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6年湖南省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技术型”第5期培训班养殖课件
2017-01-06 | 阅:  转:  |  分享 
  
提纲养猪业概况及发展趋势母猪年生产力的概念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经济意义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措施防止母猪繁殖障碍2016年4月农业部印发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生猪生产发展规划,是“十三五”期间生猪生产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综合考虑各地生产发展基础、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消费偏好和屠宰加工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4个区域。重点发展区:河北、山东、重庆、广西、四川、海南约束发展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潜力发展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云南、贵州适度发展区:山西、陕西、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在加快生猪种业发展方面,《规划》提出的措施推进种猪联合育种。继续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以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为重点,推进企业集团育种与联合育种。打造华系种猪品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突出“杜、长、大”品种的本土化选育,着力提升生长发育性能和繁殖性能,提高核心种源自给率。强化种猪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以种猪登记和生产性能测定为基础,以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和遗传评估中心为载体,构建种猪质量评价体系和信息发布平台,推进种猪优质优价。促进地方品种保护与开发。据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我国共有地方猪种资源80个,其中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有42个。以国家级保护品种为重点,建立资源动态监测机制,促进地方品种资源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继续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和良种补贴等政策项目的基础上,《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母猪年生产力概念母猪年生产力(Pn)公式如下:Pn=365Ls(1-Pm)/(G+L+Imc)式中,G=妊娠期(日),L=哺乳期(日),Imc=断奶到配种的间隔时间(日),Ls=初生活仔数,Pm=初生到断奶时的仔猪死亡率(%)。排卵(17)精子卵子受精(15)活产仔猪/窝(11)断乳仔猪/窝(10)窝数/(头·年)(2.4)断乳仔猪/(头·年)(24)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经济意义设1头母猪每年饲养成本为5000元。如果1头母猪每年提供22头断奶仔猪,每头断奶仔猪分摊成本为227元;如果只提供17头断奶仔猪,则为294元。一个年生产l万头断奶仔猪的规模化猪场,假如每头母猪年提供22头断奶仔猪,则只需要455头母猪;若每头母猪年提供17头,则需要588头母猪,比前者多133头母猪,每年多花费的母猪饲养成本达66.5万元。因此,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可以节约成本,大大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增加排卵数提高受精率提高胚胎的着床率(受精卵的定植数)减少胚胎的死亡率分娩出数量多、体重适宜且均匀、健康、活力强的仔猪具体目标维持母猪适宜的膘情避免过瘦和过肥减少从一个繁殖周期到另一个繁殖周期膘情的大幅度变化尽可能地延长母猪的繁殖寿命提高免疫力,从而维持整个猪群的健康状况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措施提高母猪利用强度,增加年产胎数提高窝产仔数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一)提高母猪利用强度,增加年产仔胎数1、缩短哺乳期,实行早期断奶(1)超早期断奶:指仔猪一出生或2周龄前断奶(2)早期断奶:指3—5周龄断奶。养好早期断奶仔猪的关键提供优质的乳猪料:仔猪断奶后仍喂乳猪料,一个月后才逐渐改喂小猪料。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温度、湿度等要适宜。断奶后控制喂料量:刚断奶的仔猪由自由采食改为一日喂三餐颗粒料,自由饮水,日投料量为原料量的70%,连续三天,三天以后逐步增加喂量,限饲10天后再改为自由采食。2、加强断奶母猪的饲养管理,促进母猪尽快发情配种保证母猪生殖道迅速恢复正常,在提高食欲的条件下合理供给日粮,促使母猪在断奶时有较适宜的体膘。在断奶第一天控制日粮,实行小群饲养,将公猪赶到母猪栏旁边,以利刺激发情。