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易经—神留给人可以问天的书
2017-01-20 | 阅:  转:  |  分享 
  
《易经》——神留给人可以问天的书?()一讲???都是孔子惹的祸(上)关于《易经》是什么,我们有几个问题需要搞清楚,现在我们一起到百度上来做一次检索。第一个问题:《易经》是什么?百度注释:《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如果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这段文字给了我们这样两条信息。a、她是由5000年以前的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伏羲发明的。b、她是大道之源,是一本进行预测和提供预测规律的书。第二个问题:《易经》的内容包括哪些?

百度注释:《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a、《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

b、《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挂》、《杂挂》和《序挂》。【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的。】这段文字我们又得到了这样两条信息:a、《易经》的《经》部分主要是预测用的卦和卦辞。b、《易经》的《传》部分有10篇,是来解说《经》的内容的。

这里的《传》又称为《易传》。第三个问题:《易传》的作者是谁?百度注释:《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角、《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最后一个问题:孔子和《易经》是什么关系?百度注释:历史上,有伏羲画八卦、周文王作周易、孔子修易的说法。孔子增修易偏重于义理(哲学)。?《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现在,我们把检索到的内容做一个总体的结论,用一句话来讲清楚:在5000年前,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伏羲发明了可以预测和解读天地万物的易经和八卦。到2000年前左右,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在晚年的时候开始读易,作《易传》为《易经》这部预测的宝典做了注释和解说。《易经》和《易传》合起来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周易》。换句话说,是伏羲的发明了促成了《易经》的出现,是孔子的《易传》为我们后人做出解释和说明,并留给后人。如此看来,孔子在传播和发扬《易经》方面确实做了一件大好事。不过,现在我们有一个疑问需要提出来,那就是,这位给《易经》做传做解说的的孔老夫子,他老人家是不是真的读懂了数千年前从伏羲那里传下来的《易经》呢?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是笑话嘛!有本事给《易经》做注释的人,怎么会不懂《易经》呢?如果不懂《易经》他怎么做《易传》啊!史上就有文献说明孔子还是一位非常精通周易预测的人哩。能给《易经》做注释的人,就一定精通《易经》,这种说法成立吗?那可不一定!清代有一位著名的翻译家,名叫林琴南。他是在清代排名前两位的翻译家之一(另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学者严复)。这位林老先生,一生翻译世界名著无数,但他却是在世界翻译史上绝无仅有的不识一个外文字母的翻译家。不识外文怎么翻译啊?这个很简单。他老人家随便逮住一个出过洋,喝过洋墨水的人,问他:“我说你在法兰西、英吉利、美利坚都读过什么书啊?”那位就说了:读了什么什么恩仇记,N个火枪手、某某大爷的小屋等等。林老先生就说:“那好啊,你给我学学这些个书都讲了些什么啊!”那位仁兄就如此这般地讲上一通故事,林老先生听了就说:“挺好啊!”晚上回去就把听到的这些添油加醋、合理想象、大胆发挥一通,再过几天,一部翻译新作就出版了。如果你去查原著,你根本就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原创,谁是翻译。所以说能给《易经》作传,根本就证明不了孔子真的精通《易经》。如果孔子并不精通易经,却又给《易经》做了传,或者他所做的《易传》

只是他个人读《易经》的读后感,那样的话,后世2000多年来把《易传》

奉为解读《易经》必不可少的圭臬,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了吗?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天大的笑话。

第一讲???都是孔子惹的祸(下)其实,伏羲留给后人的“易”,是可以涵盖宇宙万物,预测天地变化的法则。而孔子为“易”所做的“传”,只不过是他读“易”之后,为“易”中表现的天道恢宏,世事有序所发出的慨叹而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后感。我们知道,孔子是不信天命的。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差不多一生都而奔走追求。只是到了晚年,眼见大势已去,才不得不放弃自己想成为一个政治家的梦想。这个时候他其实是在反思自己的一生:为什么自己有那么大的治理天下的理想和才华,却四处碰壁,终生不得其用?他在研读“易”的时候,蓦然发现,原来天亦有道,人间万事万物皆有其生存发展的缘由。世事变化并不象人们所看到的那种表像。由是,他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部揭示宇宙奥秘的宝典。希冀从中找出指导人生的规律。不过,孔子并没有从“易”的预测入手来探讨,而是在“易”从伏羲传到春秋战国时代的3000余年所结晶下的大量卦辞和爻辞中去寻觅。这些卦辞和爻辞,原来是预测过程中用于解释和解读事情变化发展和演进的,其中凝聚了特定空间时间状态下,事情发生发展的态势和规则。远古时代没有文字,所有的卦

