的部位,故与脏腑等关系密切。背部位于膀胱经内侧一线的腧穴以“俞”字命名者,计一十八穴:六脏俞、六腑俞、和六奇俞(督俞、膈俞、
气海俞、关元俞、中膂俞、白环俞)。这些腧穴排列有秩,联系有序,为临床极为常用的一组穴位。(1)六脏俞俞相配:一脏病变影响到另一脏,
或多脏并病,可取其背俞穴相配,如心脾两虚之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症,取心俞配脾俞以补养心脾、安神定悸;心肾不交取心俞配肾俞以交通
心肾;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取肝俞配肾俞滋水涵木;如五脏皆亏则五脏俞皆取以安脏补虚,此法适用于脏病以及因脏病而致头面五官甚或全身病变
者。(2)脏腑俞俞相配,脏病及腑,或腑病及脏,或脏腑病及头面五官等,如肝胆湿热或肝胆火旺,取肝俞配胆俞以疏利、清泄肝胆;肾虚病及膀
胱,取肾俞配膀胱俞等,多为脏腑表里配用。如属血热,取膈俞配心俞、肝俞以泻法,凉血泻热解毒,可用于天行赤眼、痤疮、头痛等症;血虚取膈
俞配心俞、脾俞、肝俞以补血和血,治疗失眠、多梦、目暗目昏、视物不清。胸阳不足或不展,取督俞配肺俞、心俞以温阳逐寒;肾阳不振取关元俞
、气海俞、肾俞以温阳除痹,治疗下元虚冷之小腹冷痛、月经不调、寒湿带下或精冷不育、遗精滑泻,或下肢痿痹、臀腿疼痛;膈俞配气海俞,活血
化瘀以治疗肢痛症等。背俞之用在于治病之本,毋论虚实,皆可配用,自成体系。且背部平坦、开阔,毫针、艾灸、三棱针、火罐、梅花针扣刺、穴
位药物贴敷、埋线、刮痧、理疗及其他仪器治疗等针灸诸法皆可按需使用。遵“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以及“虚则补之,实
则泻之,寒则灸之。”的施治原则,临床配伍得当,可上治头,下治足,前治脏腑,治证十分广泛。14、俞募配穴法俞穴、募穴均为脏腑经络之气
所输注、结聚的部位,皆可治疗相应脏腑、组织的疾病,但二者的主治作用又各有特点。“阴阳经脉,气相交灌,脏腑腹背,气相通应。”经气可以
由阳行阴,由阴行阳,阴阳互通,腹背前后通应,从而达到阴阳相对平衡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难经·六十七难》说:“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
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提出了阴病行于阳部背俞,阳病行于阴部腹募的观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说:“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明代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说的更加具体:“阴病行阳,当从阳引
阴,其治在俞;阳病行阴,当从阴引阳,其治在募。”阴证:脏病、寒证、虚证;阳证:腑病、热证、实证。即募穴偏治腑实,俞穴偏治脏虚。但膈
以上背俞又主治外感寒热、喘急烦热、胸背引痛等阳证;脐以下募穴则能主治虚劳羸瘦、遗精崩漏、中风脱证等虚证。故李东垣有“凡治腹之募,皆
为元气不足”及“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入,在人之背上”之说。俞募相配,又称腹背阴阳相配,募穴在胸腹,与背俞相对,二者一前一后,一阴一
阳,相互协同,对治疗脏腑病证疗效卓著,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如《灵枢·五邪》说:“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
之膺中外俞,背三节五脏之傍。”它如胃病取中脘配胃俞等。此外,俞募配穴在临床上还可用于既有阳证,也有阴证而病情错综复杂者,如《甲乙经