必要时选用促性腺激素催情,促进母猪尽快恢复发情、配种,以增加年产窝数。(1)断奶母猪的饲养对于膘情较好的母猪,在母猪断奶前和断奶后各3天减少精料的饲喂量,可多补给一些青粗饲料,3天后膘情仍很好的母猪,应继续减料,可日喂1.8~2.0千克精料,控制膘情,催其发情。对于膘情一般的母猪,断奶后就开始加料催情。对于断奶时膘情差的母猪,断奶后给予短期优饲,加料催情,断奶母猪可喂哺乳料,每日饲喂配合饲料2.2~3.5千克,日喂2~3次,使其尽快的增膘复壮,避免母猪因过瘦推迟发情。?(2)断奶母猪的管理①合理分群:断奶后空怀母猪可群饲,每栏3~5头,将母猪按大小、强弱和肥瘦分群饲养,每头母猪占面积至少2平方米。②提供适宜的环境:猪舍温度应保持在16~25℃左右,相对湿度70%~80%为宜。夏季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在冬季寒冷时,除了做好保温工作的同时,还要定期通风,以防猪舍内氨味过大。保持圈舍卫生、清洁、干燥。③保证充足饮水:在夏季尤为重要,应经常检查母猪的饮水器是否出水。④及时治疗有疾病的母猪。发现食欲降低、精神不振或发病的猪,及时对症治疗。严重的病猪应隔离治疗。注意母猪乳房炎及子宫炎的及时处理。在断奶1~2天即进行驱虫,4~5天进行防疫,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等疫苗。⑤及时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做到适时配种:每天进行两次发情鉴定,上、下午各一次,可采用人工查情与公猪试情相结合的方法。⑥乏情母猪的处理:对于断奶后乏情、异常发情和反复发情的母猪,可采用公猪诱情、应激法刺激发情和药物催情等措施,使其尽快发情。(二)增加母猪窝产仔数加强后备母猪的选择与饲养管理优化母猪群结构,保持猪群良好的繁殖水平提高母猪受胎率做好后备母猪的选择后备母猪的饲养适宜的营养水平是后备母猪正常生育的保证,营养水平过高,会使母猪过肥,影响排卵,发情周期长,妊娠率下降;过低,则使母猪生长发育受阻,繁殖成绩下降。合理配制饲粮按后备母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地配制饲粮。应注意饲粮中能量浓度和蛋白质水平,特别是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的补充。合理的饲养必须饲喂后备母猪专用料,而不能喂生长肥育猪料。后备母猪需采取前高后低的营养水平,一般90千克前实行自由采食,90千克后至配种实行限饲与自由采食结合,日饲喂2.5千克左右,分2~3次饲喂。后期的限制饲喂极为关键,通过适当的限制饲养既可保证后备母猪良好的生长发育,又可防止过度肥胖,但应在配种前2周结束限量饲喂,配种前2周实行优饲催情,日饲喂量增至3.0~3.5千克,配种后恢复每天饲喂2.5千克左右。后备母猪的管理合理分群:后备母猪一般为群养,每栏4~6头,每头占圈面积至少0.66平方米以上。适当运动:每天应让后备母猪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和结实性。运动可在运动场内自由运动,也可放牧运动。调教:为繁殖母猪饲养管理上的方便,后备猪培育时就应进行调教。一要严禁用粗暴对待猪只,建立人与猪的和睦关系,从而有利于以后的配种、接产、产后护理等管理工作。二要训练猪只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如定时饲喂、定点排泄等。为保证后备母猪适时发情,可采用调圈、合圈、成年公猪刺激的方法刺激后备母猪发情;对于接近或接触公猪3~4周后,仍未发情的后备猪,要采取强刺激,如将3~5头难配母猪集中到一留有明显气味的公猪栏内,饥饿24小时、互相打架或每天赶进一头公猪与之追逐爬跨刺激母猪发情,必要时可用中药或激素刺激。母猪群的组成一般为:怀孕小母猪及1胎母猪占25%—30%,2—6胎母猪占55%—60%,6胎及6胎以上母猪占15%—20%。为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每年都要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及时补充后备母猪,从而保证繁殖母猪群的规模并形成以青壮龄为主体的结构比例。种母猪淘汰原则正常淘汰对年龄较大、生产性能下降的种母猪予以淘汰。传统栏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7-8胎,年更新比例为25%。工厂化限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6-7胎,年更新比例为30%-35%。后备母猪长期不发情,经药物处理后无效者淘汰。后备母猪虽有发情,但正常公猪连配两期未能受孕者淘汰(屡配不孕或连续2次以上返情,经药物处理无效者)。能正常发情、配种,但生产性能低下,一般头三胎累计产仔低于24头;第2-4胎累计产仔低于26头;第三胎后连续3胎累计产仔低于27头者均应淘汰。出现肢蹄疾病,久治未愈,严重影响生产者淘汰。母性特差,哺乳能力弱,易压死仔猪,或具有咬、吃仔猪等恶癖者应淘汰。患过细小病毒、乙脑、伪狂犬等繁殖障碍疾病,患乳房炎、子宫炎、阴道炎等经治疗无效的种母猪应予淘汰。连续2次流产的母猪可考虑淘汰,遗传性、习惯性流产的母猪宜及早淘汰。3、提高母猪受胎率、降低胚胎死亡率通过提高公猪精液品质,做到适时配种,可以提高母猪受胎率;通过降低胚胎死亡率,可以增加每窝母猪的产活仔数。提高公猪精液的数量和质量:保持营养、运动和配种利用之间的平衡公猪的精液品质是决定产仔数多少的主要因素。公猪的合理饲养:蛋白质占14%-16%,配种期日采食量为2.5千克,非配种期2千克。公猪的合理利用:①初配年龄:瘦肉型猪应达到9-10月龄,体重在120千克以上。②利用强度:2-4岁壮年公猪,每周可配5-6次,1-2岁或5岁以上公猪,每周配种3次。公猪的合理管理:①加强运动。②定期检查公猪精液质量。加强饲养:对营养不足、体况比较瘦弱而不发情的母猪可采取短期优饲,即适当增加精饲料和青饲料,让其尽快恢复膘情,较早发情、排卵。