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唐代著名诗人之传略及雅号辑录
2017-01-10 | 阅:  转:  |  分享 
  
唐代著名诗人之传略暨雅号辑录

现在上网之初,要起个网名,又叫帐户,或叫“昵称”。??在没有网络以前,写文章发表作品,一般也多不用真名,要起个笔名,比如鲁迅,就是笔名而非真名。??其实,网名也好,昵称也罢,或者笔名,都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早在古时候,我们中国的文人、诗人们都有一个或者几个类似网名、笔名的名字,称为“雅号”,或者“别号”、“别名”。??现在上网的网名、昵称,都是自己起的,而古代的文人和诗人的雅号、别名,有的是自己起的,有的是别人赠与的,也有官封的,还有后世人称谓的。比如孔老夫子的雅号大成至圣先师就是后人称谓的。??诗人的雅号或别名有的人只有一个,有的人则有几个,人们通过雅号和别名大致可了解这人的写作风格及成就。可作一大观。萧纲因其创作风格,形成宫体诗的流派。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注《汉书》,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科试及第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和,代表作品有《》,主要文学成就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有唐代王士源所编《孟浩然集》三卷,收藏了孟浩然二百十八首诗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迷恋杜甫诗歌,把的名诗一首一首地烧掉,烧完的纸灰拌上蜂蜜,一天早上吃三匙。张籍说:吃了杜甫的诗,我便能写出和杜甫一样的好诗了!好友听了哈哈大笑。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贾岛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锤炼出许多精品。韩愈赠诗云:死葬,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故生贾岛著人间。他的一生,贫困潦倒,官微职小,禄不养身死之日,家无一钱,只有一头病驴和一张古琴在光启末年(888—891)间,罗邺以垂老之身,北行任职万里沙漠中,举目无亲,前途无望,郁郁而终。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岭南第一人

白面书生袖里暗藏春色

黄堂太守胸中明察秋毫



一位童子攀龙攀凤攀丹桂

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

——这两副对联是张九龄七岁时与太守的即兴对。



二十、王之涣(没有别号)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



二一、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籍贯不祥。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綦毋潜(692-749),字孝通,今湖北江陵人,说



二三、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也有说是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世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二四、边塞诗人——高适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二五、崔颢(无别号)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代表作是最为人称道的《黄鹤楼》,使李白为之搁笔,发出“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余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好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天宝十三年卒。



二六、常建(约715约779)字懿孙,人称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郎河南人



三十、五言长城——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约726—约786),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工于诗,长于五言,《骚坛秘语》有谓:“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三一、韦应物(737—约791),京兆长安人



三二、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三三、河东先生——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公元773—819.11.28),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诗作有《溪居》、《江雪》、《渔翁》。819年(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廿八,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岁。



三四、元威明——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别字威明,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冬天病重逝世。

字义山,(约813年-约858年),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出生于郑州荥阳(今荥阳市),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九华山人杜荀鹤(846-907),字彦之,自号,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



四十、莲峰居士——李煜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汉族,生于金陵,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被迫降宋,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或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四一、薛涛(无别号)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16岁入乐籍,在军中作过校书郎。中年时遇元稹有一段恋情。恋爱期间,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称“薛涛笺”。后因事被元稹疏远,做《十离》诗呈上,情意感人,后世流传甚广。《鹦鹉离笼》:“陇西独自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茵。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再唤人。”《燕离巢》:“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衔泥秽污珊瑚枕,不得梁间更垒巢。”《鱼离池》:“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银钩。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恋情破裂后,脱下红裙,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从炽烈走向了淡然,终身未嫁。人生垂暮,离开了浣花溪,移居到碧鸡坊(今成都金丝街附近),筑起了一座吟诗楼,独自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大和六年(832年)夏,薛涛安详地闭上了双眼。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流传至今诗作有90余首。



四二、李绅(无别号)

李绅,(772—846),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自幼好学,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二十七岁中了进士,补国子助教。后任宰相。唐代诗人,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作有《乐府新题》20首,遗失。《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会昌六年病逝扬州,终年74岁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五岁。































1









献花(0)
+1
(本文系荷锄村翁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