》说:“腹中气胀引脊痛,食饮而身羸瘦,名曰食亦,先取脾俞,后取季胁(章门)。”又如脾虚腑病,取脾俞配中脘等。15、俞合配穴法即背俞
与合穴或下合穴相配。手三阴、三阳经,主治脏腑所致的头面五官疾病,尤善清上,如肺热咳血,取肺俞配尺泽;心火上炎,取心俞配少海。足三阴
经、三阳经善治下焦病。16、募募配穴法即募穴与募穴相配。如肝胆病取期门、日月;胃肠病取中脘、天枢;肝脾肿大取期门配章门等。17、募
合配穴法(下)合穴主治内腑,偏于通降;募穴偏治腑病,故取病腑之募穴与下合穴相配,以顺应“六腑以通降为顺”的生理特性。如胃疾取中脘配
足三里;大肠疾取天枢配上巨墟。“腹四针(也称腹四关)”:中脘、天枢、气海(关元),配足三里、上巨墟治疗胃肠疾病等。总之,俞募穴既有
较强的规律性,也有一定的灵活性。18.郄合配穴法一说郄穴是各经经气所深聚部位的腧穴,一说郄穴是经脉气血曲折汇聚的孔隙。临床上,郄穴
主治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古代文献对郄穴的主治作用多有记载,归纳起来: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痛证。临床常与
合穴配用(五脏配合、六腑配下合)。如咳血,孔最配尺泽以清热、安络、止血;便血(大肠),温溜配下巨墟以清肠止血。急性胃痛,梁丘配足三
里等。19、八脉交会穴配穴法窦汉卿《针经指南》载有“交经八穴”,其序曰:“交经八穴者,针道之要也。”极崇八穴八法之用,因于此,后世
医家称此八穴为“窦氏八穴。”吴崑《针方六集》、《针灸大全》、《针灸大成》等又有所发挥,并由此演化出“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交
经八穴”谓之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相通应的八个穴位,即公孙、内关、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照海、列缺,此八穴治症广泛且颇具规律。其常
用配穴方法如下。(1)上下主客配穴应用《针灸大全》、《针灸大成》在窦汉卿八穴主症的基础上,根据经交穴通的原理发展而成的配用方法。其
规律是公孙配内关,照海配列缺,足临泣配外关,申脉配后溪。主症之穴为主穴,相合之穴为客穴,先针主穴,后刺客穴。公孙配内关:公孙穴是足
太阴脾经络穴,通于冲脉,具有调理脾胃,转枢气机,平冲降逆之功;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通于阴维脉,具有理气疏肝,畅行三焦气机之功。
又心包为心之外卫,为阴血之母,络穴别走三焦,三焦为阳气之父,主气所生病;冲脉、阴维脉俱散于胸中。故二穴相配,上下通应,火土相生;二
穴六经,奇正并用,阴阳并治,气血同调,表里相协,具有舒畅气机,条达气血,上理下彻之功。或先针公孙为主,后刺内关为客,主治“心腹五脏
病”;或先针内关为主,后刺公孙为客,主治“脾胃病”。照海配列缺:照海穴,为足少阴脉气所发,具有补肾壮水,通调阴跷脉气之功;列缺穴是
手太阴肺经络穴,别走手阳明,通于任脉。肺经、任脉、阴跷脉俱合于咽喉、肺系、胸膈。二穴合用,金水相生,二穴五经,奇正相辅,具有补肾益
阴之功。或先针照海为主穴,后刺列缺为客穴,主治“五脏病”;或先针列缺为主穴,后刺照海为客穴,主治“心腹胁肋五脏病”。后溪配申脉:后
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通于督脉,具有宣畅太阳经气,通督解痉之功;申脉穴是阳跷脉气所发之处,具有宣通太阳经气,调整阳跷脉气之功。
二穴四经,同气相求,上下通应,经气相贯。或先针后溪为主穴,后刺申脉为客穴,主治“头面颈项病”;或先针申脉为主穴,后刺后溪为客穴,主
治“四肢风邪及痈毒病”。且“输主体重节痛”,故又善治痹痛诸症。外关配足临泣:外关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络穴,通于阳维脉,“阳维维于阳”,