加强运动:每天早晚将不发情的母猪赶出圈舍游走1~2小时,适度驱赶,促使其正常发情。改善环境:对长期不发情的母猪,采用混群、倒圈、驱赶等措施,均可促进其发情;或将不发情的母猪调换到有正常发情母猪的圈内,让发情的母猪追逐爬跨,一般4~5天就发情。①公猪诱情:后备母猪从90日龄开始至配种前3周让母猪每日与成年公猪接触2次或3次。用试情公猪追逐不发情的母猪,或将公母猪同圈混养。由于公猪爬跨和分泌带有腥味的外激素刺激,经过神经传导,可促进母猪脑垂体产生促卵泡素,几天以后就发情排卵。②补饲催情:经产母猪断奶当天不喂料,次日开始每日喂精料4千克,一直到配种。③应激催情:母猪群饲,每栏4-6头。④药物催情:皮下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5毫升或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单位或注射三合激素(丙酮睾丸、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每次注射2毫升。⑤按摩乳房:每天早晨饲喂以后,待母猪侧卧,用整个手掌由前往后反复按摩乳房10分钟。当母猪有发情象征时,在乳头周围做圆周运动的深层按摩5分钟,即可刺激母猪尽早发情。掌握适宜配种时间,做到适时配种后备公猪的初配月龄和体重:配种过早会影响公猪的自身发育,缩短利用年限,而且受胎率降低,初生仔猪瘦弱,成活率低。一般良种公猪在9~10月龄体重在120千克以上才能开始配种。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和体重:早熟的地方品种6~7月龄、体重50~60千克即可配种,良种母猪一般在7~8月龄、体重110~120千克开始配种利用。最佳配种时间:在发情中期配种为合适,即:母猪排卵前2~3小时,母猪发情后20~30小时进行。上午发现“静立反应”的母猪,下午输精一次,第二天下午再进行第二次输精;下午发现“静立反应”的母猪,第二天上午输精一次,第三天上午再进行第二次输精。应用激素在公猪精液中添加催产素(垂体后叶注射液或合成催产素注射液)可提高母猪的受胎率,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复配”的母猪。一般每份精液22ml,含活精子12--14亿,添加催产素3—3.5IU。将催产素沿瓶壁徐徐加入,并在3小时内授精完毕,这种方法对第一次授精未孕又返情的母猪效果较好,受胎率可明显提高。做好怀孕母猪的管理工作,提高胚胎成活率妊娠母猪的两个关键时期第一个时期:母猪妊娠后第1个月,胚胎容易受环境和不合理的营养刺激而导致脱落死亡,因此,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保持怀孕母猪安静,尽量少受应激,特别是要避免热应激,不得鞭打、追赶及粗暴对待母猪,不得大声吆喝,防止死胎和流产。第二个时期:怀孕母猪分娩前一个月里,所需营养物质显著增加,此时要注意加强营养,保证饲料质量,适当增加饲喂量。减少妊娠期胚胎死亡的做法是:一是对妊娠母猪限制饲喂,尤其在妊娠1-3d,每头母猪的饲喂量为1.5-1.8kg,以提高血液中孕酮的含量。二是母猪配种30d内不转群不混群,避免应激。选择适当的饲养方式对于断乳后体瘦的经产母猪,应从配种前l0天起就开始增加采食量,提高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直至配种后恢复繁殖体况为止,然后按饲养标准降低能量浓度,并可多喂青粗饲料。对妊娠初期膘情已达7成的经产母猪,前、中期只给予低营养水平的饲粮便可,到妊娠后期再给予丰富的饲粮。青年母猪由于本身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整个妊娠期内,应采取随妊娠日期的延长逐步提高营养水平的饲养方式。不论是哪一类型的母猪,妊娠后期(90天至产前3天)都需要短期优饲。一种办法是根据母猪体况每日增加0.5~1.0千克的混合精料。另一种办法是在原饲粮中添加动物性脂肪或植物油脂(占日粮的5%~6%)。掌握日粮体积在保持预定的日粮营养水平条件下,使妊娠母猪不感到饥饿,又不致压迫胎儿。操作方法是根据胎儿发育的不同阶段,适时调整精粗饲料比例,后期还可采取增加日喂次数的方法来满足胎儿和母体的营养需要。讲究饲料品质不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或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否则会引起流产。饲料种类也不宜经常变换。精心管理对妊娠母猪要加强管理,妊娠前期可采用3~5头合群饲养,后期应单圈饲养。妊娠的第一个月,应让母猪充分运动,妊娠后期减少运动量,临产前停止运动。调教定点排便,保持圈舍干燥卫生。做好夏防暑冬保暖工作。准确诊断配种后18~24天以及39~45天认真做好妊娠诊断,及时检测出复发情或未受孕的母猪。(三)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1、加强仔猪的护理确保初乳吸吮量,要保证仔猪在出生后12h内吃到初乳50mL以上。满足仔猪对较高环境温度的要求,1-3d环境温度为32-34°C。在仔猪出生的24h内寄养,营养不良和饥饿是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仔猪出生3d内肌注1-2mL的葡聚糖铁针剂以防贫血。2、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为哺乳母猪提供优质饲料,以提高母猪的泌乳量,确保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减少母猪沁乳期失重。断乳后,使母猪能正常发情、排卵和配种。对带仔多的泌乳母猪要充分供给,防止因营养不足造成无奶或少奶;对于带仔少的,则要适当控制喂料量,防止断奶时体况过肥。对母猪的喂料量要掌握“吃饱、吃光”的原则。切忌给哺乳母猪饲喂霉烂、腐败和变质的饲料,以免引起母猪和仔猪的下痢、中毒及其他疾病。