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五行与方位及对人的影响
2016-12-24 | 阅:  转:  |  分享 
  
五行与方位及对人的影响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说卦传》把八卦与方位的八方联系起来,并与身体的首、腹、足、股、耳、目、手、口等肢体相配合,把
八卦与马、牛、龙、鸡、豕、雉、狗、羊等动物相配属,从而使八卦的配属事物有了逐渐“扩大化”的趋势,出现了“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等
疾病的象征。传说的八卦起源于伏羲时代,比较早;而五行学说则形成于商代之前的禹,晚于八卦学说,故对其有所借鉴,也有所取舍。五行不仅简
化了八卦的“基本单元”,由八个要素简化为五个要素,而且去掉了借助“道具”复杂运算的神秘外衣,使金、木、水、火、土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
、普遍和严密。五行去掉了八卦的“偶然性”、“随机性”的推算结果(即每一次求卦结果都不一样),形成了经常存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
论体系。五行学说的体系里,每一行都是平等的,都体现的是和谐的、平衡的、动态的。谁也不能太过,过了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就会造成不和
谐,就会影响其他的物质因素,就会产生疾病。同样道理,五行之中谁也不允许出现“一行太弱”,因为“一行太弱”也会影响其他几行,也会出现
不和谐,会出现失衡,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会出现疾病。五行学说强调的就是整体、和谐、动态、平衡。这种“理想状态”的出现,需要多元世界
相互制约,需要大智慧。何谓大智慧?就是“道法自然”,就是天地、日月、星辰运动,形成四时五行。可以说,五行学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
段而产生的哲学思想,是善于解决复杂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是东方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优秀思想,是解决世界复
杂问题的理论法宝。时间与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在以往的哲学里,时间与空间是分别计量的,好像两条可以任意交叉的线段,只要时间与空间一
结合,就会产生不同的物质。因此,以往总是把时间与空间分开说,用不同的理论分别计量,分别标识。而在五行学说里,借助人的作用,时间与空
间融为了一体。天之五气、地之五味本来是没有联系的东西,是互相隔离的,是分别具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十种物质要素,然而借助人
的五脏六腑,天之五气、地之五味便统一起来,一起形成人,一起供养人。当然,天之五气与地之五味分离也可以促成人的死亡。东、西、南、北
、中空间的五方,春、夏、秋、冬的四季在五行的指导下,通过人体的五脏六腑结合了起来。比如,东方配春天,属木;南方配夏天,属火;西方配
秋天,属金;北方配冬天,属水;中央属土,与四季有关,主要配属于夏末秋初的长夏。这样的配属就构成了时间上不间断、空间上不分离的整体、
动态状态。人体的五声、五色、五体、五味、七情、九窍等都可以用五行学说贯穿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也就是说,人体五脏相关的哲学基础就是
五行学说。其实,《易经》里的医学内容很少,主要是在方法学上,目的是启发人们的思考。另外,在方法学上,阴阳和五行学说已经把《易经》的
精华传给了中医学。所以中医的经典里难以看到《易经》文字。人们在解释《周易》八卦的时候,认为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坎卦代表水,离卦
代表火,艮卦代表山,兑卦代表泽,震卦代表雷,巽卦代表风。天、地、水、火、山、泽、雷、风这八种或者叫八类自然物质,基本上都是人们赖以
生存的天然物质环境,八种物质之中并没有人的影响因素在内。然而,八卦的地、山、泽可以合并为土;天、雷、火可以合并为火;风可以转变为木
;水则仍然是水。八卦之中的物质虽然丰富,但是不能涵盖五行之中的金。也就是说,八卦虽然号称能总括万物,但是缺少了五行之中的金。为何会
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金不是自然界固有的东西,是人类劳动的成果。八卦的形成不依赖金属说明它出现的比较早。在金属未被冶炼出来之前、在