故具有发表解热,疏解阳热之功;足临泣是足少阳胆经的输穴,通于带脉,具有熄风通络,化痰消肿,调节带脉之功。二穴五经,同气相求,诸经气
相互贯通。或先针外关为主穴,后刺足临泣为客穴,主治“风寒筋络皮肤病”;或先针足临泣为主穴,后刺外关为客穴,主治“四肢病”。因“输主
体重节痛”,故尤善治痛症。(2)主应配穴应用《针灸大成》说:“上八穴,先刺主症之穴,随病左右上下所在取诸应穴”。这是八法八穴的又一
配用法。本法是徐凤在《针经指南》八穴主症的基础上创制的,《针灸大成》转载并进一步整理完善。即以八穴主症为依据,有是症则取主症之穴作
为主穴,然后根据病部所在、病邪性质、病机所涉及到的脏腑经络,选取3~6个腧穴以应主穴。如“冲脉······公孙二穴,脾经。主心腹五
脏病,······凡治后症,必先取公孙为主,次取各穴应之。”此法以八法八穴为中心,以八穴主症为依据,先定主症之穴,灵活配应,组合成
方,主次分明,条理清晰,法与方合,每取捷效。(3)按时取穴配用按时开取交经八穴,包括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灵龟八法为奇经纳干支法,即
将交经八穴纳入干支代数而按时取穴的方法,六十日为一周期,较为复杂。飞腾八法为奇经纳甲法,同样以交经八穴为基础,不论日、时干支,均以
天干为主,不用零余方法,五日为一周期,故方法较为简单,但在临床应用上,两者基本相同。主要有以下两种。按时取穴:即根据患者来治疗时的
穴位开阖情况选穴治疗,以此时所开的穴位为主穴,配以客穴,再根据病情配合其它腧穴以为应穴。定时取穴:即根据病情选定穴位,并在该穴开时
进行治疗,同样可配以客穴及应穴。如胃心胸的病变宜取内关,则应在内关穴开之时取之,同时配公孙以为客穴,配它穴以为应穴。本法依据有三,
一是交经八穴各有广泛主症,二是奇经八脉对十二经具有统摄、调节、渗灌作用,三是八脉气血流注受自然界阴阳运动影响而随时间变化有盛有衰,
八穴有开有阖。对于病机复杂,涉及多脏腑失调的急慢性疾病,多取八脉交会穴进行治疗。故《医学入门》说:“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
之大会也。”“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4)左右阴阳配用:内关配外关;列缺配后溪;照海配申脉;公孙
配足临泣。四、依据中医理论配穴法20.阴阳配穴法(1)总纲:上下、左右、前后、内外、表里、气血等的配穴均属于阴阳配穴的范畴。(2)
具有独特阴阳属性的穴位配伍使用。如合谷配复溜例:补复溜(育阴)、泻合谷(泻阳)以止汗,而治疗自汗、盗汗等汗出过多证;反之,补合谷(
发越阳气)、泻复溜(疏解阴邪)以发汗,而治疗伤寒汗不出,以及寒饮喘逆水肿等证。又如照海配申脉例:补阴泻阳、补阳泻阴以治疗阴虚阳盛、
或阳虚阴盛;或阴缓阳急、或阳缓阴急。它如中风阴阳配穴例;表里内外阴阳配穴例(内关配外关、关元配命门)等,皆可根据临床病机灵活运用。
中风阴阳配穴例,急性期:人中—风府,合谷—劳宫,太冲—涌泉,内关—外关,间使—支沟等。急性期后:上肢:肩髃(肩髎)—极泉;小海—曲
池,小海1—手三里,间使—支沟,内关—外关,大陵—养老,阳溪——腕骨,合谷—劳宫,中渚—劳宫;下肢:风市—急脉,梁丘—血海,阳陵泉
(足三里)—阴陵泉,绝骨—三阴交,昆仑—太溪,申脉—照海,太冲—涌泉,足临泣—涌泉等。21.气血配穴法根据气血之间的关系,以及穴位
的气血属性配伍应用。《循经考穴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三阴交:“文伯泻三阴交、补合谷而堕胎,今不可补三阴交、泻合谷而安胎乎
?盖三阴交为脾、肾、肝三脉交会,主阴血,血当补不当泻;合谷为大肠之原,大肠为肺之府,主气,当泻不当补。文伯泻三阴交、补合谷,是血衰
气旺也;今若补三阴交而泻合谷,则血旺而气衰矣。刘元宾曰‘血衰气旺定无妊,血旺气衰定有体。’”它如气海俞配膈俞治疗肢痛症例。