哺乳母猪的饲养①掌握饲喂量:严格按饲养标准和需要量饲喂哺乳母猪,防止乳汁过浓而造成猪下痢。哺乳母猪的饲喂量应根据母猪的膘情和仔猪的数量确定,在工厂化猪场28日龄断奶条件下,产后l0~20天,饲喂量应达4.5-5千克,产后20~28天应达到5.5~6千克,断奶后应据膘情酌减饲喂量。②饲喂次数:哺乳母猪一般日喂4次为好,时间为每天的6时、l0时、l4时和22时为宜,最后一餐不可再提前。这样母猪有饱感,夜间不站立拱草寻食,减少压死、踩死仔猪,有利母猪泌乳和母、仔安静休息。③饮水和投青料: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防止母猪便秘,饮水器应保证出水量及速度。泌乳母猪最好喂生湿料(料:水=1:0.5~0.7)。有条件的猪场可在饲料中添加经打浆的南瓜、甜菜、胡萝卜等催乳饲料。④饲料结构:泌乳期母猪饲料结构要相对稳定,不要频变、骤变饲料品种,不喂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以免造成母猪乳质改变而引起仔猪腹泻。哺乳母猪的管理①猪舍环境:猪舍内和猪床上要保持温暖、干燥、卫生、空气新鲜,除每天清扫猪栏、冲洗排污道外,还必须坚持每2~3天用对猪无副作用的消毒剂喷雾消毒猪栏和走道。尽量减少噪音、大声吆喝、粗暴对待母猪等各种应激因素,保持安静的环境条件。②舍外运动:在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传统养猪,可让母猪带领仔猪在就近牧场上活动,能提高母猪泌乳量,改善乳质,促进仔猪发育。③防治乳房炎和缺奶:要及时检查母猪的乳房,对发生乳房炎的母猪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一旦发生乳房炎,应用手或湿布按摩乳房,并将乳汁挤出。每天要挤4~5次,坚持三天,待乳房松驰,皮肤出现皱褶为止。如果乳房变硬,挤出的乳汁呈浓状,还应注射抗菌素进行消炎。产后没有奶产后有奶不下产后发热回奶产后采食量少或饲料营养差饲料霉变中毒疾病引起:如蓝耳病,附红细胞体病产后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内分泌失调引起等产后应激注意附红体产后乳房炎乳汁过剩主要是精料喂食过多,营养过剩,母猪泌乳旺盛,仔猪吮吸乳汁不全。或者母猪产仔数少,个别乳房没有仔猪吮吸,引起乳房肿胀,乳腺内细菌繁殖,继而发生乳房炎。乳头损伤由于仔猪犬牙较尖利,抢乳时咬伤母猪乳房,继发细菌感染。对策乳底周围封闭治疗5~6h后.可进行肌内注射氨苄西林3g,链霉素2g.以提高疗效。乳房乳汁挤净后热敷,按摸乳房,直至松软,每天2次,连续2d。普鲁卡因、青霉素、链霉素封闭,乳房封闭3~4点为宜,然后外涂鱼石脂软膏。大剂量的消炎药物输液结合上述方法效果更好。产后不吃疾病:母猪发热如蓝耳病等临产时饲喂或饲料不当霉菌毒素中毒产后疲劳身体衰弱产后腹痛便秘,肢体病营养元素缺乏导致:如钙、维生素等低温症产后小猪拉稀产后没有奶产后不吃疾病原因:蓝耳病、附红细胞体、大肠杆菌产后乳房炎体温低霉菌中毒外界气温变化大,环境潮湿胎衣不下产后无力产后虚弱产后体温低疾病:如蓝耳病等胎衣和子宫连接处没有生长成熟,不能应时自脱,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另外,母猪临产时,受冷风袭击,致血道闭塞或因胎儿过大产后子宫内膜炎后备、初产母猪子宫内膜炎后备母猪发情时子宫颈和阴道口开张、初产母猪分娩过程和产后初期易发生外源性感染;后备、初产母猪还可能发生亚临床细小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或链球菌等造成的内源性感染。经产母猪子宫内膜炎母猪在分娩、难产、产褥期的抵抗力下降,加之分娩时环境不洁、助产时发生产道损伤或未达到无菌操作、胎衣不下、产后恶露等,从而促发母猪子宫内膜炎;人工授精器具消毒不彻底、输精未达到无菌操作规范,也能引发母猪子宫内膜炎。急性症状极易发现,慢性病例往往容易疏忽。1、急性子宫内膜炎母猪食欲下降,体温升高,频频排尿,弓背,努责,从阴门中排出灰白色含有絮状物的分泌物和脓性分泌物,躺卧时排出较多。2、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母猪一般无全身症状,体温有时略有升高,食欲及泌乳量下降,发情周期不正常,有时发情虽正常但屡配不孕,冲洗子宫时回流液略浑浊,似淘米水或清鼻液样。3、慢性卡他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母猪有轻度的全身反应,逐渐消瘦,发情周期不正常,从阴门流出灰色或黄褐色稀薄脓液,尾根、阴门、腓节上常粘有阴道排出物并形成干痂。4、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阴门常排出脓性分泌物,躺卧时较多,阴门周围及尾根上粘附有脓性分泌物,干后形成薄痂。冲洗子宫时,回流液浑浊,像稀面糊状,有时是黄色脓液。1、全身治疗当患猪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时,先进行全身治疗,可肌注头孢拉定1克+地塞米松10毫升,链霉素100万国际单位,安乃近20毫升,分点注射,全身症状好转时再冲洗子宫、给药。2、冲洗子宫当阴户排出炎性物较浓稠、含絮状物,产后有恶露时,可用0.2%百菌消溶液500-1000毫升,用灌肠器或一次性输液器反复冲洗,清除滞留在子宫内的炎性物。3、宫内投药?(1)先冲洗后投药冲洗,同时肌注缩宫素50国际单位,2-3小时后,用0.9%生理盐水90毫升,加碳酸氢钠10毫升、稀释林可霉素和新霉素各2克投入子宫,连续给药3天,隔天再冲洗1次。经此治疗仍不愈者应淘汰。(2)直接宫内给药当阴户排出炎性物较清淡,发现较早时,可用0.9%生理盐水100毫升、稀释林可霉素和新霉素各2克及缩宫素40国际单位直接宫内给药,连续3天未见好转的,用0.2%的百菌消溶液1000毫升冲洗。母猪产后不吃1、怀孕期和哺乳期母猪的饲料和饲喂方法:怀孕期和哺乳期饲料的配制和饲喂方法不当,会造成生殖系统和胚胎的损伤,影响母猪的体质,致使母猪产后厌食。