都是由图形组成,而解读也都是通过图形完成。后来慢慢有了文字,预测过程中就用最简单的文字,把预测中出现的变化和进程及结果,在卦的图形所表现的不同的时间阶

段上做出标注。这些文字积累的多了,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卦辞和爻辞。那么,卦辞和爻辞有什么差别呢?卦辞是在一次完整预测过程中,对所预测的结果总的说明。而爻辞则是对预测过程中,各个不同时段和阶段的说明。因为一个卦里有六个爻,也就是将所要预测的事情分成六

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就是一个爻,由初始到高潮,直至结尾。伏羲所留给后人的“易”,由周文王丰富和完善为人们比较容易推演的64卦形式。而这64卦其实是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生生不息和发展绵延全部纳入其中,形成一种与宇宙全息相对应的人用于预测的全息模型。所以从中就可以解读你所要了解的任何空间时间状态下事情和人及所有生命在这个大的态势下的变化和演进历程。那么,孔子从这些卦辞和爻辞中所体悟出来的对宇宙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是否是正确的呢?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举一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了。伏羲留给后人的“易”,其实就好象我们今天的气象学和气象预报体系。气象学及其气象预报体系通过对天气的预测,可以准确预知未来时间里天气变化的形势和进程。大到整个地球,小至一个小小的局部地区的天气变化和温差变化,只要你想知道,气象学及其预报体系都可以告诉你。准确程度如何呢?从理论上来说,是绝对准确无误的。如果出现误差,只能是后天人为的操作中和解读上出现了问题,而并不是气象学及其预报体系造成的。如果我们把预测的全部结果记录下来,就形成了预测的数据,可以给后人提供分析和研究。现在假设有一个人,他想研究天体和宇宙间气象的变化,及对各个区域的影响,那么他可以通过学习气象学及气象预报体系来做到。但这样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因为它不仅有系统的知识需要学习,具体的技能需要掌握,还需要有大量实践的磨砺才能真正把握。他也可以另外走一条捷径,那就是不去做这种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而是转向去研究过往的气象预报资料。从中分析和研判,得出所要的结论。虽然气象预报资料很局限和并不完善,但从总体上把握和认识这些资料,仍然可以推导出:原来四季是循环变化的;原来南北两极是寒冷的;原来阳光过了正午,光芒就逐渐削弱了;原来晚上子时时分是气温最低的,等等。那么把我们依据这些数据所得出的结论公布于众,它同样是正确的。从总体上来说,就象天气预报一样准确。因为它本来就是从气象学及其预报体系中来的。只不过并不是通过预测的手段完成的。孔子他老先生所做的,其实就是这样一件事。他没有去学习“易”的预测原理和方法,而是从3000多年人们通过“易”的预测所得出的资料,做了系统的分析和解读,得出了一些在天地间,在人世间普遍适用的法则,记录在案,并附录在“易”的后面,一并端上来,奉献给了大众。但这些法则比起“易”所能提供和解读的宇宙天地间的全部法理,实在只是皮毛。孔子的研究方法其实也是在舍本逐末,割裂了系统,用自己人生的体验来呼应宇宙的变化和规则。

这其实也是孔子从本质上不相信天命的必然结果。不管怎么说,孔子的这种做法也不失为一种学习和解读的方式,虽然层次低一些,但本身并无太大过错。一家之言而已。如果说有错的话,就是他应该注明一条,他所得出的一切结论,均非来自对《易经》预测过程的了解和解读,而只是通过对预测结果所形成和积累下来的大量卦辞和爻辞中分析总结而来的。同时还应注明,这些圴为个人心得,引用小心。这样就不会误导后世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央视“百家讲坛”所聘请的台湾学者曾仕强先生,听他谈学习《易经》的过程,我们就会明白曾仕强先生所掌握的《易经》和他所讲述的《易经》到底是怎么回