属气的代表穴位有:百会(神气)、膻中(宗气)、中脘(胃气、水谷之气)、气海(元气、原气、肾气、真气、先天之气);属血的代表穴位有:
膈俞(胸、头面、上肢)、次髎(胞宫、小腹、腰脊、下肢)、血海(小腹、下肢)等。一般情况下,手三阳所属穴位偏于气分,足三阴所属穴位偏
于阴血分。任脉穴偏于阴血分,督脉穴偏于阳气分。临床应根据“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等气与血的生理关系,结合穴位的部位特性、穴性特性
进行配伍使用以提高疗效。22.标本根结配穴法即根据标本根结理论进行配穴的方法。“标本”主要指腧穴分布的上下关系。“标”原义是树梢、
在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原义是树根、在下部,与人体四肢末端相对应。十二经脉均有标部与本部(见《灵枢·卫气》)。“
根结”是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根”指根本、开始,即指四肢末端的“井穴”是十二经经气所发之处;“结”指结聚、归结,即指头、胸、腹部是
经气归结之处。也即《标幽赋》所说的“四根三结”。十二经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但在具体位置上,
又有所区别,即“根之上有本”,“结之上有标”,说明“标本”的范围较“根结”为广。标本理论强调经脉分布上下部位的相应关系,即经气的集
中与扩散,而根结理论强调经气两极间的联系。标本根结理论补充说明了经气的流注运行情况,即经气运行的多样性和弥散作用,强调人体头胸腹背
与四肢的密切联系,为针灸临床中四肢肘膝以下的特定穴治疗远离腧穴部位的脏腑疾患、头面五官疾患,头身穴位治疗四肢疾患,以及“上病下取”
“下病上取”等配穴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医学入门·杂病穴法》说:“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上补下泻”,作者根据《内经》
标本根结理论,认为上部穴位宜用补法,下部穴位宜用泻法。这在他的配穴中可以看到,如治疗鼻渊补合谷、泻太冲;治疗腰腿痛补腕骨、泻足三里
;治疗大便秘结补支沟、泻足三里;治疗冷嗽补合谷、泻三阴交等。针刺一组穴位也应注意针刺的先后顺序。《医学入门·杂病穴法》说:“以不病
者为主,病者为应,······先下主针,后下应针,主针气已行,而针应针,······摇出应针,次出主针。”23.同名穴配穴法《千金
要方》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义。”腧穴的命名重要内涵在于其主治功效。深刻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临床选穴配方。如“神”字穴,
计有神门、神庭、本神、四神聪、神道、神堂、神阙。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首先看看它们的位置。神庭、本神、四神聪三穴,谓“头三神”,皆在
头部,皆有调神益智之功,治疗与“脑神”有关的病症,而神门,古人解释为“神气出入之门”,为心经的原穴,其功能以宁心安神为主;神道位于
身后督脉,与心俞相平,《会元针灸学》说:“神道者,心藏神,心俞在椎两旁,其统系于背,心神仗督阳之气,所行之道,故曰神道。”可宁心安
神;神堂位于神道旁开三寸,《会元针灸学》说:“神堂者,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于心焉,穴居心俞之两旁,经气朝会之堂,故名神堂。”以上诸
穴皆与心脑有关,也印证了中医心脑共主神明的思想。至于神阙,更是先天之命蒂,系真元之气,是元神主令的基础,具有回阳固脱,苏厥醒神之功