2、生殖系统炎症:母猪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产道损伤,发生产道炎症;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发生子宫炎,都可以造成产后厌食。?3、产后缺水:在母猪生产过程中,由于用力努责,造成母猪出汗甚至虚脱,急需补充水分,但有部分母猪饲养户还是沿用传统观念,认为母猪生产后不能饮水,致使母猪不能及时的补充水分,这也是造成母猪产后厌食的一个主要原因。4、环境和气候因素:母猪产仔以后,身体十分虚弱,如环境脏差或气候多变,都可造成母猪感冒或诱发其它疾病,致使母猪发生产后厌食。5、品种原因:瘦肉型良种猪,自身抵抗力较差,易出现产后厌食。?6、某些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缺乏: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缺乏,会使母猪产后发生代谢障碍或代谢紊乱,造成产后厌食防止母猪繁殖障碍(一)先天性繁殖障碍???它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畸形,精子和卵子不能正常运行,阻碍了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常见的生殖器官畸形有卵巢系膜和输卵管系膜囊肿、输卵管阻塞、缺乏子宫角、子宫颈闭锁、双子宫体、双子宫、双阴道,这些都是难以治疗的,应该在选留母猪的过程中进行淘汰。1、性腺发育不全性腺发育不全是一组综合遗传缺陷症状,主要表现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猪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往往由缺少一条X染色体所致。如37,XO核型的猪表现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除卵巢发育不全和不育外,还表现出体型矮小,四肢较短,肘关节外展等症状。2、两性畸形一个体同时具备雌、雄性全部或部分生殖器官的现象叫做两性畸形,又称间性。两性畸形可分为真两性畸形与假两性畸形。真两性畸形一侧睾丸,另一侧卵巢两侧均为卵睾体一侧卵巢,另一侧为卵睾体一侧睾丸,另一侧为卵睾体一侧卵睾体,另一侧无性腺一侧卵睾体,另一侧为组织学未知结构真两性畸形猪的外生殖器官呈明显的雌性类型,阴蒂往往非常发达,以致突出于阴户,排尿时尿液上喷。雄性特征一般在初情时才出现,以后,此种表型雌性的猪常有爬跨其他猪只的动作,搅得猪群无法休息,因此宜早期淘汰。真两性畸形的核型是38,XX,表明遗传性别为雌性。假两性畸形指具有一个性别的性腺,而生殖道又具有另一性别的特征。雄性假两性畸形:性腺性别及遗传性别为雄性,即有睾丸,性染色体为XY,但具有雌性生殖道雌性假两性畸形:性腺性别及遗传性别为雌性,即有卵巢,性染色体为XX,但具有雄性生殖器3、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有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之分,以卵泡囊肿最为多见。患病母猪呈现尾根部拱起,卵泡异常肿大,充满卵泡液,直肠检查可触摸到卵巢肿大。由于雌激素分泌过多,血中黄体生成素降低,以致性欲亢进,严重时出现慕雄狂症状。卵泡囊肿持续存在可影响排卵,卵子常常变性。过度生长的卵泡有时萎缩或黄体化,转变成黄体囊肿,或形成持久黄体,这时母猪反而不发情而不孕。如果只一侧卵巢囊肿,则尚可周期性发情。卵巢囊肿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卵巢囊肿的遗传力较低,一般为0.1-0.2,因此,根据有无卵巢囊肿进行个体选择,对降低猪群中卵巢囊肿发生率的速度是很慢的。4、妊娠期延长母猪妊娠期受多种因素如品种、年龄、体质健康状态、营养和管理等的影响,环境因素可影响妊娠期,但一般只相差2-3天。在猪中发现有妊娠期延长现象,这种猪的妊娠期在120天以上,发生率约0.05%。妊娠期延长可能属于一种遗传性状,并且总是与一些严重的胎儿缺陷相联系,如脑积水、无脑畸胎、无颌、腭裂、大脑半球融合、垂体发育不全或其他异常,因此,产下的往往是死胎。5、内陷乳头占据乳头正常位置,但乳头比正常的短且顶端形成一火山口状结构,使乳头不能从乳房表面挺起,造成仔猪吮吸困难。而且由于边缘区变厚,乳汁不能通过乳头管。分娩后乳头肿大,但乳汁分泌功能逐渐衰退。内陷乳头一般在性成熟时才充分表现,公母猪均发生。内陷乳头的位置:多发生在脐部附近,其次在前部,后部很少发生。猪的内陷乳头属于遗传畸形,且受常染色体单隐性基因控制。由于是遗传的,故选择后备公猪时亦应检查和考虑内陷乳头问题。6、习惯性流产根据大量报道,由于猪的习惯性流产的发生率往往与一定家系有关。因此,它也可能是一种遗传病,并认为可能属单隐性基因支配,但真正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做好种猪档案管理建立专门的种猪档案,详细记录系谱及遗传病的发生情况,以便于追踪调查。对其父亲或母亲为已知的致病基因杂合子的小公猪不留作种用,少留基因型未知的公猪的后代。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首先要淘汰出现先天性缺陷和遗传病的猪,其次要妥善处理致病基因携带者。对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处理方法:(1)全部淘汰:是消灭遗传病最彻底的方法,能将致病基因从群体中全部剔除,适于成员少或携带频率低的群体。(2)限制使用:严禁在出现遗传病猪的全同胞和半同胞中选留种畜,且避免携带者之间交配,以免出现致病基因纯合子,暂时不影响生产性能和繁殖力,适于携带频率高,数量大的群体。