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黄帝说:“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为生命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凡是天地之间,四时之内,无论是人的九窍、五脏,还是十二节,都与天气相通。天气衍生五行,阴阳之气又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要是不善于调养,去违犯它,那么邪气就会伤害人体。所以说,阴阳是寿命的根本。”
“由于人的生气与天相关,苍天之气清净,人的精神就相应地调畅平和。就能使阳气固密,即便有贼风邪气,也不能侵害人体。所以圣人能专心致志,运行阳气,而通达阴阳的变化之理。繁殖,就会在内九窍闭塞,在外就会发生肌肉臃肿的病变,阳气就消散了,由此自己招致伤害,并使生命受到削弱。”
“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有太阳。太阳失其正常运行,万物就不能生存;人体的阳气失其正常调运,就会折寿或夭折。所以说天的健运不息,是借太阳的光明,而人的阳气则是起着保卫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人如受寒气的侵袭,在意志上就会不舒畅,起居不安,神气浮越,阳气就不能固密了。若为夏季暑气所伤,就会多汗、烦躁,甚至喘促。如暑邪内攻,影响神明,身体虽不烦躁,却由于气伤神虚,也会多言多语,身体像烧炭一样发热,必须出汗,才能退热。如果伤于湿邪,头部就会沉重,好像有东西裹着似的。如果湿热不能及时排除,就会出现大筋拘而不伸,小筋弛而无力的病状。如果被风邪所伤,发为气肿,四肢交替肿痛不休,以上四邪相互更替伤人,就会使阳气衰竭。”
“人身的阳气,在烦劳的时候,就会形成亢阳外越,因而导致阴精耗竭。如病积久,到了夏天,再加上炎热,就有发生“煎厥”病的可能。它的主要病状是:眼睛昏蒙看不清,耳朵闭塞听不见。如病势危急,像水泽溃决,不可遏止。人身的阳气,在大怒时,形与气隔绝,血随气生就会郁积于头部,可能发生“薄厥”病。当然,大怒之后,也有不发厥的,那也必然会伤筋,因为肝主筋。筋受了伤,肌肉受其影响,会变松弛,肢体行动就不能自如。阳气虚,气不周流,汗出偏于半身的,将来可能会发生偏枯病。汗出后,如果受到湿邪侵袭,就会生痤痱。多吃肥肉精米厚味的害处,是容易生大疽。人的哪条经脉虚,大疽就从哪条经脉发生。如果劳动之后,汗出当风,寒气逼于皮肤,每每发生粉刺,郁积化热而成为疮疖。”
“阳气在人体里,精微可以养神,柔性可以养筋。如果腠理开阖失调,寒邪袭人,就要生大偻病。寒气深入血脉中,就会成为瘘疮,留滞在肌肉纹理,就会长时间不能痊愈。如果寒邪从背俞侵入脏腑,可能会出现恐惧和惊骇的症状。由于寒气滞留,营气不能顺利运行,瘀阻于肌肉之间,则会发生痛肿。汗出未止的时候,形体与阳气都受到一定削弱,若风寒内侵,腧穴闭阻,则会发生风症。”
“百病始于风,它能引起各种疾病。但是,只要意志安闲,就能使腠理闭密,阳气能够卫外,遂能有坚强的抵抗力。尽管有大风苛毒,也很难侵入人体,关键就在于能够顺应四时的气序,做好调节养生。”
“病久不愈,邪留体内,则会引发别的病症,若病到了上下之气不能相同,那时虽有良医,也难治愈。人的阳气过分蓄积,也会致死。治疗方法,既然是阳气蓄积,就应该把它消散,怎样消散呢?应该用泻法,不赶紧治疗,必然败亡。人身的阳气,一天里都是属于外部的。天晓的时候,人的阳气始生;中午的时候,阳气最旺盛;到了日落的时候,阳气衰退,气门随之关闭。到了休息的时候,阳气收藏,就能捍拒邪气。不扰动筋骨,不要冒犯雾露。如一日内违反了阳气的活动规律,形体被邪气侵扰则困乏而衰薄。”
岐伯说:“阴是蓄藏精气而守于内部的,阳是保卫人体外部而坚固凑里的。假如阴不胜阳,脉之往来就搏疾有力,病会发狂;如果阳不胜阴,那么五脏之气就会静息,以致九窍不通。所以圣人讲明阴阳,使人不至偏胜,因而筋脉舒和,骨髓坚固,气血畅通,这样内外调和,不受邪气的伤害,耳聪目明,气机正常运行。”
“风邪侵入人体,渐渐侵害阳气,精血就要损耗,这是邪气伤害肝脏的缘故。如吃得过饱,胃肠的筋脉横逆迟缓,就会形成下泄脓血的痔疮;饮酒过度,气机就会上逆,强力人房,就会损伤肾气,使腰间脊骨受到损坏。”
“阴阳的关键,在于阴气宁静,阳气固密。如果阴阳偏胜,失去平衡,就好像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因此说,使阴阳调和,这是圣人最好的养生方法。如果阳气过强,不能密藏,那阴气就要亏耗;阴气和平,阳气密藏,精神就会旺盛;如果阴阳离决而不相交,那精气也就随之而竭尽了。”
“如果冒受风邪,就会发生寒热。因此,春天伤于风邪,并留滞不去,到了夏天就会发生洞泄病。夏天伤于暑邪,潜藏于内,到了秋天,就会发生疟疾。秋天伤于湿邪,到了冬天,就会随之气逆而痰咳,就形成痿厥的重病。冬天被寒邪所伤害,到了春天,必然会发生温热的病。所以说,风寒暑湿等四时的邪气,就会交替伤害五脏。”
“精血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但是,贮藏精血的五脏,又因为过食五味而受伤害。例如:过食酸的东西,会使肝气凑聚,脾气因而受到克制,其呈现衰弱。过食咸的东西,会使骨气手上,肌肉枯槁,气也就郁滞了。过食甜味的东西,会使心气喘闷,肾气也就衰弱了。过食苦味的东西,会使脾气濡滞,胃气也就薄弱了。过食辛味的东西,会使筋脉渐渐衰败,精神也就颓靡了。所以五味调和的适当,使得骨骼正直,筋脉柔和,气血流通,腠理固密,如此,骨气就精强有力。只要能够严格地按着养生的方法去做,就可以享受天赋的生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