金属工具不被普遍应用的时代出现五行学说则是不可能的。在五行学说的体系里,火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个自然力已经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而且得
到了比在八卦里更加重要的地位;木由于可以代表生命,也有了不同于在八卦只表示风的特殊意义;土作为凝聚了地、山、泽精华的代表,其地位也
更加显著;水是这个星球最丰富的物质,也是生命赖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其地位自然不容低估。在八卦中,“巽”有时被解释为象征风,也有
时被解释为象征木。《象传》在解释十五个含有三画巽卦的合体卦时,十次使用风来解释巽,五次用木来解释巽;坎卦多数情况下被说成是水的象征
,有时也被说成是泉、云、雨的象征;离卦多被解释为火的象征,少数情况下被说成是明、电的象征。五行学说还解决了阴阳学说的某些不足
,让世界上复杂万物之间的联系除了对立统一之外,还有了生克制化、因果乘侮等复杂的联系形式。比如,男女是阴阳对立的,但是母亲与儿子之间
除了阴与阳的不同属性之外,还有相生、相养的人伦关系;水、火、寒、热除了阴阳的属性对立统一之外,还有不同地域、季节的差异;相同的水火
过剩或者不足,在不同的季节、地域引起的结果将会截然有别。这种复杂的关系用五行学说处理起来,比阴阳学说更加得体。在中医理论的奠
基著作《素问》、《灵枢》、《难经》之中,我们见到了丰富的五行学说的内容,却没有发现八卦的文辞。作为六经之首、中华文化源头的“易学理
论”已经被阴阳五行学说替代,它们与原始的医学知识互相融合、交织在一起,彻底摆脱了“巫师”、“巫术”的影响,摆脱了迷信,走向了科学,
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医学理论,指导着中医学不断发展、进步与完善,并一起走到了二十一世纪。在与现代科学的交流与冲击中,阴阳五行学说仍然
以它深厚的底蕴、宽广的视野、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优势引领着中医药学安全、有效地治病与养生,并且正在逐渐走向世界,走向辉煌的未来。人
生命运死亡信息探秘2012-10-25?红色5领袖??阅?99??转?5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俗话说:生死由命,富
贵在天。从命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死亡一般都有定数,我称其为“寿限劫数”。据说有的“神数”能把人的死亡推算到某年、某月甚至某日某时。用
命理的方法推算如此准确恐怕不太可能,但我认为可以推算出人寿限的“劫年”俗称“关口”;许多人都是在关口之年死的,能逃过关口者是少数。
有人讲:“岁运并临”、“枭神夺食”、“羊刃倒戈”、“天克地冲”等为凶灾死亡之年,这些讲法虽然不为错,但有点过于简单。我们每个人的一
生都会遇到“岁运并临”、“天克地冲”之年,而对诸多有杀、伤、枭、刃凶神的命来讲,遇“枭夺食”、“羊刃倒戈”、“七杀逢冲”之年也是常
有的;命中无凶神,只有财官食印者也难逃一死。所以我主张,死亡的信息应从五行生克之正理来研究,再加上应用十神喜忌的方法,才会找准规律
,断无不验。古书中有关人命死亡的论述都很有道理,引录如下:“印绶见财行财运,又兼死绝,必入黄泉,如柱有比肩,庶或有解。正官见杀及伤
官,刑冲破害,岁运相并必死。正财偏财见比肩分夺,劫财羊刃又见岁运冲合必死。伤官之格,财旺身弱,官杀重见,混杂冲刃,岁运又见必死,活
则伤残。日禄归时,刑冲破害,见七杀、官星、空亡冲而必死。拱禄拱贵填实,又见官杀冲刃,岁运见即死。杀官大忌岁运相并,必死。其余诸格,
并忌杀及填实,岁运并临必死。会诸凶神恶煞:勾绞、空亡、吊客、墓、病、死、官杀,九死一生。官星太岁,财多身弱,原犯七杀,身轻有救则吉
,无救则凶。”以上所论死亡之诀大都有使用条件,后文中将作详解。《渊海子平》中还有“寿元诗诀”:“寿数幽玄识者稀,识时须是泄天机,六
亲内有憎嫌者,岁运逢之总不宜。寿星明朗寿元长,偏印逢之不可当,妻妾不来相救助,命如衰草值秋霜。……”从诗诀可知,一方面命中有“憎嫌
者”忌神和仇神,怕岁运再见;另一方面,“寿元星”食神或伤官怕枭克夺。《三命通会》中讲五行生死之理,非常精辟:“金木欲其生旺,怕见死
绝。如金死则沉;木死则灰,与水土不同,火藏于木宿于土,故不欲旺,旺则焚,亦不欲死,死则灭,惟得其平则佳……”其意为:金木怕死绝,火过旺,过衰亦死。还有书中讲,人的生命如同禾苗,年幼之时如刚刚破土,遇狂风恶雨虽遭摧残,但不易死。衰老之后如枯枝败叶,再遇恶劣之气候,必死矣。故看命死亡必须要结合年龄,非遇恶杀夺命,五行无救必死的情况,幼年和中青年遭一些天克地冲、征太岁、岁运相并等情况,一般不应死亡。
献花(0)
+1
(本文系亿宁知识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