(3)淘汰携带者:淘汰种公猪和后备公猪中的携带者,使群体中致病基因频率逐渐降低,是生产中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对留种公猪或者引种的公猪进行测交通过测交,待证明公猪为显性纯合子、不携带隐性致病基因后再留作种用。选留后裔中未发生过遗传病的种公猪,能有效地预防致病基因的扩散和传播。常用的测交方法有四种:(1)被检公猪与已知隐性基因纯合子母猪测交;(2)被检公猪与已知隐性基因携带者母猪测交;(3)被检公猪与被检公猪的女儿测交;(4)被检公猪与群体中随机个体测交。实践中常采用被检公猪与其女儿测交的办法。测交所需观察的后裔数避免盲目的近亲交配因为群体中外表正常,但是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数量相对较多,近交会使遗传病杂合子交配的机会大增,从而容易出现遗传病个体。因此,要避免盲目的近亲交配,实行有计划的选配和杂交利用。设猪的某隐性遗传病基因频率q=1/100,该遗传病的发生概率:随机交配时:为q2=1/10000全同胞交配时:因近交系数F=1/4,q2+pqF=q2(1-F)+qF=(1/10000)×(1-1/4)+(1/100)×(1/4)=103/40000=25.75×(1/10000)(二)机能性繁殖障碍1.卵巢囊肿:肌肉注射促黄体素200--500微克/次,注射1--4次。治疗到发情的间隔时间为22天,发情率一般为77.4%,受胎率可达70.2%。2.持久黄体:先用前列腺素3--5毫克肌肉注射,经3--5天后、阴部肿胀时再注射性腺激素1000单位,大多数在3--4天内发情,配种即可受胎。3.卵泡发育障碍:用性腺激素200--1000单位肌肉注射或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单位隔1--2天注射一次。(三)营养性繁殖障碍1.能量和蛋白质:高能量饲料使母猪过肥尤其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导致肥胖性不育。能量和蛋白质供应不足,母猪瘦弱,则发情期向后推迟或不发情,卵泡停止发育,安静排卵或形成卵泡囊肿。2.维生素:VA、VB、VD、VE是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在母猪日粮中添加VA、VD、VE对改善繁殖率有良效,可明显缩短从断奶到发情的时间,提高受胎率。(四)机械性繁殖障碍主要是母猪受外伤而引起胎儿死亡,在母猪怀孕期间,应尽量防止机械性刺激。(1)控制:大剂量猪瘟弱毒疫苗紧急接种(每头猪肉肌注的参考剂量为6—15头份),同时配合带猪消毒。走道等用2%氢氧化钠消毒。(2)预防:①搞好后备母猪和繁殖母猪的猪瘟疫苗免疫接种,建立最佳免疫程序。猪瘟免疫剂量:小猪可用到2头份,大猪可用到4头份。②猪瘟强毒感染的监测和净化:定期对后备母猪和繁殖母猪进行猪瘟强毒感染的监测,及时淘汰阳性母猪和种公猪。③加强环境消毒与卫生管理,减少和净化养猪环境中的猪瘟强毒。(1)控制:??①对正爆发伪狂犬病的猪场,应选用弱毒苗对全猪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并结合消毒、灭鼠、驱杀蚊蝇等全面的兽医卫生措施,以控制疫情。疫情稳定后使用油乳剂灭活苗,以获得稳定而较持久的抗体水平,并减少因使用弱毒疫苗带来的散毒可能。②在种猪群使用灭活疫苗:种猪,第一次注射后,间隔4-6周后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6个月注射一次。产前一个月左右加强免疫一次。留种用的断奶仔猪在断奶时注射一次,间隔4-6周后,加强免疫一次。肥育用的断奶仔猪在断奶时,注射一次,直到出栏。(2)预防引进种猪时,应严格检疫隔离。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消灭昆虫媒介,加强饲养管理。对有本病的猪场,应采取停产措施,经血清学检查发现阳性猪在50%以上的种猪场,应全群淘汰。连续4次血检,阳性率在1%以下的猪群,淘汰阳性猪。建立净化猪群等综合防治办法,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措施。(1)控制:①母猪分娩前20天,每天每头猪给阿斯匹林8克,其它猪可按每公斤体重150毫克阿斯匹林添加于饲料中喂服;或者按3天给1次喂服,喂到产前一周停止,可减少流产。②使用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四环素等控制继发细菌感染。(2)预防:①加强消毒,加强与外界隔离,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对购入猪严格检疫和隔离.②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善猪舍卫生条件③免疫:A.弱毒苗:后备猪4月龄时首免,1个月后2免。B.灭活苗:对后备母猪和育成公猪,在配种前一个月免疫注射,对经产母猪,在空怀期免疫1次,3周后均加强免疫1次。防制方法:①防止把带毒猪引入无此病的猪场。引进种猪时,必须检验此病,常用血凝抑制试验,当HI滴度在1:256以下或阴性时,才能引进。②对后备母猪和育成公猪,在配种前一个月免疫注射。③在本病流行地区内,可将血清学反应阳性的老母猪放入后备种猪群中,使其受到自然感染而产生自动免疫。④因本病发生流产或木乃伊同窝的幸存仔猪,不能留作种用。无治疗方法,一旦确诊最好淘汰。做好死胎儿、胎盘及分泌物等的处理;驱灭蚊虫,注意消灭越冬蚊;在流行地区猪场,在蚊虫开始活动前1--2个月,对4月龄以上至两岁的公母猪,应用乙型脑炎弱毒疫苗进行预防注射,第二年加强免疫一次,免疫期可达3年,有较好的预防效果。7、猪弓形虫病①治疗:每千克体重60-100毫克磺胺-6-甲氧嘧啶,配合14毫克三甲氧苄氨嘧啶口服,每日1次,连用4天,首次用倍量。②在病猪场和疫点连用7天进行药物预防,可以防止弓形虫感染。③猪场禁止养猫。8、鹦鹉热衣原体病地方性流行病。病猪或潜伏感染猪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均可带毒传染,可危害各种年龄的猪,但对妊娠母猪最敏感,病原可通过胎盘屏障渗透到子宫内,导致胎儿死亡。