。所以临床治疗“神”病,往往选取这些穴位配合成方。又如“风”字穴,计有风府、风池、翳风、风门、风市、八风等,皆以治风为擅长,其中风
府、风池既可熄内风,也可祛外风,而翳风、风门、风市、八风则以外风为治。它如“门”字穴,“海”字穴等,皆有共性。故可据此配伍以加强疗
效。24、随症配穴法症状是疾病的病理反应,而不是疾病的本质,一种疾病可以出现多种症状,一个症状也可在多种疾病中出现,所以对错综复杂
的症状进行分析,在明确辨证后,为解除病人疾苦而针对某些症状选择有效腧穴进行治疗即为随症配穴,也称对证配穴。对症配穴属于治标的范畴,
但症状的解除可以为治本创造有利的条件。应用时根据病情的标本缓急适当采用对症配穴,也是处方中的重要环节。如发热配取大椎、曲池、合谷等
;昏迷取人中、素了、十宣等;虚脱取灸关元、神阙,针足三里等;癃闭取中极、三阴交。等等。25.按西医知识配穴法按照西医知识进行配穴治
疗。如脊髓损伤在损伤平面上下配穴治疗。临床应用最多的是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等知识(脑、脊髓、外周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等),如中风,按病灶所在选穴配伍治疗等,它如夹脊穴的选取与配伍治疗等。五、时间配穴法26、时间配穴法子午流注(纳甲法、纳
子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六、经验配穴法27、主客配穴法主,为主病之穴;客者,卿也,为辅从之穴。古书记载有两种:(1)主客原络配
穴;(2)八脉交会穴的主客配穴。强调针灸临床穴有主从之分,刺有先后之别。28、主应配穴法(1)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书中“穴
法歌”为王氏配伍处方的经验——配应法:承浆应风府,风池应合谷,迎香应上星,翳风应合谷,听会应合谷,哑门应人中,攒竹应太阳,太阳应合
谷、睛明,内迎香应合谷,人中应委中,肾俞应委中,髋骨应风市,足三里应膏肓,肩井应足三里,阳陵泉应支沟,昆仑应命门,昆仑应行间,申脉
应合谷,太冲应昆仑,髋骨应曲迟,肩井应支沟,尺泽应曲池,肩与应髋骨,间使应百劳,关冲应支沟,中渚应人中,少冲应上星,后溪应百劳,神
门应后溪,通里应心俞,百劳应肺俞,膏肓应足三里,风门应列缺,照海应昆仑,鸠尾应神门,中极应白环俞,天枢应脾俞。(2)明·凌云《凌门
传授铜人指穴—卧岩凌先生得效应穴针法赋》是在金·窦汉卿《通玄指要赋》的基础上加以应穴而成。这样,两穴相配,其效更著。且夫行步难移,
太冲最奇,应在丘墟;人中除脊膂之强痛,应在委中;神门去心内之呆痴,应在太冲;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应在承浆;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应在
合谷;耳闭须听会而治也,应在翳风;眼痛则合谷以推之,应在睛明;胸结身黄取涌泉而即可,应在至阳;眼昏目赤泻攒竹而偏宜,应在太阳;但见
两肘之拘挛仗曲池而平扫,应在尺泽;牙齿痛吕细(即太溪)堪治,应在二间;头项强承浆可保,应在风府;太白宣通于气冲,应在中极;阴陵开通
于水道,应在至阳。腹膨而胀,夺内庭而休迟,应在水分;转筋而痛,泻承山而在早,应在昆仑;大抵脚腕痛,昆仑解愈,应在丘墟;股膝痛阴市能
医,应在风市;痼发癫狂兮后溪而疗理,应在鸠尾;疟坐寒热兮仗间使以扶持,应在百劳;期门罢胸满血鼓而可也,应在中脘;劳宫退反胃心痛亦何
疑,应在章门;大敦去七疝之偏坠王公谓此,应在阑门(阴茎根之两旁三寸处)。三里却五劳之羸瘦华佗言斯,应在膏肓;固知腕骨去黄,应在至阳
;然骨泻肾,应在阴交。行间治膝肿目疾,应在睛明;尺泽去肘痛筋急,应在合谷。目昏不见二间宜取,应在太阳。鼻塞无闻迎香可引,应在上星;
肩井除两臂之难堪,应在中渚;丝竹疗头痛之不息,应在曲池;咳嗽寒痰列缺堪治,应在太渊;眵(chi)蠛(mie)冷泪临泣尤准,应在攒竹