事了。他第一次在“百家讲坛”上讲解《易经》时,曾经这样说过:“有一段时间,我的身体非常弱,总是有病,这个时候我的父亲就让我去学习《易经》。说如果明白了《易经》的道理,就可以保持身心健康。我就开始去读《易经》,可以我怎么也读不懂,一点也搞不清楚《易经》里到底说了什么。我就很苦恼。这个时候,我的父亲,他老人家是非常精通《易经》的,就告诉我,要想读懂《易经》,必须首先去读《易传》。我听了这番话后,就开始去读孔子写的《易传》。啊呀,这个时候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易经》这么博大精深啊,原来《易经》是这么一回事啊。我越读《易传》,就越佩服孔子他

老人家。如果没有孔子他老人家。我们直到今天也不会知道原来《易经》是这么一个伟大的著作啊!”这就是我们这位曾大官人对《易经》的解读。这种解读和赞美,在他目前正在央视播讲的《易经》系列讲座中,差不多在每一集中都反复出现。他这是在给我们讲解《易经》吗?这应该是讲解孔子和他曾仕强本人读《易经》的心得体会才对!孔子在传播“易”的过程中,做了一件好事,但同时他也做了

一件大大的坏事。他把后世的人们对“易”的理解,局限在2000年前他那个时代他的水平上,从而割裂了人与神的沟通与联系,切断了人与神相通的纽带。孔子,圣人耶?罪人耶?

第二讲?四维空间里的能量度量体系(上)现在,我们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易经》预测的原理。顺便说明一下,只要大家记住27个汉字和这些汉字所代表的方位、

能量、时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易经预测就会变成很轻松的事情。古人把天地当做一个大的坐标系统,人在地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用这个坐标系的具体方位来描述。那么天的方位用我们刚才所说的27个汉字中的10个来代表,这10个字是:甲、乙、丙、丁、戊(读音:wu)、己、庚、辛、壬(读音:ren)、癸(读音:gui)。地用另外的12个字来代表,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还有5个字是金、木、水、火、土,我们后面会讲到。代表天的10个字,我们称之为“天干”。这10个字又进行了细分,每个方位两个字。具体是:东为甲乙,南为丙丁,西为庚辛,北为壬癸,还剩下两个字,古人把它们给了中央的部位,就是戊己。这样,天实际上是分成了五个方位,即东南西北中。代表地的12个字,我们称“地支”,这12个字也进行了细分,12地支具体的对应方位是:子居正北,卯居正东,午居正南,酉居正西。丑寅东北,辰巳东南,未申西南,戌亥西北。(这里不用死记硬背,大致知道就可以了。)其实地的方位也是分为东南西北中的,只是没有用地支来做特别的描述而已。在把天和地用天干和地支划分之后,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的描述一个人或者事物在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位置了。这其实和我们今天所用的用经纬度来确定具体的方位差不多。古人在做完这件事之后,又做了第二件事,就是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五种物质,来描述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属性,以区分这些方位相互之间的差别。那么,古人选了哪五种物质来代表天上和地上的各五个方位,又是依据什么来确定这五种物质?而这五种物质的属性是否同这五个方位比较贴近呢?古人发现,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表现出一种朝气和生命力,有一种向上的力量,那么,在我们人类的生活中,树木的木,具有这样一种类似的属性。于是古人就用木来代表东方。西方,太阳落山的地方,肃杀,萧条,有一点凄凉,古人觉得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金属的金同这种属性很相近,所以就用金

来代表西方。南方夏季时间长,赤日炎炎,热,就用我们生活中的火来描述。北方冬季长,长年冰天雪地,冷,就用我们生活中的水来描述。中原一带,属性比较中性,特性不太突出,古人就用了我们生活中比较中性的物质--土来描述。上面所说的五种物质所代表的五种方位的属性,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最后五个字:金、木、水、火、土。现在我们所要记住的27个汉字已经全部出现了。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字所代表的物质,被称为“五行”。在把天、地的各五个方位用五行代表之后,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

依存和而又互相对立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的关系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里的生,可以理解为滋养、辅助相克的关系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里的克,可以理解为克制、制约。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由于古人所选用的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同东西南北中这五个方位的属性其实是很相近的,这种相近指的是五个方位受太阳影响所产生的能量上的差异,而事实上在这五个方位上所产生出的生命,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这五种物质的属性。比如说,东方出生的人,个子比较细长,同树木的木有些相似。南方出生的人,不怕热。北方出生的人,不怕冷。西方出生的人,性情比较豪放,性子比较刚烈。而中原一带出生的人,性情比较憨厚。有一点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古人在把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代入天地的各五个方位之后,其实是把五种不同的能量