初产青年母猪的发病率为40%--90%,而基础母猪往往无恙。发病母猪呼吸困难、体温高、皮肤发紫、不吃或少食。目前,该病的感染率趋上升状态。该病可用四环素进行治疗。9、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怀孕母猪感染钩端螺旋体后可引发流产,流产率20%-70%不等,或产下弱仔、死胎。若仔猪黄疸、发热以及有较大仔猪与断奶仔猪死亡,可提示为猪钩体病。预防:主要开展灭鼠工作(鼠为钩端螺旋体体的常见宿主)。预防接种可用波摩那型弱毒L18株制成的活菌苗,能产生很强的保护力。10、猪布鲁氏杆菌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可感染多种动物。,母猪主要症状为流产,多发生在怀孕第4--12周,有的在妊娠第2--3周即流产,也有接近妊娠期满,即早产。早期流产常不易发现,或胎儿和胎衣多被母猪吃掉,而不易发现。少数母猪因胎衣滞留,引起子宫炎和不育。公猪常见睾丸炎和附睾炎,性欲减退或丧失,失去配种能力。预防:主要是定期检疫,猪在5月龄以上检疫为宜。可用布氏杆菌型2号冻干菌苗,怀孕母猪可用口服法给药,其他猪用皮下注射法免疫。猪遗传病的排除对策13579195980.0113590590.16644290.2其中q等于(1-0.5q)n随机个体523523(0.875)n被检公猪女儿241611(0.75)n已知携带者1075(0.5)n隐性纯合子各可信性水平需观察的后裔数0.050.010.001不能检出携带者的概率测交对象发病概率比随机交配时增加约25倍。1、繁殖障碍型猪瘟主要发生于种猪,呈隐性感染,垂直传播,导致胚胎死亡和仔猪成活率下降。(1)带毒母猪综合症:病毒能通过胎盘传给不同时期胎儿,产出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部分仔猪出生后2-3天内发病死亡,致死率高。(2)后期侵袭性猪瘟:出生后表现健康,哺乳期生长良好的仔猪断奶后连续出现症状,病程一周左右,大多死亡。(五)疾病性繁殖障碍母猪表现为不发情、返情、屡配不孕等。母猪在妊娠初期(30日龄)内感染伪狂犬病病毒,胚胎被吸收,母猪重新进入发情期。母猪在妊娠中期(40日龄)感染,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屏障感染和胎儿死亡,导致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母猪在妊娠后期(60-80日龄)感染,发生早产、产死胎、弱胎,所产仔猪出生后1-2天死亡。2、猪伪狂犬病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该病在不同猪群中的表现差异很大,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困难。母猪以生殖障碍为主要特征,表现为早产、晚期流产、产弱仔、死胎、木乃伊胎。少部分(2%)感染猪四肢末端、尾、乳头、阴户和耳尖发绀。配种前感染或慢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母猪产仔率降低、推迟发情、率配不孕、或不发情。4、猪细小病毒病母猪感染PPV出现流产、木乃伊、弱仔或产仔少,且流产的死胎差异很大。母猪感染初期可能会出现短暂而轻微的症状,表现为倦怠、减食、呕吐、或腹泻。妊娠初期(10-30天)感染可能会出现重新发情而不分娩,或只产出少数仔猪,或大部分死胎、弱仔及木乃伊胎。妊娠中期(30-60天)感染母猪腹围减小,无其他明显临床症状。5、猪圆环病毒Ⅱ型该病会导致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SG)。母猪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妊娠后期流产、死胎、早产;妊娠中期流产、木乃伊胎、早期胚胎死亡、弱仔。怀孕母猪感染后主要引起流产、死胎或早产,胎儿多为死胎或木乃伊胎。母猪流产后其临床症状很快减轻,一般不影响下一胎配种。仔猪感染后可发生神经症状,如磨牙、口流白沫、转圈、视力障碍。6、猪日本乙型脑炎防止母猪繁殖障碍泰国人妖1、加强后备母猪的选择与饲养管理选择后备母猪时应侧重于母性特征,如乳头、外阴、母性等。不要以衡量商品猪的眼光去衡量种母猪。后臀大的种母猪,可能带有氟烷基因,易产生PSS,且较难饲养,必须有良好的饲料和饲养条件。后臀大的种母猪除了具有瘦肉率高的优势外,大多有很多局限性,如泌乳力差、产仔较少、难产率高等。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2、优化母猪群结构,保持猪群良好的繁殖水平异常淘汰促进母猪发情和排卵促进母猪发情和排卵妊娠母猪体况-背膘厚母猪妊娠期要达到合适的产仔体况和体增重,按照体况评分标准,母猪进产房时体况评分为3分较理想。背膘厚测定P1点膘厚:倒数3-4肋间离背中线5cm处测定P2点膘厚:胸腰、腰荐结合处离背中线4-6cm(胸腰、腰荐处均膘厚)腰荐结合处最后肋倒数第3-4肋第5-6肋P2P1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技术与措施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陈斌教授、博导养猪业概况及发展趋势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生猪养殖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猪肉是我国人民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猪肉消费量保持在肉类消费总量的60%以上。2015年全国生猪出栏70825万头,同比下降3.7%;年末生猪存栏45113万头,同比下降3.2%;猪肉产量5487万吨,同比下降3.3%,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63.6%。