;髋骨治腿痛以驱残,应在膝关;肾俞把腰疼而泻尽,应在委中;以见越人治尸厥于维会,随手而醒,应在百会;文伯泻死胎于阴交,应针而堕,应
在合谷;抑又闻心胸痛求掌后之大陵,应在中脘;肩背痛责肘前之三里,应在中渚;冷痹肾败取足阳之土(即足三里穴),应在小海;脐腹痛泻足少
阴之水(即阴谷穴),应在行间;脊间心后痛针中渚而立痊,应在中脘;胁下肋边疼刺阳陵而即止,应在支沟;头项强宜后溪而安然,应在承浆;腰
背痛在委中而已矣,应在肾俞。夫用针之士于此理而苟明焉,收祛邪之功而在乎燃指。(47对)(3)八脉交会穴主客应配穴。29.透刺配穴法
古称透针刺法,在元·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已有记载,但仅7条;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记载15条;明·严振《循经考穴编》中收
载透针刺法40条,且都是常用穴,其透刺法有沿皮横透法,如地仓透颊车等30余条,有深刺直透法如内关透外关等。如膝关穴下记载:“与阳关
针锋相透,形成八字,主鹤膝风痹,腰脚不能动履”;阳关穴下记载:“此穴与膝关及委中三穴刺之,须使针锋相向为妙。”丰富了《内经》“关刺
”的内容,对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属于筋病者,值得效法。透刺法的优点,能一针贯通两穴或多穴,或两经,可以宣通经脉,调整气血运行,提高
临床疗效。有一针从一穴透刺另一穴,称为单针透刺;有用两针在两穴相互透刺,形成“八”字形;也可在三穴三针透刺,形成“个”字形。明·严
振《循经考穴编》载透针刺法摘录:地仓→颊车:口眼歪斜;颊车→地仓:牙关不开、口噤、失音、腮颊肿、颈项痛;大迎→颊车:腮颊红肿、疼痛
;曲差→头临泣:偏正头风、鼻疾、目疾;攒竹→睛明:目疾;攒竹→头维:头风痛;攒竹→鱼腰:眉棱骨痛;五处→率谷:头风痛、戴眼、惊痫;
瞳子髎→鱼腰:眉棱骨痛、目痛;曲鬓→听会:口眼歪斜、颊肿、口噤、项强;风池左右透:头风、偏枯、头痛、目疾、伤寒汗不出;丝竹空→率谷
:头风痛;率谷→丝竹空:偏正头痛;间使→支沟:结胸、气塞、痫狂、心痛、腋肿、疟疾;支沟→间使:上焦胁肋疼痛、二便秘涩、霍乱、吐泻、
妇人经阻;内关→外关:反胃、隔气中满、脾胃病、胁痛、癫狂;外关→内关:四肢筋骨痛、臂指不能屈伸、实则肘挛、虚则不收;阳池→大陵:腕
痛无力、消渴烦闷;三阳络→郄门:臂痹不举、耳聋、暴暗;阳谷→腕骨:癫疯、热病、牙痛、瘛纵;列缺→太渊:痰饮、咳嗽;灵道→神门:心痛
、暴暗;神门→腕骨:痴呆、心痛、咽干、面赤、掌热;后溪→(掌心)劳宫:癫狂、肘臂挛急、目疾;阴郄→腕骨:惊悸、吐衄、洒淅恶寒;阴陵
泉→阳陵泉:腹胀、水肿、膝痛及中下部疾;悬钟→三阴交:瘫痪、两足不收、胃痛;丘墟→申脉:瘫痪、草鞋风痛、胸腹坚满;昆仑→太溪:腰脊
痛、心痛、背腰痛、难产;阳关→膝关:膝头红肿、鹤膝风。30.通经接气配穴法:也称“接经法”。(1)心痛接经三法。刘完素《素问病机气
宜保命集·心痛论第二十》中提出“心痛接经三法”:心痛有属肾、属脾、属胃、属肝、属肺等不同,按照症状分辨所属经脉,随后分经取穴针刺治
疗。所谓“接经三法”,既是有取本经腧穴,也有取表里经腧穴,更有取相克经腧穴(如脾心痛取肾经腧穴)等。所取腧穴大多为荥穴和原穴。心痛
接经三法:心痛···肾心痛也,先刺京骨、昆仑,不已,刺合谷;心痛···胃心痛也,刺大都、太白;心痛···脾心痛也,刺然谷、太溪;心
痛···肝心痛也,取行间、太冲;心痛···肺心痛也,刺鱼际、太渊,无所凝滞,则病愈也。(2)中风偏枯大接经法。张洁古《卫生宝鉴·卷