带进来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其实已经变成是能量的显示了。换句话说。现在人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点出生,已经不仅仅可以用具体的方位来描述,而是可以用这个方位金木水火土五行所带有的能量强弱来描述了。比如说一个人生在南方,那么他身上所带有的物质的属性就是以火这种物质为主。而一个人如果出生在北方,那么他身上所带的物质就是以水这种物质的属性为主。再比如一个人出生在东北,那么他的身上所带的物质就区别于出生正北方的人身上所带有的物质属性。所含的水的物质会少一些,而同时又含有一定的东方的木的属性。也就是说,出生在不同的方位,哪怕只差一点点,其自身所带有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都会是有差异的。现在古人所创建的这个立体的带有能量的,以天地的方位为坐标系的空间里,人在任何一个点的位置其实已经可以用天干地支加上五行来描述了。不过这只是一个带有能量的三维空间。从理论上说,只能描述一个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的物质特性。并不具有前瞻的预测性。这个时候,古人做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这件事做完之后,就使得易经预测变成了一种实际的可能。这就是,把时间加入到我们上面所说的带有能量的三维空间中。时间是有纵走向的,我们在天地间的一个点说话的一霎间,是三维的,但如果我们说了10分钟的话,这就已经是四维空间状态下的事了。那么,古人是怎样把时间加入到这个三维的带有能量系统的天地间的坐标系中的呢?时间系统加入之后,这个四维空间的状态是怎样的呢?易经预测是怎样在这种情况下变得能够度量世事万物了呢?第二讲?四维空间里的能量度量体系(下)在古人建立的三维的带有能量的空间体系中,由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加入,使得原来标记天地方位的10天干、12地支都已经具有了五行的属性。10天干的情况是:甲乙--木?丙丁--火?庚辛--金?壬癸--水?戊己--土12地支的情况是:亥子--水?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辰戌丑未--土也就是说,在这个三维的空间状态中,任何的生命和物质都可以用五行的属性来描述。这个时候,古人发现,这个带有能量的三维空间,它只是一种静态的表象,由于缺少时间这个变量,并不能完整地体现出生命的历程,

以及各种事物的发生、发展、演进的历史。于是,古人就把时间也加了进来。当时间加入之后,古人所面对的,其实已经是四维的空间状态了。也就是说她在天地间存在,有过去,有现在,也有未来。她是由一条看不见开始,也无法看到结束的,一条长长的纵走向的线索联接起来的了。这个时候,古人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原来已经建立起来的三维空间体系中,所有的方位都已经具有了五行的属性,当时间加进来之后,如果时间不具备五行的属性,就无法使时间所表现的历程同原来三维空间的状态相呼应。也就是说无法用五行的属性来体现和描述各种生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历程。那么,应该怎样给时间加入五行的信息,才能使之能够成为体现她作为度量世间生命和万物的尺度呢?古人采取了给天地方位用五行定位一样的做法,来寻找时间历程中的与之相匹配的五行物质。古代的时间是用时辰来做计算单位的。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两个小时。古人发现,一天之中,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大地一片生机,有一种生命力,有一种向上的力量。而五行之中,木的属性同早晨的

状态很相似,于是早晨的这一时段就用木来描述。由于12时辰的划分其实是同12地支相对应的。而地支里代表木的是寅、卯,于是就把寅、卯安排在早晨3点至7点之间。一天之中,中午是最热的时候,烈日炎炎。于是古人就用五行的火来描述这个时段。而表示火的地支是巳、午,于是就把巳、午安排

在上午9点至中午1点。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有些凄凉,肃杀。于是古人就用金来代表。地支里代表金的是申、酉,于是就把申、酉安排在傍晚3点至7点之间。深夜,寒意袭人,是一天12个时辰里最冷的时分,这一属性自然用水

来描述。而地支里代表水的是亥、子,于是就把亥、子安排到了深夜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段。