(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南是粮猪大省,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45%左右,而养猪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78%左右。生猪养殖是湖南农业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生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满足人民消费需求、保证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村劳动力就业、发展农村经济以及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生猪存栏与出栏数变化情况中国生猪出栏率变化趋势省区生猪出栏(万头)四川7367湖南5866河南5790山东4488湖北4181广东3700河北3333广西3387江西3058合计41170占全国比例59.12%主要养猪省份的生产情况(2012年)猪肉占肉类消费比例情况未来猪肉需求量呈刚性增长三因素决定: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加,到2030年前后达到15亿未来20年,我国经济增长5%-8%,居民收入增长同步,消费能力增强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到2015、2020和2030年分别达到55%、60%和70%(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发展方向:高效、健康、绿色高效:养殖业综合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产出率显著提高。健康:以动物健康保障人类健康,充足、安全、营养的养殖产品保障人类更高层次的健康需求。绿色:环境友好和生态和谐。我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分散饲养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未来发展趋势和特点区域化生产更加清晰,并逐渐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全国生猪主产区:四川、湖南、湖北、山东、江西、安徽、河南、广西、河北等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主要是产业链的延长,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发展循环农业相关环保立法与执行,粪污循环利用技术新技术不断采用,更加重视动物福利猪性能测定自动饲喂系统母猪饲喂系统自动化的发情鉴定系统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猪肉消费市场向优质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地方猪品种资源日益受到重视以城市居民为例,在猪肉消费中,排骨和瘦肉产品消费逐年增长,两者消费比重占猪肉总消费的55%左右,肥瘦相间肉消费占33%优质肉、高档肉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地方猪品种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母猪年生产力概念母猪年生产力是指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母猪年生产力解析图母猪年生产力构成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经济意义在尽可能短的母猪繁殖周期内,高效率地生产最多的健康仔猪。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措施Sheet1

Chart1

列1



存栏/亿头

出栏/亿头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000.00

.00

.00

存栏/亿头

出栏/亿头

列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Sheet1

Chart1



出栏率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000.00

.00

000.00

.00

000.00

.00

000.00

.00

000.00

.00

000.00

.00

000.00

.00

000.00

.00

000.00

.00

0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0

.00

000.00

.00

出栏率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9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Sheet1

Chart1

人均猪肉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人均猪肉

肉类供应结构(%)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献花(0)
+1
(本文系雄哥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