七》载中风刺法,这是一种刺十二井穴,以疏通十二经气血,使之阴阳交接正常运行的一种方法,故称为“大接经法”。A.从阳引阴法:依次针至阴、涌泉、中冲、关冲、足窍阴、大敦、少商、商阳、历兑、隐白、少冲、少泽;B.从阴引阳法:依次针少商、商阳、隐白、少冲、少泽、至阴、涌泉、中冲、关冲、历兑、足窍阴、大敦。何若愚《流注指微赋》有:“接气通经,短长依法。”阎明广氏注曰:“夫欲取偏枯旧者、荣卫诸疾,多是愈而复发者,由气不接而经不通流,虽有暂时之快,客气胜真,病当未愈也,当此乃上接而下引。”(3)五输穴接经法:《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末有“接经法”,张洁古在《难经》的基础上更具体地介绍了五输穴的使用方法:云岐子五输穴接经法表脏腑经络病症状心下满身热体重节痛喘咳寒热逆气而泻刺井刺荥刺输刺经刺合胆病善洁、面青、善怒、得弦脉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肝病淋溲难、转筋、脉沉而弦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小肠病面赤口干、喜笑、脉浮而洪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心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哕、脉沉而洪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胃病面黄、善噫、善思、善味、脉浮而缓历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脾病腹胀满、食不消、怠惰、嗜卧、脉沉而缓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大肠病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脉浮而涩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肺病咳喘、洒淅寒热、脉沉而热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膀胱病面黑、善恐欠、脉俱沉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肾病泄如下重、足胫寒而逆、脉俱沉涌泉然骨太溪复溜阴谷接经针法,四肢末端及关节为要处,通关过节,治疗风瘫痿痹等证。总之,临床配穴是在辨证论治的大原则指导下,腧穴配伍的灵活应用,是在熟悉、掌握穴性和腧穴主治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古今经验形成的相对固定的配穴技巧,是充分发挥腧穴主治功能、发挥腧穴协同作用的重要途径,对于临床准确处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同样也是一名医生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基础理论以及八纲、六经、脏腑、气血、津液、三焦、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的具体运用,是一名针灸医生必备的临床技能。圆机活法,明主达配,主次了然。以上配穴法中,或有重叠,或有交叉,但其着眼点或侧重点有所不同,应相互参照,并须配用相应的刺激方法,或针或灸,或应用三棱针法、火针法、火罐法等;或根据病情的需要施以不同的补泻手法,以期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说:“黄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日: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补泻反则病益笃。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著,用针不审,以顺为逆也。”故好的配穴还必须配合好的针灸手法和补泻方法,临床才能达到好的疗效。12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