?事实上,影响一天里温差变化的是来自太阳的能量,所以,这个带有能量的四维空间的一切,其实同太阳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太阳的升起和降落所造成的温差并不是直接从一种现象到另一种现象,就是说一种物质能量向另一种物质能量过渡的时候,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而是有一定的过渡状态。为了描述这种过渡的状态,古人就把地支里代表土的辰、戌、丑、未,分别放在木、火、金、水之后,代表那种物质的最弱状态和即将过渡到下一种物质里的最初的状态。具体的安排是:辰代表木之末和火之初,安排在代表木的时辰之后,和代表火的时辰之前。也就是早上7点至9点这个时段。同样的道理,未代表火之末和金之初,安排在下午1点到3点这个时段。戌代表金之末和水之初,安排在晚上7点到9点这个时段,丑代表水之末和木之初,安排在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段。不过,这样安排好了之后,只是描述了一天里的时间所具有的五行属性,并没有完整的描述出时间的整体状态。因为时间不仅仅是由每一天向另一天过渡构成的。时间还有春夏秋冬季节的走向和显示,而春夏秋冬所表现的天气状态是有着相当巨大差异的。于是,古人又着手在春夏秋冬中寻找与之相对应的五行属性。古人发现,春夏秋冬恰好构成一个循环,形成周而复始的状态。而春夏秋冬所表现出来的温差和气候特征,恰好同一天里的早上、中午、傍晚和深夜很相似。于是,就把这个循环状态分成12份。分别用金木水火来描述。具体就是: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勃发,有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景象。于是就把春天用木来代表,地支中寅卯代表木,正月二月就是寅月卯月(古人所用为农历,下同)。以此类推,夏季用火来代表,四月五月就是巳月午月。秋季用金代表,七月八月就是申月酉月。冬季用水代表,十月十一月,就是亥月子月。四个季节过渡的时候,就用地支里辰、戌、丑、未四个土来代表。分别是:三月,辰月。六月,未月。九月,戌月。十二月,丑月。在把一年这样用五行排定之后,古人又把十二年做为一个轮回,分别冠以五行所代表的地支,反映这一个轮回的时间段里的五行

属性。也就是我们沿用到今天的十二地支纪年方式。至此,古人通过给时间注上五行,构建了一个带有能量的四维空

间体系。在这个带有能量的四维空间中,任何一个生命以及这个生命的演进历程,都可以用五行的属性来描述。从理论上说,这种描述已经从三维空间状态完全跳脱出来,不仅可以描述他的现在,也可以描述他的过去,和他的将来。举例来说。

?

一个生命,他出生在正南方,那么他的生命中所包含的五行中火的这种物质的属性就远远强于其它任何一个方位。不过,他虽然生于正南方,但他和另一个同样生在正南方的生命仍然有地域上差别所带来的五行上的差别。比如说同样出生在广东,但他生长在广东的正北方。那么,他生命中所含有的火的五行属性就低于生长在广东正南方的生命。就是说他生命中含有的火这种五行属性就会少一些,而含有属于北方的水的五行属性就多一些。而且,这个生命与其它生命相比,不仅有方位上的差异,还有从父母生命信息里所带的五行差异所造成的差异。比如说,如果他的父母本身就是广东本土人,生长在广东,那么他父母生命中物质的属性就以火这种物质为主。那么反映在他作

为下一辈的生命中,就会区别于父母都是生长在北方,而后来才迁居南方的生命。这是一个生命在一个地域里静态下的表象。就是说他从一开始来的时候已经带有自己的特性,这个特性来自于生育他的那块土地,也来自于生育他的父体和母体。可是我们知道,四维空间是有纵走向的,就是说这个生命他有演进的历程。那么这个生命未来到了哪个方位,那个方位里的五行

属性就会对这个生命有一个影响的表象。对这个生命原来的五行构成就会有一些影响。表现在人眼里最明显的就是,南方人冬天到了北方,对北方人来说根本算不上寒冷的时节,对他已经是难以抵挡了。北方人到南方也同样。这还只是显示在我们人感官能感受的状态下。还有其它的影响。比如一个生命信息中含有火这种五行特性多的人,长期生活在一群生命信息中水很旺盛的人中间,同长期生活在一群生命信息中含有木这种特性的人中间,所反映的生命历程就会有受能量影响

的差异。那么,相生的,可能就会带来有益的状态,相克的,可能就会带来不利的状态。这还只是一个人生命在特定环境和时段里的状态。我们知道,时间已经被古人用五行的能量做过充分而且准确的描述。那么,一个生命所含有的五行的属性,同未来的时间里所带

有的五行的属性,自然就有一个被影响和在一定程度被改变的过程,这种过程反映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其实就是人所说的生老病

死,穷通富贵。而《易经》预测,实际上就是用一种能够解读这种天地间能量相互影响的状态,来对生命和事物、物质的各种现状,以及它的过

去和未来做出解读的一种方式。这就是《易经》预测的原理。这就是探索宇宙奥秘的宝典。这就是解析人生命运的秘钥。自然灾害背后人所不知道的原因(上)

(选题说明:有些话题涉及的问题比较深,需要多讲才能完成,有的话题同我们正在讲解的易经预测有关系,如果能更多了解一

些易经预测的道理,就容易讲解和解读。这里没有按预告所列题目次序刊出,特此说明。)中国的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灾情重,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大,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有一个非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近30年来中国境内发生的地震、大洪水、雪灾、泥石流、沙尘暴、虫害、大规模流行疾病非典等

自然灾害的数量,比欧洲和北美(美国、加拿大)总和还要高。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要高出3倍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倍以上。

关于详细情况,各位朋友如果有兴趣,可以在网络上做一下检索。在国外生活或者到国外旅行过的朋友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在欧

洲比较发达的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和在北美的美国、加拿大,自然环境的优美自然不

在话下,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也极少,即使有发生,所能造成的损失也很有限。这一点我们通过新闻报道的对比也可以了解到。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世界著名的五大湖区,那些建在湖水边几十米

外的别墅群,静静的伫立在那里几十年,竟然丝毫也不会被湖水侵蚀。当你站在水边看着这一切的时候,你真的会感到难以置信。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异呢?是中国的自然环境本来就不好,欧洲和北美的自然环境本来就优越吗?回答是否定的。在这个世界里,偶然是不存在的,自然是有原因的。那么,答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不做任何解释就把答案说出来,相信有一半的朋友立马就会抬腿走人。因为答案非常简单直接,而外表上看起来却又是风马牛不相及。答案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只有四个字。就是在这四个字里,还有一个字是自身并无意义的虚词----“了”。为了能使我们的话题继续下去,我们只好把答案的另三个字藏起来,先来讲一个故事,然后再进行推理,由我们大家一起把藏起来的那三个字的答案找出来。请大家注意,我们所讲的这个故事,是要探讨一个同本文主题有关系的问题。

?那就是,在我们这个物质的世界里,那些无形的物质状态是怎样由无形转变为有形的。请大家记住这个问题,并从故事中寻找答案。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时间:中国宋代。地点:“姑苏城外寒山寺”。对,就是唐朝诗人张继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诗里提到的寒山寺。它座落在今天的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宋代某一年的初春。一个乍暖还凉的清晨,有一位卖早点的小贩来到寒山寺。寒山寺在当时是一个香火很旺盛的寺院。他想做些寺院僧人的生意,就直接进了寺院的大门。可是他走了很长一段路,也没有见到一个人影,他觉得很奇怪,就直接进了寺院的一间大殿里。这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十几个僧人七倒八歪地倒在地上,脸色青紫,已经死去了。小贩吓得魂飞魄散,扔下东西,跌跌撞撞跑出来,赶紧到官府报官。县令接到报案后,大为震惊。立即带领大批官兵,将寒山寺团团围住。他们在寺里一间屋子一间屋子搜索,结果真是骇人听闻。寺里近百名的僧人已经全部中毒死亡。寺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会这么多的僧人这样悄无声息的突然死去。究竟是谁竟会对这些手无寸铁的出家人下如此的毒手?官兵们反复搜索,终于在寺院后院的一个厨房里,发现了一个还活着的僧人。这是一个年纪小小的僧人,他已经昏迷过去,只是一息尚存而已。县令让人找来郎中,紧急施救,好不容易将这个小僧人救了过来。小僧人睁开眼睛的时候,被眼前的情景弄迷糊了,怎么这么多的官兵围在这里啊。寺里发生了什么事啊。县令亲自上前询问小僧人,问他寺里发生了什么事。小僧人困惑地摇着脑袋。县令就问:“那你怎么会躺在厨房的地上呢?”小僧人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对县令说:“我是寺里负责做饭的僧人,今天轮到我值班。早上起来给师父和师兄们做面汤,但因为一时没有蔬菜,就到后面的菜园里采摘。路上偶然发现了两个非常大的鲜红的蘑菇,一时非常欢喜,就将那两个大大的蘑菇采回来,直接切了放在面汤里。我把做好的面汤端着送给了师父和师兄们后,回来刚吃了几口面汤,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县令一听就明白了,问题一定出在那两株鲜红的大蘑菇上。小僧人所采到的一定是有着剧毒的毒蘑菇。县令就让几个官兵掺扶起小僧人,让他带领大家一起去到采到蘑菇的地方去察看。小僧人带着众人来到寺院后面的菜园。当他把众人领到他采蘑菇的地方时,他突然惊呆了。就在他已经采过蘑菇的地方,又生长出两个同早上采回来一模一样的大大的鲜红的蘑菇......稍有些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蘑菇的生长是有周期的,一个地方如果刚采过蘑菇,是不会马上再生长出蘑菇来的,就算过一些时候再从这个地方生长出来蘑菇来,也不可能长得和原来从这里生长得一模一样。所以,当那两株大大的鲜红的蘑菇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不仅让小僧人呆在那里,就是县令和众多官兵也一个个面面相觑,惊

惧不已。怎么会有这么匪夷所思的事发生呢。县令让两个官兵上前仔细察看。当他们把蘑菇拔出来的时候,蘑菇下面豁然露出一个拳头大小的洞口来。挖开洞口,里面的情景

让众人大吃一惊。原来,这里是一个盘踞着上千条冬眠赤练蛇的洞穴。

?刚刚采下来的那两个鲜红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什么蘑菇,而是赤练蛇在洞中呵出的毒气,在散发到洞外时,由于初春的天气乍暖

还凉的缘故,在洞口凝结而成的胶状物体。至此真相大白,县令让人用炸药把洞里的赤练蛇全部炸死。封死了洞口。安葬了死去的僧人,这才了结了这桩公案。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不过,我们却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肉眼所看不到的赤练蛇所呵出的毒气,在一种特定的状态下,由无形变成有形,从而让人们看到了它的存在。也就是说,看似无形的东西,看似不存在的东西,其实它可能是存在于微观之下的,当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下的物质遇到

一种特定的环境,或者积累到了一定的量的时候,它就可能会以肉眼能看到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这个结论同本文要讨论的话题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有。现在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幢新建成的别墅,里面装修一新。这个时候,如果把一只刚摘下来的散发着清新气息的苹果放在别墅里,情况会是怎么样呢?别墅太大了,一只小小的苹果在屋子里一点也显示不出它的存在,它清新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并没有使屋子里空气发生什么改变。那么当这只苹果开始腐烂时,虽然它已经开始散发出不洁净的气味,但同样的,因为这幢别墅的巨大,整体的空气状态仍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非常靠近腐烂苹果的地方,可能会嗅到这种不洁净的气味。过了一些时候之后,当这只苹果完全腐烂掉了之后,屋子里的空气会连这一点点不洁净的异味也不存在了。这是只放一只苹果在这个巨大别墅里的情况。那么,如果我们放上10只苹果呢,放在100只苹果的时候呢,放上更多苹果的时候,情况又会怎么样呢?很显然,随着放置的苹果数量的增多,当苹果发生变异的时候,对屋子里整体气体的影响就会逐渐增加。虽然腐烂苹果的气味仍然上是肉眼所看不到的,但它会弥漫在整个屋子的空气里,从而开始改变整个别墅里的现状。它将会改变什么呢?首先,腐烂的苹果会召来追腥逐臭的苍蝇和各种虫子,腐烂所带来的潮气会污染和腐蚀别墅的墙壁,会让这幢别墅开始充满腐败的气息。如果这些腐烂的苹果最终不能被清除,那么,这个别墅就面临着崩坏解体的危险。现在,让我们把这幢别墅放大无数倍,把那些苹果也放大无数倍。这别墅就是我们所在的天地这个空间。?芸芸众生就是那些苹果。那么我们将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呢?我想朋友们一定已经知道最终的答案是什么了!没错。就是那四个字。人心坏了!各位知道什么叫做天人感应吗?各位知道什么叫做天怨人怒吗?这就是!

?















第1页共14页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